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极灯管退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管制造设备,具体是消除无极灯管应力的退火机。
背景技术:
无极灯由高频发生器、耦合器和灯管三部分组成。它是通过高频发生器的电磁场 以感应的方式耦合到灯管内,使灯管内的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原子返 回基态时辐射出紫外线。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受到紫外线激发产生可见光。无极灯具有长寿 命、高光效、高显色性特点。图3所示的无极灯管G,是由图4所示的两个灯管半成品G1对正后再通过火焰烧 融连为一体的(这一过程称为桥接)。由于桥接后的灯管存在应力,需要在退火工序中进行 消除。现有的退火设备如图5所示机座10内水平安装着燃气加热管11,燃气加热管上 制有若干个喷嘴,喷嘴喷出的火焰使退火机内升温;机座的上表面制有一条贯穿整个机座 的凹槽12,凹槽通过多个小孔与机座内相通使热量传递到凹槽内。工作时,无极灯管G放置 在凹槽中,利用凹槽内的热量对无极灯管进行退火。这种设备的缺陷是,由于主要依靠人力及经验控制,因此退火质量难以控制;并且 生产效率较低,能源消耗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极灯管 退火机的改进,该退火机应能有效提高灯管的退火质量,并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便利的特
点o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无极灯管退火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中间的保温机 壳、安装在保温机壳内的一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 传送带,该传送带依次水平穿越机头、保温机壳以及机尾后又往下绕过带轮后折返至机头 的带轮部位,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封闭运动链。所述传送带上固定着一组金属网板,这些金属网板相互平行且沿着传送带的长度 方向排列。所述的金属网板是不锈钢网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电热管加热,退火温度能够得到精确控制,退 火时间(通过调整传送带运动速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因此灯管的退火质量得到明显提 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能耗和成本也相应显著下降;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也更为简 单便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0012]图2是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无极灯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两个无极灯管半成品的对接状态示意图。图5是现有退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的是一种无极灯管G的形状,它由两个图4所示的灯管半成品G1对接烧 融固定而成。无极灯管退火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中间的保温机壳1、安装在保温机壳内的一组电 热管10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传送带,该传送带依次水平穿越机头、保 温机壳以及机尾后又往下绕过带轮后折返至机头的带轮部位,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封闭传动 链。所述动力机构是电机6及其驱动的带轮。所述传送带上固定着一组金属网板9 (图2可知所述传送带是传动链条;两根传 动链条平行排列,金属网板9的两端分别固定两根传动链条上),这些金属网板相互平行且 沿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金属网板推荐采用不锈钢网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热管11通电后发热使保温机壳内处于高温环境 (200-300°C );灯管G放置在传送带上被输送进入保温机壳内,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退火;待 灯管被输送出保温机壳(保温机壳长度约10米以上;传送带走完保温机壳的全程约需20 分钟)后,退火过程结束。机头部位的操作人员只要将灯管直接放置在传送带所连接的金 属网板9上,而机尾部位的操作人员只需在金属网板9上检取经过退火的灯管就可。
权利要求无极灯管退火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中间的保温机壳(1)、安装在保温机壳内的一组电热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传送带(2),该传送带依次水平穿越机头、保温机壳以及机尾后又往下绕过带轮后折返至机头的带轮部位,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封闭传动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灯管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上固定着一组 金属网板(9),这些金属网板相互平行且沿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灯管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网板(9)是不锈钢 网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管制造设备,具体是消除无极灯管应力的退火机。目的是提供的退火机应能有效提高灯管的退火质量,并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便利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无极灯管退火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中间的保温机壳、安装在保温机壳内的一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一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传送带,该传送带依次水平穿越机头、保温机壳以及机尾后又往下绕过带轮后折返至机头的带轮部位,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封闭运动链。所述传送带上固定着一组金属网板,这些金属网板相互平行且沿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的金属网板是不锈钢网板。
文档编号C03B25/00GK201648222SQ2010201198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5日
发明者詹有贤 申请人:浙江安迪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