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特别是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 折板网格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结构的发展,随着建筑对造型艺术、大体积空间的追求,对结构体系提出 了更高要求,常规单一的结构形式常常不能满足复杂新颖大跨建筑造型的要求。常规大跨 看台顶篷结构通常采用悬挑桁架体系或多点多边支撑的空间网格结构。但悬挑桁架体系侧 向刚度弱,空间整体工作性能差,且在悬挑较大时需布置空间桁架,其支撑桅杆也需格构构 件,格构构件占地大,影响视线;另外常规的空间网格结构外型较单一,需要多点多边支撑, 应用在悬挑看台顶篷结构上也存在缺乏支撑点、悬挑端位移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利 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加强桁架和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形成的混合网格体系的主悬挑方 向刚度好,支撑点少。为达到上述目的,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包括桅杆, 桅杆上支撑有由正四角锥上、下弦点发生水平位移所形成的变形四角锥构成的变形四角锥 网格结构,在变形四角锥顶点连线所在的平面上设有加强桁架,形成混合结构体系,加强桁 架上的弦节点和桅杆之间设有前斜拉索。作为改进,带加强桁架的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的尾端连接看台,变形四角锥网格 结构的尾端和桅杆之间设有后斜拉索。作为改进,四角锥网格的上弦节点隔跨升高,形成上表面上下起伏的灵活造型。本实用新型的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加强桁架的传力直接、易于形成悬挑结构,在加上在加强桁架上的弦节点 和桅杆之间设有前斜拉索,因此,由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形成的悬挑的主方向刚度好,不需 要增加额外的支撑点。由于正四角锥上、下弦点发生了水平位移,并支撑在加强桁架侧向, 形成混合结构体系。因此,提高了看台顶篷结构的侧向刚度。基于上述结构的变化,网格结 构空间整体工作性能好。2、通过在尾部使得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与看台主结构相连,一方面将后斜拉索拉 力通过尾部传至看台,利用看台荷载平衡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悬挑的倾覆力矩,另一方面 增强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的抗侧刚度,从而形成整个斜拉悬挑体系。
图1为常规正放四角锥网格结构。图2为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0012]图3为在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内设置加强桁架的结构图。图4为部分上下弦节点升高或降低后形成的空间折板网格结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包括桅杆1,由加强桁 架3和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2形成的混合体系设在桅杆1上。如图1和图2所示,将正方四角锥平板网格结构上下弦节点水平位置移位,得到沿 同心圆弧和半径线轴网布置的变形正方四角锥网格结构,这样,提高了悬挑的侧向刚度。如 图3和图5所示,为了增加悬挑结构的主方向刚度,在变形正四角锥网格结构的四角锥顶点 连线所在平面上增设加强桁架3 ;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2和加强桁架3形成悬挑。加强桁 架上的弦节点和桅杆顶端之间设有前斜拉索4,进一步增强悬挑的刚度。通过尾部使得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2与看台5主结构相连,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 2的尾端与桅杆顶端连接有后斜拉索6,一方面将后斜拉索6拉力通过尾部传至看台,利用 看台荷载平衡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悬挑的倾覆力矩,另一方面增强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的 抗侧刚度,从而形成整个斜拉悬挑体系。如图4所示,将上下弦节点根据建筑造型要求升高或降低,从而形成外型灵活多 变的空间折板网格结构。
权利要求1.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包括桅杆,其特征在于桅杆上支 撑有由正四角锥上、下弦点发生水平位移所形成的变形四角锥构成的变形四角锥网格结 构,在变形四角锥顶点连线所在的平面上设有加强桁架,形成混合结构体系;加强桁架上的 弦节点和桅杆之间设有前后斜拉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其特征在 于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的尾端连接看台,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的尾端和桅杆之间设有后 斜拉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其特征在 于四角锥网格的上弦节点隔跨升高,形成上表面上下起伏的折板体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加强桁架的斜拉悬挑空间折板网格结构体系,包括桅杆,桅杆上支撑有由正四角锥上、下弦点发生水平位移所形成的变形四角锥构成的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在变形四角锥顶点连线所在的平面上设有加强桁架,形成加强桁架和变形四角锥网格的混合结构体系。加强桁架上的弦节点和桅杆之间设有斜拉索,形成斜拉结构体系。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加强桁架和变形四角锥网格结构形成的混合网格体系的主悬挑方向刚度好,支撑点少。
文档编号E04C3/02GK201850699SQ20102059776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刘永添, 占甫 申请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