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226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属于建筑特种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显得更加必要。在楼板底部新增圈梁加固提高原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加固施工过程中一道技术难题。因为板底新浇筑混凝土圈梁不仅费工费时,且与原结构不能很好同时受力。无论施工中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严格控制,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实际运用受限制,常常被钢拉杆取代,然而钢拉杆的性能远不及钢筋混凝土圈梁。之所以传统施工工艺不易施工、效果不佳,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板底新增混凝土圈梁不易浇筑,一般做法为方法一是在绑扎钢筋后,在模板上方与楼板底部之间留缝隙,缝隙高度大于振动棒直径,经缝隙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振捣,之后再人工塞填该缝隙上部。方法二是在绑扎钢筋后,在模板上方侧部留“漏斗形”浇筑槽,经缝隙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待拆模后人工剔除多余的漏斗形混凝土。这两种方法虽然都能够完成板底新增混凝土圈梁的浇筑,但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较高,且比较费工时。其次,采用人工塞缝或预留漏斗形槽方式施工,都不能使新增构件与原建筑紧密连接,新老构件共同受力效果不佳,应力滞后,影响加固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抗震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尤其在改造旧医院、旧教学楼等重点设防建筑中,单靠钢拉杆不能满足抗震要求。因此需考虑一种在板底新增混凝土圈梁加固的构造措施,不仅能显著提高房屋整体性能,还能改进传统作法,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与原建筑结构紧密结合,提高加固效果,并且易于施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包括墙体和楼板,其中,在所述墙体和楼板连接处位于楼板底部沿墙体设有圈梁,圈梁通过两个以上成一排布置的浇筑槽内的充填物与楼板相连,并在楼板上部设置可将浇筑槽覆盖的成块的装饰层。进一步的,上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中,所述浇筑槽的尺寸为200mmX 300mm。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中,所述浇筑槽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600mm。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中,所述充填物为细石混凝土或灌衆料。再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中,所述装饰层内设有钢丝网片或抗裂纤维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通过在楼板底部新增圈梁加固提高原建筑的抗震性能,解决传统板底新增圈梁费时、费工问题,并使加固效果显著提升,并且新加固构件与原建筑紧密结合,共同受力,解决应力滞后;通过板内开槽和设置钢筋的方法解决新增板底圈梁不易浇灌混凝土施工问题,改进传统施工工艺,提高效率;减少不规则模板用料量及加固后剔除多余混凝土用工量,降低成本。与常规施工相比不仅省时省工,且满足与原结构共同受力,结构整体性能增强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现浇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预制槽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预制空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图2和图3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楼板,3-浇筑槽,4-装饰层,5-圈梁,6_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通常楼板2分为现浇板、预制槽型板和预制空心板,本实用新型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对这三种楼板2都可以应用,看图1、图2和图3,这三个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分别应用于这三种板的结构示意图。三种情况下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在墙体I和楼板2连接处位于楼板2底部沿墙体I设有圈梁5,圈梁5通过两个以上成一排布置的浇筑槽3内的充填物与楼板2相连,并在楼板2上部设置可将浇筑槽3覆盖的成块的装饰层4。烧筑槽3的尺寸为200mmX 300mm,相邻的两个烧筑槽3的间距为600mm。看图4,新增圈梁5沿着墙体I在楼板2下方布置,并且与两边的梁6连接形成整体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浇筑槽3均匀布置在楼板2靠近墙体I的部位,通过浇筑槽3与圈梁5内设置的钢筋将圈梁5吊挂在楼板下方,这样在圈梁5和浇筑槽3内的充填物浇筑完成后,圈梁5通过浇筑槽3内的充填物嵌入到楼板2中形成整体。浇筑槽3内的充填物为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可以使浇筑槽3与原楼板2的结构紧密连接,增强加固效果。装饰层4内设有钢丝网片或抗裂纤维布,并进行表面抹灰和装饰,以避免影响到上层地面外观。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在楼板2上沿圈梁5的布置线路成一排开设两个以上的浇筑槽3,在浇筑槽3底部设置圈梁5钢筋和板内抗裂钢筋,然后在浇筑槽3中灌注细石混凝土或结构灌浆料作为充填物;待充填物凝固后,在浇筑槽3上方板面设置抗裂钢丝网片或抗裂纤维布,最后做表面装饰。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在现浇板底新增圈梁的施工方法在现浇板边开浇筑设浇筑槽3,但不破坏原钢筋,清洁浇筑槽3 ;架设模板、绑扎圈梁钢筋,浇筑新增圈梁5和浇筑槽3内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捣实;装饰层4铺设钢筋网片,砂浆抹灰并地面装饰。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槽型板底新增圈梁的施工方法在预制槽型板边开设浇筑槽3,但不破坏原钢筋及预制板肋,清洁浇筑槽3 ;架设模板、绑扎圈梁钢筋,浇筑新增圈梁5和浇筑槽3内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捣实;装饰层4铺设钢筋网片,砂浆抹灰并地面装饰。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槽型板底新增圈梁的施工方法在预制空心板边开设浇筑槽3,不破坏原钢筋;在预制空心板内的圆形空洞处增设加强钢筋,清洁浇筑槽3 ;架设模板、绑扎圈梁钢筋,浇筑新增圈梁5和浇筑槽3内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捣实;装饰层4铺设钢筋网片,砂浆抹灰并地面装饰。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包括墙体(I)和楼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I)和楼板(2)连接处位于楼板(2)底部沿墙体(I)设有圈梁(5),圈梁(5)通过两个以上成一排布置的浇筑槽(3 )内的充填物与楼板(2 )相连,并在楼板(2 )上部设置可将浇筑槽(3)覆盖的成块的装饰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3)的尺寸为200mmX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3)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物为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内设有钢丝网片或抗裂纤维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该结构在建筑物的墙体(1)和楼板(2)连接处位于楼板(2)底部沿墙体(1)设有圈梁(5),圈梁(5)通过两个以上成一排布置的浇筑槽(3)内的充填物与楼板(2)相连,并在楼板(2)上部设置可将浇筑槽(3)覆盖的成块的装饰层(4)。本实用新型的在建筑楼板底部新设的圈梁结构通过在楼板底部新增圈梁加固提高原建筑的抗震性能,解决传统板底新增圈梁费时、费工问题,并使加固效果显著提升,并且新加固构件与原建筑紧密结合,共同受力,解决应力滞后;通过板内开槽和设置钢筋的方法解决新增板底圈梁不易浇灌混凝土施工问题,改进传统施工工艺,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2882456SQ2012205305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宾智华 申请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