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陶的坯体及其窑变釉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904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壤陶的坯体及其窑变釉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坯体及其面釉的配方,特别是指一种红壤陶的坯体及其窑变釉的配方。
背景技术
红土坯体的主要原料红土资源丰富,塑性好且易成型,烧成范围广,可从1000°C至1250°C,但大多数红土因其膨胀系数的原因不能直接上釉,红土的化学成份主要为52. 78%的 SiO2, 33. 57% 的 Al2O3,10. 43% 的 Fe2O3, 3. 16% 的 K20,0. 06% 的 Na2O0 仅以红土为制备坯体的原料,其SiO2含量偏低,A1203、Fe2O3含量偏高,不利于硅酸盐化合物的形成;K20、Na2O含量主要影响坯体的素烧温度,含量过高,能使坯体烧成温度降低而不利于方石英的形成,会降低坯体膨胀系数,影响坯釉结合而产生釉裂缺陷,因坯体的矿物组成中有石英、钾长石、莫来石,玻璃相以及气孔等,其中玻璃相少,故坯体多孔。另外,由于现有的红壤陶的釉料的化学组成差别较大,釉料的膨胀系数较高,且釉料的烧成温度也达到1310°C之高,极易产生早期釉裂,所耗费的燃料也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为此,釉料通常以含铅溶液作为溶剂,且在红壤陶坯体上施加弹性较大的铅一硼釉,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坯釉热膨胀所造成的有害影响,但这也使产品具有铅溶出量过大的缺点,致使产品不能在日用陶瓷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壤陶的坯体及其窑变釉的配方,以克服现有的红壤陶的坯体存在的不容易上釉、易产生釉裂、坯体多孔,以及红壤陶釉料存在的烧成温度高、极易发生早期釉裂、产品铅溶出量大、不能在日用陶瓷上使用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02、26. 3%的Al203、2. 1%的Fe203、I. 6%的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0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5-40份、钠长石22-25份、氧化钙8-15份、氧化钡15-20份、龙岩高岭土 8-15份、石英粉6-12份、三聚磷酸钠0. 2-0. 4份、氧化钛10-20份、金红石2-10份、氧化锌3-10份;该釉的制备原料还包括3-25份的着色剂。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10°C 1250°C ;更具体地,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30°C。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添加其它矿物质原料和化工原料等,改变了坯体的物理化学性能,解决红土产品坯釉结合难以及产品质地希松易碎的技术难题;釉料的烧成温度由1310°C降至1230°C,烧成温度降低了80°C,减少了烧成能耗,降低了燃料用量及有害体的排放量,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市场占有率;对传统的低温熔块釉配方进行改革,引进新材料,代替氧化铅,研制出无铅窑变釉,使之适合于红壤陶坯体,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装饰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O2,26. 3%的Al203、2. 1%的Fe2O3'
I.6% 的 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
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7份、钠长石23份、氧化钙12份、氧化钡18份、龙岩高岭土 12份、石英粉9份、三聚磷酸钠0. 3份、氧化钛15份、金红石6份、氧化锌8份、着色剂14份;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30°C。实施方式二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02、26. 3%的Al203、2. 1%的Fe203、I. 6%的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0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5份、钠长石25份、氧化钙8份、氧化钡15份、龙岩高岭土 15份、石英粉6份、三聚磷酸钠0. 4份、氧化钛20份、金红石2份、氧化锌10份;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10°C。实施方式三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02、26. 3%的Al203、2. 1%的Fe203、I. 6%的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0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40份、钠长石22份、氧化钙15份、氧化钡20份、龙岩高岭土 8份、石英粉12份、三聚磷酸钠0. 2份、氧化钛10份、金红石10份、氧化锌3份、着色剂25份;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50°C。实施方式四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02、26. 3%的Al203、2. 1%的Fe203、I. 6%的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0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8份、钠长石24份、氧化钙10份、氧化钡16份、龙岩高岭土 13份、石英粉8份、三聚磷酸钠0. 3份、氧化钛12份、金红石4份、氧化锌5份、着色剂14份;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30°C。实施方式五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更为具体地,该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的Si02、26. 3%的Al203、2. 1%的Fe203、I. 6%的K2O' I. 9% 的 MgO、18. 8% 的 CaO0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6份、钠长石25份、氧化钙13份、氧化钡19份、龙岩高岭土 10份、石英粉10份、三聚磷酸钠0. 3份、氧化钛18份、金红石8份、氧化锌9份、着色剂3份;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30°C。上述仅为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红壤陶坯体,其特征在于,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红壤陶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制备原料包括下述组份49. 3% 的 Si02、26. 3% 的 Al203、2. 1% 的 Fe203、I. 6% 的 K20、I. 9% 的 MgO、18. 8% 的 CaO。
3.红壤陶窑变釉,其特征在于,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35-40份、钠长石22-25份、氧化钙8-15份、氧化钡15-20份、高岭土 8_15份、石英粉6_12份、三聚磷酸钠0. 2-0. 4份、氧化钛10-20份、金红石2-10份、氧化锌3-1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壤陶窑变·釉,其特征在于该釉的制备原料包括3-25份的着色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壤陶窑变釉,其特征在于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10°C 125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壤陶窑变釉,其特征在于该釉的烧成温度为1230°C。
全文摘要
红壤陶坯体,该坯体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红土、石英、滑石、石灰石、白云石;红壤陶窑变釉,该釉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钾长石、钠长石、氧化钙、氧化钡、高岭土、石英粉、三聚磷酸钠、氧化钛、金红石、氧化锌、着色剂。通过添加其它矿物质原料和化工原料等,改变了坯体的物理化学性能,解决红土产品坯釉结合难以及产品质地希松易碎的技术难题;釉料的烧成温度由1310℃降至1230℃,烧成温度降低了80℃,降低了燃料用量及有害体的排放量,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研制出无铅窑变釉,使之适合于红壤陶坯体,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装饰环境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C04B35/14GK102718471SQ20121017441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苏俊基 申请人:福建省德化县锦福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