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中抗震墙和柱的连接节点,特别是一种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过程中,新增的抗震墙和原柱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的摩登时代已经到来,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随处可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各个城市中心的土地都开始存在稀缺现象。由于历史的发展原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大多为五或六层,砖体或砖混结构,少数是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居的需求。一般在旧城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不但缩短建筑寿命,还浪费了大量资源,建筑垃圾无处排放会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拆迁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采取不拆除旧有建筑进行加层的方法,能够有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和品位。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加层后建筑结构的安全。抗震加固已经成为保护原有建筑,旧城改造中重要的手段,目前有些框架结构,由于建造年代久远,抗震性能不能满足现代抗震设计的要求,在加固的过程中,需要增设新的抗震墙提高其抗震性能,新增的抗震墙如何与原柱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节点,以保证新旧混凝土在地震荷载与重力荷载作用下共同工作,又能使合乎相应抗震设计规范中对类似构件抗震设计要求,不会发生脱离现象,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度,成为采取新增抗震墙这种加固措施中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要解决在结构抗震加固过程中如何使新增的抗震墙和原有的框架柱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能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包括原柱、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以及设置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相接处的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现浇为一体,并与原柱通过锚筋拉结,所述锚筋插入开设在原柱上的锚筋孔内,并在锚筋孔内填塞有植筋胶,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内设置有抗震墙竖向钢筋、抗震墙横向钢筋和抗震墙拉筋,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内设置有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边缘构件箍筋和边缘构件拉筋,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在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交界处向墙体内弯折,并锚入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内。所述锚筋为一端带弯钩的锚筋、直锚筋或由纵穿原柱的抗震墙横向钢筋兼作锚筋,由抗震墙横向钢筋兼作锚筋时,抗震墙横向钢筋距最近原柱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d,d为抗震墙横向钢筋的直径;所述带弯钩的锚筋的弯钩端插入直锚筋孔内。[0008]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靠近原柱端平直或带有90度或135度弯钩。所述锚筋与抗震墙横向钢筋搭接或通过对接,所述对接方式为机械套筒对接或电焊对接。所述锚筋与抗震墙横向钢筋搭接长度L按受拉钢筋搭接要求确定。所述锚筋在与抗震墙横向钢筋搭接处的直径不小于3队,非搭接段的直径不小于5316 ,间距不大于350mm。所述斜锚筋孔或直锚筋孔在原柱相对面上错位布置。所述直锚筋端部向外弯折插入与其斜度相同的斜锚筋孔内,所述带弯钩的锚筋插入直锚筋孔内。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不大于相应抗震等级墙按无端柱的约束边缘构件长度要求。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洞口附近的墙体内设置斜向附加钢筋,所述斜向附加钢筋的斜度为4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中的新、旧混凝土通过带一端带弯钩的锚筋、或钻孔通过原柱并灌浆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横向钢筋(兼作剪磨钢筋)与原柱依据剪力摩擦原理,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可靠连接。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中的一端带弯钩的锚筋同时兼作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横向钢筋的连接筋,与新增墙横向钢筋搭接处同时承受穿过剪切面的拉力。为连接节点处提供可靠的承载力。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中,通过加设新增墙约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以及新增墙约束边缘构件箍筋及拉筋,构成了合乎相应抗震等级墙约束边缘构件的横向约束。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中,通过新增墙横向钢筋、或钻孔通过原柱并灌浆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横向钢筋(兼作剪磨钢筋),以1:6的斜度锚入墙约束边缘构件中,满足了墙横向钢筋锚入墙约束边缘构件中并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的要求。当原柱边与新增墙洞口边缘距离较小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横向钢筋(兼作剪磨钢筋)钻孔通过原柱并灌浆,锚入原柱另一侧墙约束边缘构件内并弯折成弯钩,同时在洞边附加45度斜筋,加强了洞口位置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加固改造过程中新增的抗震墙和原有的框架柱的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原柱截面不大于450jwb*x450b*w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图2是原柱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边大于450mm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图3是原柱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洞口边缘距离较小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附图标记1 一原柱、2 —原梁、3 —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4 一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5 —边缘构件竖向钢筋、6 —边缘构件箍筋、7 —抗震墙竖向钢筋、8 —抗震墙横向钢筋、9 一带弯钩的锚筋、10 —植筋胶、11 一直锚筋、12 —机械套筒、13 —穿横向钢筋孔、14 一斜向附加钢筋、15 —边缘构件拉筋、16 —抗震墙拉筋、17 —直锚筋孔、18 —斜锚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
图1所示,原柱截面不大于450mmx450 m*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包括原柱1、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以及设置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和原柱I相接处的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现浇为一体,并与原柱I通过锚筋拉结,所述锚筋为一端带弯钩的锚筋9,其平直端插入开设在原柱I上的插入直锚筋孔17内,并在锚筋孔内填塞有植筋胶10,其弯钩端锚固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内,所述 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内设置有抗震墙竖向钢筋7、抗震墙横向钢筋8和抗震墙拉筋16,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内设置有边缘构件竖向钢筋5、边缘构件箍筋6和边缘构件拉筋15,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在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交界处向墙体内弯折,弯折段的斜度为1: 6,并锚入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内,与一端带弯钩的锚筋9搭接,搭接长度L按受拉钢筋搭接要求确定。所述一端带弯钩的锚筋仅为一道。所述原柱I上连接有原梁2或没有。实施例二参见图2,原柱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边大于450_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锚筋为端部向外弯折的直锚筋11,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与直锚筋11的非弯折端对接连接,所述对接方式为机械套筒12对接或电焊对接。所述直锚筋11的弯折端插入与其斜度相同的斜锚筋孔18内,所述斜锚筋孔18内的斜度为1: 3。所述直锚筋11为两道。实施例三参见图3,原柱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洞口边缘距离较小时,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原柱的连接节点。此时,通过将未开洞口的抗震墙的抗震墙横向钢筋8纵穿原柱I并在出柱时向墙体内弯折后锚入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内兼作墙柱锚筋。抗震墙横向钢筋8距最近的原柱I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d,d为抗震墙横向钢筋8的直经。并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洞口附近的墙体内设置附加45度斜筋14。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穿过开设在原柱上的穿横向钢筋孔13。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为直筋或一端带有90度或135度弯钩。所述锚筋在与抗震墙横向钢筋8搭接处的直径不小于AS,非搭接段的直径不小于A16,间距不大于350_。所述锚筋孔在原柱I相对面上错位布置。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沿墙肢长度不大于相应抗震等级墙按无端柱的约束边缘构件长度要求。所述锚筋的埋置深度由植筋胶决定。所述边缘构件竖向钢筋5不小于相应抗震等级墙约束边缘构件要求。所述边缘构件箍筋和边缘构件拉筋不小于相应抗震等级墙约束边缘构件要求。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并清理浮渣,增加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上述实施例适用于原柱四个侧面均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也适用于既有原梁2或原梁套加固后而仅在一面或多个面设置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包括原柱(I)、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以及设置在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和原柱(I)相接处的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现浇为一体, 并与原柱(I)通过锚筋拉结,所述锚筋插入开设在原柱(I)上的锚筋孔内,并在锚筋孔内填塞有植筋胶(10),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内设置有抗震墙竖向钢筋(7)、抗震墙横向钢筋(8)和抗震墙拉筋(16),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内设置有边缘构件竖向钢筋(5)、边缘构件箍筋(6)和边缘构件拉筋(15),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在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交界处向墙体内弯折,并锚入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为一端带弯钩的锚筋(9)、直锚筋(11)或由纵穿原柱⑴的抗震墙横向钢筋⑶兼作锚筋;由抗震墙横向钢筋(8)兼作锚筋时,抗震墙横向钢筋(8)距最近原柱(I)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d,d为抗震墙横向钢筋(8)的直径;所述带弯钩的锚筋(9)的弯折端插入直锚筋孔 (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8)靠近原柱端平直或带有90度或135度弯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筋与抗震墙横向钢筋(8)搭接或通过对接,所述对接方式为机械套筒(12)对接或电焊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在与抗震墙横向钢筋⑶搭接处的直径不小于非搭接段的直径不小于016,间距不大于3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锚筋(11)端部向外弯折插入与其斜度相同的斜锚筋孔(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锚筋孔(18)或直锚筋孔(17)在原柱(I)相对面上错位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4)沿墙肢长度不大于相应抗震等级墙按无端柱的约束边缘构件长度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洞口附近的墙体内设置斜向附加钢筋(14),所述斜向附加钢筋 (14)的斜度为45度。
专利摘要一种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与原柱连接节点,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现浇为一体,并与原柱通过锚筋拉结,所述锚筋插入开设在原柱上的锚筋孔内,并在锚筋孔内填塞有植筋胶,所述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内设置有抗震墙竖向钢筋、抗震墙横向钢筋和抗震墙拉筋,所述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内设置有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边缘构件箍筋和边缘构件拉筋,所述抗震墙横向钢筋在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与新增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交界处向墙体内弯折,并锚入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内。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加固改造过程中新增的抗震墙和原有的框架柱的连接。
文档编号E04B1/98GK202831227SQ2012203985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黄智辉, 刘成建 申请人:黄智辉, 刘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