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属于模具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脱水元件大量的应用于造纸等国民工业中,其制造基本采用模具制造法为主,模具的材质一般为复合基材,在制造过程中要求陶瓷脱水元件与复合基材之间有一定的粘接力,过去的模具底面往往采用平面,为保证粘接力的达标,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陶瓷粉料,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绿色环保化的生产运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即能够保证陶瓷脱水元件与模具之间的粘接力,又能降低陶瓷粉的用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包括前立面、后立面和底面,在底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为凹槽上平面与底面相平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为凹槽上平面位于底面之下的沟槽,所述的凹槽数量为I至16个,所述的凹槽断面形状是半圆或半椭圆或三角或矩形或梯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将陶瓷脱水元件置于模具中时,由于凹槽和沟槽的存在,脱水元件与模具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产生较大的粘接力,在相同的陶瓷粉用量下,能够显著的增强陶瓷脱水元件与模具之间的粘接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推广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一切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的等同替换都应视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覆盖。如附图所示,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2所示为模具的上平面水平线,该模具包括前立面I、后立面5和底面,在底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底面的凹槽可以为底面凹槽上平面与底面相平的底面凹槽3,所述的底面的凹槽也可以为底面凹槽上平面位于底面之下的沟槽4,所述的底面的凹槽数量为I至16个,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酌情设置,所述的底面的凹槽断面形状是半圆或半椭圆或三角或矩形或梯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将陶瓷脱水元件置于模具中时,由于凹槽和沟槽的存在,脱水元件与模具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产生较大的粘接力,在相同的陶瓷粉用量下,能够显著的增强陶瓷脱水元件与模具之间的粘接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面,易于大规模生产推广使用,特别适合氧化锆、氧化铝陶瓷的模具。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包括前立面(I)、后立面(5)和底面,其特征在于在底面上设置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的凹槽为凹槽上平面与底面相平的底面凹槽(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的凹槽为凹槽上平面位于底面之下的沟槽(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数量为I至16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状断面形状是半圆或半椭圆或三角或矩形或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脱水元件专用模具,属于模具机械制造领域,该模具包括前立面、后立面和底面,在底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为凹槽上平面与底面相平凹槽,本模具能够显著的增强陶瓷脱水元件与模具之间的粘接力,降低陶瓷粉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28B7/00GK202607808SQ2012201037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郑文斌 申请人:汤阴县升达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