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 板。
背景技术:
[0002]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和单T板、多T箱形梁等属于高强混凝土薄壁构件,其 最大的优势为跨度大,可建造大柱距大跨度结构;矢高低(O. 45-1. 085m,约为屋架结构高 度〈屋架高加屋面板高 > 的1/4-1/3),可显著降低建筑物高度,达到节材节能的效果;稳定 性好,不需附加横向支撑;构件覆盖面大,安装效率高,成为取代传统屋盖体系最具优势的 楼屋盖结构形式之一。[0003]但目前的T形板在框架结构中应用受阻,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尚未发现与之相 匹配的结构计算模型和相应的设计构造方法。据查,在美国预制和预应力混凝土手册以及 我国地方标通图中均未提及这方面的内容,而在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也无此相关内容。但相关文献有一项条文规定在地震设防地区不允许采用 铰接框架结构。二是小拟框架结构从根本上比较经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需T形板吊装 之后,在层面下部支模板,不仅施工周期加大,而且高空作业,造价也较大,费用也较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半部分边 模板的混凝土 T形板,二个T形板自然合成一个模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在T形板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1/2个U形模板,该 带有1/2个U形模板的两个T形板合成一个模板。[0006]一种带有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在所述T形板的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底模板和 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所述T形板和另一个具有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的T形板合成为一个 U形模板。[0007]其中,上述边模板选择为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模板、石膏板、木板、泡沫板、铁 板、铝塑板或玻璃钢瓦。[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板小拟框 架结构,用T形板上自带半部分模板,把两侧2个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合成一个模板, 节省了模板、租赁费、安装费、拆装费、人工费。
[0009]图1为示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T形板形成的小拟框架梁的结构示意 图。[0010]图2为示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T形板形成的小拟框架梁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0012]如图1所示,其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板 小拟框架结构,其中在框架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带1/2个U形边模板1、2的T形板3,该 1/2个U形边模板设置在T形板3的翼缘边上,该两个T形板自然合成一个模板。[0013]如图2所示,其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框架柱 两侧,分别具有第一 T形板6和第二 T形板7,该第一 T形板6附带有底模板3和具有侧边 模板I的边模板2,该第二 T形板7设置有带侧边模板4的边模板5,该2个T形板自然合 成一个模板。[0014]其中,所述边模板为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模板、石膏板、木板、泡沫板、铁板、铝 塑板、玻璃钢瓦。[0015]采用上述结构的T形板而形成小拟框架结构,节省了模板费,高空作业费、拆装 费、人工费,节省造价和工期,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001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改动和变型而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 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其特征在于在T形板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1/2个U 形模板,该带有1/2个U形模板的两个T形板合成一个模板。
2.一种带有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形板的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底模板和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所述T形板和另一个具有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的T形板合成为一个U形模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板为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模板、石膏板、木板、泡沫板、铁板、铝塑板或玻璃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半部分边模板的T形板,其中在T形板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1/2个U形模板,该带有1/2个U形模板的两个T形板合成一个模板;或者在T形板的翼缘边上或中间设置底模板和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所述T形板和另一个具有带侧边模板的边模板的T形板合成为一个U形模板。采用上述结构的T形板形成小拟框架结构,节省了模板费,高空作业费、拆装费、人工费,节省造价和工期,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E04G11/40GK202882413SQ2012205658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王海川, 郑双彩 申请人:青岛金新潮特种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