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0164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由勾耳(1)、勾杆(2)、T型手柄(3)组成;所述的勾杆(2)一端连接勾耳(1),另一端连接T型手柄(3),T型手柄(3)与勾杆(2)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受伤,利用手柄高效率的对钢丝进行卷绕和脱离,还可适应一些绑扎要求精度较高的工艺。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钢筋网架绑扎器,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新型的钢筋绑扎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和一些生产制造业,钢筋的应用范围都很广。钢筋在使用的同时多需要多条钢筋横纵交错从而形成稳定的网络立体结构,从而为建筑结构提供支撑和连接的载体。然而,钢筋在需要形成交错的网络立体结构时,就需要对许多连接点进行绑扎,以使钢筋的结构稳定,起到很好的支撑拉结作用。
[0003]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钢筋绑扎器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人工绑扎器,一类是电动的绑扎机。这两类绑扎器各有利弊,也各有适用的范围。
[0004]电动的钢筋绑扎器适合用于绑扎量较大,且对绑扎精确要求相对较低的绑扎情况,不适用于对精确要求较高的情况。比如,在高铁无砟轨道生产板制作中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同时钢筋之间又要求绝缘,因而,绑扎的铁丝是表面是一层有绝缘性的橡胶模,同时在钢筋与钢筋之间还需要垫一层橡胶圈以实现绝缘要求,这就需要人工对橡胶圈进行固定的同时再进行绑扎。电动绑扎器就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0005]因而,传统简单的人工绑扎工艺仍是需要的,但传统的绑扎器就是简单的鱼钩型结构,勾部不圆滑,绑扎之后难以将钢丝剥离,勾部的尖端圆滑度也不够,在使用中可能会戳破使用者的手,同时传统的帮扎器只有直立的杆部,不利于使用者出力旋转。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
[000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由勾耳、勾杆、T型手柄组成;所述的勾杆一端连接勾耳,另一端连接T型手柄,T型手柄与勾杆垂直。
[0008]所述的勾耳端部圆滑,勾尖向外倾斜,不与勾杆平行,且勾部长度为I?3cm。
[0009]所述的勾耳与勾杆)一体成型。
[0010]所述的勾杆长度为18?22cm。
[0011]所述的T型手柄长为14?16cm。
[0012]所述的勾杆与T型手柄焊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传统的绑扎器进行改进和完善,弥补了传统的绑扎器中不足之处,手动的绑扎器虽然完全依靠人工,有时会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人工手动绑扎工艺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是电动的绑扎器无法替代的。这种发明适用于对绑扎精确较高的绑扎工艺进行效率的提高。本发明不仅能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受伤,利用手柄高效率的对钢丝进行卷绕和脱离,还可适应一些绑扎要求精度较高的工艺。【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钢筋帮扎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标号说明:勾耳1、勾杆2、手柄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由勾耳1、勾杆2、T型手柄3组成;所述的勾杆2 —端连接勾耳1,另一端连接T型手柄3,T型手柄3与勾杆2垂直。
[0019]所述的勾耳I端部圆滑,勾尖向外倾斜,不与勾杆2平行,且勾部长度为I一3cm。该长度既易于钢丝绑扎时容易脱落的问题,也可避免在脱离时紧贴在弧端。
[0020]所述的勾耳I与勾杆2 —体成型。所述的勾杆2长度为18?22cm。
[0021]所述的T型手柄3长为14?16cm,刚好与一个成人的手掌宽度相近,且两端长度相等,适合使用者往任意方向发力,有利于提高绑扎效率。所述的勾杆2与T型手柄3焊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由勾耳(I)、勾杆(2)、τ型手柄(3)组成:所述的勾杆(2) —端连接勾耳(I),另一端连接T型手柄(3),T型手柄(3)与勾杆(2)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耳(I)端部圆滑,勾尖向外倾斜,不与勾杆(2)平行,且勾部长度为I?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耳(I)与勾杆⑵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杆(2)长度为 18 ?2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手柄(3)长为14?1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简易钢筋绑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杆(2)与T型手柄⑶焊接。
【文档编号】E04G21/12GK103821370SQ20141008633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胡昊, 谢忻玥, 徐峰, 杨健, 宋元斌, 宫婷, 梁晴雪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