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43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的拔纱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方便、夹紧力强,并能有效防止断裂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



图1、2所示,以往的拔纱夹管器10,是在一中空的基座11前端延伸设有一管夹本体12,并在该基座11内设置一夹管活塞13,该夹管活塞13受气压推力可在基座11内滑动,其一端部可凸伸至管夹本体12,以夹住纱管20顶端,将该纱管20自锭子30上取下(如图3所示),该拔纱夹管器10虽然可做为拔取纱管20用,但是,却仍具有以下的缺点1、夹管活塞13在基座11内滑动时,该夹管活塞13与基座11间的空气遭压缩,无法泄放,而将形成一负压力而抵消该夹管活塞13的夹紧力,造成对纱管20的夹紧力不够,特别是当纱管20与锭子30套合太紧时,容易滑脱。
2、在拔取纱管20时,管夹本体12下降至纱管20顶端,且直接压抵纱管20,容易形成强迫压管,造成管夹本体12自基座11上断裂。
3、当拔纱夹管器10断裂损坏时,必须整组拆下换新才能继续工作,这样会造成机器停止运转,形成人力、物料损失,并影响拔纱工程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夹紧力强,并能有效防止断裂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装置在纺纱机上,其包括一前端突伸一颈部的夹管基座、一与所述颈部套接连接的管夹本体及一设在所述夹管基座内且配合管夹本体做夹放纱管运动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夹管基座的颈部前端上、下各设有一弧形扣接凸缘,并在该颈部外缘左、右对称设有轴向的导槽凸榫,而在该夹管基座下侧则形成有一卡榫定位凸缘,所述颈部中央处设有一贯穿孔,并向夹管基座内部延伸设有一弹簧套座,该弹簧套座后侧在夹管基座内部形成一供装置所述夹持机构的容置空间;所述管夹本体在靠夹管基座一端形成一中空的套座,该套座内上、下配合夹管基座颈部的扣接凸缘凹设有扣接凹槽,而在套座内壁左、右侧配合夹管基座颈部外缘的导槽凸榫对称设有可供套接滑入定位的导槽,管夹本体在套座下缘左、右两侧形成供所述夹管基座下侧的卡榫定位凸缘嵌置的套接卡榫,管夹本体内配合夹管基座的贯穿孔形成有一供所述夹持机构凸伸至前侧的凸伸孔,而在对面侧形成一垫片座槽,在管夹本体前端设有一垂直的腔室,该腔室内设置一纱管压板,在该纱管压板上凸设一杆部,并套设一缓冲复归弹簧;所述夹持机构由一活塞杆、一夹头、一气压涨圈、一夹头封盖及一夹头垫片组成,所述活塞杆装置在夹管基座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扣接夹头的头部,该活塞杆穿透该夹管基座的贯穿孔及管夹本体的凸伸孔,活塞杆末端设置气压涨圈,在夹管基座内设置承受气压的夹头封盖,所述夹头垫片装置在管夹本体的垫片座槽内,并具有一呈V形且配合活塞杆头部扣接的夹头夹持纱管的夹持部。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夹管基座颈部的弧形扣接凸缘具有一呈30°倾角的第一进入端,及一呈60°倾角的扣接端,管夹本体套座的扣接凹槽呈66°夹角,且该扣接凹槽设有一具倾角而可配合第一进入端的第二进入端。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夹管基座颈部中央处的贯穿孔上端设有一扣接导槽,而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塞杆上侧则配合设有一导块。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夹管基座颈部中央处的贯穿孔为椭圆形孔。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夹管基座于贯穿孔下侧设有一透气孔。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夹持机构活塞杆上侧设有一扣接活勾,所述夹头配合设有一扣接孔。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管夹本体的腔室内缘周上凸设有三等分的卡扣点。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管夹本体在纱管压板上方设有一供所述纱管压板的杆部在承受巨大压力时突伸用的穿孔,所述穿孔周侧环设对称的取出孔。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管夹本体前端在所述垫片座槽外侧设有一透视窗。
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中所述管夹本体下侧形成弧形导入缺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结构,利用一夹管基座颈部的扣接凸缘与一管夹本体套座的扣接凹槽扣接结合,在管夹本体前端的一垂直腔室中装置一具缓冲效果的纱管压板,夹压纱管时,如果纱管压板上的缓冲复归弹簧承受压力过大而缓冲失效后,夹压纱管的作用力会直接压迫管夹本体顶端,且作用力大于扣接凸缘与扣接凹槽的结合力时,管夹本体将与夹管基座自动脱离,而不会损坏各元件,并可将管夹本体重复组装在夹管基座上,以保持落纱工程顺畅。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已有技术拔纱夹管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已有技术拔纱夹管器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是已有技术拔纱夹管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夹管基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夹管基座的前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夹管基座颈部扣接凸缘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本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本体的前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本体套座扣接凹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管夹本体腔室内卡扣点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包括一夹管基座40、一管夹本体50及一夹持机构60。
如图6~8所示,夹管基座40含有一中空的座体41,其前侧突伸设有一颈部42,该颈部42前端上、下垂直180°各设有一夹角呈60°、高0.6mm的弧形扣接凸缘421,该弧形扣接凸缘421具有一呈30°倾角的第一进入端422,以及一呈60°倾角的扣接端423,在颈部42外缘左、右对称设有轴向的导槽凸榫424,而在夹管基座40下侧则形成有一卡榫定位凸缘43,在颈部42中央处设有一呈椭圆状的贯穿孔44,该贯穿孔44上端设有一扣接导槽441,且颈部42向夹管基座40内部延伸设有一弹簧套座45,该弹簧套座45后侧在夹管基座40内部则形成容置空间46,另外,夹管基座40在贯穿孔44下侧设有一透气孔47。
如图9~11所示,管夹本体50在靠夹管基座40的一端形成有一中空的套座51,该套座51内上、下配合夹管基座40颈部42的扣接凸缘421各凹设有呈66°夹角的扣接凹槽511,该扣接凹槽511亦配合扣接凸缘421的第一进入端422形成一第二进入端512,以供与夹管基座40组合时,颈部42伸入连接扣接,而在套座51内壁左、右侧配合夹管基座40颈部42外缘的导槽凸榫424对称设有导槽513,以供套接滑入定位,管夹本体50在套座51下缘左、右两侧形成套接卡榫52,以供夹管基座40下侧的卡榫定位凸缘43嵌置,管夹本体50内配合夹管基座40的贯穿孔44形成有一凸伸孔53,以供夹持机构60凸伸至前侧,而在对面侧形成一垫片座槽54,管夹本体50前端在垫片座槽54外侧设有一透视窗55,在管夹本体50前端设有一垂直的腔室56,而该腔室56内缘周上适当高度凸设有三等分的卡扣点561,如
图12所示,腔室56内设置一纱管压板57(结合参阅图4),并受卡扣点561卡掣定位,在纱管压板57上凸设一杆部571,并套设一缓冲复归弹簧58,在腔室56上方则形成一穿孔562,以供纱管压板57的杆部571凸伸,而穿孔562周侧可环设对称的取出孔563,此外,管夹本体50下侧形成弧形导入缺口59,以供纱管70异常偏离中心时,自动导正导入管夹本体50中心。
夹持机构60由一活塞杆61、一夹头62、一气压涨圈63、一夹头封盖64、一夹头垫片65及一复归弹簧66所组成,活塞杆61是装置在夹管基座40的容置空间46内,且具有一置在夹管基座40的贯穿孔44内的头部611,而该头部611上侧配合该贯穿孔44上侧的扣接导槽441设有一导块612,以供活塞杆61装置定位,活塞杆61上侧另设有一扣接活勾613,且夹头62亦配合设有一扣接孔621,以供活塞杆61头部611与夹头62相互扣接,并可穿透在夹管基座40的贯穿孔44及管夹本体50的凸伸孔53,而活塞杆61末端则设置气压涨圈63,在夹管基座40内设置承受气压的夹头封盖64,夹头垫片65装置在管夹本体50的垫片座槽54内,并具有一V形夹持部651,其配合活塞杆61头部611扣接的夹头62用以夹持纱管,而在夹管基座40内部延伸设置的弹簧套座45上套设复归弹簧66,并使活塞杆61穿置其间。
组装时,将夹管基座40的卡榫定位凸缘43对准管夹本体50的套接卡榫52,使管夹本体50的套座51借由导槽凸榫424及导槽513的引导而套接在夹管基座40的颈部42,此时颈部42外侧的扣接凸缘421可嵌设在套座51扣接凹槽511内,而可达到迅速组装夹管基座40与管夹本体50,并确保其相关位置正确无误,在夹取纱管70时,当纱管70承受力量超过管夹本体50与夹管基座40间预置的结合力,夹管基座40的扣接凸缘421将脱离管夹本体50套座51的扣接凹槽511,使管夹本体50自夹管基座40上自动脱落,现场操作者可将管夹本体50拾起,立即将原物件重新组装在夹管基座40上,而继续使用,因此使管夹本体50与夹管基座40不会损坏,而且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并保持落纱工程的顺畅,以提高生产效率。
当向管夹基座40内的夹头封盖64与气压涨圈63间充入气压时,气压涨圈63推动活塞杆61向管夹本体50一侧移动,使夹头62与夹头垫片65距离变小,以夹持住纱管70,此时,复归弹簧66受活塞杆61压迫而缩短,当气压压力泄放后,复归弹簧66作用,将活塞杆61移回夹管基座40,以释放纱管70,在夹管过程中,活塞杆61向管夹本体50一侧移动时,对容置空间46内的空气压缩,因在夹管基座40贯穿孔44下侧设有一透气孔47,使受活塞杆61压缩的空气可自透气孔47泄放至外界,因此能避免内部产生一抵消夹头62夹紧力的负压,所以,可使本实用新型在夹取该纱管70时,不容易松脱。
管夹本体50腔室56内设置纱管压板57,以供纱管70嵌入锭子(图未示)时,借纱管压板57与夹持机构60活塞杆61夹持力,共同夹压纱管70至纺纱定位,而在纱管压板57上套设的缓冲复归弹簧58可在压入纱管70异常不滑顺时,获得一缓冲空间,使管夹本体50不会立刻脱落,且在夹压纱管70途中遇异常因素,如缠纱过多、纱管70变形等,缓冲复归弹簧58承受压力过大,使缓冲空间失效后,纱管70作用力转向直接压迫管夹本体50上端,当压力大于扣接凸缘421与扣接凹槽511扣接的设定力时,管夹本体50与夹管基座40将自动脱离,不会使零件损坏,并可如前述立即重复组装管夹本体50入夹管基座40上,以确保落纱工程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的优点是明显的
1、本实用新型夹取纱管70的活塞杆61与夹头垫片65配合,及透气孔47的设置,可加强夹紧力与摩擦系数,并防止负压产生而抵消活塞杆61夹紧力,所以,可使拔纱夹管不容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对夹压纱管70有过负载自动脱离保护设计,当承受力量过大时,管夹本体50能自动从夹管基座40上脱落,不会使零件损坏,且可立即将原物重新组装再使用,以避免人力、物料损失,增加落纱工程的顺畅。
3、本实用新型的纱管压板57与缓冲复归弹簧58的设置,使其具有缓冲功能,当缓冲功能饱和时,将所承受过大的力转由管夹本体50承受,等到压力超过管夹本体50与夹管基座40的结合力,管夹本体50就会由扣接处自动脱落,以防止零件损坏。
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装置在纺纱机上,其包括一前端突伸一颈部的夹管基座、一与所述颈部套接连接的管夹本体及一设在所述夹管基座内且配合管夹本体做夹放纱管运动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基座的颈部前端上、下各设有一弧形扣接凸缘,并在该颈部外缘左、右对称设有轴向的导槽凸榫,而在该夹管基座下侧则形成有一卡榫定位凸缘;所述颈部中央处设有一贯穿孔,并向夹管基座内部延伸设有一弹簧套座,该弹簧套座后侧在夹管基座内部形成一供装置所述夹持机构的容置空间;所述管夹本体在靠夹管基座一端形成一中空的套座,该套座内上、下配合夹管基座颈部的扣接凸缘凹设有扣接凹槽,而在套座内壁左、右侧配合夹管基座颈部外缘的导槽凸榫对称设有可供套接滑入定位的导槽,管夹本体在套座下缘左、右两侧形成供所述夹管基座下侧的卡榫定位凸缘嵌置的套接卡榫,管夹本体内配合夹管基座的贯穿孔形成有一供所述夹持机构凸伸至前侧的凸伸孔,而在对面侧形成一垫片座槽,在管夹本体前端设有一垂直的腔室,该腔室内设置一纱管压板,在该纱管压板上凸设一杆部,并套设一缓冲复归弹簧;所述夹持机构由一活塞杆、一夹头、一气压涨圈、一夹头封盖及一夹头垫片组成,所述活塞杆装置在夹管基座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扣接夹头的头部,活塞杆穿透夹管基座的贯穿孔及管夹本体的凸伸孔,活塞杆末端设置气压涨圈,在夹管基座内设置承受气压的夹头封盖,所述夹头垫片装置在管夹本体的垫片座槽内,并具有一呈V形且配合活塞杆头部扣接的夹头夹持纱管的夹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基座颈部的弧形扣接凸缘具有一呈30°倾角的第一进入端,及一呈60°倾角的扣接端,管夹本体套座的扣接凹槽呈66°夹角,且该扣接凹槽设有一具倾角而可配合第一进入端的第二进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基座颈部中央处的贯穿孔上端设有一扣接导槽,而所述夹持机构的活塞杆上侧则配合设有一导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基座颈部中央处的贯穿孔为椭圆形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基座在贯穿孔下侧设有一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活塞杆上侧设有一扣接活勾,所述夹头配合设有一扣接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的腔室内缘周上凸设有三等分的卡扣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在纱管压板上方设有一供所述纱管压板的杆部在承受巨大压力时突伸用的穿孔,所述穿孔周侧环设对称的取出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前端在所述垫片座槽外侧设有一透视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本体下侧形成弧形导入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细纱机用的拔纱夹管器,该拔纱夹管器利用一夹管基座颈部的扣接凸缘与一管夹本体套座的扣接凹槽扣接结合,在管夹本体前端的一垂直腔室中装置一具缓冲效果的纱管压板,夹压纱管时,如果纱管压板上的缓冲复归弹簧承受压力过大而缓冲失效后,夹压纱管的作用力会直接压迫管夹本体顶端,且作用力大于扣接凸缘与扣接凹槽的结合力时,管夹本体将与夹管基座自动脱离,而不会损坏各元件,并可将管夹本体重复组装在夹管基座上,以保持落纱工程顺畅。
文档编号D01H9/04GK2374555SQ9921270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0日
发明者黄焜煌 申请人:黄焜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