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削弱钢梁端部翼
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同时在梁端加入x形
低碳钢钢板以提高节点连接强度,从而形成梁端耗能塑性铰的钢框架梁柱节占。
背景技术:
在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数百幢多高层钢结 构房屋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脆性断裂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刚性节点 设计,即梁翼缘与柱之间通过全熔透对接焊缝、梁腹板与焊在柱上的剪切板 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的设计,并未达到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造成破 坏的一个致命原因是设计中在没有任何加强连接构造措施的情况下,不恰当 地采用了所谓"常用设计法",即翼缘连接承受全部作用弯矩、梁腹板只承 受全部作用剪力的假定。这种连接的抗弯承载力只有梁本身抗弯承载力的 80-85%,违背了在抗震设计中的"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原则。基于以上原 因,在震后进行的研究中,减少梁翼缘处对接焊缝的应力,人为地使塑性铰 在梁上某一部位形成,成为改进刚性节点设计的重要思路。目前一些国家和 地区通过削弱梁翼缘而形成狗骨式刚性连接就是新近出现的一种节点形式。 但狗骨式梁柱节点也有些不足,首先是削弱翼缘后,构件的静刚度会降低, 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如果地震烈度大,削弱处会有严重屈曲发生,如果有余 震产生,钢梁将发生二次损伤从而彻底破坏。因此开发既能够保证节点整体 刚度又能够在梁端形成具有较低屈服强度的塑性铰,从而在多次地震中充分 耗能的阻尼器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发明目的在于 通过削弱钢梁端部翼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屈服强度小于235MPa并且 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使地震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耗能金属处率先进入变 形并达到屈服阶段,同时提高节点整体抗震性能,从而形成梁端塑性铰进行 耗能减震。易于施工和维护,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体构造参见图l一4,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由钢柱或钢
管混凝土柱l、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耗能金属板3、柱翼缘加劲板4、 端板5、高强螺栓6、焊缝7和钢板8组成。
将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l、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 端板5用螺栓6和焊缝7组装成刚性连接(梁端除能传递剪力外,还能传递 梁端弯矩)或半刚性连接(梁端除能传递剪力外,还能传递一定数量的梁端 弯矩)节点。
在钢梁上,首先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分别对称于腹板进行切割,确 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 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 —致。最靠近端板的切 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X至45X;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 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至80%; —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 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至30%,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缘厚度 相同。其次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 的中轴线应与翼缘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且切割部分的形状为圆形或者 圆角矩形,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 的矩形面积的25%至35%。
然后选择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耗能金属板,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一种 低屈服点软钢钢板、铝合金板、铅板、锌板或以上金属的复合粘接板。
当采用不同的金属形成复合粘接板,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之间采用下 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粘接金属铸造法、冷却成型法或者将金属表面打磨
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金属用胶黏剂粘接。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 能减震时能够协调变形。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的比例、数量和厚度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切割耗能金属板,其厚度、形状和面积与从原钢梁切割下来的钢材完全 一致。将切割后的耗能金属板分别焊在钢梁的翼缘和腹板切割处,使钢梁最 后的形状与未切割前完全一致。
选取与钢梁的翼缘厚度相同的低碳钢钢板并切割成矩形钢板,将矩形钢 板切割、焊接,组合成钢板,保证其在沿梁长的平面上呈X形。焊接后的X
形钢板尺寸应满足下面的条件X形钢板的高度等于钢梁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 H;在沿梁长方向上,X形钢板的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最靠近节点的端点和端 板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上,X形钢板的宽度等于钢梁相应的单侧翼缘 宽度。
将X形钢板焊接到靠近端板的梁端,并保证X形钢板在钢梁两侧翼缘对 称布置,从而加强节点在梁柱结合处的强度,进一步保证塑性铰在耗能金属 板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置换原有钢材后的节点整体刚度的降低程度不
会超过12%,加入X形钢板后的节点整体刚度可恢复到原刚度的95X以上,保
证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 在地震发生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钢梁翼缘和腹板处,耗能金属材
料率先屈服,形成塑性铰并进入滞回耗能阶段,并具有较好的延性。x形钢板
保证节点整体和耗能金属材料以外的部分具有足够的刚度并只产生轻微损伤。
(3) 在地震余震发生时,即使耗能金属材料失去耗能作用,削弱的部位 仍能形成塑性铰进行滞回耗能保证节点安全。地震后,只需要更换金属材料 即可实现结构的加固和维修。
(4) 所用材料成本低廉,构造简单,抗震效果良好。
图1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正面示意图。
图2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沿图1 A-A截面左剖视图。
图3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俯视图。
图4是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三维侧视图。
图中
l一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2—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3—具有较低屈 服点的耗能金属板,4一柱翼缘加劲板,5—端板,6—高强螺栓,7—焊缝,8—X 形低碳钢钢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l:
具体实施时,如果是对原有梁柱节点进行改造,需要将钢梁底部用脚手 架或支撑固定然后进行操作。如果是在梁柱施工时,可以先将钢柱或钢管混 凝土柱l、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用螺栓6和焊 缝7组装成刚性或半刚性连接节点然后进行梁端的切割和焊接,也可以先对 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进行切割和焊接后再和其他部件组成节点。
在靠近柱端的钢梁上,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分别进行切 割,如图1和图3所示,确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 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 度b —致。最靠近端板5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上、 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 —侧翼缘 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 ,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 缘厚度相同。在靠近柱边的钢梁上,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如图l 所示,切割的形状是圆形。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的中轴线应与翼缘 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其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 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25%。
然后选择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软钢钢板作为耗能金属板。切割软钢钢 板,其厚度、形状和面积与从原钢梁切割下来的钢材完全一致。将切割后的 耗能金属板分别焊在钢梁的翼缘和腹板切割处,使钢梁最后的形状与未切割 前完全一致。
选取与钢梁的翼缘厚度相同的低碳钢钢板并切割成矩形钢板,将矩形钢 板切割、焊接,组合成X形钢板,其尺寸应满足下面的条件X形低碳钢钢板 的高度等于钢梁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H;在沿梁长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的
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最靠近节点的端点和端板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
上,x形低碳钢钢板的宽度等于钢梁相应的单侧翼缘宽度。将x形低碳钢钢板 焊接到靠近端板的梁端,并保证x形低碳钢钢板在钢梁两侧翼缘对称布置。
待焊缝和钢梁形状稳定后即完成了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制 作。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 Q/。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最靠近端板5的 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45X;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
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80%; —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 钢梁宽度W的30%,腹板部分的切割面积占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 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35%。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3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3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5 %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腹板部分切割的 形状是圆角矩形。选择铝合金板作为耗能金属板。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 %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铅板作为 耗能金属板。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30 %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两块屈服 强度小于235MPa的软钢钢板和一块铅板制成的复合粘接板作为耗能金属板, 每块钢板和铅板的厚度均相同。将金属表面打磨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 金属用胶黏剂粘接。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能减震时能够协调变形。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20%以上,弯曲延性提高20%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20 %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l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选择两块铝合 金板和一块锌板制成的复合粘接板作为耗能金属板,每块铝合金板和锌板的 厚度均相同。采用金属铸造法粘接成型。粘接后应保证各金属板在耗能减震 时能够协调变形。
在一般地震下,上述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的整体耗能提
高15。%以上,弯曲延性提高15%以上。耗能金属板处所承受的正应力提高15
%以上,而其他部位的正应力保持不变。
权利要求
1.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包括钢柱或钢管混凝土柱(1)、具有翼缘和腹板的钢梁(2)、柱翼缘加劲板(4)、端板(5)高强螺栓(6)、焊缝(7)和钢板(8);节点连接形式为刚性连接或半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先将钢梁(2)的翼缘和腹板部分原有钢材进行切割,然后用具有同样大小和尺寸且屈服强度小于235MPa的耗能金属板(3)置换切割掉的部分并与钢梁焊接;在钢梁上进行切割时,首先沿梁的纵向将上、下翼缘分别对称于腹板进行切割,确保在任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曲线形状为对称二次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与相应侧翼缘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一致;最靠近端板的切割点与端板的距离c为钢梁宽度W的35%至45%;上、下翼缘对称于腹板左右两侧的切割长度a皆为钢梁高度H的75%至80%;一侧翼缘切割部分的最大宽度b为钢梁宽度W的20%至30%;翼缘切割部分的厚度与钢梁翼缘厚度相同;对靠近柱端的钢梁腹板进行切割,在腹板平面内,腹板切割部分的中轴线应与翼缘上切割部分的中轴线重合,且切割部分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圆角矩形,切割面积为沿钢梁纵向腹板切割最大宽度d和钢梁高度H所构成的矩形面积的25%至3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其特征 在于钢板(8)的材料为低碳钢,并在沿梁长的平面上呈X形;钢板(8) 在钢梁(2)的两侧翼缘对称布置,钢板(8)与端板(5)和钢梁(2)之间 采用焊缝连接;钢板(8)的高度等于钢梁(2)上下翼缘之间的距离H;在沿 梁长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8)的宽度等于耗能金属板(3)最靠近节点的 端点和端板(5)之间的距离c;在沿梁宽方向上,X形低碳钢钢板(8)的宽 度等于钢梁(2)相应的单侧翼缘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其特征 在于具有较低屈服点的耗能金属板(3)是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屈服强度小 于235MPa的软钢钢板、铝合金板、铅板、锌板或以上金属的复合粘接板。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其特征在于当置换的金属板由复合金属组成,不同材料的耗能金属板之间采用下 面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粘接金属铸造法、冷却成型法或者将金属表面打磨后用环氧树脂类或聚氨酯类金属用胶黏剂粘接。
全文摘要
梁端削弱置换式钢框架梁柱抗震节点属于结构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现有连接的抗弯承载力只有梁本身抗弯承载力的80-85%,违背了在抗震设计中的“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原则。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削弱钢梁端部翼缘和腹板的原有钢材并置换为耗能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同时在梁端加入X形低碳钢钢板以提高节点连接强度,从而形成梁端耗能塑性铰的钢框架梁柱节点。本发明使地震时在置换原有钢材的耗能金属处率先进入变形并达到屈服阶段,同时提高节点整体抗震性能,从而形成梁端塑性铰进行耗能减震。易于施工和维护,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E04B1/19GK101100877SQ200710119719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1日
发明者何浩祥, 彭凌云, 亮 苏, 闫维明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