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z型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17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用z型龙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的龙骨。
背景技术
建筑用龙骨常常和石膏板、岩棉等组合构成轻质墙体或者吊顶。现代建筑中的轻质隔墙具有成本低、占用面积小、施工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一种“C”型龙骨,由两个长条形相互平行且在同侧连接的侧翼构成,这种龙骨和石膏板、岩棉组成的墙体的隔声效果有限,尤其对低频区的隔声效果不佳,很难满足人们对居室、办公等环境具有良好隔声效果的要求。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在“C”型龙骨上加设减振条,利用多层薄板叠合,或者采用双墙分立、弹性连接等方式来提高墙体的隔声效果,但采取这些方式会增加墙体的厚度,增加成本,施工起来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增加附件,能有效提高隔声效果的龙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龙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不同侧的相反方向上分别垂直延伸出的第一减振翼和第二减振翼,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减振翼和第二减振翼另一侧之间的减振段,该减振段与第一减振翼形成100度至170度的夹角(较小角)。
上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形成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可以为在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另一侧形成的“L”型加强筋,或者为在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另一侧垂直下折形成的一字型的加强筋,或者为在所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及减振段组成的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构件表面形成的皱状加强筋,或者为多种型式加强筋的组合。
可以在上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及减振段组成的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构件上打有麻点,以提高强度。
上述减振段与第一减振翼与第二减振翼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20度~140度。
上述龙骨可以由轻钢材料制成。
上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上可打有麻点,以防止打钉时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减振龙骨用于隔声墙体或其它隔声构件中时,能够有效地削减声波传递时的能量,达到吸收部分声能,提高隔声效果,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隔声量,静化声环境。在隔声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则能减少隔声结构的厚度,节约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龙骨的主视图(横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龙骨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龙骨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龙骨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龙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减振龙骨是由长条形的第一侧翼1、第二侧翼2、第一减振翼3、第二减振翼4和减振段5所构成,第一、第二侧翼1,2相互平行,第一侧翼1的右侧向下与第一减振翼3垂直连接,第二侧翼2的左侧向上与第二减振翼4垂直连接;第一减振翼3和第二减振翼4的另一侧通过减振段5相连,并且形成130°的夹角。其横截面大致为“Z”型。本实施例中的龙骨采用连续热镀锌钢带,经辊压工艺一体成型,其厚度可在0.5mm~1mm之间。
和现有的“C”型龙骨相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但是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减振段和与其相连的两个减振翼的设计,这种结构使龙骨柔性增加,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组成墙体后能有效地削减声波传递时的能量,吸收部分声能,提高隔声效果。
表1是对12mm纸面石膏板、12mm纸面石膏板、“C”型75系列龙骨内填50mm岩棉、12mm纸面石膏板及12mm纸面石膏板构成的墙体进行测试得到的隔声量数据,表2是将上述“C”型75系列龙骨内填50mm岩棉的构造层改为本实用新型“Z”型龙骨内填50mm岩棉,然后进行测试得到的数据。
表1

表2

其中,RW为国家标准(GB121-88)计权隔声量;STC为美国标准传声等级。
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组成的墙体,其隔声效果提高了1~3dB,特别是低频100~500HZ时隔声效果更佳。
表3是表1是对12mm纸面石膏板、9.5mm纸面石膏板、本实用新型的“Z”型龙骨内填50mm岩棉、9.5mm纸面石膏板、12mm纸面石膏板构成的墙体进行测试得到的隔声量数据,表3

由此看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龙骨后,在减少了墙体厚度之后,其隔声效果仍然比原有龙骨要好,因此在隔声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墙厚,节约成本。
为了增强两个侧翼的结构强度,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第二侧翼1’、2’的侧边分别形成有“L”型的加强筋。
而在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侧翼1”、2”则在侧边垂直下折形成一字型的加强筋,并且在横截面上,第一侧翼1”和第二侧翼2”的宽度大于减振段5”在侧翼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宽度,当然也可以小于减振段5”在侧翼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宽度,只要保证所述第一侧翼在第二侧翼所在平面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侧翼部分重合,且整体结构强度足够即可,这样使得减振段与两个减振翼之间的夹角可以灵活的调整,在100度至170度之间都可以实现,实践中较多设在120度至140度之间,这种宽度关系也可应用于其它实施例中。
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则在第一、第二侧翼1、2和减振段5表面形成有纵向的皱状加强筋,当然也可以只在第一、第二减振翼上设置皱状加强筋,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当然也可以是多种型式加强筋的组合此外,为了防止在龙骨上打钉时打滑,还可以在第一侧翼、第二侧翼上打麻点。同时打麻点也有助有提高构件的强度,因此可以在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及减振段组成的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构件上打有麻点。
本实用新型的“Z”型龙骨在提高由其组成的墙体的隔声性能的同时,自身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根据国家标准对现有技术“C”型建筑用轻钢龙骨和本实用新型“Z”型减振龙骨(采用实施例一)所作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建筑用轻钢龙骨(墙体竖龙骨)的静载残余变形为0.3mm(标准要求小于等于2.0mm),冲击残余变形为9.4mm(标准要求小于等于10.0);而Z型减振龙骨(墙体竖龙骨)的静载残余变形为0.2mm,冲击残余变形为4.7mm。
此外,建筑用轻钢龙骨(墙体横龙骨)的静载残余变形为0.3mm(标准要求小于等于2.0mm),冲击残余变形为9.4mm(标准要求小于等于10.0);而Z型减振龙骨配用横龙骨的静载残余变形为0.2mm,冲击残余变形为4.7mm。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Z型轻钢龙骨的力学性能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还优于现有技术的C型龙骨。
本实用新型隔声效果的提高是由其独特的结构决定的,不局限于采用镀锌钢板、冷轧钢板等其它轻钢材料,还可以采用铝型材、PVC型材、木结构等材质制成。所述减振翼从侧翼一侧延伸出可以指从最边缘处延伸,也可以从接近边缘处延伸,即减振翼和侧翼连接处可以是“”型或者“T”型。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上所作的等同变化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龙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的第一侧翼(1)和第二侧翼(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翼(1)和第二侧翼(2)不同侧的相反方向上分别垂直延伸出的第一减振翼(3)和第二减振翼(4),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减振翼(3)、第二减振翼(4)另一侧之间的减振段(5),该减振段(5)与第一减振翼(3)形成100度至170度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形成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为在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另一侧形成的“L”型加强筋,或者为在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的另一侧垂直下折形成的一字型的加强筋,或者为在所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及减振段组成的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构件表面形成的皱状加强筋,或者为多种型式加强筋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及减振段组成的集合中的全部或部分构件上打有麻点。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段与第一减振翼与第二减振翼之间的夹角为120度~140度。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在第二侧翼所在平面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侧翼部分或完全重合。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该龙骨由轻钢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上打有麻点。
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减振翼、第二减振翼和减振段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用的减振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的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不同侧的相反方向上分别垂直延伸出的长条形的第一减振翼和第二减振翼,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减振翼和第二减振翼另一侧之间的长条形的减振段,该减振段与第一减振翼和第二减振翼之间形成100度至170度的夹角,大致形成一个“Z”型的横截面,本实用新型的龙骨与纸面石膏板、岩棉板等材料组成的隔声墙体,隔声效果比同样墙体结构明显提高,特别是在低频100-500Hz时隔声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E04B2/78GK2656519SQ0320635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8日
发明者梁保卫, 李淑芳, 杨建华, 王海燕 申请人: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