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机械领域当中,提花大圆机是在织物上进行提花,从而编织各样的花型及图案。现有的针织电脑提花圆玮机的电子选针装置主要是电磁式和压电式,均是利用三角凸轮、提花片、挺针片等机械零部件实现选针,由于织针靠与三角凸轮的接触来实现上下编织运动,因此,编制机构存在三角凸轮对织针造成冲击摩擦和侧向力。随着针织机转速的不断提高,对织针和三角凸轮的性能要求更高,当织针与三角凸轮本身的强度、耐磨性等达到了极限程度时,就限制了转速的进一步提高。以上为传统针织的缺点。
[0003]磁悬浮驱动织针选针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1110098202.0,公布日:2011年11月16日),成本高(织针体结构偏小,因此所有零件加工精度、制造要求均较高),结构复杂;单线圈驱动轴向磁悬浮方式,驱动力偏小;三级“内圈、中间圈与外圈”结构中,外圈与内圈织针不易更换;顶部缺少限位装置,无法在高速编织中迅速达到指定工位,整体工作频率便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向驱动力偏小,高速编织过程中定位不准确,以及结构复杂难以更换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外壳固定在底座上,夕卜壳内设置有电磁驱动构件,电磁驱动构件顶部伸出外壳与挺针片连接,电磁驱动构件的底部有圆形凹槽,电磁驱动构件的底部圆形凹槽内设置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外壳内下部设置有中空的、上端为凹台状的下电磁线圈骨架,下电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下电磁线圈,下电磁线圈骨架的凹台面与电磁驱动构件底部接触,设置在外壳内的硅钢铁芯连接在底座上,硅钢铁芯位于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的下方;外壳内下电磁线圈骨架的上方设置有上电磁线圈骨架,中空的上电磁线圈骨架下端为凹台状,上电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上电磁线圈。
[0006]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底座上。
[0007]挺针片上与织针连接。
[0008]织针安装在圆形针筒的针槽中。
[0009]上电磁线圈骨架与下电磁线圈骨架之间设置有限位套筒。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采用双线圈电磁驱动织针,较原来单线圈能提供更大的电磁驱动力,通过控制器实现PWM调制上电磁线圈、下电磁线圈中的脉冲宽度,实现在设计工作高度内停留于任意位置。
[0012]2.在下电磁线圈中增加了可更换的硅钢铁芯,提供更大的驱动力,同时保证在无电磁力驱动下,硅钢铁芯与电磁驱动构件内的永磁体吸力(由剩磁产生)尽量小,不影响电磁驱动过程。
[0013]3.采用沉入式骨架(即骨架顶面有深孔),相对于普通“工字”型电磁线圈骨架,缩短上电磁线圈骨架、下电磁线圈骨架的距离,电磁驱动构件工作于同样高度时能比“工字”型结构提供更大驱动力。
[0014]4.设计工作高度(成圈工作高度),成圈工作高度是针织机上的织针工作行程,可将设计工作高度改为织针最大工作行程可调,调节范围9-15_,由限位套筒高度、电磁线圈骨架沉入深度、电磁驱动构件尾部厚度决定;一般保持骨架与电磁驱动构件不变,更换不高的套筒实现不同的设计工作高度(不同型号的成圈工作高度不同,此为针织工艺部分)。
[0015]5.采用分离式驱动构件与标准织针,降低成本,便与实际安装与更换。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中挺针片上部与织针连接机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硅钢铁芯,3.下电磁线圈骨架,31.上电磁线圈骨架,4.下电磁线圈,41.上电磁线圈,5.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6.电磁驱动构件,7.限位套筒,8.外壳,9.挺针片,10.织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0]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由电磁驱动构件6(含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上电磁线圈41 (含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下电磁线圈4(含下电磁线圈骨架3)、硅钢铁芯2、外壳8、底座1、挺针片9、织针10与控制系统组成。
[0021]具体来说,外壳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底座I上,外壳8上半部内孔为电磁驱动构件6提供导向,外壳8下半部分为上电磁线圈41、下电磁线圈4提供安装空间,并对电磁驱动织针间的磁场进行屏蔽。外壳8内设置有电磁驱动构件6,电磁驱动构件6顶部伸出外壳8与挺针片9连接,挺针片9上与织针10连接;织针10由挺针片9推动实现上下移动,挺针片9以不同长度进行分组安装。织针10安装在圆形针筒的针槽中,可以上下移动,织针10采用现有圆机或横机上的标准件。电磁驱动构件6的底部有圆形凹槽,电磁驱动构件6的底部圆形凹槽内设置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外壳8内下部设置有中空的上端为凹台状的下电磁线圈骨架3,下电磁线圈骨架3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下电磁线圈4,下电磁线圈骨架3的凹台面与电磁驱动构件6底部接触。设置在外壳8内的硅钢铁芯2通过底座I上的螺纹孔连接在底座I上,硅钢铁芯2位于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的下方。外壳8内下电磁线圈骨架3的上方设置有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与下电磁线圈骨架3之间设置有限位套筒7;中空的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下端为凹台状,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上电磁线圈41。
[0022]电磁驱动构件6受上电磁线圈41、下电磁线圈4与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间电磁力的作用实现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挺针片9上下移动。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下电磁线圈骨架3为沉入式骨架,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下电磁线圈骨架3并不是简单的工字结构,在其正对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的工作面有沉孔(或沉入式台阶),其作用是在不增加上电磁线圈41下电磁线圈4直径与高度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电磁驱动力。限位套筒7用于确定上电磁线圈41、下电磁线圈4间工作面距离,从而确定织针10的上、下极限位置,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限位套筒7,达到调节织针行程的目的。可更换的硅钢铁芯2,提供更大的驱动力,同时保证在无电磁力驱动下,硅钢铁芯2与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吸力(由剩磁产生)尽量小,不影响电磁驱动过程。
[0023]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
[0024]1.采用双线圈驱动,驱动力较大。
[0025]2.采用分离式驱动构件与标准织针,降低成本,便与实际安装与更换。
【主权项】
1.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8)固定在底座(I)上,外壳(8)内设置有电磁驱动构件(6),电磁驱动构件(6)顶部伸出外壳⑶与挺针片(9)连接,电磁驱动构件(6)的底部有圆形凹槽,电磁驱动构件(6)的底部圆形凹槽内设置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外壳(8)内下部设置有中空的、上端为凹台状的下电磁线圈骨架(3),下电磁线圈骨架⑶与外壳⑶之间设置有下电磁线圈(4),下电磁线圈骨架(3)的凹台面与电磁驱动构件(6)底部接触,设置在外壳(8)内的硅钢铁芯(2)连接在底座(I)上,硅钢铁芯(2)位于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5)的下方;外壳⑶内下电磁线圈骨架(3)的上方设置有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中空的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下端为凹台状,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上电磁线圈(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底座(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片(9)上与织针(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织针(10)安装在圆形针筒的针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磁线圈骨架(31)与下电磁线圈骨架(3)之间设置有限位套筒(7)。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织针选针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电磁驱动构件,电磁驱动构件顶部伸出外壳与挺针片连接,电磁驱动构件的底部有圆形凹槽,凹槽内设置电磁驱动构件内永磁体,外壳内下部设置有凹台状的下电磁线圈骨架,下电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下电磁线圈,下电磁线圈骨架的凹台面与电磁驱动构件底部接触,设置在外壳内的硅钢铁芯连接在底座上;外壳内下电磁线圈骨架的上方设置有上电磁线圈骨架,上电磁线圈骨架下端为凹台状,上电磁线圈骨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上电磁线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轴向驱动力偏小,高速编织过程中定位不准确,以及结构复杂难以更换的问题。
【IPC分类】D04B15-78
【公开号】CN104727013
【申请号】CN201510089570
【发明人】张弛, 吴晓光, 朱里, 张成俊
【申请人】武汉纺织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