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梯井筒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的模具,特别是一种电梯井筒模。
目前建筑用电梯井筒模有两种,一种是与墙体模板类似,一个电梯井筒配置四个角模及四块平模,这种筒模安装操作麻烦,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吊装。另一种是铰接式电梯井筒模,这种筒模在8个地方采用铰链式连接,由于中间还设有数条正反丝杠的螺纹连接,支模及拆模时需要几个人同时操作,既费时又费力,同时由于铰接部分须与混凝土接触,混凝土浆液很容易灌入铰链中去,使铰链转动困难,而且易造成墙体表面的不平滑。为了提高平模的强度,通常会在平模的内侧壁上焊接有若干条槽钢制成的背楞,槽钢的开口方向通常是一条朝上,一条朝下排列,开口朝上的槽钢非常容易接灰,且清理很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制成的电梯井墙体外观质量好的电梯井筒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个均呈90度角的角模,每个角模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套;四块平模,每块平模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与所述角模装设滑套相应的位置分别设一延伸出的定位板;所述角模与平模相间排列,所述平模上的定位板一一对应插设于所述角模上的滑套内;设于所述平模和角模围成的筒体中部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花篮、四组支撑及一条丝杠;所述每个花篮包括四条呈渐斜式的滑道,滑道分别与所述四块平模相对;所述两个花篮之间由所述丝杠连接,花篮与丝杠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每个花篮分别与所述四组支撑相连,该每组支撑的一端分别设有滑块,滑块位于所述花篮的轴承轨道内,支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平模的面板内侧相固接。
所述角模上的滑套可以是全包围式,由焊接在角模面板内壁上的槽钢与角模面板内壁围成,槽钢与角模面板平行的底面为滑套板,滑套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所述角模上的滑套还可以是半包围式,由焊接在角模面板内壁上的角钢与角模面板内壁围成,角钢的一侧壁与角模面板垂直,另一侧壁与角模面板平行;所述与角模面板平行的角钢的侧壁为滑套板,滑套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为了使滑道与滑块匹配得更好,并且使滑块活动自如,所述花篮还包括上、下连板,而滑道为位于上、下连板之间的轴承导轨,所述每组支撑一端的滑块为轴承。
所述每组支撑由至少一个撑杆组成。
为了防止撑杆变向,保证撑杆的移动为水平移动,所述两个花篮间相对应的支撑之间设有竖支撑。
为了增加平模的强度,所述平模面板上延横向焊接有若干条槽钢背楞,所述槽钢的开口端均向下。
为了方便撑杆与平模之间的连接,所述撑杆固接于所述背楞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角模为整体的九十度直角,可大大提高角模自身的刚度,使墙体角部成形更加完美。2、角模与平模之间通过滑套与定位板连接,既方便了支模及拆模,又使角模与平模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从而使墙体表面非常平整、光滑,不会有凸棱出现。3、增强了模具的可操作性。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性强,各部位之间可以做到联动,由于支撑机构采取花篮式结构,每个花篮包括上、下连板及位于上、下连板之间的四条呈渐斜式的滑道,滑道内设有连接于支撑一端的滑块,当两个花篮在丝杠的作用下做相向或相背运动时,即带动所有支撑同时做向外支出或向内收缩的运动,从而使整个筒模自四面同时支出或收缩,达到支模和拆模的目的。这个过程简单省力,只要一人转动丝杠即可完成,而且模具在安装的时候也只需吊装一次即可完成。4、由于背棱的所有开口均朝下设置,既不易落灰,又容易清理。5、由于平模和角模之间采取螺栓顶丝固定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用时将其固定连接,不用时可拆开放置,且整套模具均采用钢质结构,因而模具可以反复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角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花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均为钢质结构,它包括四块平模1,设于每两块平模1之间、呈90度角的四个角模2,以及设于平模1和角模2所围成的筒体中部的支撑机构3。如图5、图6所示,角模2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三个滑套4,滑套4由扣设焊接在角模2面板内壁上的槽钢41与角模2面板内壁围成,槽钢41与角模2面板平行的底面为滑套板411,滑套板411上设有两个螺栓孔412(滑套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滑套版上的螺栓孔数量也根据需要设定)。如图3、图4所示,平模1的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与角模2装设滑套4相应的位置分别焊接一延伸出的定位板5(每侧三块);平模1面板上延横向焊接有六条槽钢背楞6,槽钢背楞6的开口端均向下。如
图1、图2所示,当平模1与角模2连接时,平模1上的定位板5分别插设于相应的滑套4内,螺栓顶丝穿过滑套板411上的螺栓孔412将定位板5紧紧顶设于角模2的面板内侧,使角模2与平模1固接在一起,由于定位板5的顶面与平模1面板的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当角模2与平模1固接在一起时,角模2的面板与平模1的面板刚好会处于同一平面上。如图7、图8所示,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花篮7,每个花篮7包括一组呈“十”字型的上连板71、一组呈“十”字型的下连板72及位于上、下连板71、72之间的四条由钢板围成的呈渐斜式的轴承导轨滑道73,滑道73与下连接板72的夹角为82度(该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滑道73分别与四块平模1相对,上、下连板的中部设有相对应的通孔74,通孔74设有内螺纹,以备穿设丝杠8。如
图1、图7、图8所示,两个花篮7的上连板71之间处于相邻的位置,并由丝杠8连接。丝杠8包括两端的转动杆81及中部的连接杆82,转动杆81与连接杆82之间由法兰盘83连接,两个转动杆81上分别设有反向的外螺纹,分别穿设于两个花篮7的通孔74内,形成花篮与丝杠之间的螺纹连接;为了方便转动丝杠8,连接杆82上设有扳手821。如
图1、图2所示,每个花篮7分别与四组支撑9相连,每组支撑9与花篮7相连的的一端分别设有轴承91,轴承91设于花篮7的轴承导轨滑道73内,支撑9的另一端为两个撑杆92(撑杆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平模跨度较大时,应相应增加撑杆的数量),撑杆92焊接于平模内侧的背楞6上,电可以用螺栓固定于背楞6上。如
图1所示,在两个花篮7间的相对应的支撑9之间设有若干个竖支撑10,竖支撑1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支模时,将模具摆放在需要的地方,转动丝杠9,使两个花篮7相向运动,支撑9的轴承91与轴承导轨滑道73作用,使模具从四面同时向外支出,拧紧角模2与平模1之间的螺栓顶丝,将角模2与平模1固定。拆模时,松开角模2与平模1之间的螺栓顶丝,反向旋转丝杠9,使两个花篮7相背运动,支撑9的轴承91与轴承导轨滑道73作用,使模具从四面同时向内收缩,即可将模具取下。
在上述实施例中,角模2上的滑套4也可以是半包围式,由焊接在角模2面板内壁上的角钢与角模面板内壁围成,角钢的一侧壁与角模面板垂直,另一侧壁与角模2面板平行;与角模2面板平行的角钢的侧壁为滑套板,滑套板上设有螺栓孔。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个均呈90度角的角模,每个角模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套;四块平模,每块平模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与所述角模装设滑套相应的位置分别设一延伸出的定位板;所述角模与平模相间排列,所述平模上的定位板一一对应插设于所述角模上的滑套内;设于所述平模和角模围成的筒体中部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花篮、四组支撑及一条丝杠;所述每个花篮包括四条呈渐斜式的滑道,滑道分别与所述四块平模相对;所述两个花篮之间由所述丝杠连接,花篮与丝杠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每个花篮分别与所述四组支撑相连,该每组支撑的一端分别设有滑块,滑块位于所述花篮的轴承轨道内,支撑的另一端与所述平模的面板内侧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模上的滑套是全包围式,由焊接在角模面板内壁上的槽钢与角模面板内壁围成,槽钢与角模面板平行的面为滑套板,滑套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模上的滑套是半包围式,由焊接在角模面板内壁上的角钢与角模面板内壁围成,角钢的一侧壁与角模面板垂直,另一侧壁与角模面板平行,为滑套板,滑套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篮还包括上、下连板,所述滑道为轴承导轨,位于上、下连板之间,所述每组支撑一端的滑块为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支撑由至少一个撑杆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包括两端的转动杆及中部的连接杆,转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由法兰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扳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花篮间相对应的支撑之间设有竖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模面板上延横向焊接有若干条槽钢背楞,所述槽钢的开口端均向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固接于所述背楞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筒模,它包括四块平模,设于每两块平模之间、呈90度角的四个角模,以及设于平模和角模所围成的筒体中部的支撑机构;角模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滑套;平模的面板横向两端的内侧设有延伸出的定位板;定位板插设于滑套内;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花篮,两个花篮之间由丝杠连接,花篮与丝杠之间为螺纹连接;每个花篮分别与四组支撑相连,每组支撑的另一端与平模的面板内侧相固接。
文档编号E04G15/00GK2460657SQ0120051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5日
发明者张宝君 申请人:北京联东模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