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95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柱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重要的传力构件,在结构中起着承载上部荷载及抗侧移的作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往往会引起结构的整体倒塌,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柱的安全性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抗震设计中一般有“强柱弱梁”的要求,当工程结构由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既有建筑设防标准过低和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都必须将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近些年,工程界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展开了大量工作,包括加大截面法、包钢法,缠碳纤维法等,由于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加固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它加固效果优越、实用性强、应用方面广、方便施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在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在框架柱的周边配置柱竖向通长纵筋、在框架柱一侧或几侧配置翼墙竖向通长纵筋及沿所述各纵筋竖向设置的多个水平连接筋,所述水平连接筋至少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两侧,形成闭合箍筋,现浇混凝土形成翼墙,与原混凝土框架柱成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5 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10 3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柱、翼墙竖向通长纵筋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层柱、翼墙竖向通长纵筋搭接连接形成一体。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为中柱或边柱时,水平连接筋为W型结构,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柱为角柱时,水平连接筋为N型结构,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组水平连接筋包围框架柱,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单个翼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框架柱外增设的竖向纵筋及闭合的水平连接筋构成的箍筋,增大框架柱的有效截面面积及竖向承载力。2.本发明框架柱侧面增设的翼墙与原有框架柱形成一体,共同受力,提高框架柱的抗弯、抗剪能力及其整体抗侧移刚度。3.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取材方便,整体性能好,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
图1是中柱整体加固示意图。图2是中柱竖向立面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剖面图。图4是边柱整体加固示意图。图5是W型水平连接筋示意图。 图6是角柱整体加固示意图。图7是图6中N型水平连接筋示意图。图中:1.框架柱,2.柱竖向通长纵筋,3.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4.W型水平连接筋,5.翼墙,6.N型水平连接筋,7.楼板,8.梁,9.凿毛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为本发明中柱加固示意图,在原框架柱I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9,在框架柱I的周边配置柱竖向通长纵筋2、在一侧或几侧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3及沿所述纵筋的竖向设置的多个W型水平连接筋4,如图5所示,所述W水平连接筋4带有相互交错的三个凹槽,形成W型结构,W水平连接筋4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均沿框架柱I中线对称设置于框架柱的两侧,形成闭合箍筋,现浇混凝土形成“十”字翼墙5,与原框架柱I成为一体。所述凿毛处理层9的凿毛深度5 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10 30毫米。所述柱竖向通长纵筋2及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3贯穿楼板7及梁8,与相邻上下层对应的柱、翼墙竖向纵筋2、3搭接连接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凿毛处理以及楼板7开洞:首先对框架柱I外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5 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10 30毫米。其目的是使新浇筑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并在楼板7及梁8对应柱竖向通长纵筋2及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3位置开洞。步骤2:钢筋绑扎:先绑扎柱竖向通长纵筋2,将加工好的W型水平连接筋4对称放置于柱竖向通长纵筋2的外侧,形成闭合箍筋。然后放置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3与W型水平连接筋4绑扎形成钢筋骨架,现浇混凝土使翼墙5与框架柱I形成一体。步骤3:上层柱竖向通长纵筋2及翼墙的竖向通长纵筋3与下层贯穿楼板7及梁8伸出的竖向通长纵筋搭接连接形成一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边柱的加固示意图,本例在框架柱I外周配置一组W型水平连接筋4,形成闭合筋箍,现浇混凝土形成“一”字翼墙5,与原框架柱I成为一体。本例中所述凿毛处理层9的凿毛深度为8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25毫米。实施例3:如图6、图7所示,为本发明角柱的加固示意图,本例在框架柱I外周配置相互垂直的两组N型水平连接筋6,每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I中线的两侧,包围框架柱I并现浇混凝土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翼墙5。所述N型水平连接筋6带有相互交错的两个凹槽,形成N型结构,所述凿毛处理层9的凿毛深度为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30毫米。[0034]实施例4:本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框架柱I设置一组水平连接筋6,当相邻两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可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组水平连接筋6包围框架柱I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单个翼墙5。所述凿毛处理层9的凿毛深度为5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10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在框架柱的周边配置柱竖向通长纵筋、在框架柱一侧或几侧配置翼墙竖向通长纵筋及沿所述各纵筋竖向设置的多个水平连接筋,所述水平连接筋至少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两侧,形成闭合箍筋,现浇混凝土形成翼墙,与原混凝土框架柱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毛处理层的凿毛深度5 10毫米,凿毛痕的间距为10 3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翼墙竖向通长纵筋贯穿楼板及梁,与相邻上下层柱、翼墙竖向通长纵筋搭接连接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为中柱或边柱时,水平连接筋为W型结构,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为角柱时,水平连接筋为N型结构,每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框架柱间距沿长度方向大于等于宽度方向的两倍时,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组水平连接筋包围框架柱,并现浇混凝土 形成单个翼墙。
专利摘要一种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在框架柱外层设置成凿毛处理层,在框架柱的外周配置柱、翼墙竖向通长纵筋及沿所述纵筋的竖向设置的多个箍筋,所述水平连接筋至少一组,对称设置于框架柱两侧,形成闭合箍筋,现浇混凝土形成翼墙,与原混凝土框架柱成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中翼墙与柱共同受力,从而提高原框架柱的抗弯、抗剪能力及其整体抗侧移刚度;同时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通用性强,可适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加固。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3160730SQ2013201395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长征, 赵同峰, 赵海南, 吴睿骁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