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

文档序号:191127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热加工车间设置于一机械工厂,布置方法包括将一锻造车间沿一第一方向布置;将一热处理车间与锻造车间平行布置且布置于锻造车间的一侧;将一第一炼钢车间和一铸钢车间沿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平行相对布置,且布置于锻造车间的另一侧;将一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热处理车间锻造车间和第一炼钢车间之间;以及将一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第一炼钢车间和铸钢车间之间;其中,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第一炼钢车间和铸钢车间形成双类Г型平面布置。本发明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采用双类Г型平面建筑形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线路短。
【专利说明】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工厂大型或大规模热加工生产中心总图布置及运输形式的方案设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加工车间的采用双类Γ型平面建筑形式进行布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机械工厂的大型或大规模热加工生产中心的内部运输,传统设计方案是采用火车铁路方式运输,各车间按铁路拐弯半径的规定进行错落有致的布置,这样厂区占地面积很大,铁路迂回运输路程很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机械工厂的大型或大规模热加工生产中心占地面积大,采用火车铁路运输路程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热加工车间布置方法,采用双类Γ型平面建筑形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线路短。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所述热加工车间设置于一机械工厂,所述布置方法包括:
[0005]将一锻造车间沿一第一方向布置;
[0006]将一热处理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平行布置且布置于所述锻造车间的一侧;
[0007]将一第一炼钢车间和一铸钢车间沿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平行相对布置,且布置于所述锻造车间的另一侧;
[0008]将一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所述热处理车间所述锻造车间和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之间;以及
[0009]将一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
[0010]其中,所述锻造车间、所述热处理车间、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形成双类Γ型平面布置。
[0011]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第一露天库,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设置一第二露天库。
[0012]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以及所述铸钢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道路。
[0013]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炼钢车间设置一铸锭跨,将所述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铸锭跨。
[0014]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设置一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
[0015]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车间和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
[0016]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原辅材料库,将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和/或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原辅材料库。
[0017]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原辅材料库,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原辅材料库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0018]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第二炼钢车间,将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和/或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第二炼钢车间。
[0019]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第二炼钢车间,所述第二炼钢车间和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0020]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将所述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以及所述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中的一条或多条延伸至所述机械加工车间。
[0021]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0022]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热处理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0023]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第一露天库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相连接。
[0024]上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第二露天库的远离所述锻造车间的端部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相连接。
[0025]本发明将炼钢车间、铸钢车间、热处理车间和锻造车间有针对性的布置在双类Γ型复合平面建筑的4个厂房内,并用蓄电池电动平车运输线过跨运输,以替代火车铁路长距离的迂回运输,使传统的热加工车间的总图运输设计模式得以根本性突破。其厂区占地面积之小、物流之短捷通畅是国内外大型铸锻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的双类Γ型平面建筑形式的热加工车间的一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正镜像布置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的倒镜像布置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的倒镜像布置示意图;
[0031]图5为图1的正向旋转90度布置示意图;
[0032]图6为本发明的双类Γ型平面建筑形式的热加工车间的另一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0033]其中,附图标记
[0034]10 锻造车间
[0035]20 热处理车间
[0036]30 第一炼钢车间
[0037]31铸锭跨
[0038]40铸钢车间
[0039]51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
[0040]52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
[0041]53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
[0042]54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
[0043]55、56、57 电动平车运输线
[0044]61第一露天库
[0045]62第二露天库
[0046]70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8]本发明是一种热加工车间总图设计的新形式,是针对土地资源奇缺老厂升级改造,对其总图布置做出的一种创新设计,当然也可用于新厂区的建设以节约土地资源。Γ (读哥音)为俄文字母,本发明所说双类Γ型复合平面建筑形式,系指其纵向和横向分别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厂房,较佳地,在平面上未形成直角相交,其作用为,可空出一条可以用于运输行走的道路,方便厂区内的交通。
[0049]如图1所示,热加工车间包括锻造车间10、热处理车间20、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根据生产纲领要求首先由工艺专业设计人分别确定好锻造车间10、热处理车间20、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四个新车间的平面布置图。再由总图专业设计人将其组合成双类Γ型平面布置形式,锻造车间10沿第一方向X布置;热处理车间20与锻造车间10平行布置且布置于锻造车间10的一侧;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平行相对布置,且布置于锻造车间10的另一侧。即将双类Γ型复合平面建筑纵向左右两个厂房分别用作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横向上下两个厂房分别用作热处理车间10和锻造车间20。
[0050]如此,热处理车间20、锻造车间10、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形成了双类Γ
型平面布置。
[0051]工艺专业设计人根据总图布置要求调整工艺平面布置图,并在每两个平行厂房内设置蓄电池电动平车运输线,分别用于炼钢与铸钢、锻造与热处理车间的内部运输。具体为,热处理车间20、锻造车间10和第一炼钢车间30之间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布置的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1 ;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布置的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锻造车间10、热处理车间20、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之间通过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1、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实现了连通。
[0052]在纵向左侧炼钢车间和右侧铸钢车间、在横向上方热处理车间和下方锻造车间之间分别设置I跨炉天库,以解决砂型、工模具、毛坯件的存放和改善相邻两热加工车间的通风条件,如图1所示,热处理车间20与锻造车间10之间设置了第一露天库61,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之间设置了第二露天库62。
[0053]当车间的规模和等级较大时,可以增加设置电动平车运输线。如图1所示,第一炼钢车间30和铸钢车间40之间设置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53,热处理车间20和锻造车间10之间设置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54,提高了车间之间的运输能力。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1与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54左右设置,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与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53上下设置。
[0054]其中,第一炼钢车间30设置一铸锭跨31,横向左边的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1延伸到纵向左部第一炼钢车间30的铸锭跨31内,以供炽热锻造钢锭的运输。
[0055]其中,较佳地,第一炼钢车间30以及铸钢车间40与锻造车间10不相交,之间设置一供运输使用的道路70,有利于厂内交通。
[0056]另外,各电动平车运输线的延长线可与邻近车间相连以解决其与外部的运输。具体可进行如下设置:
[0057]机械工厂设置有原辅材料库,将纵向左侧第一炼钢车间30的2条或I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向外延伸至原辅材料库,即将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和/或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53延伸至原辅材料库,当这2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无法通往原辅材料库时,可在第一炼钢车间30左边跨的左侧或下端合适的位置另设一电动平车运输线,也可用无轨车辆运输。
[0058]机械工厂还具有老炼钢车间,即第二炼钢车间,将纵向右侧铸钢车间的2条或I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向外延伸至老炼钢车间以调运钢液多包合浇大件,当设计有合浇要求时这一设计是必须确保的。即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和/或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53延伸至第二炼钢车间。当这2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无法通往第二炼钢车间时,可通过另设一电动平车运输线,也可用无轨车辆运输。
[0059]机械工厂还设置有机械加工车间,将纵向右侧铸钢车间40的2条或I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也可向外延伸至机械加工车间以解决毛坯铸钢件的运输,即将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52和/或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53延伸至机械加工车间,当这2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无法通往机械加工车间时,可在纵向铸钢车间40右边跨的右侧或下端合适的位置另设I电动平车运输线,也可用无轨车辆运输。
[0060]将横向上方热处理车间20的2条或I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向外延伸至机械加工车间以解决毛坯锻钢件的向外运输和粗加工锻钢件返回热处理车间20的运输,即将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1和/或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54延伸至机械加工车间,当这2条蓄电池电动平车线无法通往机械加工车间时,可在横向上方热处理车间20上边跨上侧或车间左右两端合适的位置另设I电动平车运输线,也可用无轨车辆运输。
[0061]如图6所示,如在露天库的端头增设电动平车可增加毛坯件铸钢件和毛坯锻钢件运往加工车间的运输途径,也可增加粗加工锻钢件返回热处理车间的运输途径。如图所示,第一露天库61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5、56通向机械加工车间,第二露天库62的端部也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57通向机械加工车间。
[0062]图2、图3和图4是图1的不同镜像布置形式,图5是图1正向旋转90度的布置形式,其还可反向旋转90度布置,这两种旋转形式还有其镜像布置形式。图1的不同镜像布置形式也可有旋转布置及其相应镜像布置形式。图6也可与图1一样有不同镜像布置形式、旋转布置形式,以及旋转后相应的镜像布置形式。总之有多种多样变换形式,但内外运输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运输的方向和方位表述不同罢了,在此不予以赘述。
[0063]总的来说,本申请将炼钢、铸钢、锻造、热处理4个新车间及老厂区在总图上,既自成一体互不干扰,又融为一有机整体相得益彰。
[0064]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所述热加工车间设置于一机械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方法包括: 将一锻造车间沿一第一方向布置; 将一热处理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平行布置且布置于所述锻造车间的一侧; 将一第一炼钢车间和一铸钢车间沿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平行相对布置,且布置于所述锻造车间的另一侧; 将一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所述热处理车间所述锻造车间和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之间;以及 将一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 其中,所述锻造车间、所述热处理车间、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形成双类Γ型平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第一露天库,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设置一第二露天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以及所述铸钢车间与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道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炼钢车间设置一铸锭跨,将所述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铸锭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设置一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车间和所述锻造车间之间设置一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原辅材料库,将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和/或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原辅材料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第二炼钢车间,将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和/或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延伸至所述第二炼钢车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原辅材料库,所述第一炼钢车间和所述原辅材料库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第二炼钢车间,所述第二炼钢车间和所述第一炼钢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将所述第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所述第二电动平车运输线、所述第三电动平车运输线以及所述第四电动平车运输线中的一条或多条延伸至所述机械加工车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铸钢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热处理车间之间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或一无轨车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第一露天库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加工车间平面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工厂设置有一机械加工车间,所述机械加工车间和所述第二露天库的远离所述锻造车间的端部通过设置另一电动平车运输线相连接。
【文档编号】E04H5/02GK104328930SQ20141049533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朱吉禄, 郝立文 申请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