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3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的问题。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包括:居住层;用于种植阳生植物的第一种植层,设置于居住层上方,包括顶部种植层,顶部种植层包括若干温室大棚;用于种植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第二种植层,设置于居住层下方,第二种植层为半地下室结构;用于养殖动物的养殖区,设置于居住层一侧的地面上;用于对阳生植物的秸秆、菌类的培养基和/或动物的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沼气池,设置于养殖区下方。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有生产、生活双重功能,不仅为立体生产型住宅,而且实现了生态循环,利于节地、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
【专利说明】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背景技术】
[0002]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后,接着又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两个中央I号文件中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性和工作任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土地贫瘠的地区,耕地面积使用不足,农民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如何使广大农民生活改观,逐步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农村众多的小康之家,我国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工作的核心是使农户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也是农户增收,农户增收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持续的高效产出的平台。
[000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既包括了生活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制度创新,也包括了生活环境的建设。目前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思维,大多是拆旧建新,修桥补路,搞农户上楼,没有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上突破。据统计,我国农村每个农户宅基地平均占地0.46亩以上,全国约有2.3亿农户宅基地,将占用农田I亿亩以上,即使在一些率先实现小康之家的样板村,每户仍然占有4分到I亩多的宝贵的农田资源。
[0004]传统的农村宅基地,主要用于生活建房,不仅占地多、浪费大,而且用途单一,一旦修建为农舍后,无论占用的空间大小是多是少,它都已经成为了永久性的冻土,除了供人居住外,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也就不会再产生其它任何经济效益,对于培植、养殖和日光温室种植等则需要另建日光大棚,无疑又侵占了大量良田耕地。特别是现在的许多特色种养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势必占用大量的粮食种植土地,而且通常产地离居所较远,在管理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很多盲区,经常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带来了许多不可掌控的因素,难以保证持续高产稳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包括:
[0008]居住层;
[0009]用于种植阳生植物的第一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上方,包括顶部种植层,所述顶部种植层包括若干温室大棚;
[0010]用于种植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第二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下方,所述第二种植层为半地下室结构;
[0011]用于养殖动物的养殖区,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一侧的地面上;
[0012]用于对所述阳生植物的秸杆、所述菌类的培养基和/或所述动物的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沼气池,设置于所述养殖区下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层还包括:
[0014]用于种植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至少一层中间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和所述顶部种植层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层还包括:
[0016]防水层,铺设于所述温室大棚的地面上;
[0017]土壤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层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种植层还包括:
[0019]用于支撑遮阳幕、抗风和抗雪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外侧。
[0020]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种植层还包括:
[0021]安全防护围栏,设置于所述顶部种植层边缘;
[0022]过道,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与所述顶部种植层边缘之间。
[002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0024]发电装置,包括与所述沼气池连通的沼气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电池板;
[0025]用于计量和控制电能的分配的配电室,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LED灯连接。
[00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0027]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管路、与所述管路连通的引风机和与所述管路连通的送风机;
[0028]所述养殖区包括若干畜禽舍,所述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所述温室大棚和所述第二种植层交换空气和热量。
[0029]进一步地,所述居住层墙壁包括:
[0030]内壁;
[0031]外壁;
[0032]保温板,设置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
[003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0034]LED灯,包括用于照明的LED照明灯和用于为植物和/或菌类生长提供光环境的LED植物生长灯,所述LED照明灯设置于居住层、所述温室大棚、所述第二种植层、所述养殖区和/或所述中间种植层内,所述LED植物生长灯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所述第二种植层和/或所述中间种植层内。
[0035]优选地,所述保温板为无机发泡保温板,所述第二种植层的墙壁为混凝土墙壁。
[00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37]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具有不出家门老少齐即完成生产、生活双重功能,农户住宅不占地,只占空间,增加了住宅使用空间和使用面积,第一种植层可以种植反季蔬菜、水果及花卉,第二种植层可以种植阴生植物和菌类,养殖区可以养殖动物,沼气池可以对所述阳生植物的秸杆、所述菌类的废弃培养基和所述动物的粪便以及易腐烂物质进行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源,即沼气作为平时生活的能源,沼渣作为肥料,不仅为立体生产型住宅,深入挖掘了屋顶和地下潜力,而且实现了生态循环,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每一层空间创造财富,使农户增收,有效改善中国农民的贫困状况,住宅成为农户高效致富的生产基地,安居又乐业,利于节地、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
[0038]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按照我国有2.3亿农户宅基地计算,全国可解放出住宅占用的I亿多亩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农村再没有一寸土地是宅基地,可以把四荒地,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变成高效农业生态产业园,实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0039]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设置于居住层和顶部种植层之间的中间种植层,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004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在居住层上设置了第一种植层用来种植蔬菜或花草,不仅可以怡情养性、增加收入,还可以降低居住层内的室温,阻断热气进入房屋,使得房屋夏天不热,也可以阻隔冬天的冷气,使得冬天不冷,这样可以减少致冷或驱寒所需的能源,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第二种植层为半地下室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地能,做到冬暖夏凉,节约能源。
[004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养殖区的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温室大棚和第二种植层连通,畜禽舍内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提供给温室大棚和第二种植层内的植物,而温室大棚和第二种植层内的植物不仅可以降低畜禽舍内的温度,而且还可以排出氧气给畜禽舍内的动物。
[004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自家住宅就可创收,易于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普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的居住层墙壁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中:
[0051]1、居住层;101、内壁;102、外壁;103、保温板;2、第一种植层;201、顶部种植层;202、温室大棚;203、中间种植层;204、支架;205、安全防护围栏;206、过道;3、第二种植层;
4、养殖区;5、沼气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3]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包括:
[0054]居住层I ;
[0055]用于种植阳生植物,设置于居住层I上方的第一种植层2,包括顶部种植层201,顶部种植层201包括若干温室大棚202 ;
[0056]用于种植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第二种植层3,设置于居住层I下方,第二种植层3为半地下室结构;
[0057]用于养殖动物的养殖区4,设置于居住层I 一侧的地面上;
[0058]用于对阳生植物的秸杆、菌类的培养基和/或动物的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沼气池5,设置于养殖区4下方。
[0059]其中,第二种植层3为半地下室结构,在不使用升温措施的情况下,第二种植层3内的平均温度为12°C,可以节约能源;养殖区4既可以为露天式,也可以为圈舍式,可根据养殖的动物及当地实际环境确定。
[006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具有不出家门老少齐即完成生产、生活双重功能,农户住宅不占地,只占空间,增加了住宅使用空间和使用面积,第一种植层2可以种植反季蔬菜、水果及花卉,第二种植层3可以种植阴生植物和菌类,养殖区4可以养殖动物,沼气池5可以对阳生植物的秸杆、菌类的废弃培养基和动物的粪便以及易腐烂物质进行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源,即沼气作为平时生活的能源:用沼气做饭、用沼气灯照明等,沼渣作为肥料又为植物生产提供养分,不仅为立体生产型住宅,深入挖掘了屋顶和地下潜力,而且实现了生态循环,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每一层空间创造财富,使农户增收,有效改善中国农民的贫困状况,住宅成为农户高效致富的生产基地,安居又乐业,利于节地、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
[006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种植层2还可以包括:
[0062]用于种植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至少一层中间种植层203,设置于居住层I和顶部种植层201之间。
[00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设置于居住层I和顶部种植层201之间的中间种植层203,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0064]所述第一种植层2还可以包括:
[0065]防水层,铺设于温室大棚202的地面上;
[0066]土壤层,铺设于防水层上。
[0067]其中,土壤层的厚度为5?15cm,最佳厚度为10cm。另外,第一种植层2还可以采用种植箱替代土壤层,不仅便于管理,例如不同的种植箱种植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种植箱施用不同的肥料等,还可以将种植箱层叠,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增加产出。
[0068]如图3所示,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还可以包括:
[0069]用于支撑遮阳幕、抗风和抗雪的支架204,设置于温室大棚202外侧。
[0070]其中,安装支架204不仅可以支撑遮阳幕,在夏天避免温室大棚202内温度过高,在冬天保持温室大棚202的温度,还可以夏天抗风、冬天抗风抗雪,提高安全性。
[0071]如图4所示,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还包括:
[0072]安全防护围栏205,设置于顶部种植层201边缘;
[0073]过道206,设置于温室大棚202与顶部种植层201边缘之间。过道206的宽度为40cm?60cm。当然,过道206的宽度还可以为其它数值,例如50cm、70cm。过道206的作用主要是留下足够的空间,方便安装、拆卸和维修温室大棚202,方便安装、拆卸遮阳幕等。
[007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可以包括:
[0075]发电装置,包括与沼气池连通的沼气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电池板;
[0076]用于计量和控制电能的分配的配电室,与发电装置和LED灯连接。
[007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可以包括:
[0078]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管路、与管路连通的引风机和与管路连通的送风机;
[0079]养殖区4包括若干畜禽舍,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温室大棚202和第二种植层3交换空气和热量。
[008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养殖区4的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温室大棚202和第二种植层3连通,畜禽舍内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提供给温室大棚202和第二种植层3内的植物,而温室大棚202和第二种植层3内的植物不仅可以降低畜禽舍内的温度,而且还可以排出氧气给畜禽舍内的动物,这样可以为植物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让植物的果实等或者动物的肉质更加绿色健康。
[0081 ] 所述居住层I墙壁可以包括:
[0082]内壁101 ;
[0083]外壁102 ;
[0084]保温板103,设置于内壁101与外壁102之间。
[008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可以包括:
[0086]LED灯,包括用于照明的LED照明灯和用于为植物和/或菌类生长提供光环境的LED植物生长灯,LED照明灯设置于居住层1、温室大棚202、第二种植层3、养殖区4和/或中间种植层203内,LED植物生长灯设置于温室大棚202、第二种植层3和/或中间种植层203 内。
[0087]其中,优选地,所述保温板103为无机发泡保温板,第二种植层3的墙壁为混凝土墙壁。
[008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科学利用阳光、风能、地能、空间等自然资源;缩短蔬菜生长周期,增加多茬产值,可四季生产,缩短产能周期;把光、温、水、肥、二氧化碳加以综合利用;实现了植物要求最佳环境条件下生长绿色蔬菜和养殖动物,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为高效生态循环产业链。
[008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集成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环境控制、信息管理等学科,以工业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象征。实践证明,设施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是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 “三农”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生态环境恶劣、人口密集的地区效果更为显著,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得到根本的改善。
[009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按照我国有2.3亿农户宅基地计算,全国可解放出住宅占用的I亿多亩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农村再没有一寸土地是宅基地,可以把四荒地,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变成高效农业生态产业园,实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自家住宅就可创收,易于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普及。
[009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包括: 居住层(I); 用于种植阳生植物的第一种植层(2),设置于所述居住层(I)上方,包括顶部种植层(201),所述顶部种植层(201)包括若干温室大棚(202); 用于种植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第二种植层(3),设置于所述居住层(I)下方,所述第二种植层(3)为半地下室结构; 用于养殖动物的养殖区(4),设置于所述居住层(I) 一侧的地面上; 用于对所述阳生植物的秸杆、所述菌类的培养基和/或所述动物的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沼气池(5 ),设置于所述养殖区(4 )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层(2)还包括: 用于种植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至少一层中间种植层(203),设置于所述居住层(I)和所述顶部种植层(2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层(2)还包括: 防水层,铺设于所述温室大棚(202)的地面上; 土壤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还包括: 用于支撑遮阳幕、抗风和抗雪的支架(204),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20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还包括: 安全防护围栏(205),设置于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边缘; 过道(206 ),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202 )与所述顶部种植层(201)边缘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管路、与所述管路连通的引风机和与所述管路连通的送风机; 所述养殖区(4)包括若干畜禽舍,所述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所述温室大棚(202)和所述第二种植层(3)交换空气和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层(I)墙壁包括: 内壁(101); 外壁(102); 保温板(103),设置于所述内壁(101)与所述外壁(10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ED灯,包括用于照明的LED照明灯和用于为植物和/或菌类生长提供光环境的LED植物生长灯,所述LED照明灯设置于居住层(I )、所述温室大棚(202)、所述第二种植层(3)、所述养殖区(4)和/或所述中间种植层(203)内,所述LED植物生长灯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202)、所述第二种植层(3)和/或所述中间种植层(20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电装置,包括与所述沼气池连通的沼气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电池板; 用于计量和控制电能的分配的配电室,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LED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03)为无机发泡保温板,`所述第二种植层(3)的墙壁为混凝土墙壁。
【文档编号】E04H1/02GK203514843SQ20132042618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徐丰 申请人:徐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