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11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属于编织针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针织面料分为玮编和经编,玮编面料的纵横向延伸性优于经编,且玮编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均较经编简单,玮编可直接生产成品服饰,经编则只能生产面料,因此玮编应用较为普遍。
[0003]玮编中,最常用的织造元件为针筒,常规的针筒由上针筒和下针筒构成,这种针筒结构中,其上针筒和下针筒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隔片,隔片与隔片之间的间隙即为纱线槽,纱线经不同的纱线槽穿行从而形成了玮编织物,这种结构虽然较为快捷,但由于针筒自身的局限性,纱支粗细、组织花型等均只能沿着玮向循环,虽然也有业内人士开发出如专利2013207319358所提供的不规则针筒微单元来实现不同针级宽度的调整,然而该种结构的大圆机针筒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其织造过程中,上针筒是采用常规结构,下针筒采用如该专利所述的不规则针筒微单元,在织造的过程中,花型、纱支粗细的改变只能依靠下针筒来实现,极易出现错针现象,且这种不规则结构容易导致纱线时松时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跳线现象,不利于生产控制。
[0004]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针筒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线稳定、可实现不同针级同时生产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由上针筒和下针筒构成,所述的上针筒和下针筒上分别设置有隔片,相邻隔片之间间距呈变化状态,且疏密间隔设置;上针筒的顶面呈斜面结构。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9]所述的上针筒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再逐渐递减,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疏密间隔的结构。
[0010]所述的下针筒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再逐渐递减,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疏密间隔的结构。
[0011]所述的上针筒上疏密间隔与下针筒上疏密间隔呈错位设置,即上针筒上较疏部位与下针筒上较疏部位和较密部位均有部分重叠;上针筒上较密部位与下针筒上较疏部位和较密部位均有部分重叠。
[0012]所述的上针筒顶面的倾斜角度Θ为1-5°,更为优选的,所述的上针筒顶面倾斜角度Θ为2-3°。上针筒顶面呈斜面结构,一则有利于纱线的汇聚,避免了跳线现象,另一方面,角度相对不大的斜面也便于纱线传送过程中张力的调节,避免出现纱线表面张力过大或过于松弛的现象,有利于织物结构的匀称。
[0013]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玮编织造,纱线进入隔片所形成的纱线槽,以完成织造,在织造过程中,由于上针筒和下针筒的隔片均呈变化状态,不同针级宽度不同,即可织造出纵向条纹凹凸变化的凸条效果,且不同针级的组合,使织物呈疏密度不同的结构,从而在织物上形成局部致密保温、局部疏松透气凉爽的服饰,且由于上针筒上疏、密部位与下针筒上疏、密部位重叠交错设置,为织造过程提供一个缓冲阶段,使织物结构呈渐变状态,满足身体不同部位不同保温度要求的同时,也不会对织造的顺利进行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0016]图3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0018]图中标号:1.上针筒;11.上密部;12.上疏部;2.下针筒;21.下密部;22.下疏部;3.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结合图1,由上针筒I和下针筒2构成,上针筒I和下针筒2上分别设置有隔片3,相邻隔片3之间间距呈变化状态,且疏密间隔设置;上针筒I的顶面呈斜面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上针筒I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形成上疏部12后,该间距再逐渐递减,形成上密部11,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上疏部-上密部-上疏部-上密部”这样交错的疏密间隔的结构;下针筒2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形成下疏部22,该间距再逐渐递减,形成下密部21,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下疏部-下密部-下疏部-下密部”这样交错的疏密间隔的结构;上针筒I上疏密间隔与下针筒2上疏密间隔呈错位设置,上疏部12与下疏部22和下密部21均有部分重叠;上密部11与下密部21和下疏部22均有部分重叠。结合图4,上针筒I顶面倾斜角度Θ介于2-3°之间(本实施例中,9为2° )。
[0021]将本实施例应用于玮编织造,纱线进入隔片3所形成的纱线槽,以完成织造,在织造过程中,由于上针筒I和下针筒2的隔片均呈变化状态,不同针级宽度不同,即可织造出纵向条纹凹凸变化的凸条效果,且不同针级的组合,使织物呈疏密度不同的结构,从而在织物上形成局部致密保温、局部疏松透气凉爽的服饰,且由于上针筒I的上疏部12、上密部11与下针筒2的下密部21、下疏部22重叠交错设置,为织造过程提供一个缓冲阶段,使织物结构呈渐变状态,满足身体不同部位不同保温度要求的同时,也不会对织造的顺利进行造成干扰。
[0022]其中,上针筒I顶面呈斜面结构,一则有利于纱线的汇聚,避免了跳线现象,另一方面,2-3°的斜面也便于纱线传送过程中张力的调节,避免出现纱线表面张力过大或过于松弛的现象,有利于织物结构的匀称。
【主权项】
1.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由上针筒和下针筒构成,所述的上针筒和下针筒上分别设置有隔片,相邻隔片之间间距呈变化状态,且疏密间隔设置;上针筒的顶面呈斜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针筒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再逐渐递减,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疏密间隔的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针筒上,相邻隔片之间的间距先逐渐递增,再逐渐递减,再逐渐递增,依次循环,形成疏密间隔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针筒上疏密间隔与下针筒上疏密间隔呈错位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针筒的较疏部位与下针筒上较疏部位和较密部位均有部分重叠;上针筒的较密部位与下针筒上较疏部位和较密部位均有部分重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针筒顶面的倾斜角度Θ为1-5°。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针筒顶面倾斜角度Θ为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面差异型针织物织造的针筒,属于编织针筒技术领域。由上针筒和下针筒构成,所述的上针筒和下针筒上分别设置有隔片,相邻隔片之间间距呈变化状态,且疏密间隔设置;上针筒的顶面呈斜面结构。将实用新型应用于纬编织造等操作,不仅操作稳定,而且可以织造不同疏密度的织物,可实现凹凸变化的凸条效果。
【IPC分类】D04B15/14
【公开号】CN205275868
【申请号】CN201521113919
【发明人】邵春来, 曹婵珍
【申请人】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