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68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是指可以拆卸组合的组合屋单元及由组合屋单元组成的可拆卸组合的多层组合屋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里,传统的建筑均为固定不能移动的建筑体,随着社会的迅捷发展,城市扩容,城市规划日新月异,到处都是拆迁重建。妨碍规划的固定建筑的拆迁重建其费用很高昂。拆迁的群众在几年的拆迁过程中,由于是临时居所也很难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再有,再遇到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比如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受灾群众没有居所, 只能在重建过程中,几年的时间都居住在不通风、潮湿闷热的板房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随着近几年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可拆卸移动的类似于集装箱的组合屋。通过六面可组合拆卸的集装箱壁组合成一个组合屋。该种组合屋其建造方便,但是其建筑形态千篇一律,没有美感。且该类型的组合屋在一层需要多个放置时,如果堆放在一起,则组合屋的几个面没有采光。如果放开放置,在各个组合屋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通道,则其占地面积太大。当需要叠层搭建时,只能一层层类似集装箱式的简单叠加堆放,其楼梯需要外挂式楼梯。当需要成排叠加组合屋时,其每个叠加单元均需外挂楼梯,其无形中增加了建造成本。总之,上述的类似集装箱式的可拆卸移动的组合屋,其缺乏永久建筑的建筑设计美感,在叠加堆放时,其采光效果不好,且应用于成片建筑时,其所需的外挂楼梯量大,影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建筑,其与永久建筑体外观上没有差别,具有很强的建筑设计美感;该组合建筑,其采光效果很好,组合屋中的每个房间均可以实现采光,避免了采光死角。且其可以方便的拆卸组合移动,其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很
尚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包括具有承重能力的可拆卸组合的的第一组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外部形状呈L形;在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L形弯角处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有具有承重能力的第二组合模块,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至少一连接面处具有互通的通口 ;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包括中空的底板,可拆卸组合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壁, 在所述底板上可拆卸式固定有楼梯,所述楼梯位于所述底板的中空部上方。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外形为立体四方形,在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角处均可拆卸式组合有一所述第一组合模块,水平相邻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留有空隙。在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上方依次垂直锁固叠加有多个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在所述每个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都可拆卸组合有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形成一建筑体,且上下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通过紧固件以可拆卸方式锁固在一起;其中奇数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相同,偶数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同一边角处的上下层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其以90度角度叠加;在所述建筑体的每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从下至上贯通。在其中一所述贯通的空隙内组合设置有电梯,所述电梯与每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相通。贯通的空隙可以作为户外管道安装空间,其可直接与组合模块内的管道连接,减少管道使用量,降低成本。在上下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形成的空间处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有阳台, 所述阳台固定在与所述空间处于同一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与所述阳台开设有通口 ;位于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使悬空伸出的第一组合模块的稳固强度提高。在所述垂直叠加固定的第二组合模块的顶端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有带透明屋顶的顶棚,通过所述顶棚可到达所述建筑体的最顶端。上下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之间的接触面上间隔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为减震橡胶垫。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包括构成其周壁的数个侧壁、底板和顶板,所述侧壁、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相互以可拆卸方式通过紧固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组合模块。所述每个侧壁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重框架内的侧壁面;所述底板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与所述承重框架的底板面;所述顶板包括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重框架的顶板面。所述侧壁面具有隔热保温层。所述底板面具有防潮层, 所述顶板面具有防水层。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所述楼梯踏板上贴附有一层弹性垫,在所述弹性垫上面固定有木板。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所述木板为胶木板。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通过紧固件锁固在一起的模块单元,所述两模块单元连接处相通;其中一所述模块单元外形呈L形,通过所述呈L形的模块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在一起。所述每个模块单元依据功能不同被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所述区域之间的隔板为可拆卸式隔板。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卫生间,所述卫生间位于所述空隙一侧,在所述卫生间预制有管道和卫生洁具的安装孔,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卫生间所在的侧壁,其管道开口端位于所述空隙处。本实用新型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优点如下(一)、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模块其尺寸大小适合运输,可以预先制作成半成品,其优点在于1.缩短营建施工的时间,提前建筑使用的期程。2.减低营建场址的污染,降低碳排放量。3.减少营建工程管理,精简现场施工之人、物力使用。4.量产规格化可以提高生产效能,降低成本。5.厂制标准化可以保证质量与尺寸精度。[0025]6.可将建筑、室内施工一次性的预制完成,免除二次性施工。7.可将健康净化、绿能科技、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结合施作于预制模块化之建筑组合模块内,提高建筑科技的性能。8.建筑组合模块的可拆组式设计,满足循环再利用,异地再重建的需求模式。9.因具有现场营建周期短的优势,是应急现场房屋住宅需求的最佳选择。( 二)、组合模块可根据功能不能划分为起居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可根据需要与其他功能区域连通,再通过组合模块交叠组合的形成最大空间利用的建筑体,其优点在于1.组合单元之模矩尺寸计算、形状规格设计,达到最有效率的组合模式、由于通过 L形的弯角处组合,最大程度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居家单位面积的使用合理性。2.组合模块运用交迭组合之空间错位关系,形成每一户居家单位均拥有良好的全方位室内采光、具有顶遮面的户外阳台、在贯通的空隙处垂直安装管道使管道检修更容易、 住户与住户之间完全隔离保持私密性,以及光线充足的公共楼梯间。3.组合模块在相互叠加时,上下楼层空间成为双层楼板,强化楼层间之声音传导的阻绝。4.每层四户之居家单位,因为组合模块之错位组合,成为各自独立的入口门区关系。5.加大空间有效利用率上下相邻的下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顶面可同时用于作为上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阳台平台。(三)、工程设计的优点1.上下层组合模块之间设置缓冲性减震橡胶垫,可避免组合模块彼此间的音桥传导。在楼梯踏板处设置的缓冲性减震橡胶垫,同样也可以降低踩踏楼梯时的声音传导。2.组合模块的立体端点设计有运载、吊挂、模块之间的相互组装的多功能性锁扣头设计。3.组合模块的壁面为模块化设计,可以依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全封面、开口窗等不同形式之壁面配置。4、在第一组合模块叠加时悬空的侧壁部位、顶板部位及底板部位增加的加强筋, 可提高组合的建筑体的强度和抗颤动功能。

图1第一组合模块的呈L形第一模块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第一组合模块的第二模块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第一组合模块的第一模块单元和第二模块单元组合紧固结构示意图图4第二组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的组合紧固结构示意图图6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组合的建筑体第一层水平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组合的建筑体第二层水平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上下层叠加的第一组合模块之间的紧固结构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建筑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实用新型,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进行具体说明,其中第一组合模块10,其外形呈L形,在本实施例中,其包括组合在一起的第一模块单元1和第二模块单元2,其中第一模块单元1,参考图1,外形呈L形,包括侧壁(11、12、13、14),底板15和顶板 16 ;每个侧壁都包括承重框架,该承重框架包括承重横梁和位于承重横梁之间的承重支柱, 承重支柱根据承重力的大小可设置多根。在侧壁的承重框架上开设有供侧壁面安装的安装槽,各个侧壁面以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承重框架内。侧壁面设置有防水层和保温层,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设置防火层。通过加装保温层和防火层,进一步提高作为居住建筑物的安全和环保节能性能。根据需要在各侧壁上设置有门窗,在L形侧壁与第二组合模块3组合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与门相匹配的通口。在各侧壁的承重框架上间隔开设有数个固定孔。底板15包括水平承重框架,在承重框架上间隔水平设置有支撑龙骨,承重框架的内侧呈L形,如此,承重框架和支撑龙骨构成一容置空间,底板面固定在容置空间内。底板面包括有防潮层,以避免组合模块直接安装在地面时吸潮。顶板16其结构与底板15相似, 其包括承重框架,可拆卸式固定在承重框架上的顶板面。顶板面包括有一防水层,可防止雨水渗入到模块单元内部。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在顶板16上还可设置有排水槽排除积聚的雨水。在底板15和顶板16的承重框架的横梁外侧上的相对应位置处均间隔开设有数个安装凹槽17,在每个安装凹槽17下方缺口处均固定设置有一避让板。在各侧壁的承重横梁和周边的支柱上对应安装凹槽17设置有安装凸块18,该安装凸块外形与安装凹槽相匹配, 底板15上的安装凸块18其为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凸块,顶板16的上的安装凸块18其为下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凸块,底板15和顶板16上的安装凸块的开口相对。在对应安装凸块的开口的另一面上开设有固定孔。在组合安装时,各侧壁的安装凸块18对应卡进底板15和顶板16上的安装凹槽17内,并通过安装凹槽17下方的避让板进行承重支撑。如此结构, 加强了各侧壁不会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底板或顶板发生左右或向下位移,提高了结构的坚固性。为了保证各个侧壁之间及其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用于密封。另外,在两侧壁上还预设置有用以安装隔板的安装快速扣栓,当需要对第一模块单元1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时,可根据需要,直接在安装槽内安装隔板来隔断出若干个功能区域,比如客厅、起居室等,起到极大的使用便利的作用。在第一模块单元1的相对L形侧壁的一端的两侧侧壁、底板及顶板的承重框架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当第一模块单元1相对L形侧壁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时,其加强筋起到使第一模块单元结构稳固的作用。第二模块单元2,参考图2,其与第一模块单元1的区别是其外形为方形,其各侧壁 (21、22、23、24)包括承重框架和安装在承重框架上的侧壁面,各侧壁依据功能需要设置有门窗。底板25包括承重框架和安装在承重框架上的底板面。顶板沈包括承重框架和安装在承重框架上的顶板面。其中侧壁面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底板面设置有防潮层,顶板面设置有防水层。
7[0057]第二模块单元2的两侧壁上同样预设置有安装快速扣栓观,用以安装划分区域的隔板27。通过在隔板27上两侧边设置挂钩,使其挂入安装快速扣栓观内,即可实现快速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块单元2被隔断为三个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厨房间和卫生间,在厨房间和卫生间预留设置了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煤气进出管道等,在卫生间预留设置有各个卫生设施所需的安装孔。各个预留设置的管道伸出相对与第一模块单元紧固一侧的另一侧的侧壁,以方便在使用时和外部管道直接连接。在第一模块单元1和第二模块单元2的需锁固组合一侧的承重框架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开有紧固用的紧固块(100、200),参考图3,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将其紧固在一起。 为了保证第一模块单元1和第二模块单元2之间的密封性能,在第一模块单元1和第二模块单元2供紧固一侧的侧壁的承重横梁和承重支柱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第一模块单元1需紧固组合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道,在第二模块单元2相对的侧壁位置处设置有门,如此,使第一模块单元1和第二模块单元2组合后相通。当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道门或窗。当然,第一组合模块也可以只有一个模块单元,其也可以分为几个相互组合在一起的模块单元,模块单元的尺寸大小只要满足在其组装便于运输即可。第二组合模块30,其外形成正立方体形,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4,其包括两个楼梯模块单元^)、50),楼梯模块单元40其包括三个侧壁(41、42、43)、底板44、楼梯45,其中三个侧壁01、42、4;3)均包括承重框架,在承重框架中安装有具有防水层的侧壁面。侧壁41和侧壁42的侧壁面上开设有门供住户出入。侧壁43也可根据需要开设门。在三侧壁 (41,42,43)的承重框架的上下横梁内侧两端设置有供各侧壁相互紧固的紧固块,在上横梁的上端面间隔设置有和底板相互锁固的紧固块,在下横梁的下端面间隔设置有供与底板垂直锁固的锁固凹槽。在与第一组合模块30组合接触的侧壁的承重框架的上横梁的外侧间隔设置有相对的紧固块300。底板44,其外形呈侧到立的凹形。底板44包括承重框架,在承重框架上安装有底板面,底板面设置有防潮层。在底板供侧壁安装的承重框架的上端面上,相对应侧壁的锁固凹槽固定设置有紧固块,通过螺栓穿过紧固块将三个侧壁分别锁固在底板44上端面上,各侧壁之间通过自身的紧固块相互紧固。在底板的中空部分一侧向上通过紧固件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搭建有一平台441,该平台高度位于各侧壁高度的中部。预制楼梯45其一端与平台44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其另一端向下与底板44的边缘通过紧固件紧固在一起,平台441和楼梯45均位于底板44的空间区域上方。在楼梯45的踏板上设置有一层减震的橡胶垫,在橡胶垫上设置有胶木板。通过该结构,在踩踏楼梯时,可以降低踩踏楼梯的声音,保证住户的生活环境品质。在底板44的承重框架的外侧也间隔设置有与各侧壁相对应的紧固块300。楼梯模块单元50,其结构与楼梯模块单元40相似,其也包括侧壁(51、52、53)、底板W、楼梯阳,其侧壁结构与楼梯模块单元40大体,其结构区别在于侧壁侧壁51和侧壁53 上开设有门,侧壁52上未开设门。底板M其结构与底板44相同。平台541与平台441结构相同。楼梯阳一端紧固在平台551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楼梯55的自由端的侧端面上设置有紧固件。楼梯模块单元40与楼梯模块单元50通过紧固件紧固组合在一起,其底板与底板紧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中空底板,平台与平台紧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大平台,各侧壁组合, 形成第二组合模块30。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组合模块分为两个模块单元,其目的是模块预制化,其可以在原理施工的地方组装成模块单元,然后通过运输至目的地进一步组合安装。 如此即方便运输又节约了施工组装周期。当然,第二组合模块也可以不分割为模块单元,直接由各侧壁、中空底板、平台及楼梯组合。上述各个模块的立体表面,方便吊装模块且不影响其相互组合的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用于吊装、平移运载等的多功能锁扣。建筑体组合方法建筑体第一层的组合方式参看图5、图6,第二组合模块居于中间位置,在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处各组合有一个第一组合模块,其中第一组合模块的L 形弯角位于第二组合模块的边角处,并通过螺栓穿过紧固块进行固定。每个第一组合模块均与第二组合模块在其组合接触面处相通,以保证居住在每个第一组合模块中的住户都可以到达第二组合模块的楼梯处。在水平方向,围绕第二组合模块,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相互垂直,且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之间形成一空隙60。空隙60的存在保证了每个第一组合模块的采光效果,使第一模块中的所有隔断的功能区域都有直接采光。在叠加第二层时,其组合方式如下,参看图7 第二层的第二组合模块以垂直方式叠加组合在第一层的第二组合模块上,在上下两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承重框架的接触面处间隔设置有减震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减震装置为减震橡胶垫,通过螺栓将上下两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的侧壁与底板穿过紧固块和安装凹槽紧固在一起,第一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楼梯自由端与第二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底板通过紧固件紧固组合在一起。通过在垂直叠加的第二组合模块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围绕第二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依次紧固组合有第一组合模块,参看图8, 上下叠加的第一组合模块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凸块18相互紧固在一起。为了达到降低上层震动对下层带来的影响,在上下叠加的第一组合模块的各个接触紧固的安装凸块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垫19。在第二层中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同第一层,其区别在于位于同一边角上下层的第一组合模块其叠加位置呈90度,也即第一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如此结构的具体体现则是位于同一边角处的第二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一端悬空伸出第一层的第一组合模块。为保证伸出强度,在第一组合模块的悬空伸出部分的侧壁、底板和顶板处都设置有加强筋。参看图9,第三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叠加方式同第二层叠加方式,其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与第一层的组合方式相同。第四层的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与第二层的组合方式相同。总结之在利用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组合建筑体时,奇数层的组合方式相同,偶数层的组合方式相同。如此结构,在第二层以上的每个第一组合模块处形成一空间,在该空间处加装可拆卸的阳台模块70,该阳台模块为预制式阳台模块,为每个居住在第一组合模块的住户提供一阳台空间,达到了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目的。在阳台70处的第一组合模块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往阳台的通口。如此有规律的组合方式,在水平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的之间的形成的空隙60,从第一层至顶层在四个方向形成了四个贯通的空隙60,保证了整个组合建筑体的采光效果。为了保证第二组合模块的楼梯的采光效果,在建筑体组合完毕后,在顶层的第二 9组合模块上方叠加组合一带有透明屋顶的顶棚模块80,该顶棚模块80其结构类似于的第二组合模块,其区别在于顶棚没有楼梯但是设置有中空的底板。顶棚的底板与楼梯自由端组合连接,即可实现住户通过楼梯登上建筑体的顶层。组合建筑体,在其四面都形成有一贯通的空隙,第一组合模块的第二模块单元中的卫生间与贯通空隙紧邻,如此结构,在进行建筑体管道安装时,将管道安装在贯通空隙处,然后直接与每层住户的卫生间预设值的管道开口连通即可。由于位于建筑体外部空隙处的管道自下而上垂直,减少了管道的长度,降低了管道的安装成本,也方便日后的维修保养。且由于外部管道位于空隙处,使得建筑体整体看起来更美观整洁。为了生活的便利,在建筑体形成的其中一贯通空隙处,可以设置电梯模块,电梯模块与每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相通,可以保证住户通过第二组合模块进入第一组合模块中。目前这个社会都追求个性化,因此,对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组合的建筑体,也有很多满足住户的个性化设计。当同一住户居住在上下紧邻的第一组合模块时,其通过第二组合模块的楼梯进入上下层很是不便,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上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底板上预制时,可设置有可拆卸的楼梯口盖板。当住户需要室内进行上下两层连通时,可通过在下层的第一组合模块内增加室内楼梯模块,室内楼梯模块下端固定在下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底板上,其上端固定在上层的第一组合模块的底板上的楼梯口处,此时,上层的楼梯口盖板可以拿掉。当住户不需要室内楼梯时,则上层的底板上的楼梯口盖板可和底板通过永久固定件进行固定。当同一水平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需要连通时,可通过加装可延伸过空隙宽度的阳台模块,该阳台模块延伸至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一端与该第一组合模块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在被连接的第一组合模块的侧壁开设有通往阳台的通口。为了遮蔽风雨,在该延伸位于空隙处的阳台上方,可加装遮雨透明的顶棚。本实用新型的通过组合模块组合的建筑体,其可以建成联排建筑体。按照上述组合方式,在垂直叠加的每层的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组合四个第一组合模块形成一个组合的建筑体单元,每个建筑体单元抵靠在一起形成联排建筑体。这样的联排建筑体其由于相互抵靠,可以提高各个组合建筑体单元的建筑强度。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联排建筑体的强度,可以在相互抵靠的的建筑体单元通过紧固件将其紧固在一起使其成为整体。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建筑组合模块,其土地使用效率高,组合起来的建筑采光效果好,其建筑空间适合居住。由于其每一个模块尺寸满足运输的需要,因此可以预先组合,然后运输至建筑工地,即可就地搭建组合快速形成一座新建筑。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区别与目前集装箱式的组合屋的地方在于,其土地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高,其空间划分可根据用户需求划分生活功能区域,外形美观,可与永久建筑风格相媲美,适合临时居住或永久居住。 当有大量拆迁居民或受灾居民无处安身时,本实用新型组合建筑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住宅,满足需要。在需要时可永久居住,不需要时,可拆卸搬移再次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包括具有承重能力的可拆卸组合的的第一组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外部形状呈L形;在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L形弯角处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有具有承重能力的第二组合模块,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至少一连接面处具有互通的通口 ;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包括中空的底板,可拆卸组合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壁,在所述底板上可拆卸式固定有楼梯,所述楼梯位于所述底板的中空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外形为立体四方形,在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处分别拆卸式组合有一所述第一组合模块,水平相邻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上方依次垂直锁固叠加有多个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在所述每个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边角都可拆卸组合有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形成一建筑体,且上下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通过紧固件以可拆卸方式锁固在一起;其中奇数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相同,偶数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组合方式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同一边角处的上下层相邻的第一组合模块其以90度角度叠加;在所述建筑体的每个水平相邻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从下至上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之间形成的空间处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有阳台,所述阳台固定在与所述空间处于同一层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组合模块与所述阳台开设有通口 ;位于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组合模块设置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叠加固定的第二组合模块的顶端以可拆卸方式固定有带透明屋顶的顶棚,通过所述顶棚可到达所述建筑体的最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上下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之间的接触面上间隔设置有减震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为减震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所述贯通的空隙内组合设置有电梯,所述电梯与每层的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包括构成其周壁的数个侧壁、底板和顶板,所述侧壁、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相互以可拆卸方式通过紧固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组合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壁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重框架内的侧壁面;所述底板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与所述承重框架的底板面;所述顶板包括承重框架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重框架的顶板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面具有隔热保温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面具有防潮层,所述顶板面具有防水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的所述楼梯踏板上贴附有一层弹性垫,在所述弹性垫上面固定有木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橡胶垫,所述木板为胶木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通过紧固件锁固在一起的模块单元,所述两模块单元连接处相通;其中一所述模块单元外形呈L形,通过所述呈L形的模块单元与所述第二组合模块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在一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模块单元依据功能不同被划分为功能区域,所述各功能区域之间的隔板为可拆卸式隔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域包括卫生间,所述卫生间位于所述空隙一侧,在所述卫生间预制有管道和卫生洁具的安装孔,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卫生间所在的侧壁,其管道开口端位于所述空隙处。
专利摘要一种可交叠组合之预制式模块建筑,包括具有承重能力的外部形状呈L形的可拆卸组合的的第一组合模块,在第一组合模块的L形弯角处以可拆卸方式组合固定有具有承重能力的外形为立体方形的第二组合模块,其至少一连接面处具有互通的通口;第二组合模块包括中空的底板,可拆卸组合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侧壁,在所述底板上可拆卸式固定有楼梯,所述楼梯位于所述底板的中空部上方。在第二组合模块的四个角处水平方向均可组合有第一组合模块,在立体方向也可以错位叠加组合第一组合模块使其形成可拆卸建筑体。其建筑设计美观,采光效果好,且可以很方便的拆卸搬运搭建。
文档编号E04H1/00GK202202580SQ20112031842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黄旭华 申请人:黄旭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