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结构体系,尤其涉及一种由梁、柱、板构成的房屋结构体 系,以及建造该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房屋建造中的主体结构一般是由柱、梁、板组成的结构体系,梁、板、 柱可以采用预制整浇或现浇两种建造方式。全现浇施工工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高 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其笨重、耗材多、木模板消耗量大、用工量大的粗放型问题日益 突出,另外新抗震规范的修订也使其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传统预制整浇结构的构件接头复 杂,且用钢量很大,整体性差。现有技术中为了将现浇和预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出现了很 多预制结构的技术方案。而采用高强度钢绞线为主筋的全预应力的叠合梁,相关的技术方 案比较少。传统的预制结构中预制梁重量比较大,运输不方便,并且在施工现场安装预制梁 又比较复杂。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对梁体进行改造的技术方案。例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60707. 0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
公开日为2009年7月 22日,公开了一种预制空心叠合梁及梁与预制板的现浇施工方法。所述梁体(2)的截面中 心设置有通孔(1),所述梁体(2)的上部设置有与梁体(2)内部架立筋(7)连接的竖向纤维 (4)。A.在梁体(2)的上平面两侧相对搁置预制板(3),在预制板(3)与竖向纤维(4)之间 预留浇注缝;B.向梁体(4)上的预制板(3)对接处浇注混凝土,直至埋没竖向纤维(4),或 在梁体(2)及预制板(3)的上方整体浇注混凝土,震捣,抹平,养护凝固后,即成现浇梁板。 减轻了梁体(2)的自重,且不占用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适于框架结构的房屋建筑,也适于 高层建筑。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空心梁体,来降低预制梁的重量,使其能够满足房屋建造的需 要。由于上述方案中的梁体和楼板均采用了预制结构,板的自重大,造价高,梁的用钢量大, 结构整体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性 能好、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的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包括楼板、支撑 所述楼板的叠合梁、以及柱和/或剪力墙,所述叠合梁分为主梁和次梁,所述主梁用于连接 所述柱和/或剪力墙,所述次梁连接在所述主梁上,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应力预制梁和现浇 部分,其中预应力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梁 体的端部设置有型钢,所述型钢的部分埋置于所述梁体内,其余部分露置于所述梁体的端 部,所述主梁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与所述柱和/或剪力墙相连接,所述次梁中的预制梁通 过型钢搁置在所述主梁上,其中所述次梁的预制梁的梁体和与所述次梁相平行的主梁的预 制梁的梁体上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支模孔。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用于连接次梁的所述主梁的梁体腹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次梁的端部通过所述 通孔与所述主梁连接在一起。所述柱包括柱体和埋设于所述柱体中的主筋,所述柱体的与所述主梁的连接处设 有连接构件,所述主梁的型钢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柱体内设置有分段式衬管,所述衬管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 位于所述柱体与主梁的连接处,露置于所述主梁的梁体外的所述型钢上设置有螺栓孔,所 述主梁的型钢通过螺栓孔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梁的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部向中心凸出,形成矩形通孔中 部向端部延伸的喇叭孔,所述梁体在通孔的下方埋设有预埋固定件,所述预埋固定件上焊 接有抗剪板,所述次梁的顶部设置有搁置型钢,所述搁置型钢的部分伸出所述次梁的端部, 所述搁置型钢搁于所述主梁上,所述主梁的抗剪板伸入所述次梁的端部下方,所述次梁的 钢绞线穿入所述主梁上的通孔中。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端部设置加腋结构。所述主梁端部在钢绞线伸出部位成形有小缺口,所述小缺口的深度为 50mm-150mm,所述次梁端部在钢绞线伸出部位成形有大缺口,所述大缺口的深度为 200mm-400mm,所述主梁的抗剪板伸入所述大缺口处。所述楼板为现浇平板或现浇密肋楼板。所述楼板、所述预制梁与所述柱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节 点以及叠合梁的现浇部分采用整体现浇,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梁与现浇柱、现浇楼板整体浇筑构成结构体系,其中采用 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预制梁,能够减少主筋的用钢量和梁体的高度,预制梁用 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工厂制造,可以在工厂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造价,本实用新型将预制 梁与现浇柱、现浇楼板整体浇筑连接,结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2、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梁的端部设置型钢,该型钢兼作为新老砼结合抗剪键,又作 为与柱或梁的安装搁置构件,从而利于预制梁的安装。3、本实用新型在梁体上设置了支模孔,支模孔可将预制梁作为施工阶段的楼板模 架承重构件承受砼自重,不但省去了落地承重架,而且可使楼板模板提早拆除,提高模板的 周转效率。4、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梁中的主梁上设置有通孔,次梁的钢绞线直接穿入通孔 中,从而使钢绞线锚固在通孔的后浇砼中,提高了预制梁与预制梁连接节点的整体性。5、本实用新型中的现浇柱上设置有连接构件,预制梁能够安装在连接构件上,使 得预制梁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由于现浇柱采用具有衬管的组合柱,组合柱与预制梁连接 后,提高了连接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这样的结构便于预制梁安装就位,而且所述衬管的 直径也较小,基本不妨碍梁钢筋的就位。6、本实用新型中的现浇密肋楼板能够有效的减少楼板的自重,降低楼板的用钢 量,地震荷载减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组成。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柱与主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次梁与主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次梁与主梁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在通孔位置的左视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端部左视剖视图,图中示出梳状网片的结构。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端部放大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端部内部结构放大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梁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的主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的立体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的左视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的端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梳状网片的结构。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中的端部局部放大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次梁中的端部内部局部结构放大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柱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的 实施例,包括楼板300、支撑所述楼板300的叠合梁100、以及柱200和/或剪力墙,所述叠 合梁100分为主梁101和次梁102,所述主梁101用于连接所述柱200和/或剪力墙,所述 次梁102连接在所述主梁101上,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应力预制梁和现浇部分,其中预应力预 制梁包括梁体1和埋设于所述梁体1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2,所述梁体1的至少一个 端部设置有适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型钢3,所述型钢3的部分埋置于所述梁体1内,其余 部分露置于所述梁体1的端部,所述主梁101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3与所述柱200相连接, 所述次梁102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3搁置在所述主梁101上,其中所述次梁102的预制梁 的梁体1和与所述次梁102相平行的主梁的梁体上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支模孔4。本实用新型中的叠合梁100可以支撑在柱200上,也可以是支撑在剪力墙上,当 然,柱200和剪力墙也可以同时存在。本实用新型所谓的钢绞线2是采用多根钢丝编织而成的,该种钢绞线2强度高,韧 性好,在采用先张法拉伸后,梁体的砼能够产生较高的预应力。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叠合梁包括预应力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两个部分构成,为了利 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将预应力预制部分统称为预应力预制梁。并且在下面描述中,梁体均指预应力预制梁中的梁体。对于主梁的描述均是指主梁中的预制梁,对于次梁的描述均是 指次梁中的预制梁。预制梁的梁体1设置有箍筋11,箍筋11的部分伸出梁体1的上表面, 留置在梁体上表面的箍筋11用于绑扎叠合梁现浇部分的钢筋,该现浇部分与楼板一起浇 筑构成一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与柱或剪力墙相连接的叠合梁为主梁101,所有安装在主梁 101上的叠合梁为次梁102。主梁和次梁在端部结构上会略有不同,但其主要的构成却是相 同的。对于主梁和次梁的命名主要是以叠合梁在安装时所处的位置而定。图5至图19为 本实用新型的主梁101和次梁102的结构图,在下文描述中,主梁101和次梁102对于相同 组件的标号是一致的,对于相同部分的描述不再注明是主梁结构或次梁结构。参见图8和图9以及图16和图17,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绞 线2采用先张法施工埋设于所述梁体1中,且所述钢绞线2的数量为3-18根。具体可以选 择为4根、6根、8根、12根、16根。本实施例中主梁和次梁均为4根。采用先张法能够省去 套管、锚具等配件和灌浆施工等工艺,大大节约了造价,施工更加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采 用先张法施工埋设于梁体1中的钢绞线2用量相比于传统的钢筋用钢量明显减少。预应力 钢绞线预制梁在放张时,梁体会产生反拱,从而能有效减少叠合梁的挠度,降低梁高,预应 力叠合梁不带裂缝工作,梁刚度大,耐久性好。参见图5至图8以及图13至图1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绞 线2的端部具有扩大头23,所述扩大头23锚固在连接节点的砼中,能够大大提高钢绞线的 锚固性能,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参见图8、图9和图11以及图15、图16和图1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 中,主梁和次梁中的4根所述钢绞线2埋设于所述梁体1的下部,所述梁体1的上部也埋设 有采用先张法施工的2根预应力钢绞线21。在本实用新型中下部4根钢绞线用于使预制梁 产生预应力,而上部2根钢绞线21用于平衡下部钢绞线2的放张产生的反弯矩,使梁体1 上表面免于在下部钢绞线2放张时产生裂缝。为了减少上部钢绞线21在放张时对砼局部 破坏,可以在上部钢绞线21伸出梁体1端部的位置设置螺旋箍22。所述螺旋箍22增强其 所在位置的局部强度,从而能够消除上部钢绞线21对砼局部的破坏,提高了安全性。当然, 所述上部钢绞线21也可以为高强度钢丝。参见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次梁102的 梁体1上设置了支模孔4,同时,参见图1和图12,在与次梁102相平行的主梁1011上也设 置了支模孔4,但在用于安装次梁的主梁上并没有设置支模孔。所述支模孔4用于安装楼 板模板的支承构件,楼板模板及支撑架安装在支承构件上,使得现浇楼板模板无需设置落 地承重架,加快施工进度。另外,因上层楼板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不会通过落地承重架传递到 下层,因此,下层楼板模板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提前拆除。从而大大提高模板的周转效 率,降低模板费用。由于无需设置密集的落地脚手架等承重架,使得楼面空旷,利于其他工 序的同步进行和施工设备运行,提高了房屋的建造速度。参见图12、图13和图1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梁体1上的所 有支模孔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模孔4为通孔,从而在梁体1的两侧壁上形成支模 孔。将所有支模孔4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能够保证安装在支模孔4处的模板处于同一平 面,从而保证整个楼板的平整性。所述支模孔4为通孔,模板的支撑件可以直接穿过,并在梁体的两侧设置搁置杆,搁置杆用于安装模板或模板支撑架。当然该支模孔4也可以设置 成盲孔,并且在梁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该盲孔也可以用于安装模板。但设置通孔是最优的方 案,加工方便,使用也更加简单。参见图1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模孔4中设置有中空管件 41,所述管件41利于所述支模孔4的成形。在制造预制梁时,将中空管件41预先设置好,将 管件41的两端封堵。浇筑完成后,形成所述支模孔4。所述管件41 一同埋设与梁体1中。 所述管件41不仅利于支模孔4的成形,降低支模孔4的成孔成本。而且在使用时起到了对 梁体1的保护作用,防止支撑模板件对于梁体1砼的磨损。参见图13和图1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模孔4的直径a为 2cm-8cm,可以选为2Cm、4Cm、5Cm、6Cm、8Cm。所述支模孔4的设置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则不利 于模板组件的安装。相邻所述支模孔4之间的间距c为80cm-120cm,可以选为80cm、90cm、 100Cm、110Cm、120Cm,该间距的选择能够保证整个模板支撑的强度。所述支模孔4的中心与 所述梁体1的顶面的距离b为8cm-20cm。可以选为8cm、10cm、13cm、15cm、17cm、20cm。所 述支模孔4不能离梁体1的顶面太近,如果太近则会影响施工阶段梁体1的抗弯强度。参见图5和图6以及图13和图1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梁 和次梁中的预制梁的梁体1的端部在所述钢绞线2伸出部位成形有缺口 12。本实用新型的 钢绞线2位于所述梁体1的下部,从而使梁体具有预应力。由于梁体的端部与外部构件的 间隙很小,钢绞线与外部钢筋相碰后无法使预制梁准确就位。为此,本实用新型在钢绞线2 伸出部位设置了缺口 12,钢绞线2在缺口 12内微量弯曲,从而使钢绞线在与外部钢筋相碰 时,其能够弯曲避开外部钢筋。参见图5和图6,所述缺口 12的深度为50mm-150mm。本实 施例为100mm,该缺口为小缺口,该小缺口能够满足钢绞线弯曲所需要的空间。上述尺寸的 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开柱的主筋。该小缺口方案主要是设置在主梁101的端部。参见图13 和图15,而针对次梁102与主梁101的安装关系,次梁102的钢绞线需要一个较大的弯曲 空间,才能保证次梁101的钢绞线伸入主梁102的通孔6中,实现次梁101的钢绞线锚固在 主梁102中。因此,次梁102的缺口的深度为200mm-400mm,本实施例为300mm,又称为大缺参见图7和图11以及图15和图1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梁 和次梁中的梁体上的所述缺口 12的根部埋设有梳状网片13,所述网片由单根钢筋连续弯 折成形,并插入所述钢绞线2之间的空隙中。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下部钢 绞线2在放张时对梁体砼产生局部破坏,所述网片13能够防止该部位砼产生裂缝。该网片 至少为两片,以此来满足强度要求。将网片弯折成梳状,并插入钢绞线2之间的空隙中。该 结构能够使钢绞线2无需穿过该网片,在制造梁体时,可以先将钢绞线张拉,然后再安放网 片,方便施工。参见图7和图11以及图15和图19,本实用新型在主梁和次梁的所述梁体1的端 部埋设套管5,使得部分下部钢绞线2穿过套管5。设置套管5在制作阶段时能够有效的降 低梁体端部的局部预应力过大,消除该处产生裂缝,由于能够降低梁体端部的反弯矩,使得 梁体的端部上表面的预拉应力减小,从而防止产生裂缝。而在使用阶段,由于梁体的端部下 部产生的预压应力被套管部分释放,使得与梁的支座负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叠加后能小于砼 的抗压强度,防止梁体端部下部砼被破坏。[0056]本实施例中在梁体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套管5,从而消除梁体两个端部的下部钢 绞线2对砼所造成的破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能够在地震区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参见图7和图11以及图15和图1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管 5为塑料套管,或者由外包材料包裹形成的套管结构。套有所述套管5的下部钢绞线2的 数量少于总数,即并不是所有下部钢绞线2均套有套管。为了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套管 5的数量可以为钢绞线数量的1/3-2/3,本实施例则在四根下部钢绞线2中的2根的两端设 置了套管5。参见图8和图1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套有套管5的所述下部钢绞 线2在所述梁体1的宽度方向上以中心线对称布置。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梁体1的左右两侧 受力平衡,不会产生梁体1受力不均。参见图7和图11以及图15和图1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管 5的总长度为所述梁体1的总长度的5% -15%。所述套管5的长度过大,则会影响梁体1 所具有的预应力,因此,将两端的套管5总长度限定在梁体1的总长度的5% -15%能够很 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为7%。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套管5可以采用涂油层来替代,在下部的部分预应力钢绞线 的两端涂覆油,形成油层,油层也能够满足要求。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用于连接次梁102的所述主 梁101的梁体1腹部设置有多个通孔6,所述次梁102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6与所述主梁 101连接在一起。所述通孔6的数量为多个,根据安装次梁数量确定。由于设置了所述通孔 6,使得次梁的钢绞线能够伸入所述通孔6中,然后将次梁的端部与通孔6整体浇筑在一起。 从而使主梁和次梁整体连接。参见图3、图5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梁101上的通孔 6为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部61向中心凸出,形成从矩形通孔中部61向端部62延 伸的喇叭孔。将所述通孔6设置成喇叭口能够更好的利于次梁102与主梁101的连接,并 且所述喇叭口成形模板方便脱模。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双喇叭口形式的通孔6,次梁102 的钢绞线的端部可以穿过所在的喇叭口到达另外一侧的喇叭口,并将扩大头23锚固在另 外一侧的喇叭口处。在这种双喇叭口形式的通孔6中浇筑的砼成形后与梁体结合的整体性 好。参见图8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梁的梁体1在通孔6 的下方埋设有预埋固定件7,所述预埋固定件7包括位于所述梁体1两侧的固定板71和连 接所述固定板71的连接板72。所述固定件7上焊接有抗剪板73。所述连接板72为竖向 设置,固定板71上焊接所述抗剪板73。所述抗剪板73与次梁102端部砼浇筑在一起,抗剪 板73曾强了连接节点的抗剪性能。参见图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通孔6的宽度d为 200mm-400mm,具体数值可以选为 200mm、250mm、300mm、350mm 或 400mm。高度 h 为 200mm-400mm,具体数值可以选为200mm、250mm、300mm、350mm或400mm。所述通孔6为了上 述尺寸能够满足次梁的安装需要。当然,在选择尺寸时,要根据预制梁的整体尺寸进行设 置。以使所述通孔6不至于影响梁体1在施工阶段的整体强度。参见图3、图4和图13、图1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次梁102的梁体1端部的顶部设置有搁置型钢3’,该搁置型钢3’作为次梁102安装时的支撑件,使得次梁 102在初期安装时能够放置在主梁101上。当次梁与主梁浇筑在一起时,该搁置型钢3’又 作为新老砼结合面的抗剪键,大大提高了该处截面的抗剪强度。搁置型钢3’为钢杆件。从 而方便次梁102就位。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次梁102与主梁101的连接端部设 置加腋结构103。采用加腋结构103既加大了主梁和次梁结合处的截面尺寸,又方便竖向抗 剪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次梁102端部的抗剪强度,及提高次梁102与主梁101的整体性。参见图2和图20,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柱200包括柱体201和 埋设于所述柱体201中的主筋202,所述柱体201的与所述主梁10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构 件203,所述主梁101的梁体1端部设置有上述型钢3,所述型钢3与所述连接构件203连 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得主梁101在初期安装时能够放置在柱200上,使安装速度大大 加快。当主梁101与柱200浇筑在一起时,该型钢3又作为新老砼结合面的抗剪键,大大提 高了该处截面的抗剪强度。参见图2和图20,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柱体201内设置有分段 式衬管204,所述衬管204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203,所述连接构件203位于所述柱体201 与主梁101的连接处,露置于所述主梁101的梁体1外的所述型钢3上设置有螺栓孔31,所 述主梁的型钢3通过螺栓孔31与所述连接构件203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衬 管204的组合柱,组合柱与预制梁连接后,提高了连接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这样的结构 便于预制梁安装就位,而且所述衬管的直径也较小,基本不妨碍梁钢筋的就位。在衬管204 上固定连接构件203,使得连接构件203更加牢固。柱体201内的衬管204为分段式结构, 能够有效的降低衬管的用钢量,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型钢3可以为槽钢、钢板、角钢或工字钢。参见图5、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梁的型钢3露 置于所述梁体1的部分占型钢整长度的1/3-1/2,本实施例为1/2。该范围设置能够保证型 钢3与梁体1的连接强度,同时保证与外部构件的连接强度。埋置在梁体1中的所述型钢 3为台阶形,在不影响连接强度的前提下,使型钢的用量减少。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楼板300为现浇平板或现浇密 肋楼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浇密肋楼板能够有效的降低楼板的自重,减少楼板的用钢量,地 震荷载减少。所述楼板300、所述预制梁100与所述柱200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次梁102与 所述主梁101的连接节点以及叠合梁的现浇部分采用整体现浇,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性更好,抗震性能好。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包括楼板、支撑所述楼板的叠合梁、以及柱 和/或剪力墙,所述叠合梁分为主梁和次梁,所述主梁用于连接所述柱和/或剪力墙,所述 次梁连接在所述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应力预制梁和现浇部分,其中预应 力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梁体的端部设置有 型钢,所述型钢的部分埋置于所述梁体内,其余部分露置于所述梁体的端部,所述主梁中的 预制梁通过型钢与所述柱和/或剪力墙相连接,所述次梁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搁置在所述 主梁上,其中所述次梁的预制梁的梁体和与所述次梁相平行的主梁的预制梁的梁体上沿纵 向设置有多个支模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用于连 接次梁的所述主梁的梁体腹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次梁的端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主梁 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柱 包括柱体和埋设于所述柱体中的主筋,所述柱体的与所述主梁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构件,所 述主梁的型钢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柱 体内设置有分段式衬管,所述衬管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位于所述柱体与 主梁的连接处,露置于所述主梁的梁体外的所述型钢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主梁的型钢通 过螺栓孔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梁的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部向中心凸出,形成矩形通孔中部向端部延伸的 喇叭孔,所述梁体在通孔的下方埋设有预埋固定件,所述预埋固定件上焊接有抗剪板,所述 次梁的顶部设置有搁置型钢,所述搁置型钢的部分伸出所述次梁的端部,所述搁置型钢搁 于所述主梁上,所述主梁的抗剪板伸入所述次梁的端部下方,所述次梁的钢绞线穿入所述 主梁上的通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次 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端部设置加腋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梁端部在钢绞线伸出部位成形有小缺口,所述小缺口的深度为50mm-150mm,所述次梁端部 在钢绞线伸出部位成形有大缺口,所述大缺口的深度为200mm-400mm,所述主梁的抗剪板伸 入所述大缺口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楼 板为现浇平板或现浇密肋楼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楼 板、所述预制梁与所述柱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的连接节点以及叠合梁的 现浇部分采用整体现浇,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钢筋砼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包括楼板、叠合梁、以及柱和/或剪力墙,叠合梁分为主梁和次梁,叠合梁包括预应力预制梁和现浇部分,其中预应力预制梁包括梁体和预应力钢绞线,梁体的端部设置有型钢,型钢的部分埋置于梁体内,其余部分露置于梁体的端部,主梁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与柱和/或剪力墙相连接,次梁中的预制梁通过型钢搁置在主梁上,其中次梁的预制梁的梁体和与次梁相平行的主梁的预制梁的梁体上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支模孔。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梁与现浇柱、现浇楼板整体浇筑构成结构体系,预制梁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工厂制造,可以在工厂一次性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造价。
文档编号E04B1/20GK201785868SQ2010205536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杨峰 申请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