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60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筋垫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垫块。 技术背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在建筑施 工中,进行梁、柱、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时,为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达到一定的厚 度,确保钢筋在工程结构中的承载力,必须用垫块支撑钢筋,使垫块位于钢筋与模板之间, 并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传统技术中,大都是采用预制水泥块作为垫块,但是这种垫块具有强度低,易粉碎 的缺点,且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因为发生振动而导致钢筋脱离垫块的现象,这样在浇筑后会 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牢固性。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专利CN 2432285Y公开了一种工民建 施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所述垫块由PVC或改性塑料注塑而成,在垫块的上部设置一个或 数个卡槽,使用时钢筋卧在卡槽内,不会发生因钢筋框架的振动而导致钢筋脱离垫块,从而 保证了钢筋的稳定性;上述技术中的垫块只能够支撑一根钢筋,但是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 钢筋笼具有多层结构,常见的多为双层结构,有双层的钢筋需要同时进行支撑,采用该技术 是无法实现的。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CN 201224955Y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 土保护层金属垫块,所述垫块的主体上部呈十字加强筋主体结构,下部设置有四个支脚,四 个支脚构成侧面呈圆拱形且内空用于与主筋绑扎和填充混凝土的偷空胶位结构,十字加强 筋上端呈弧形槽结构,弧形槽结构表面均布有小齿形成齿形卡口,用于与主筋卡接,所述垫 块具有强度高、稳定性较好、耐腐蚀和抗氧化性强的优点,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 久性;最为重要的是,采用该技术中所述的金属垫块由于其具有偷空胶位结构和十字加强 筋,通过构成所述偷空胶位结构的支脚和主筋的绑扎实现了对一层钢筋的支撑固定,并通 过所述十字加强筋对上一层的钢筋进行支撑固定,在整体上是实现了对双层钢筋的固定支 撑。但是,上述技术中对于底层钢筋的固定支撑需要采用绑扎的方式,在建筑施工时, 钢筋笼会根据建筑需求具有相对较为庞大的结构,需要进行绑扎的钢筋量是巨大的,这样 就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工程量,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稳定性也不够好,影响了钢筋的整 体定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钢筋垫块在实现对两层钢筋进行 同时固定支撑时,需要对其中一层的钢筋进行绑扎固定,这样在建筑施工中大大增加了工 程量,耗费了建设时间,而且钢筋的整体定位效果也不佳,进而提供一种无需对钢筋进行绑 扎即可以实现对两层钢筋同时固定支撑且整体定位效果好的的钢筋垫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垫块,包括由四个主体侧壁组成的框架主体,在至少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顶端分别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在其中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穿设钢筋的放置凹口 ;在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与所述主体侧壁相连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 成型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第二凹槽。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放置凹口一侧的所述主体侧壁相连接,并与所述放置凹口另 一侧的所述主体侧壁之间具有适于钢筋通过的空隙。所述支撑部件为支撑板。在所述框架主体的没有开设所述放置凹口的主体侧壁上开设有浇筑料的流通凹 口,所述流通凹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放置凹口的高度。所述放置凹口和所述流通凹口呈拱形。在所述框架主体内侧设置有十字加强筋,所述十字加强筋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凹 槽的底部,所述十字加强筋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并留有适于放置钢筋的空间或 高于所述流通凹口顶部最高点。所述十字加强筋按对角线方式连接所述四个主体侧壁的四个转角。所述框架主体呈梯台形。所述框架主体最底端设置有倒U形泄流槽。一种配合上述钢筋垫块的观测部件,所述观测部件适合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上 端,所述观测部件为由四个观测件侧壁围成的框架结构,在所述框架结构的至少两个相对 的侧壁上设置有浇筑料的流通缺口 ;所述观测件侧壁的外轮廓适于与所述主体侧壁的内侧 轮廓配合实现插接固定。在所述观测件侧壁的相同高度处成型有相对于其外轮廓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凸 缘与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实现卡定;或所述观测部件的底部坐落在所述十字加强筋上来实 现所述观测部件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定位。所述凸缘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流通缺口的顶部。所述观测部件的最上端设置有U形溢流槽。所述观测部件呈梯台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包括由四个主体侧壁组成的框架主体,在至少一 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顶端分别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在其中一对相对 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穿设钢筋的放置凹口 ;在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与所述 主体侧壁相连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成型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第二凹槽。本 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二凹槽的设置,不需要再对所述钢筋和主体进行绑扎,即可实现该凹 槽对下层钢筋的固定,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也大大提高了钢筋的固定效果。(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在所述框架主体的没有开设所述放置凹口的主 体侧壁上开设有浇筑料的流通凹口,所述流通凹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放置凹口的高度,设置 所述放置凹口为较低的高度,实现了所述框架主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在需要对下层钢 筋进行支撑的位置不会由于承重太大而发生变形;设置所述流通凹口且所述流通凹口的高 度大于所述放置凹口的高度,从而保证了在建筑施工时,混凝土可以顺利地经过流通凹口 进入框架内部,在整体上提高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输送度,使得所述垫块内外的混凝土流动更容易连通;同样地,在所述钢筋垫块的框架主体最底端设置有倒U形泄流槽,所述 观测部件的最上端设置有U形溢流槽,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所述垫块内外混凝土的连通效 果,增加了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还设置有配合所述的钢筋垫块的观测部件,所述 观测部件适合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上端,所述观测部件为由四个观测件侧壁围成的框架 结构,在所述框架结构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浇筑料的流通缺口 ;所述观测件侧 壁的外轮廓适于与所述主体侧壁的内侧轮廓配合实现插接固定。现有技术中,浇筑混凝土 后,垫块和钢筋会埋没在混凝土中,无法判断所述混凝土层没过所述钢筋的高度,从而导致 混凝土层的表面高度不一致,凹凸不平。本实用新型所述与所述钢筋垫块配合使用的观测 部件,并且通过设置所述观测部件为不同高度,在施工时以混凝土恰好没过所述观测部件 顶端为准,保证各个位置的混凝土高度相同,有效地起到了调节混凝土层高度的作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垫块框架主体的示意图;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设置有流通凹口、十字加强筋和倒U形槽的垫块主体 框架的主视图;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设置有流通凹口、十字加强筋和倒U形槽的垫块主体 框架的侧视图;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设置有流通凹口、十字加强筋和倒U形槽的垫块主体 框架的俯视图;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的主视图;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的侧视图;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的俯视图;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和垫块相配合工作的主视图;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和垫块相配合工作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_第一凹槽;2-放置凹口 ;3-支撑部件;4-第二凹槽;5-流通 凹口 ;6-十字加强筋;7-倒U形泄流槽;8-流通缺口 ;9-凸缘;IO-U形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的主体框架结构,所述垫块包括由四个 主体侧壁组成的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可选择设置为梯台形,在至少一对相对的所述主 体侧壁的顶端分别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1 ;在本实施例中只在一对相对的 主体侧壁的顶端成型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1 ;在其中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 底端分别开设有穿设钢筋的放置凹口 2,所述放置凹口 2呈拱形结构,在所述放置凹口 2内 设置有与所述主体侧壁相连的支撑部件3,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设置所述支撑部件3为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放置凹口 2—侧的所述主体侧壁相连接,并与所述放置凹口 2另一侧 的所述主体侧壁之间具有适于钢筋通过的空隙;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成型有用于支撑下层 钢筋的第二凹槽4。[0042]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的可变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图3、图4所 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筋垫块在实施例1中所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在所述框架主体的 没有开设所述放置凹口 2的两个主体侧壁上开设有浇筑料的流通凹口 5,所述流通凹口 5的 高度大于所述放置凹口 2的高度,所述流通凹口 5同样呈拱形。在本实施例中在两对相对的主体侧壁的顶端均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 凹槽1。本实施例中的钢筋垫块还在所述框架主体内侧设置有十字加强筋6,所述十字加 强筋6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凹槽1的底部,所述十字加强筋6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凹槽4 的顶部并留有适于放置钢筋的空间或高于所述流通凹口 5顶部最高点。对于所述十字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按对角线方式连 接所述四个主体侧壁的四个转角。另一种方式是分别连接所述四个主体侧壁的中心线位 置。此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通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垫块还在所述框架主体 最底端设置有多个倒U形泄流槽7。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所述观测部件的示意图如图5、图6、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观 测部件为由四个观测件侧壁围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呈梯台形,在所述框架结构的 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浇筑料的流通缺口 8 ;使用时,所述观测部件适合安装在所 述框架主体的上端,所述观测件侧壁的外轮廓适于与所述主体侧壁的内侧轮廓配合实现插 接固定。除上述方式外,为了实现所述观测部件和所述主体的配合固定,所述观测部件的 底部可坐落在所述十字加强筋6上来实现所述观测部件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定位。另一 种可变换的实施配合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观测部件可以在所述观测件侧壁的相同高度 处成型有相对于其外轮廓向外凸出的凸缘9,所述凸缘9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流通缺口 8的 顶部,所述凸缘9与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实现卡定。同样地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通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观测部件还在所述观测部件 的最上端设置有U形溢流槽1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筋垫块在工作时,所述钢筋笼的下层钢筋放置在所述第二 凹槽4上,所述钢筋笼的上层钢筋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上;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通过所述 放置凹口 2或者流通凹口 5或者倒U形泄流槽7进入所述钢筋垫块空腔,所述垫块通过混 凝土的浇筑与混凝土成型在一起,保证了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观测部件在配合所述钢筋垫块工作时,要放置在所述钢筋垫 块的上部,所述观测部件的相对两个侧面上的浇筑料的流通缺口 8跨在所述上层钢筋上;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通过所述流通缺口 8和设置在所述观测部件最上端的U形溢流槽10, 进入所述观测部件和所述钢筋垫块的内部,所述垫块通过混凝土的浇筑与混凝土成型在一 起,在浇筑时各个垫块处均以混凝土恰好没过所述观测部件顶端为准,使各个位置的混凝 土高度相同,所述观测部件和垫块相配合工作的示意图如图8、图9所示。以上所述,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 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垫块,包括由四个主体侧壁组成的框架主体,在至少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 侧壁的顶端分别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在其中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穿设钢筋的放置凹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与所述主体侧壁相连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成型 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放置凹口一侧 的所述主体侧壁相连接,并与所述放置凹口另一侧的所述主体侧壁之间具有适于钢筋通过 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主体的没有开设所 述放置凹口的主体侧壁上开设有浇筑料的流通凹口,所述流通凹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放置凹 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凹口和所述流通凹口呈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主体内侧设置有十 字加强筋,所述十字加强筋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十字加强筋的底部高于 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并留有适于放置钢筋的空间或高于所述流通凹口顶部最高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加强筋按对角线方式连接 所述四个主体侧壁的四个转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呈梯台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最底端设置有倒U形 泄流槽。
10.一种配合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钢筋垫块的观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部 件适合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上端,所述观测部件为由四个观测件侧壁围成的框架结构, 在所述框架结构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浇筑料的流通缺口 ;所述观测件侧壁的外 轮廓适于与所述主体侧壁的内侧轮廓配合实现插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观测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观测件侧壁的相同高度处 成型有相对于其外轮廓向外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框架主体的顶部实现卡定;或所 述观测部件的底部坐落在所述十字加强筋上来实现所述观测部件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定 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观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流 通缺口的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所述的观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部件的最上 端设置有U形溢流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观测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部件呈梯台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垫块,包括由四个主体侧壁组成的框架主体,在至少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顶端分别成型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第一凹槽;在其中一对相对的所述主体侧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穿设钢筋的放置凹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置凹口内设置有与所述主体侧壁相连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成型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垫块无需对钢筋进行绑扎即可以实现对两层钢筋同时固定支撑且整体定位效果好,大大节省了建筑施工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所述垫块相配合使用的观测部件,在施工时以混凝土恰好没过所述观测部件顶端为准,保证各个位置的混凝土高度相同,有效地起到了调节混凝土层高度的作用。
文档编号E04C5/16GK201850704SQ201020519448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王亚运 申请人:王亚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