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充压开孔式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钢结构房子的构件,具体涉及一种钢构件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便捷式钢结构建筑大量兴起,各种钢结构集成房屋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集成房屋的梁柱连接方式也越来越的到重视。传统的活动房的连接节点,一般都是采用直接焊接和螺栓连接,且这种方式受力差、连接脆弱。直接焊接的连接,房屋拆迁时,不便于拆卸,容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浪费,原有的建筑材料无法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螺栓连接的螺栓突在外面,组装多个箱房时,箱房与箱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缝隙,从而影响整体美观及多组套组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集成房屋的钢结构可重复使用的问题和消除连接节点增大原有连接结构之间的空隙,也就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充压开孔式连接节点,包括连接柱、连接梁和螺栓,在于所述的连接柱与连接梁的连接部位至少一外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高强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柱对应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凹槽上的第一连接孔对应相同位置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将对应的连接柱和连接梁对应的连接孔对好位,将所述的高强螺栓旋上,即可完成该连接节点的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凹槽的设计,该凹形通过表面充压成型即可加工实现,工艺简单易于标准化作业。安装后的高强螺栓嵌入该凹槽中,螺栓头不高出凹槽的外边面;达到了安装连接节点后不增大原有连接结构之间的空隙,即到达了节约空间的目的;同时整个连接过程没有任何焊接工艺,都是可逆的,从而达到了这些连接钢结构是无损可拆卸的,进而达到钢结构是可重复使用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开孔式连接节点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开孔式连接节点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开孔式连接节点的主视剖视图,包括连接柱1、连接梁22和高强螺栓3,连接柱I与连接梁的连接部位的两个外表面都分别经过充压一体成形成凹槽5和第一连接孔6,凹槽5的深度大于高强螺栓3的螺栓头的厚度,保证安装后的高强螺栓3不突出连接柱I的外表面;连接梁与连接柱对应的连接部位也开有相应的第二连接孔4,高强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4,用螺帽固定。为了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所述第二连接孔4上设有与高强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可省去螺帽。图2是本实用新型冲压开孔式连接节点的俯视剖视图,为了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在于连接梁22与连接柱I之间增设加强板21,在对应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4的位置开有直径一样的连接孔。图1和图2所揭露的实施例,连接柱在连接梁的外侧,所以凹槽设在连接柱上;对于连接梁在连接柱的外侧的连接方式,所述的凹槽设在连接梁上。[001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充压开孔式连接节点,包括连接柱(1)、连接梁(22)和高强螺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1)与连接梁(22)的连接部位至少一外表面设有一凹槽(5),所述凹槽(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凹槽(5)的深度大于所述高强螺栓(3)的螺栓头的厚度;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柱对应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凹槽(5)上的第一连接孔(6)对应相同位置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4)上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21),所述加强板(21)设置在连接梁(22)与连接柱(1)之间,在对应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4)的位置开有直径一样的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压开孔式连接节点,包括连接柱、连接梁和螺栓,在于所述的连接柱与连接梁的连接部位至少一外表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高强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柱对应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凹槽上的第一连接孔对应相同位置设有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由于采用了凹槽的设计,安装后的高强螺栓嵌入所述凹槽中,螺栓头不高出凹槽的外边面;达到了安装连接节点后不增大原有连接结构之间的空隙的目的;同时整个连接过程没有任何焊接工艺,都是可逆的,从而达到了这些连接钢结构是无损可拆卸的,进而达到钢结构是可重复使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B1/58GK202925683SQ2012204519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马启义, 韩书华, 张国平 申请人:深圳市普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