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9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络结构建筑的制作方法
网络结构建筑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介绍的是一种网络结构建筑,特别是一种房屋领域中的建筑,并且是以框
架为支撑物,以金属网或植物茎杆编织物为抗拉、保温材料,以胶凝材料胶凝固定成一体的 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熟知的钢混结构建筑,钢架与复合板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及砖木结构建 筑。其共同的弊端是造价高。钢混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自身重量大,加大了 建造的难度,且砖混结构与砖木结构的建筑,既破坏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建造用时较长且 又极易断裂坍塌,以上各种建筑的各种实用性能都无法与本网络结构建筑相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的各种弊端,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以植物茎秆编织物,金属网, 化纤网为主要原料与框架、胶凝材料凝结成一体的网络结构建筑,该建筑建造简捷,各种实 用性能极佳,尤其可以大大降低地震、台风、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框架,纤维材料,胶凝材料相应结合而成一 体网络结构建筑。纤维材料中的植物茎秆编织物,绑固在地面以上框架一面或两面可将金 属网或化纤材料绑固在植物茎秆编织物外面,在其外面再设置胶凝材料,或几者交互使用 或有防水材料,或另设装饰材料,构成单一墙体结构建筑;由两个以上的单一墙体结构,构 成复合墙体结构,在其复合层之间或填充保温材料或胶凝材料或加承重材料或兼有,有横 向连接,其外为胶凝材料或另设装饰材料,构成复合墙体结构建筑。框架,是一体的以网络 的形式按其承重或抗拉或附着等作用相应组建而成,分布在整体建筑中相应部位,有地上 框架、地面框架、或有地下框架,或为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与水泥制品或植物茎秆编织物与 水泥制品或化纤材料与水泥制品或木质材料或兼用;纤维材料为植物茎秆编织物或金属材 料或化纤材料。植物茎秆编织物为稻草或麦秸或蒿草或芦苇或竹条、片等草本植物茎秆和 柳条、荆条、榛柴、等木本植物枝条经编织而成。地下基础部分为框架与砂石混凝土的结合 体,或现有技术完成;地面为框架与胶凝材料的结合体或以现有技术完成;墙体、棚、楼板、 顶盖为框架、纤维材料与胶凝材料的结合体,或以现有技术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代红砖;减少钢材、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轻建筑物 的自身重量;植物茎秆如稻草、芦苇、竹条、片等草本植物茎秆和柳条、荆条、苕条、榛柴等 木本植物枝条遍布大部分地区,变废为宝;只需有一种植物茎秆材料就可以建造出美观适 用的房屋建筑,可谓价廉物美,建造十分方便;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 的各种损失。


图1、网络结构建筑示意图。1、复合结构框架、纤维材料、胶凝材料结合体,2、框架,3、单一结构框架、纤维材料、胶凝材料结合体,4框架与钢网结合体,5框架、钢网、沙石混凝 土结合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生产金属材料与水泥制品,植物茎秆编织物与水泥制品,编织植物茎秆编织 物备用。 在预建房屋处根据建筑原理和地震规律设计建造相应的一体的框架或带基础的 框架,地上部分的框架根部与基础框架连接,地上部分的框架随建筑分步连接完成,分步设 置纤维材料或胶凝材料,复合结构层之间设置横向连接。设置基础、设置框架、设置纤维材 料、设置胶凝材料,楼板或顶盖或墙体可以结合模具完成。
权利要求
一种网络结构建筑,由框架,纤维材料,胶凝材料相应结合而成,其特征是地下基础部分为框架与砂石混凝土的结合体;地面为框架与胶凝材料的结合体;墙体、棚、楼板、顶盖为框架、纤维材料与胶凝材料的结合体,顶盖或以现有技术;地面以上的框架一面或两面设置有纤维材料中的植物茎秆编织物,在植物茎秆编织物外面或有金属网或化纤材料或交互使用;或复合墙体结构,在复合层之间或有保温材料或胶凝材料或加承重材料或兼有,复合结构层之间有相应的横向连接,在其外面为胶凝材料或有防水材料或装饰材料挂面或交互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结构建筑,其特征是该建筑的框架是以网络的形式相应地分布在整体建筑中相应部位,同时将各个部位连接成一体,其材质或为金属或为金属材料与水泥制品或植物茎秆编织物与水泥制品或化纤材料与水泥制品或为木材或兼用,或有基础框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结构建筑,其特征是该建筑中的纤维材料或为植物茎秆编织物或为金属网或为化纤网。
全文摘要
一种网络结构建筑,尤其是一种人们居住的建筑。以植物茎秆编织物,金属网,化纤网为主要原料与框架、胶凝材料凝结成一体的建筑,该建筑坚固耐久,不需红砖;减少钢材、水泥的使用量,自身重量轻;植物茎秆如稻草、芦苇、竹条、片等草本植物茎秆和柳条、荆条、苕条、榛柴等木本植物枝条大部分地区都有,变废为宝;只需有一种植物茎秆材料就可以建造出美观适用房屋建筑,可谓价廉物美,建造十分方便;不受技术及长途运输限制;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各种损失;网络结构建筑,可谓建房史上的重大突破和房屋改造首选方案、人类居住的最为理想的建筑。
文档编号E04B1/18GK101781910SQ20091021534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国红 申请人:王国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