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实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72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层实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木地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实复合木地板。
背景技术
多层实木地板是以纵横交错排列的多层板为基材,选择优质珍贵木材为面层,经 涂树脂胶后在热压机中通过高温高压制作而成。不易变形开裂,干縮膨胀系极小,具有较好 的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能力,面层能显示出木材天然木纹,铺装简捷,使用范围较广。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基材1由多层纵向板层11和横向板层12纵横交错层压形 成,基材1上直接粘接面层2做成多层实木地板,基材1 一般为价格相对便宜的速生木材或 者其他木材,面层2采用优质珍贵木材。因为面层2是直接粘接在基材1表层上的,所以为 了避免面层开裂和保证粘接效果,面层2的厚度必须在0. 5mm及以上,并且,面层2的纹理 与基材1表层的纹理必须是交错的,即如图1所示,面层2为横向,基材1表层为纵向板层 11 ;而地板倒角3只能开在面层2上,如开在基材1上会因为纹理不同向而影响地板美观, 而如果面层2厚度不够地板倒角3过小也会影响地板美观。上述多个原因都导致了现有结 构的多层实木地板的面层厚度较厚,一般为0. 6mm及以上厚度,地板面层的原材料成本比 较高,不利于降低多层实木地板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在面层和基材表层之间设置粘接布
层,这样一则保证粘接牢固,二则有了粘接布层作为中间过渡使得面层与基材表层可以纹
理同向设置,这样地板倒角可以开到基材上,因而可以采用厚度较小的面层取代通常0. 6mm
厚度的面层,大大降低多层实木地板的原材料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种多层实木地板,包括面层和基材,所述基材由纵向板层和横向板层纵横交错
层压形成,所述面层和基材表层之间设有粘接布层,所述面层与基材表层纹理同向设置。 上述面层厚度为0. 10mm至0. 20mm ; 作为优选,上述粘接布层为无纺布、纱布。 作为优选,还包括地板倒角,所述地板倒角开到基材表层上。 上述基材为多层胶合板。 由于本技术方案在面层和基材表层之间设置粘接布层,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 足,可以采用厚度较小的面层取代通常0. 6mm厚度的面层,大大降低多层实木地板的原材 料成本,如以0. 10mm至0. 20mm面层替代原先的0. 6mm厚度的面层,其面层名贵木材可节约 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因为面层和基材表层纹理同向,所以倒角可以开到基材表层上,更加 接近纯实木地板的外观效果。

图1是现有多层实木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 如图2所示的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包括面层2和基材l,所述基材1由2层纵向板 层11和3层横向板层12纵横交错层压形成,所述面层2和基材1表层之间设有粘接布层 4,所述面层2与基材1表层纹理同向设置,例如图2所示的面层2与基材1表层均为横向。 所述面层2厚度为0. 10mm至0. 20mm。所述粘接布层4为一层无纺布、纱布或其他材料,因 为粘接布层具有的较强的拉力,所以可以防止地板面层纵向开裂。上述地板上开有地板倒 角3,所述地板倒角3开到基材1表层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基材1为多层胶合板,上述面层2厚度薄适用于所有的名贵树种 (部分名贵树种,厚度较大时易产生开裂)。
权利要求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包括面层(2)和基材(1),所述基材(1)由纵向板层(11)和横向板层(12)纵横交错层压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和基材(1)表层之间设有粘接布层(4),所述面层(2)与基材(1)表层纹理同向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厚度为 0. 10mm至0. 20mm。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布层(4)为无纺 布、纱布。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板倒角(3),所述 地板倒角(3)开到基材(1)表层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 为多层胶合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实木地板,包括面层和基材,所述基材由纵向板层和横向板层纵横交错层压形成,所述面层和基材表层之间设有粘接布层,所述面层与基材表层纹理同向设置。本技术方案在面层和基材表层之间设置粘接布层,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采用厚度较小的面层取代通常0.6mm厚度的面层,大大降低多层实木地板的原材料成本,如以0.10mm至0.20mm面层替代原先的0.6mm厚度的面层,其面层名贵木材可节约三分之二左右。并且,因为面层和基材表层纹理同向,所以倒角可以开到基材表层上,更加接近纯实木地板的外观效果。
文档编号E04F15/04GK201460144SQ2009201235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日
发明者陈跃龙 申请人:陈跃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