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带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19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螺带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双螺带 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习用的一种双卧轴双螺旋混凝土搅拌机(公告号为C拟696799Y的实用新型专 利)。如图1所示,该双卧轴双螺旋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搅拌机体1、水平设置在搅拌机体1 内的两平行搅拌轴h、2b。该两搅拌轴2a、2b上设有一外螺旋进给单元21、一内螺旋进给 单元22、一单叶片外进给单元23、一单叶片内进给单元M、一内螺旋返回单元25及一外螺 旋返回单元沈,两搅拌轴上各个单元以相同顺序沿轴向相反方向布置。所述外螺旋进给、返 回单元均是具有多个长搅拌臂和连接在长搅拌臂的端部呈连续排列的螺旋状叶片组。所述 内螺旋进给、返回单元均是具有多个短搅拌臂和连接在短搅拌臂的端部呈连续排列的螺旋 状叶片组。所述单叶片外、内进给单元23J4是由单个长、短搅拌臂和连接在该长、短搅拌 臂端部的单个搅拌叶片组成,前述该单叶片内、外进给单元与内螺旋进给单元、外螺旋进给单元是分离的,并且 单叶片内、外进给单元上只有一个搅拌叶片,因此在搅拌进程中,物料流动到此处时,叶片 只能做单独的铲动,叶片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无形中减慢了整体的搅拌速,使物料不 能相对较快地循环流动,而且使搅拌叶片受力集中,进而减短了有效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双螺带搅拌装置,可进一步加快搅拌机内物料的连续循 环流动,使物料搅拌更剧烈、均勻、迅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螺带搅拌装置,包括有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搅拌轴,该两搅拌轴上各设有搅拌机 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有外螺旋进给组,内螺旋进给组、一外螺旋返回单元及一内螺旋返回单 元,并且该两搅拌轴上的搅拌机构以相同顺序沿轴向呈相反方向布设;上述外螺旋进给组 具有至少两个外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外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上述内螺旋进给组 具有两个内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内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上述外螺旋进给单元是由复数个长搅拌臂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端部的复数 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组成。上述内螺旋进给单元是由复数个短搅拌臂和相对应连接在短搅拌臂端部的复数 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由至少两个多叶片结构的外螺旋进给单元对搅拌轴外 侧的物料进行搅动并带向搅拌机中部,同时由内螺旋进给组继续将物料剧烈搅动,并推动 物料沿轴向流动,最后再由内、外螺旋返回单元将物料沿轴向反向搅拌推动,使物料形成连 续循环的流动,在搅拌机形成两股整体连续的循环流,产生更剧烈、均勻、迅速的搅拌效果,在搅拌时使物料循环流动更快速,整个搅拌过程,物料既受径向的强有力连接搅拌,又沿轴 向整体连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高速、高质量的搅拌。

图1为习用双卧 轴双螺旋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螺带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双螺带搅拌装置,包括有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搅拌轴A和B。该两搅拌 轴A、B上各设有搅拌机构3,该搅拌机构3包括有外螺旋进给组、内螺旋进给组、外螺旋返 回单元36及内螺旋返回单元37,并且该两搅拌轴A、B上的搅拌机构3以相同顺序沿轴向 呈相反方向布设。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外螺旋进给组由外螺旋进给单元31、 33和34组成,且外螺旋进给单元31、33和34均为多叶片式结构,其中,该外螺旋进给单元 31由六个长搅拌臂311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311端部的六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 312组成;外螺旋进给单元33则是由三个长搅拌臂331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331端部 的三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332组成;外螺旋进给单元34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长 搅拌臂341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341端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 叶片342组成。所述内螺旋进给组是由内螺旋进给单元32和35组成,内螺旋进给单元32和35 均为多叶片式结构,其中,内螺旋进给单元32由三个短搅拌臂321和相对应连接在短搅拌 臂321端部的三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322组成;内螺旋进给单元35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短搅拌臂351和相对应连接在短搅拌臂351端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连接排列 的螺旋状叶片352组成,并且外螺旋进给单元34与内螺旋进给单元35设置于搅拌轴A(B) 同轴线相对的一侧。所述外螺旋返回单元36,其是由三个长搅拌臂361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361 端部的三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362组成。所述内螺旋返回单元37,由三个短搅拌臂371和相对应连接在短搅拌臂371端部 的三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37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双螺带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两搅拌轴A与B为相反方向旋转,带 动搅拌机构3搅拌物料,由外螺旋进给组的外螺旋进给单元31、33、34对搅拌轴外侧的物料 进行搅动并带向搅拌机中部,同时由内螺旋进给组的内螺旋进给单元32、35继续将物料剧 烈搅动,并推动物料沿轴向流动,最后再由内、外螺旋返回单元36、37将物料沿轴向反向搅 拌推动,使物料形成连续循环的流动;由于外螺旋进给组与外螺旋返回单元的搅拌臂更长 更易接触到搅拌筒壁的物料,而内螺旋进给组与内螺旋返回单元的搅拌臂短更易接触到靠 近搅拌轴的物料,由此形成强烈的对流,不但有效消除了搅拌低效区,提高了搅拌质量,而 且还减轻了对搅拌叶片的磨损,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两搅拌轴A和B的搅拌机构3以相同顺 序沿轴向呈相反方向布设,使搅拌机体内的物料形成两股整体连续的循环流,产生更剧烈、均勻、迅速的搅拌效果,加上本实用新型的叶片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排列,在搅拌时使 物料循环流动更快速,整个搅拌过程,物料既受径向的强有力连接搅拌,又沿轴向整体连续 循环流动 ,从而实现高速、高质量的搅拌。
权利要求1.双螺带搅拌装置,包括有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搅拌轴,该两搅拌轴上各设有搅拌机构, 该搅拌机构包括有外螺旋进给组、内螺旋进给组、一外螺旋返回单元及一内螺旋返回单元, 并且该两搅拌轴上的搅拌机构以相同顺序沿轴向呈相反方向布设;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螺旋进给组具有至少两个外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外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上述内螺旋进给组具有两个内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内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带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螺旋进给单元是由复数 个长搅拌臂和相对应接设在长搅拌臂端部的复数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带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螺旋进给单元是由复数 个短搅拌臂和相对应连接在短搅拌臂端部的复数个呈连接排列的螺旋状叶片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双螺带搅拌装置,包括有两水平平行设置的搅拌轴,该两搅拌轴上各设有搅拌机构,该搅拌机构包括有外螺旋进给组、内螺旋进给组、一外螺旋返回单元及一内螺旋返回单元,并且该两搅拌轴上的搅拌机构以相同顺序沿轴向呈相反方向布设;上述外螺旋进给组具有至少两个外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外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上述内螺旋进给组具有两个内螺旋进给单元,且各内螺旋进给单元均为多叶片结构。此结构使搅拌单元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加大了,并形成多段复合搅拌,使搅拌更加剧烈,物料循环流动更快速,提高作业效率,并可延长搅拌装置的更换周期,节约资源。
文档编号B28C5/12GK201872249SQ20102057397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
发明者林海翔, 蔡俊杰, 陈建凡, 黄清龙 申请人:黄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