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59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大型体育场开闭屋面的开闭系统。
技术背景大型体育场的屋面要求能自动开闭,屋面架在台车上,屋面的开闭利用台 车在轨道上行走拖动来实现。屋面是半球面形,因而其运行轨道也是与球面相 适应的拱形,所以同一轨道上不同点的高度不同,各条轨道也因所处位置不同 其拱形的曲率不同,所以各条轨道间也存在高度差。这就对拖动屋面行走的台 车提出了特殊要求台车要求具有良好的坡道适应能力,同一轨道上的车轮能 沿拱形轨道自行调节车轮位置,不同轨道上的车轮能随轨道间高度差的变化自 行调节车轮位置,各车轮的轮心可以不共面,能随运行位置的变化独立地、自 动地调整车轮位置,以适应拱形轨道要求,台车同时还要承受屋面的重量,拖 动球形屋面在不同高度的拱形轨道上开闭自如。而现有台车通常是在平面轨道 上行走,往往受轨道高度差限制,坡道适应能力差,各车轮位置相对固定,通 常是在同一平面内,不能随运行位置的变化而自行调整,因而在拱形轨道上运 行困难。现有重型台车一般都是采用均衡梁以保证多个车轮均载,但是这只适 用于单轨道上的众多车轮。如果多轨道距离相近,则由于轨道的制造安装误差, 尤其当轨道是拱形时,各车轮与轨道接触点不共面,可能出现有些车轮不能与 轨道接触而悬空的情况,这势必导致各车轮受力不均,加速车轮的磨损,大大 縮短车轮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台车安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轨道上行走的台车,克服现有台车坡道适 应能力差、受轨道高度差影响的不足,既能在平面轨道上行走也能在拱形轨道 上行走。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台车,其包括连接座、台车架、车轮、车轮轴、轴套、水平导 轮、反钩、滑块,连接座内设空腔,空腔内部设有互相垂直轴孔的轴套,轴套 连接互相垂直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台车架通过该两轴与连接座铰接,台车架上安装有车轮轴,车轮通过轴承安装于车轮轴上。轴套很有特色,反钩和水平导 轮等相结合也是一个新的组合。进一步该第一轴与第二轴通过连接座内开设有两垂直、异面(即相互垂 直但不相交的)轴孔的轴套连接,第一轴垂直于轨道,第二轴平行于轨道,两 轴可各自相对轴套转动。该第一轴为一根或两根,其端部与台车架连接,台车架可绕第一轴中心线 转动。该第二轴两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座和台车架可绕第二轴中心线转动。 该第一轴上开设有油孔或油槽。该连接座内的轴套,下部通过螺杆螺母连接固定有水平导轮架,水平导轮 架可绕螺杆中心线转动,水平导轮架上还安装固定有水平导轮。该连接座的上部或下部安装有滑块。该台车架的下部安装有反钩。该水平导轮可设置有一至两个,根据载荷大小确定,至少设置一个,。 该一侧台车架下至少设置反钩一个。该反钩的末端是平整的或安装有一个滚轮。该水平导轮是可转动的结构。 该车轮轴上开设有油孔或油槽。具体的,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轮轴上,车轮轴定位安装在台车架上,台 车架通过第一轴和轴承安装在连接座两侧,台车架可以绕第一轴的中心线转动, 从而调节车轮轮心位置,使其适应拱形轨道的高度变化(如图5)。在连接座内 有轴套,第一轴和第二轴与轴套联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垂直,台车架能绕第二 轴中心线转动,从而可以随两边轨道高度差变化自行调节两边车轮的高度位置, 也就是说,通过台车架绕两垂直轴的转动,可调节各个车轮高度以适应轨道要 求。台车架上还装有反钩,防止台车发生倾覆,连接座上有滑块,使台车相对 其联接的机构(比如屋面)滑动,连接座下部还有装在水平导轮架上的水平导 轮,水平导轮架通过螺母定位安装在连接座上。台车在轨道上行走,台车架与连接座通过垂直的第一轴和第二轴铰接,所 以车轮高度可通过台车架绕轴的转动来调整。另外,当与台车相连的屋面等机 构发生热胀冷縮时,可通过滑块的相对滑动来补偿。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的台车承载大,各车 轮可自行调整成轮心不共面,因而具有很强的坡道适应能力。通过车轮在行走 过程中根据轨道情况自行调节位置,保证台车在拱形轨道上行走自如,安全可 靠,保证各车轮始终与轨道接触,实现在多轨道上的各车轮承载均匀,有效地延长了车轮的的使用寿命。本台车还具有水平导向功能,能有效防止台车偏离 轨道或啃轨。其上反钩具有防倾覆功能,其上的滑块能自动有效地补偿屋面的 热胀冷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绕第一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绕第二轴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与台车联接的其它机构;(2)连接座;(3)车轮;(4)台 车架;(5)水平导轮;(6)轴;(7)轴套;(8)螺母;(9)滑块;(10)反钩;(11)轴;(12)套筒;(13)轴端挡板;(14)车轮轴;(15)轴承;(16)水平 导轮架;(17)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连接座2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或其它形状,内部有空腔,放着开 有两垂直轴孔的轴套7,与其配合的第一轴11、第二轴6也相互垂直,均可各 自相对轴套7转动。第一轴11两端与两边的台车架4通过轴承联接,台车架4 可以绕第一轴11的中心线转动。第一轴11也可以做成两根轴,分别与两台车 架联接,这样两边台车架可以独立转动。第二轴6在两端与连接座2固接,连 接座2和台车架4可以一起绕第二轴6中心线转动,调节两侧车轮3高度位置, 补偿两条轨道高度差。第一轴11、第二轴6、车轮轴14因与轴承15或轴套7相配合,为给轴承或轴套润滑,在这些轴上开有油孔或油槽,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轴承还可采用 脂润滑。轴承的类型与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本例中,车轮轴14上的轴承 采用双排调心滚子轴承(如图4所示)。滑块9可以装在连接座2上部也可装在连接座下部,滑块9的形式也可多 样,主要实现连接座2与屋面的相对滑动,补偿屋面的热胀冷縮。台车架4下部装有反钩10,数目可以二个或更多,可由受力情况决定,反钩10在台车发生倾覆时能扣住轨道梁的凸缘,防止台车倾覆。反钩末端可以是 平整的也可以装一个滚轮。连接座2底部装有导轮架16,导轮架16要有足够的刚度,长条形,其尺寸 要求能在轨道梁中间自由移动。导轮架16上装有二个或二个以的水平导轮5, 起导向功能,同时可以防止台车偏离轨道。本发明的详细工况叙述如下沿同一拱形轨道行走的车轮的高度位置调整如图5所示,由于轨道是拱形的,台车在行走时,两车轮3位置高度不同,而且在行走过程中高度差也是 随时变化的,由于台车架4和连接座2通过第一轴11铰接,此时台车架4绕第 一轴11中心线转动可相应调整车轮3高度。两条轨道高度差的补偿如图6所示,由于同一台车所在的两条轨道位置 不同,因而拱形的曲率可能不同,加上安装制造误差,两条轨道高度必然不同, 而且在行走过程中高度差也是随时变化的,此时两边台车架4可绕第二轴6转 动,使车轮3始终与轨道面保持接触,从而使各车轮3承受的载荷相等。屋面热胀冷縮的补偿如图1所示,屋面发生热胀冷缩时,连接座2带动 台车架4及台车架4上的车轮3 —起,相对滑块9在垂直轨道方向滑动。本发明台车应用台车架的相对转动调整车轮位置,使其具有良好的坡道适 应能力,适于在拱形轨道上行走。台车应用机械手段而无须电源就可根据轨道 情况自行调整车轮,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本发明不仅可在凹凸的拱形轨道 上行走,也可用于无轨不平坦场合。还可縮放尺寸用于其它大型机构或小型机 构移动场合,且各车轮受力均匀。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 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 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 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台车,其包括连接座、台车架、车轮、车轮轴、轴套、水平导轮、反钩、滑块,其特征在于连接座内设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的轴套,轴套连接第一轴和第二轴,台车架通过第一轴与连接座铰接,台车架上安装固定有车轮轴,车轮通过轴承安装于车轮轴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与第二轴垂直、异面,, 通过连接座内开设的轴套连接,第一轴垂直于轨道,第二轴平行于轨道,两轴 可各自相对轴套转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为一根或两根,其端 部与台车架连接,台车架可绕第一轴中心线转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两端固定在连接座上, 连接座内轴套转动可带动连接座和台车架绕第二轴中心线转动。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上开设有油孔或 油槽。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轴套内有两垂直、异面的轴孔。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的上部或下部安装有 滑块。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台车架的下部安装有反钩。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内的轴套,下部通过 螺杆螺母连接固定有水平导轮架,水平导轮架可绕螺杆中心线转动,水平导轮 架上安装有水平导轮。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一侧台车架下反钩至少设 置有一个。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反钩的末端是平整的或安 装有一个滚轮。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导轮是可转动的结构。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该车轮轴上开设有油孔或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在拱形轨道上行走自如的台车,有很强的坡道适应能力,具体可应用于大型体育场开闭屋面的开闭支承系统,从而实现屋面的开闭。台车主要由连接座、车轮、台车架、反钩、十字联接块、水平导轮等组成。该台车结构紧凑合理,承载大。台车各车轮的轮心可以不共面,行走时各车轮能随位置不同自行调节高度,弥补了现有台车受轨道高度差影响的缺陷,同时保证各个车轮载荷均衡。本台车还具有自动补偿屋面热胀冷缩的功能。车架下布置有水平导向轮,可以防止台车偏离轨道或啃轨。另外,考虑到屋盖面积较大,在大风下将有较大的倾覆力。为保证行走安全,行走台车架下方还安装有反钩,能紧扣在轨道两侧防止屋面倾覆。
文档编号E04B7/18GK101230687SQ2008100336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9日
发明者卞永明, 氢 张, 正 归, 李则义, 秦仙蓉, 晔 胡, 邱惠清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