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提升吊装方法,尤其是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悬棺是指悬挂(置)于峭壁或峭壁穴中的棺木,有着“千古之谜”之说。对于行悬棺葬,当前学术界有四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垂吊说、四是地貌变迁说ο江西鹰潭市龙虎山仙水岩,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绝壁之上,玉棺悬空,神秘莫测, 整个崖墓群宛如一幅巨大画卷紧密相连在一起,极具神话色彩。它是中国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国崖墓的发源地。龙虎山悬棺墓主皆为古越族人,他们有着“习以水战、以舟代车、断发纹身和生不落地、死不入土”的习俗,所以其悬棺呈现三大特点1、利用天然洞穴2、棺木几乎都是由一根木头挖空制成3、具有封门板。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的四种说法,都和江西鹰潭市南郊龙虎山距今沈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其悬棺的安装方式进行还原、回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提供一种还原、回归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 使沈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方式重现。此仿古悬棺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学术界四种说法之缺点,具有重现性、回归性、贴真性等特点。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符合千年古人根据当时背景环境及技术条件,将体积大、重量大的棺木吊装及安放于悬崖峭壁上或悬崖峭壁洞内,是一种古越人岩墓悬棺吊装贴切的方法之一。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古悬棺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是由船、上下疏通绳、踩踏板、竹梯、竹筏排、挑木、运输绳、平行滑杆等工具组成。上下疏通绳二根,上端分别固定在山顶两侧,其下端固定在船的两端,船上装上石头,使船下沉,以绷紧上下疏通绳为宜。在上下疏通绳上间距30公分打一个结,便于安装三角形踩踏板,三角形踩踏板是自下而上地安装。挑木二根,分别固定在悬棺洞口上方20米处,作用是安装竹梯之用,两个挑木的固定点不一定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将子竹梯直接安装在挑木上,组成一个完整竹梯,子竹梯自上而下分步分级安装。或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竹筏排固定在山顶上,向悬棺洞口方向下放竹筏排至悬棺洞口上方20m处,直接安装子竹梯到水平面。每安装3-4个子竹梯后,把一根完整竹子紧贴子竹梯扶手背面,用竹篾捆绑。在悬棺洞口内两侧,将二根平行滑杆固定,一端系在挑木上,一定要在水平线上。运输绳二根,每根20m,依据抬悬棺人身材尺寸,在每根运输绳上定位16个活动连环节。—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工作步骤(一)材料准备主要是指船、绳索、挑木、毛竹、圆滑木材等。
1、上下疏通绳选择二根直径5cm,长200m绳索,每间隔OJm打一个结。2、踩踏板制作许多规则的踩踏板,踩踏板呈三角形。底部是厚的木板,两边是绳索,组成一个三角形状踩踏板。3、竹筏排竹筏排位于竹梯最上端,一部竹筏排用11根毛竹头尾错位排列、链条式连接,具有灵活性。4、子竹梯的制作选择直径9cm粗长3. 5m毛竹,其两端正反方向各削去50cm(被削去后毛竹直径为4. 5cm),依次在毛竹上间隔30cm凿5. Icm的孔,将二根3. 5m长毛竹错位排列,四根3. 5m长的毛竹编成一组,用5. Ocm直径长80cm的木材从毛竹上的孔穿过,和正对面一组的毛竹相接,再用竹篾固定绑紧,这样一个子竹梯就制成了。(二)安装方式1、将二根上下疏通绳上端分别固定山顶;2、自下而上安装踩踏板;3、将船划到悬棺洞口正下方后,把二根上下疏通绳的下端固定在船的两端,船上装上石头,使船下沉,以将上下疏通绳拉紧、绷直为宜;4、在悬棺洞口上方20m左右处分别安装二根挑木(每根能载重3000kg),挑木有 1. 5-2m固定在洞内,外露15cm ;5、将子竹梯固定在挑木上,自上而下依次组装子竹梯。每安装3-4个子竹梯后,把一根完整竹子紧贴子竹梯扶手背面,用竹篾捆绑固定;或者将竹筏排固定在山顶上,向悬棺洞口方向下放竹筏排至悬棺洞口上方20m处后,直接安装子竹梯到水平面。6、安装平行滑杆。在悬棺洞口内,安装固定平行滑杆,一端系在挑木上。7、运输绳二根,每根20m,依据抬悬棺人身材尺寸,在每根运输绳上定位16个活动连环节。本发明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有五大理由,贴切还原当时情景,符合历史条件背景下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古越人习俗等要求。一是从安装吊运的材料上看,该方法选用的船、绳索、挑木、毛竹等,当时都普遍存在,是人们生活中赖以生存的物件。 目前流行所讲的,还原悬棺的办法,多是采用滑轮(辘轳)工具,不实际;二是江西鹰潭市龙虎山的悬棺,最后都采用了封门板。若采用该方法,可很轻松安装封门板;三是用32人体壮劳力,分成2组,每组16人向上运送悬棺,符合古越人的风俗,有吉利圆满之意;四是对龙虎山峭壁摩擦系数的测定,其最大值为1. 5,按照当时最大悬棺IOOOkg计算,32人的最大载重量为1500kg,人均负重47kg,完全有能力将悬棺输送到指定地点;五是据考证,龙虎山的悬棺皆有8个孔或手柄,其作用是用来捆绑棺木。用绳索按照规律依次穿孔或手柄与主轴杠捆绑固定,便于吊运悬棺。
图1是本发明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的工作示意1兼作摘要附2是本发明上下疏通绳、踩踏板组装3是本发明竹筏排示意4是本发明子竹梯示意图
4
图中1、上下疏通绳2、踩踏板3、子竹梯4、竹筏排5、挑木6、平行滑杆7、船 8、悬棺9、悬棺洞口 10、运输绳11、连环节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组装过程及操作方法。二根上下疏通绳(1)上端分别固定在山顶上,下端与船的两端固定,船上装上石头,以船下沉,使上下疏通绳(1)绷紧为宜。踩踏板(2)安装在上下疏通绳(1)结上,踩踏板O)自下而上安装。竹梯的安装有二种方式1、挑木(5)安装在悬棺洞口(9)上方20m 左右处的两侧,第一子竹梯C3)固定在挑木( 上,再分步分级安装子竹梯(3),组成一个完整的竹梯。2、竹筏排(4)固定在山顶上,向悬棺洞口(9)方向下放竹筏排⑷至悬棺洞口 (9)上方20m处后,直接安装子竹梯(3)到水平面。每安装3-4个子竹梯后,把一根完整竹子紧贴子竹梯C3)扶手背面,用竹篾捆绑固定,子竹梯C3)是自上而下安装到水平面。当悬棺(8)运送至悬棺洞口(9)时,在悬棺洞口(9)内两侧迅速安装固定平行滑杆(6),一端系在挑木( 上,平行滑杆(6)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悬棺洞口(9)内人的拉力,将悬棺(8) 拉至洞内,拆除主轴杠,最后安装封门板。
实施例以江西鹰潭市龙虎山金枪峰上的悬棺为例,更进一步说明。金枪峰上的悬棺高达80m、峰高200m。第一步准备工作——1、固定上下疏通绳2、船下沉,使上下疏通绳紧绷3、安装踩踏板4、固定挑木,组装竹梯或竹筏排竹梯5、在悬棺洞口内两侧准备二根平行滑杆6、 32人待用7、运输绳依据32人的身材尺寸,在每根运输绳上定位16个活动连环节。第二步将悬棺和主轴杠一起固定。先用一根绳子两端分别从棺头棺盖上两个小孔穿过,在棺头面交叉后向棺头下角邦壁底部延伸又一次交叉,延伸棺脚下角邦壁棺脚面再一次交叉,交叉后从棺身的两个小孔穿过。一根绳子在棺木上有三次交叉。再用另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从棺脚棺盖上两个小孔穿过,在棺脚面交叉后向棺脚下角邦壁底部延伸, 又一次交叉,延伸棺头下角邦壁到棺头面再一次交叉。交叉后从棺身的两个小孔穿过。两根绳子在相同的三个地方进行交叉,分别从8个小孔穿过;两根绳子的4端在棺木的头脚两端主轴杠缠绕,用4人各拿一根短木棒,同时用力撬绑,两根绳子有6个点在主轴杠上着力, 通过8个小孔把棺木和主轴杠紧紧地捆绑一起。第三步32人分成二组。一组16人,分别站在竹梯上。运输绳一端固定在悬棺上的主轴杠上,一端安装有挂钩,交于竹梯上第一人;第四步竹梯上第一人手持运输绳一端挂钩,每个人臂膀上套有一根绳索,绳索的下端与运输绳上的活动连环节相扣,运输绳下端固定在主轴杠上;第五步32人屈蹲在竹梯上,由两边竹梯上的第一人统一喊着号子,通过32人整齐地在竹梯上伸展运动,将悬棺一步步向上运送,同时第一人的挂钩挂在踏步上。解开活动连环节,人向上攀爬至上一个踏步,屈蹲,扣上连环节,再做伸展运动。依次类推,直至将悬棺运至悬棺洞口;第六步安装平行滑杆,一端系在挑木上,将悬棺放置在平行滑杆上,由悬棺洞内的人将悬棺拉入洞内,拆除主轴杠,安装封门板;第七步拆除1、拆除平行滑杆2、拆除竹梯,从下向上逐步拆除。同时,在上下疏通绳上自下而上安装踩踏板。3、拆除完竹梯挑木后,拆除人员从踩踏板下行,每下行一步就拆除上一步踩踏板,依次类推。4、最后派人到山顶上拆除上下疏通绳。5、将下沉船和运悬棺船运回。 从而还原、回归古越人悬棺吊装方法的全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上下疏通绳(1)、踩踏板 (2)、子竹梯(3)、竹筏排(4)、挑木(5)、平行滑杆(6)、船(7)、运输绳(10)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踩踏板(2)是自下而上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子竹梯(3)是自上而下地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竹筏排(4)的制作是将毛竹头尾错位排列、链条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绳(10)上的连环节,是依据抬悬棺人身材尺寸,在运输绳(10)上定位的。
全文摘要
一种仿古悬棺的吊装工具及操作方法是由船、上下疏通绳、踩踏板、竹梯、竹筏排、挑木、平行滑杆、运输绳等工具所组成。该方法有效克服了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四种说法之缺点,具有重现性、回归性、贴真性等特点。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符合千年古越人根据当时背景环境及技术条件,将体积大、重量大的棺木吊装及运送至悬崖峭壁上或悬崖峭壁洞中。是一种还原、回归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悬棺贴切的方法之一。
文档编号E04H13/00GK102464285SQ2010105318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大文 申请人:张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