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堆垛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913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底盘堆垛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盘堆垛机,其具有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拖车底盘的第一距离且在顶部端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连接。轨轮安装式滑车定位于所述滑车轨道支撑梁上,所述滑车具有能够提升及降低第一及第二稳定梁的升降系统,所述第一及第二稳定梁从所述滑车悬挂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导引,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附接在升降结构的相应第一及第二端处,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的内表面接触。第一及第二稳定梁滑车附接到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稳定梁。
【专利说明】底盘堆垛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来说涉及用于存放拖车底盘且特定来说用于堆垛此类拖车底盘的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港口或联运轨道集装箱堆场的大型集装箱搬运设施需要搬运大量的拖车底 盘以便接受必须从存放堆垛或轨道车转移到货车以供经由道路行驶到达最终目的地或可 能重新定位于搬运设施内的集装箱的能力。空底盘的存放及搬运是集装箱堆场的持续而耗 时的任务。
[0003] 特定来说,空底盘的存放可占用巨量的空间。此外,在于大面积上存放空底盘的情 况下,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定位及取回空底盘。另外,许多设施通过使底盘以接近垂直定向 彼此倚靠来存放底盘。此导致对底盘的频繁损坏及高的年度修理成本。出于这些及其它原 因,一种用于改进底盘搬运任务的效率的系统将为此项技术中的重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揭示一种能够以水平定向存放底盘的底盘堆垛机。所述底盘堆垛机由第一 及第二垂直存放架构成,所述第一及第二架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拖车底盘的第一距离且 在顶部端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连接。滑车定位于所述滑车轨道支撑梁上。所述滑车具 有能够提升及降低第一及第二稳定梁的升降系统,所述第一及第二稳定梁从所述滑车悬挂 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导引,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附接在升降 结构的相应第一及第二端处,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的内表面接 触。第一及第二稳定梁滑车附接到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稳定梁,而含有底盘夹紧机构的吊 架在所述第一稳定梁滑车与所述第二稳定梁滑车之间延伸且附接到所述第一稳定梁滑车 及所述第二稳定梁滑车。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用于提升及降低拖车底盘的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 图1是使用升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底盘存放架的透视图。
[0006] 图2是使用升降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底盘存放架的透视图。
[0007] 图3是展示安装于支撑轨道上的滑车的透视图。
[0008] 图4是展示安装于支撑轨道上的滑车的透视图。
[0009] 图5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稳定梁滑车以及驱动系统及链条的透视图。 [0010] 图6是展示与存放架接触的导引部件的图示说明。
[0011] 图7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吊架及稳定梁升降结构的透视图。
[0012] 图8是展示在实施例中的一者中与将底盘存放于存放架上相关联的步骤的流程 图。
[0013] 图9是展示在实施例中的一者中与取回存放架上的底盘相关联的步骤的流程图。
[0014] 图10是两个底盘存放架及一货车行车道的一端的图示说明。
[0015] 图11是展示多个底盘存放架及一货车行车道的透视图。
[0016] 图12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附接到地面上的底盘的底盘夹持部件的透视 图。
[0017] 图13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将底盘升到相应存放位置的底盘夹持部件的 透视图。
[0018] 图14是展示升降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底盘夹持装置处于 缩回位置中。
[0019] 图15是展示升降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底盘夹持装置处于 延伸位置中。
[0020] 图16是底盘堆垛机的俯视图。
[0021] 图17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升降系统的图示说明。
[0022] 图18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升降结构上使用的驱动系统的图示说明。
[0023] 图18A是在升降结构上使用的马达及驱动系统的视图。
[0024] 图18B是在升降结构上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小齿轮及共同轴的视图。
[0025] 图18C是展示齿条与小齿轮驱动系统的透视图。
[0026] 图19是展示在实施例中的一者中与将底盘存放于存放架上相关联的步骤的流程 图。
[0027] 图20是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底盘夹持装置及底盘接触部件的图示说明。
[0028] 图21是展示其中底盘接触部件接触底盘的步骤的图示表示。
[0029] 图22是展示底盘伸缩到存放架上的适当位置中的透视图。
[0030] 图23是在实施例中的一者中与取回存放架上的底盘相关联的步骤的流程图。
[0031] 图24是展示使用附接到缸体的链条的起重机系统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2] 图25是利用使用附接到缸体的链条的起重机系统的实施例的底盘堆垛机的透视 图。
[0033] 图26是利用使用附接到缸体的链条的起重机系统的实施例的底盘堆垛机的侧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文进一步图解说明本发明,但当然绝不应理解为限制其范围。
[0035] 图1及2中,底盘堆垛机10由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构成。这 些第一存放架12及第二存放架14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拖车底盘15的第一距离Q且在 顶部端16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18连接。轨轮安装式滑车20定位于滑车轨道支撑梁18 上,如图3及4中所展示。
[0036] 滑车20具有能够提升及降低第一稳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的升降系统22,第 一稳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从滑车20悬挂,如图3到5中所展示,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 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26导引,如图6中所展示,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26附接在稳定梁 76、78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第一端80及第二端82处。这些接触部件26与相应第一垂直存放 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的内表面32接触。
[0037] 如图7中所展示,第一稳定梁滑车84及第二稳定梁滑车86附接到相应第一稳定 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而含有底盘夹紧机构90的吊架88在第一稳定梁滑车84与第二稳 定梁滑车86之间延伸且附接到第一稳定梁滑车84及第二稳定梁滑车86,如图7中所展示。 使用例如驱动链条85的驱动系统来使稳定梁滑车84、86沿着稳定梁76、78移动。如图5 及7中所展示,所述链条可由齿轮箱79驱动,齿轮箱79由电动或液压马达77驱动,马达77 驱动链轮81。稳定梁滑车84、86也可由驱动滑车轮的马达与齿轮箱自行推进。
[0038] 图8展示描述在使用此实施例来存放空拖车底盘15时所发生的情形的流程图。将 拖车底盘15定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与第二垂直存放架14之间。操作者接着将第一稳 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降低到底盘15上,第一稳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支撑含有底盘 夹紧机构90的吊架88。接着将底盘夹紧机构90与底盘15啮合。一旦底盘15与底盘夹紧 机构90牢固地啮合,便提升第一稳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以便将底盘15与第一垂直存 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中的一者中的空存放空间对准。接着通过使用第一稳定梁滑 车84及第二稳定梁滑车86使吊架88沿着第一稳定梁76及第二稳定梁78横移以便将底 盘15与所述空存放空间对准。接着将底盘15降低到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 存放架14中的一者中的底盘支撑部件52上。一旦将底盘15牢固地定位于底盘支撑部件 52上,便使底盘15与底盘夹紧机构90脱离且将吊架88重新定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与 第二垂直存放架14之间。夹紧底盘的方法如图21中所展示。
[0039] 图9展示使用稳定梁实施例从存放架12取回空底盘15的过程。在此实施例的操 作期间,将稳定梁76、78提升到最高的所存放底盘15。接着使横向吊架88与待取回的底盘 15平齐。一旦经对准,便将吊架88降低到底盘15上,其中底盘夹紧机构90接着夹持底盘 15。一旦底盘15被牢固地夹持,便将底盘15提升离开底盘支撑部件52且使吊架88移动 到两个存放架12与14之间的中心位置。在使吊架88居中之后,使稳定梁76、78及吊架88 连同底盘15 -起降低到地面。当底盘15安全地位于地面上时,释放底盘夹紧机构90且将 稳定梁76、78及吊架88提升到绕开地面上的底盘15的升起位置。
[0040]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及11中所展示,底盘堆垛机10由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 第二垂直存放架14构成,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 拖车底盘15的第一距离U。存放架12、14在顶部端16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18连接。 滑车20定位于滑车轨道支撑梁18上。在一实施例中,滑车20为轨轮安装式滑车20,如图 10中所展示。
[0041] 滑车20具有能够提升及降低升降结构24的升降系统22,升降结构24从滑车20 悬挂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26导引,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26附接 在所述升降结构的相应第一及第二端处,如图6中所展示。这些接触部件26与相应第一垂 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的内表面32接触。如图12到13中所展示,底盘夹持装 置34与滑车轨道17相对地附接到升降结构24。如图10、14及15中所展示,底盘夹持装置 34包含伸缩地附接到升降结构24的第一底盘接触部件36及第二底盘接触部件38。可移 动配重块44与底盘夹持装置34相对地且接近于滑车轨道17附接到升降结构24,而驱动系 统46用于给底盘夹持装置34及可移动配重块44供应动力。
[004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存放架12及第二存放架14分离不小于16英尺的第一距离Q。
[0043]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26可为滑垫、辊 轮或任何适合材料或机构。
[0044] 在一实施例中,垂直存放架12、14中的每一者由彼此位移的第一垂直柱48及第二 垂直柱50构成,如图16中所展示。所述柱48、50中的每一者具有彼此垂直位移且与相对 柱上的对置底盘支撑部件52对准的多个底盘支撑部件52。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底盘支撑部 件52为搁架,如图10及11中所展示。
[0045]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中所展示,升降系统22包含起重机系统54及马达56,马达 56给驱动起重机系统54的齿轮箱58供应动力。在更特定实施例中,起重机系统54包含缠 绕在起重机卷筒62上的钢丝索60,如图17中所展示。在又一实施例中,起重机系统54包 含附接到缸体57的链条55,如图24到26中所展示。在再一实施例中,起重机系统54包含 垂直齿条与小齿轮。
[0046] 在一实施例中,配重块44具有第一重量,组合的伸缩结构与拖车底盘15具有小于 第一重量的第二重量。
[0047]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及图18A到18C中所展示,驱动系统46为齿条与小齿轮系 统,其由具有第一直径Di的第一小齿轮64、具有大于第一直径Di的第二直径D 2的第二小齿 轮66构成,第二小齿轮66与第一小齿轮64安装于共同轴68上。在如图18A中所展示的 实施例中,马达67使第一驱动链轮69转动,第一驱动链轮69致使链条71使第二驱动链轮 73转动。第二驱动链轮73的转动使轴68旋转,轴68使小齿轮66及64旋转。第一齿条 70安装于配重块44上以便与第一小齿轮64咬合,而第二齿条72安装于底盘接触部件上 且与第二小齿轮66咬合,如图18C中所展示。在此实施例中,当共同驱动轴68沿给定方向 旋转时,第一齿条70沿第一方向移动,且第二齿条7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8B中所展示,马达67直接使共同轴68转动,借此致使小齿轮64及 68旋转。
[0048] 可以包含液压或电动的各种方式来给驱动系统46供应动力。驱动系统46还可由 辊轮与链条构成。
[0049] 图19展示描述在底盘堆垛机处于操作中时所发生的情形的流程图。如图10中所 展示,将拖车底盘15定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与第二垂直存放架14之间。接着将具有底 盘夹持装置34的升降结构24降低到底盘,其中如图14、15、20及21中所展示,底盘接触部 件36、38啮合底盘15,如图13中所展示。在牢固地啮合底盘15之后,升降结构24提升底 盘夹持装置34及底盘15以便将底盘15与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中的 一者中的空存放空间对准,如图12中所展示。一旦与空存放空间对准,如图13及22中所 展示,底盘夹持装置34便使底盘15延伸到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14中的 一者中,其中升降结构24接着将底盘15降低到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及第二垂直存放架 14中的一者中的底盘支撑部件52上。在底盘15定位于底盘支撑部件52上之后,便使其与 底盘夹持装置34脱离,接着将底盘夹持装置34重新定位于第一垂直存放架12与第二垂直 存放架14之间。
[0050] 图23展示取回已存放于存放架12中的空底盘15的过程。在此操作期间,将升降 结构24提升到最高的所存放底盘15。一旦经对准,便使底盘夹持装置34延伸以与空底盘 15平齐。接着将底盘夹持装置34降低到底盘15,且底盘接触部件36、38夹持底盘15。一 旦底盘已由底盘接触部件36、38牢固地夹持,便将底盘15提升离开底盘支撑部件52且将 底盘夹持装置34缩回到中心位置,其中接着将底盘15降低到地面。一旦底盘15位于地面 上,便从底盘15释放底盘接触部件36、38且将底盘夹持机构34提升到高的存放层级。
[0051] 虽然图8、9、19及23展不将底盘存放于最低的可用摘架上及从最商的经占据摘架 取回,但所述系统还可经配置以从指定位置存放及取回,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及意图。
[0052] 本文中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案及专利)特此以引用方 式并入本文中,其并入程度如同将每一参考文献个别且具体指示为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并且其全文陈述于本文中一般。
[0053] 除非本文中另有指示或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在描述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尤其在 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对术语"一(a及an)"及"所述"及类似指示物的使用均应理 解为涵盖单数与复数两者。除非本文中另有指示,否则本文中所叙述的数值范围仅希望用 作个别地参考此范围内的每一单独值的速记方法,且每一单独值是如同在本文中个别叙述 一般并入到本说明书中。除非本文中另有指示或上下文另外明显矛盾,否则,本文中所描述 的所有方法可以任何适合次序来执行。除非另有主张,否则,本文中所提供的任何及所有实 例或示范性语言(例如,"例如")的使用仅希望更好地阐明本发明且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 强加限制。本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均不应理解为指示任何未主张要素对于本发明实践是必 不可少的。
[0054] 本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含发明人已知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 式。应理解,所图解说明的实施例仅为示范性的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底盘堆垛机,其由以下各项构成: 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所述第一及第二架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拖车底盘的第一距 离且在顶部端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连接; 滑车,其定位于所述滑车轨道支撑梁上,所述滑车具有能够提升及降低第一及第二稳 定梁的升降系统,所述第一及第二稳定梁从所述滑车悬挂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低摩擦存放 架接触部件导引,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附接在所述稳定梁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第一及 第二端处,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与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的内表面接触; 第一及第二稳定梁滑车,其附接到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稳定梁;及 吊架,其在所述第一稳定梁滑车与所述第二稳定梁滑车之间延伸且附接到所述第一稳 定梁滑车及所述第二稳定梁滑车,所述吊架含有底盘夹紧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滑车为轨轮安装式滑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不小于16英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为滑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为辊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垂直存放架中的每一者由以下各项构 成: 第一及第二垂直柱,其彼此位移; 所述柱中的每一者具有彼此垂直位移且与相对柱上的对置底盘支撑部件对准的多个 底盘支撑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底盘支撑部件为搁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其中所述升降系统包含: 起重机系统;及 马达,其给驱动所述起重机系统的齿轮箱供应动力。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堆垛机系统,其中所述起重机系统包含缠绕在起重机卷 筒上的钢丝索。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起重机系统包含附接到缸体的链条。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起重机系统包含垂直齿条与小齿轮。
12. -种底盘堆垛机,其由以下各项构成: 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所述第一及第二架彼此位移足够宽以容纳拖车底盘的第一距 离且在顶部端处通过滑车轨道支撑梁连接; 滑车,其定位于所述滑车轨道支撑梁上,所述滑车具有能够提升及降低升降结构的升 降系统,所述升降结构从所述滑车悬挂且在其垂直运动中由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导引, 所述低摩擦存放架接触部件附接在所述升降结构的相应第一及第二端处,所述接触部件与 所述相应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的内表面接触; 底盘夹持装置,其与滑车轨道相对地附接到所述升降结构,所述底盘夹持装置具有伸 缩地附接到所述底盘夹持装置的第一及第二底盘接触部件; 可移动配重块,其与所述底盘夹持装置相对地且接近于所述滑车轨道附接到所述升降 结构;及 驱动系统,其给所述底盘夹持装置及所述可移动配重块供应动力。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 所述配重块具有第一重量; 组合的所述伸缩结构与拖车底盘具有第二重量;且 所述第一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重量。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驱动系统为齿条与小齿轮系统,所述 齿条与小齿轮系统由以下各项构成: 第一小齿轮,其具有第一直径; 第二小齿轮,其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安装于共同轴上,所述第二小齿轮具有大于所述第 一直径的第二直径; 第一齿条,其安装于所述配重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咬合;及 第二齿条,其安装于所述底盘接触部件上且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咬合。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 共同驱动轴沿给定方向旋转; 所述第一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且 所述第二齿条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驱动系统为液压动力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驱动系统为电动力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底盘系统,其中所述驱动系统由辊轮与链条构成。
19. 一种用于存放空拖车底盘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拖车底盘定位于第一与第二垂直存放架之间; 将支撑含有底盘夹紧机构的吊架的第一及第二稳定梁降低到所述底盘上; 将所述底盘夹紧机构与所述底盘啮合; 提升所述第一稳定梁及所述第二稳定梁以便将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 架中的一者中的空存放空间对准; 使所述吊架沿着所述第一稳定梁及所述第二稳定梁横移以便将所述底盘与所述空存 放空间对准; 将所述底盘降低到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中的一者中的搁架部件上; 使所述底盘与所述底盘夹紧机构脱离;及 将所述吊架重新定位于所述第一垂直存放架与所述第二垂直存放架之间。
20. -种用于存放空拖车底盘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拖车底盘定位于第一与第二垂直存放架之间; 将底盘夹持装置降低到所述底盘; 将所述底盘夹持装置与所述底盘啮合; 提升所述底盘夹持装置以便将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中的一者中的 空存放空间对准; 使所述底盘延伸到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中的一者中; 将所述底盘降低到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垂直存放架中的一者中的底盘支撑部件上; 使所述底盘与所述底盘夹持装置脱离;及 将所述底盘夹持装置重新定位于所述第一垂直存放架与所述第二垂直存放架之间。
【文档编号】E04H6/00GK104115111SQ20138000671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6日
【发明者】迈伦·格利克曼, 约翰·J·老拉尼根, 约翰·J·小拉尼根 申请人:米杰克产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