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5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装置,特别是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的装置,它具有一滑动轴承(端轴承)以承接锭杆的下杆端和一滚动轴承(颈轴承)以承接轴颈,其中端轴承和颈轴承安装在装置的两分离的区域中。
在通常的锭杆支承中,端轴承和颈轴承一般通过导管互相连接,端轴承和颈轴承在此也制成一体。因此,对于轴长不同和/或轴长相同而需不同尺寸之轴承的锭杆来说,就必须按轴的尺寸准备不同的复合支承结构。DE-AS 2310323公开了一种锭杆支承结构,其中的颈轴承和端轴承在支承结构中设置在轴向两个互相分离的区域中。然而该公知的支承结构中端轴承部分包括多个顺序装入壳体的零件,因此端轴承件很难准确对中并对准颈轴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锭杆的可变支承结构,它易于与不同杆长和/或轴承尺寸的锭杆相配合并避免了上述问题,此外还适合于其他超临界的转轴及类似转轴的支承结构。
按照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这样达到的,即端轴承部分由整体的、向外封闭的组件构成,它不再有松动的部件,因此可使装配简化。支承结构的重要功能件不会再因装配而改变,因此,整个组件可作为一个质检件。该组件可与不同尺寸和支承距离的颈轴承组成一个完整的锭杆支承结构。因此,可以使用端轴承的相同组件按照积木结构原理组合成不同的支承结构。该组件依其目的至少可以呈近似的圆柱形,并且除端轴承外至少设有满足端轴承弹性,对中和缓冲功的元件。在最简单的结构中,该组件可将所有功能集于一个构件中。合乎目的的是在该组件中至少可以设置一个作为弹性装置和对中装置的径向作用元件。组件的缓冲装置例如可至少由一个构成螺旋形部件的卷绕板条制成,在其各匝圈之间具有缓冲介质特别是油或润滑脂。在缓冲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可设置两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通过使力作用于径向作用的弹性件上而实现的端轴承相对缓冲装置位置的最佳化,就能够将端轴承理想的力引入点调整到缓冲装置和弹性件中。由此达到的缓冲装置的最佳利用可使之保持较小。通过此种类型的端轴承组件结构,避免了倾斜力矩,从而在工作时保持端轴承和下杆端相互平行。由此防止了惯用支承结构中损坏锭杆端和端轴承之间倾斜的危险。此外,上述径向作用的弹性件还可设置在两缓冲装置之间,因此,端轴承相对于弹性件和缓冲装置的布置能在高位实现,该高位实现了端轴承的最佳弹性、缓冲和对中。如果把该至少一个弹性件和至少一个缓冲装置在轴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在组件中是有益的。采用这种方法排除了弹性件和缓冲装置的互相影响。该至少一个缓冲装置和至少一个弹性件可以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该外管构成组件外部的径向隔板。此外,可给上述至少一个弹性件设置限定弹性件外运动距离的装置,以防止弹性件的残余变形,该弹性件最好由盘簧形成。在所使用的盘簧件例如做成冲压件时,具有很高的对中度。若两弹性件分别设置在缓冲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则可具有有益的固定频率,以便尽可能地减小彼此的动态影响。该至少一个缓冲装置可借助上述在内管和/或外管上的突起、结构(Ausformung)或类似物轴向固定在组件中。因此该组件可装入锭杆壳体中,或该外管本身可同时构成锭杆壳体的下部。合乎目的的是端轴承可设置在内管中并例如由一个径向轴承和一个轴向轴承构成。轴向轴承可是一个圆盘。此外,在轴向轴承中设有穿油孔。
可给轴向运动的组件的上述元件设置轴向作用的止档和缓冲装置,它们减小了轴向摆动并有助于消声。其轴向运动的缓冲例如可通过至少两个具有窄油缝的隔离片而实现。内管同样可具有改善油流动的通孔。
组件可由嵌件向下封闭,该嵌件从下支承端轴承。在嵌件的周围可设有一蓄油的空腔。合适的方式是将该嵌件从下防反冲缓冲地设置在组件中,以减小端轴承的轴向负载。该嵌件也可同时形成锭杆壳体的底部。
颈轴承同样可设置在一个对外封闭的组件中,其中装配法兰设置在用于装入纺纱机的组件上。在这种支承结构中,用于端轴承和颈轴承的组件可通过不同长度的衬套互相连接,由此对不同长度的锭杆可以使用相同的端轴承和颈轴承组件。此外,在将颈轴承装成一个整体组件时,也可以把颈轴承组件和端轴承组件分别装入机器中,而不必将它们直接相互连接。颈轴承组件可具有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的套管头,它的内壁形成了颈轴承滚动体的滚动面。由淬火材料制成的作为滚动体滚动面的侧向装入环也去掉了。这意味着,在使用相同的颈轴承时,与迄今公知的锭杆支承结构相比,所选套管头的直径可以减小两倍的环壁厚。由此可以减小锭盘直径,这使得在相同带或皮带速度下可以提高锭杆转速,或者在较小的带或皮带速度下可产生相同的锭杆转速,从而与公知的锭杆支承结构相比减少能量消耗。节省了作为滚动体滚动面的两个分离环虽然还需精确、准确的套管头内圆柱结构以及至少在滚动体的滚动部分由淬火材料构成,但这样却从整体上简化了支承结构的制造,因为现在不必制造彼此尺寸相匹配的两个环,即环和套管。此外,由于去掉其它制造件而简化和加快了锭杆支承结构的组装。端轴承组件也可对外油密封,因此可借助它支承速转轴和类似件。在采用上述锭杆装置时,为防止因锭杆偏心导入而损坏端轴承组件,可设有一锭杆导入辅件。借助该装置导入时,锭杆滑入端轴承组件之内管的孔中,而避免其置于端面上。该装置可与端轴承组件和/或颈轴承组件作成一体,从而(例如)可减小颈轴承组件的孔;最好把缩颈轴向限定在孔的部分区域上,并在朝向端轴承组件的端部定位。例如内管或外管也可以作成锥形,或带有锥形件。锭杆在偏心装入时通过锥形轮廓准确到位。
制造支承装置,特别是支承纺纱、捻纱或卷绕锭杆装置垢本发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端轴承压入内管,至少设置一缓冲装置,随后将内管和外管与至少一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相连。例如外管和内管可以与上述至少一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粘合、挤压、冲压、夹紧或焊接。端轴承例如可被压入、粘入、夹入或冲入内管中。但内管也可以环压住端轴承。在压入时端轴承的孔由所需的支承心轴予以精整。外管可以有目的地由板料卷制并具有一个有意偏离圆形的、与壳体形成过盈配合(Toleranzberbrckung)的截面。此外,至少外管、内管和缓冲装置可以做成一个整体。为此,例如可通过剪切或焊接封闭具有后续内、外匝圈的卷绕缓冲装置的端部,如此固定的缓冲装置的最内或最外圈就这样构成了组件的内管或外管。同时可通过内管中的穿孔(Ausklinkung)固定径向轴承。在正面上的穿孔可承接及固定径向作用的弹性件。但上述内管、外管、缓冲装置和端轴承也可以成形为一体的塑料件。
外管还可起到壳体的作用,对此要加厚外管壁并延长向着颈轴承组件的轴向结构长度。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图1a、1b示出了通过本发明支承结构之颈轴承组件和端轴承组件的中心纵向断面图;图2示出了图1b的细节放大图;图3示出了图1b端轴承组件盘簧的顶视图;图4示出了通过装入壳体的图1所示组件的中心纵向断面图;图5示出了通过端轴承组件第一实施例的中心纵向断面图;图6a、6b示出了内管、外管和缓冲装置呈一整体的实施例;图7a-7c示出了通过具有锭杆导入辅件之支承结构的纵向断面图。
图1a示出了一颈轴承组件,它具有一滚柱轴承11以承接轴颈。滚柱轴承11具有笼件12并在其中设有滚动体13。轴承11被压入一个套管头14中,在套管头的下端具有一装入壳体17(见图4)中的槽纹压入区域15和一止档16。颈轴承11的滚动体13直接在经淬火的套管头14的内表面上滑动。可制出套管头长度不同的颈轴承组件10,且该组件可分别与用于具有壳体17(图4)的端轴承组件20(图1b)相配合,以形成锭杆支承结构。组件20具有一端轴承21,它由一个滑动轴承套形式的径向轴承22和一个轴向轴承23构成,轴向轴承23例如是一淬火圆盘,它松动地设在组件中。径向轴承22和轴向轴承23都装于内管24中,径向轴承22和内管之间的连接例如可通过冲压、挤压、粘合、夹紧或焊接实现。此外,也可以将滑动轴承套与内管挤压。在此用于压入过程的运动支承心轴也可同时用作轴承孔25的校准件。从外部看,组件20通过一外管26封闭,而以下看通过一塞形嵌件27封闭。该嵌件27具有一向内突入的呈柱形的凸肩27.1,它从下支承住轴向轴承23。在凸肩27.1和内管24之间形成一充油空腔33,在此轴向轴承23可设有允许油穿过的开孔。在内管24和26之间是螺旋形元件形式的缓冲装置28,在其绕匝之间具有油或润滑油。在缓冲装置28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如图3进一步表示的盘簧29和30形式的径向起作用的弹性件。盘簧29和30通过距离保持件31和32与缓冲装置28隔开,以避免盘簧29、30的弹性受到缓冲装置28的影响以及盘簧29、30影响缓冲装置28。弹性件29、30与内外管连接。
图2示也出了图1b中虚线圈区域的放大图。它显示出与内管24和外管26固接的盘簧29(见顶视图3)的匝圈。盘簧29对端轴承21的径向弹性及对中起作用,以保证锭杆的垂直位置和端轴承与颈轴承之间的同轴度。
图4又示出了图1装置的组件10和端轴承组件20,在此,它们被装入一个共同的壳体17中。壳体17套有法兰18,借助它整个装置可被装在机器上。端轴承组件20的外管26紧贴于壳体壁17上,为此,外管26可有目的地具有一偏离圆形的断面,以便能够重叠在壳体17之内径和外管26之外径之间实际存在的公差,并保证在壳体17中端轴承组件20具有一个可靠的支承。
图5示出了端轴承组件的替换实施例20′,其中外管26′具有一厚壁,并在颈轴承方向上延长,从而外管同时作为壳体。此外,在这里嵌件27与外管26′是一体,端轴承组件20′的实施例与图1和图4的组件不同,它不再需要附加的壳体17。
图6a、6b示出了内管24″、外管26″和缓冲装置呈一体的实施例,上述三个元件由一个单个的卷绕件50构成(图6b)。卷绕件50的端区50.1和50.2较宽。端区50.1形成最内匝圈,它借助焊点封闭而形成内管24″,最外匝圈由端区50.2构成,其采用相同的方法封闭并构成外管26″,中间保留的匝圈保持开放并构成一缓冲装置28″,此外在端件50.1之区域具有穿孔53,借助它们可使端轴承21″固接于内管24″中。
图7a-7c示出了锭杆的整个支承装置,它们具有用于锭杆的导入辅助件,以避免在装入锭杆时损坏端轴承。在图7a中,用于颈轴承组件10′中的导入辅件的形式是具有较小内径的区域10.1′。在图7b、7c中,导入辅件分别与端轴承组件120或120′成为一体。图7b中的组件120在其内管124的上端具有一锥形扩展部分124.1。在图7c中则相反,其锥形部分126.1成形于外管126上。
权利要求
1.支承装置,特别是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的装置,它具有一滑动轴承(端轴承)以承接锭杆的下杆端和一滚动轴承(颈轴承)以承接轴颈,其中端轴承和颈轴承装在装置的两分离的区域,其特征在于,端轴承部分是整体的、向外封闭的组件(20)。
2.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件(20)至少近似呈圆柱形并且除端轴承(21)外至少具有实现端轴承(21)的弹性功能、对中和缓冲的元件(28、29、30)。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组件(20)中至少设有作为弹性装置和作为对中装置的径向作用弹性件(29、30)。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组件(20)中设有一个由至少一个盘形件构成的缓冲装置(28),在其各匝圈之间设有缓冲介质,特别是油或润滑脂。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组件(20)中具有在缓冲装置(28)之上方和下方设置的两径向作用的弹性件(29、30)。
6.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组件(20)中具有中心设置的弹性件(29、30),并且其设置在缓冲装置(28)的上方和下方。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端轴承(21)相对弹性件(29、30)和缓冲装置(28)高位设置,该高位实现了端轴承的最佳弹性、缓冲和对中。
8.如权利要求3至7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弹性件(29、30)和至少一个缓冲装置(28)轴向间隔地设置在组件(20)中。
9.如权利要求3至8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缓冲装置(28)和至少一个弹性件(29、30)设置在内管(24)和外管(26)之间,外管(26)构成组件(20)的外部径向终端。
10.如权利要求3至9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限定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件(29、30)之弹性件运动距离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3至10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由盘簧(29、30)构成。
12.如权利要求2至11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缓冲装置(28)借助在内管(24)和/或外管(26)上的突起、结构(Ausformungen)或类似物轴向固定在组件(20)中。
13.如权利要求10-12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26′)同时形成轴承壳体(17)的下端。
14.如权利要求1-13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端轴承(21)由径向轴承(22)和轴向轴承(23)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向轴承(23)具有能穿过油的通孔。
16.如权利要求1-15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组件(20)之轴向运动的元件设有轴向起作用的止档。
17.如权利要求1-16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组件(20)之轴向运动的元件设有轴向作用的缓冲装置。
18.如权利要求9-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24)具有改善油流动的通孔。
19.如权利要求1-18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件(20)由嵌件(27)从下封闭,该嵌件从下支承端轴承(21)。
20.如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嵌件(27)从下缓冲防冲击地设置在组件(20)中。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嵌件(27′)同时形成了轴承壳体(17)的底部。
22.如权利要求1-21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组件(20)油密封地对外封闭。
23.如权利要求1-22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颈轴承(11)的组件(10)上装有法兰。
24.如权利要求2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颈轴承(11)和端轴承(21)的组件通过不同长度的隔片互相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颈轴承(11)的组件(10)和用于端轴承(21)的组件(20)分离地装入机器中。
26.如权利要求1-25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颈轴承(11)的组件(10)具有基本呈圆柱形的套管头(14),其内壁构成了颈轴承(11)之滚动体13的滚动面。
27.如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本呈圆柱形的套管头(14)至少在滚动体(13)的滚动区域由经淬火的材料构成。
28.如权利要求1-27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锭杆导入辅件(10.1,124.1,126.1)。
29.制造权利要求1-28之一所述的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端轴承(21)压入内(24)中,安装所述的至少一个缓冲装置(28),随后将内管(24)和外管(26)与所述的至少一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29、30)相连。
30.如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内管(26,24)与所述的至少一个径向作用的弹性件(29、30)相粘合、挤压、冲压、夹紧或焊接。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端轴承(21)压入、粘入、通过如穿孔(Ausklinkungen)夹入内管(24)中或与内管相冲压。
32.如权利要求29-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24)环压住端轴承(21)。
33.如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入时端轴承(21)之孔(25)由其所需的支承心轴校整。
34.如权利要求29-3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24)和端轴承(21)制成为一体的塑料件。
35.如权利要求29-3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24)制成具有嵌入的径向轴承(22)的塑料件。
36.如权利要求29-3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管(26)由板料卷成。
37.制造权利要求1-24之一的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内管、外管和缓冲装置形成一体。
38.如权利要求3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24)、外管(26)和缓冲装置(28)由整体的卷绕件制成,其最内匝圈和最外匝圈例如通过焊接或剪切来封闭和固定,并形成内管(24)或外管(26)。
39.如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管(26)具有一个有意偏离圆形的截面。
全文摘要
支承装置,特别是支承纺纱、捻线或卷绕锭杆的装置,它具有一滑动轴承(端轴承)以承接锭杆的下杆端和一滚动轴承(颈轴承)以承接轴颈,其中端轴承和颈轴承装在装置的两分离的区域,端轴承部分(20)是整体的、向外封闭的组件(20)。
文档编号D01H7/02GK1120609SQ95104059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2日
发明者M·普兰克, G·德尔, M·恩格勒, H·P·弗尔斯特, C·霍斯泰特, U·奥特, M·塞勒, H·施派泽, S·怀纳-波伦堡格 申请人:Skf纺织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