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热交换管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959278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化硅热交换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热交换管及其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涉及挤出 成型工艺制备薄壁碳化硅热交换管,属于工程陶瓷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交换管是热交换器的关键部件,目前工业应用的绝大部分热交 换器均采用金属热交换管。其热传导性好,但耐热性、耐腐蚀性较差, 容易结垢,使用温度低,寿命短,特别是在酸碱性较强的石化、印染 行业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耐腐蚀性能,发展了聚四氟乙烯内衬热交换器,但其热导率低、耐高温性能差,使用温度不能高于250。C。碳化硅陶瓷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它即使在较高温度 下也能长时间工作于热的气体和液体环境、氧化和腐蚀性气氛及强酸 强碱中;其热导率高达120 180W/mK,约为金属钽的两倍,不锈钢 的5倍,聚四氟乙烯的50倍,这使它作为热交换管具有优异的传热 效率;此外,即使壁厚仅1.5 2.0mm的碳化硅热交换管也具有较高 的强度,可以承受热交换器工作条件下的力学和热学环境条件,薄壁 结构还将进一步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国际上普遍认为碳化硅陶瓷热交 换管是未来热交换器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必然趋势。碳化硅陶瓷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干法和湿法成型两大类。干法成 型有模压和等静压两种。模压成型应用较早,但产品的形状受到很大 限制,对于长管制备不适用。等静压虽然能够成型管材,但对于薄壁 碳化硅管材来说,脱模困难,而且坯体尺寸和精度难以保证,需要后 续加工,成本高,效率较低。湿法成型包括塑性和浇注成型两类。目前对碳化硅管材来说,注 浆成型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中国专利CN1341578A利用长石,粘土组 成的低熔点混合物为结合剂,通过注浆成型制备了多孔碳化硅陶瓷管。注浆成型对于长度较短,壁厚较大的管材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 于长管,薄壁的管材,由于注桨时间的限制造成壁厚不均匀,特别是对于长度在1500mm以上时,长度方向尚未注满,底部已经完全固化。 中国专利CN1483561A等采用了离心注浆的工艺成功制备了 A1203, Zr02等薄壁管材,但仍然存在着长管难以制备的缺点,且对碳化硅薄 壁管的制备缺乏研究。国际专利WO96/40600通过引入新型抗絮凝剂 改善注浆时间,成功制备出长径比大于100,厚度变化小于0.3mm/m 的碳化硅热交换管。尽管如此,注浆成型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缺点高 固含量浆料对原料粉体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原料中添加成分与主 原料物性差别比较大的混合原来难以分散,工艺自动化程度也相对较 低。挤出成型是塑性成型的一种,能够连续、高效的挤出具有等截面、 大长径比的管状棒状材料,广泛应用于氧化物陶瓷的成型, 一般用有 机粘结剂和水作为塑性载体,用粘土来提高物料相容性。挤出成型碳 化硅管材坯体目前研究大都集中在反应烧结方面。In Sub Han等[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5, 287:75-82]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以碳化 硅和碳黑为原料,纤维素为主要粘结剂,挤出成型,烧结后碳化硅热 交换管密度可达3.03g/cm3,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热交换器的热效 率达48%。中国专利CN1569741A改进了粘结剂配方,利用酚醛树 脂为结合剂,石油焦粉、石墨粉和活性炭粉为碳源,常温挤出成型得 到碳化硅陶瓷。反应烧结碳化硅热交换管存在一定的游离硅,因此其 耐碱及氢氟酸等强酸介质的腐蚀性较差。相比之下,无压烧结碳化硅 陶瓷材料是通过亚微米级SiC与非氧化物烧结助剂的高温烧结制备 的,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美国专利US5227105利用B4C-C为烧 结助剂,通过挤出、干燥、脱粘和烧结等一系列连续生产工艺制备出 碳化硅热交换管,但工艺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尽管目前国外一些研究机构成功研究开发了无压烧结碳化硅热 交换器,例如美国Carborundum公司和瑞士Buchi公司。但技术上进 行了封锁,产品造价较高,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挤出成型常压烧结薄壁 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的第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 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挤出成型、 干燥、热处理和高温烧结等工艺步骤
(1) 将碳化硅粉体,加入烧结助剂混合均匀。
所述烧结助剂包括可以包括B4C-C, B-C,其中C的引入方式 可以是粉末,也可以由有机物裂解产生。其中B4C或B的含量在0.2 2wt%,优化含量为0.4 1.0wt%, C的含量为0.5 6wt%,优化含量 为l 3wt%。
所述烧结助剂也可以包括A1203-Y203或Al203-Y203-Si02等。 其含量可以为0.01 4wt%,其中八1203, Y203, SiO2的含量为0.5 8wt%,优化含量为2~6wt%。
(2) 在上述得到的原料粉体中加入塑化剂,在搅拌机上混合得 到混合粉体。
所述的塑化剂可以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等,其含量可以为5 20wt%,优化含量为8 15wt%。
所述的搅拌时间可以为0.5 6h,优化时间为l 3h。 G)将水,润滑剂,分散剂和消泡剂搅拌均匀成混合溶液,加 入到上述原料粉体中,而后在和泥机中搅拌均匀。
上述混合溶液中,水的含量可以为15 35wt。/。,优化含量为20 25wt%。
上述混合溶液中,润滑剂种类可以为甘油、油酸、桐油或其混 合物,其含量可以为5 20wt%,优化含量为10 15wt%。
上述混合溶液中,分散剂种类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铵、聚甲基 丙烯酸钠或四甲基氢氧化胺等,其含量可以为0 2wtM,优化含量为 0 1.0wt%。
上述混合溶液中,消泡剂种类可以为聚醚类或聚醚多元醇类, 其含量可以为0 2wt%,优化含量为0 0.5wt%。
(4)将上述搅拌均匀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反复 3 6次,优选4 5次。(5) 将泥料密封陈腐,放置6 24h,优选6 12h,在挤出机 进行挤出成型管材坯体,切割得到所需长度后干燥。
所述的挤出机既可以为螺杆挤出机,也可以为液压式挤出机。 所述的干燥时间可以为2 8天,优化时间为4 5天。
(6) 管材坯体在真空石墨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在 600 1200°C,保温时间为2 4小时,升温速率为l 5°C/min。
(7) 热处理后的管材坯体在高温烧结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 1900 2300°C,保温2 4小时,升温速率l 10°C/min,氩气气氛。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其直度小于 2.5mm/m,等效外径小于400mm,径厚比可以为5 20。
所述的热交换管的外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形状。
所述的热交换管的径厚比优选8 15,优选壁厚变化小于 0.5mm/m。
所述的热交换管的外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形状。
上述直度解释为管材中心部位偏离规定直线(距棱边两端适当距 离的两点连线)的距离。
上述等效外径解释为与管材长度的比,外横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
分别与已有的碳化硅热交换管和制备方法比较,本发明有以下的
优点
1、 采用常温混料,真空练泥和挤出成型的方法,保证了坯体密 度均匀,连续生产,效率高。
2、 挤出成型管材坯体保型性好,干燥、热处理和烧结过程中变
形小,可制备壁厚小于2mm的管材,热交换管的长度可达4000mm 以上,长径比可大于IOO,壁厚可小于1.5mm。
3、 利用常压烧结助剂烧结得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致密度达95。/。T.D.左右,热导率达120-150W(m.K),室温到600°C热膨胀系数 约4.4xlO' C,耐强酸强碱腐蚀性能良好。


图1为薄壁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500mm长碳化硅热交换管干燥后坯体和烧结后的碳化硅热 交换管的照片,可以看出坯体和烧结后管材表面光滑,烧结后长度方 向收縮为20%。
图3为碳化硅热交换管干燥后坯体和烧结后径向方向的照片,可 以看出坯体和烧结后管材厚度均匀,径向和壁厚收縮分别为20.5%和 20.3%。
图4为1100mm长碳化硅热交换管坯体干燥后和烧结后的碳化硅 热交换管的照片,可以看出,长管坯体和烧结后直度良好。
图5为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管抛光面经热腐蚀后的显微结构,可 以看出,碳化硅平均粒径约为3)im,有少量气孔出现。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非限定性实例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和效果。 实施例1
薄壁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成型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将质量 百分比97.5%的SiC粉体,0.5wt。/。的纳米碳黑和2wt。/。的B4C粉体混 合均匀,加入5wt。/。的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2小时。而后加 入28wt。/。的水,10wt。/。的油酸和0.5wt。/。的聚甲基丙烯酸铵,继续搅 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反复3 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12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单螺杆挤出成型 机上挤出长度500mm的管材坯体,外径20mm,壁厚2.5mm。在室 温静置干燥2天,在真空电阻炉中600°C保温2小时进行热处理,升 温速率为5°C/min。最后在高温炉中氩气气氛2150°C烧结2小时,升 温速率为10°C/min。图2给出了 500mm长碳化硅热交换管干燥后坯 体和烧结后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照片。可以看出,对于500mm长的
8坯体,直度良好,烧结后几乎不变形,烧结后长度方向收縮为20%。。
图3给出了碳化硅热交换管坯体干燥和烧结后径向方向的照片,可以 看出坯体和烧结后直度保持良好,径向和壁厚收縮分别为20.5%和 20.3%。
实施例2
将质量百分比93.8%的SiC粉体,6wtn/。的纳米碳黑和0.2wty。的无 定形硼粉体混合均匀,加入10wt。/。的羧甲基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 合2小时。而后加入35wt^的水,8wt。/。的甘油和lwtn/。的聚甲基丙烯 酸钠,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 练泥,反复6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12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单 螺杆挤出成型机上挤出长度1100mm的管材坯体,外径20mm,壁厚 2.5mm。。在室温静置干燥8天后,在真空电阻炉中1200°C保温4小 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3。C/min。最后在高温炉中氩气气氛2100。C 烧结4小时,升温速率为3°C/min。图3给出了 1100mm长碳化硅热 交换管坯体干燥后和烧结后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照片。可以看出,坯 体干燥和烧结后圆度、直度保持良好。坯体脱粘后的质量变化约为 12wt%,烧结后长度和壁厚收縮分别为20.8%和21.2wt%。
实施例3
将质量百分比97.4%的SiC粉体,2wt。/。的纳米碳黑和0.6wtM的 B4C粉体混合均匀,加入8wt。/。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 4小时。而后加入30wty。的水,8wt。/。的桐油和lwty。的四甲基氢氧化 铵,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 泥,反复4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24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单螺 杆挤出成型机上挤出长度1500mm的管材坯体。在室温静置干燥4 天后在真空电阻炉中SOO。C保温4小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 TC/min。最后在高温炉中氩气气氛2150。C烧结4小时,升温速率为 5°C/min。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97.8%T.D,径向和壁 厚收縮分别为20.5%和20.2wt%。,图5给出了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 管抛光面经热腐蚀后的显微结构,可以看出,碳化硅晶粒细小,平均粒径约为3pm,有少量气孔出现。
将质量百分比96.4%的SiC粉体,2wtM的纳米碳黑和0.6wt。/。的B 粉体混合均匀,加入6wt。/。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4小 时。而后加入30wtM的水,8wtM的桐油和lwty。的四甲基氢氧化铵, 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 反复4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24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单螺杆挤 出成型机上挤出长度1500mm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坯体。坯体的等 效外径为25mm,壁厚为2.2mm。在室温静置干燥4天后在真空电阻 炉中800。C保温4小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5°C/min。最后在高 温炉中氩气气氛2150°C烧结4小时,升温速率为3°C/min。烧结后碳 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96.8%T.D,直度和圆整度良好。
将质量百分比91%的SiC粉体,lwt。/。的A1203和8wt。/。的Y203粉 体混合均匀,加入10wtn/。的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2小时。而 后加入30wty。的水,10wte/。的甘油和0.5wt。/。的聚甲基丙烯酸铵,继 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反 复5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12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液压挤出成 型机上挤出长度500mm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坯体。坯体的等效外径 为20mm,壁厚为2mm。在室温静置干燥5天后在真空电阻炉中 1000。C保温2小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3aC/min。最后在高温炉 中氩气气氛1950°C烧结4小时,升温速率为5°C/min。坯体干燥和烧 结后圆度和直度保持良好。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 94.5%T.D。
实施例6
将质量百分比91%的SiC粉体,3wt。/。的A1203和6wt。/。的Y203粉 体混合均匀,加入8wt。/。的羧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2小时。 而后加入28wtn/。的水,10wtM的甘油和0.5wty。的聚甲基丙烯酸铵,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
反复5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12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液压挤出 成型机上挤出长度1000mm的管材坯体,外径20mm,壁厚1.5mm。 在室温静置干燥5天后在真空电阻炉中800°C保温4小时进行热处 理,升温速率为8°C/min。最后在高温炉中氩气气氛2000。C烧结2 小时,升温速率为8。C/min。坯体干燥和烧结后圆度和直度保持良好。 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96.8%T.D。
实施例7
将质量百分比94%的SiC粉体,2wt。/。的A1203和4wt。/。的Y203粉 体混合均匀,加入7wt。/。的羧甲基纤维素,在搅拌机上混合2小时。 而后加入35wt。/。的水,12wtW的油酸和0.5wtM的聚甲基丙烯酸钠, 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练泥机上进行练泥, 反复4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24小时。陈腐后的泥料在液压挤出 成型机上挤出长度500mm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坯体。坯体的等效 外径为25mm,壁厚为2.2mm。在室温静置干燥5天,在真空电阻炉 中1000aC保温2小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5°C/min。最后在高温 炉中氩气气氛2150°C烧结2小时,升温速率为5°C/min。坯体干燥和 烧结后圆度和直度保持良好。烧结后碳化硅热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 95.8%T.D。
实施例8
将质量百分比90%的SiC粉体,2wt。/。的A1203、 4wtM的Y203粉 和4wtn/。的Si02粉混合均匀,加入15wty。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搅 拌机上混合2小时。而后加入30wt。/。的水,10wtn/。的桐油和0.5wt% 的聚甲基丙烯酸铵,继续搅拌2小时进行混炼。混炼后的原料在真空 练泥机上进行练泥,反复5次。而后将泥料密封放置12小时。陈腐 后的泥料在液压挤出成型机上挤出长度1500mm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的坯体。坯体的等效外径为20mm,壁厚为2.0mm。在室温静置干燥 5天后在真空电阻炉中800°C保温2小时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 5°C/min。最后在高温炉中氩气气氛2050。C烧结2小时,升温速率为
ii3°C/min。坯体干燥和烧结后圆度和直度保持良好。烧结后碳化硅热 交换管的相对密度为95.9%T.D。
权利要求
1、碳化硅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其直度小于2.5mm/m,等效外径小于400mm,径厚比可以为5~20。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热交换管的外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形状。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热交换管的径厚比优选8 15。
4、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优选壁厚变化小于0.5mm/m。
5、 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挤出成型、干燥、热处理 和高温烧结,其特征在于,将碳化硅粉体,加入烧结助剂混合均匀,所述烧结助剂包括B4C-C, B-C,其中B4C或B的含量在0.2 2wt%,优化含量为0.4 1.0wt%, C的含量为0.5 6wt%,优化含量 为l 3wt%',所述烧结助剂包括A1203-Y203或Al2OrY2OrSi02,其含量可以 为0.01 4wt。/。,其中八1203, Y203, SiO2的含量为0.5 8wt%,优化 含量为2 6wt0/o。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加入塑化剂,在搅拌机上混合得到混合粉体,所述塑化剂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等,其含量可以为5 20wt%,优化含量为8 15wt%。
7、 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热处理温度为600~1200 °C ,保温时间为2 4小时,升温 速率为l 5。C/min;
8、 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烧结温度为1900 2300°C,保温时间为2 4小时,升温速 率l 10。C/min,氩气气氛。
9、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时间为2 8天,优选4 5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程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固相或液相烧结助剂,经均匀混合的亚微米级碳化硅粉体为原料粉体,以纤维素为有机塑化剂,以及其他润滑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等,通过真空练泥、陈腐和挤出成型获得管材坯体。坯体经过干燥、热处理和高温烧结。烧结后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直度小于2.5mm/m,等效外径小于400mm,径厚比可以为5~20,致密度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热交换效率高,能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的关键热交换器部件。
文档编号C04B35/63GK101581552SQ20091005166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刘学建, 明 袁, 郭晓明, 闫永杰, 陈忠明, 黄政仁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