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包括中间本体、中门、端门和导流过渡连接片;所述的中间本体及中门采用双层气承式膜结构,所述的中间本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除分布于机库前后端头的两组端门外的中间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中间本体对接组装而成;所述的中门位于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间部位;所述的导流过渡连接片以维克罗粘扣和登山扣连接在中间本体与中间本体或中间本体与中门之间。本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采用充气方法实现架设,排气后各个模块可分别卷曲打包,机动性强,操作过程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技术指标先进,结构设计科学,原材料廉价易得,制造工艺技术成熟,适宜在业内大范围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库,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
【背景技术】
[0002]在长时间的露天停放条件下,紫外线、酸雨、氧气等自然因素都会对飞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由此将大幅度缩短飞机的日历寿命。严重时甚至在飞机疲劳寿命还未到时,其日历寿命已到,迫使飞机提前退役或报废。
[0003]在民用航空领域,为提高经济效益,各大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提高飞机飞行频率的方法,提高飞机的使用效率,减小飞机的采购数量,控制经费投入和总体经营成本,因此商用客机通常都处于高负荷运行的状态中,除必要的地面维护与保养外,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较短,日历寿命与疲劳寿命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但针对公务飞机和私人飞机,由于其服务于特定的目标群体,因此其总体飞行时间较少,由此必将造成在其整个服役期间内,大部分的时间段都将处于地面待机状态,因此延长公务飞机和私人飞机的日历寿命就具有重要意义。
[0004]在军用领域,为满足国防安全的需要,世界各国都装备有大量的作战飞机。据有关媒体报道,世界现役各种型号军用飞机总量超过20000架,其中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其装备总量超过4000架,俄罗斯的装备量也超过3000架。当前,世界局势总体平稳,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战争,军用飞机的作战飞行任务较少,在其整个服役期间内,主要以战斗巡逻和飞行训练为主,飞机的总体飞行频率较低。据测算,在和平年代,军用战斗机的平均飞行时间不超过其全部服役时间的5%,可见,针对军用飞机,终其一身,绝大部分时间段均停靠在军事基地而处于待机状态。由此,采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大幅度延长军用飞机的日历寿命可有效缓解其日历寿命与疲劳寿命之间的矛盾,延长飞机服役期限,节省国防预算,增强国防安全。
[0005]机库是一种用于飞机日常停放、维护与保养,使其免遭外界自然环境侵蚀、破坏的大尺寸空间场所。由于机库的保护作用,大大延缓了自然环境对飞机的侵蚀与破坏速度,有效的延长了飞机的日历寿命。
[0006]世界各大、中型城市机场均配建有各种类型的飞机库,为飞机提供必要的防护,同时满足飞机日常维护与检修。由于飞机的结构与尺寸要求,常规的砖混结构建筑物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大尺度空间,为此,近乎所有的民用飞机机库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柱结合钢结构顶面的建筑模式。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投入使用的首都机场空客A380机库,其大厅跨度达到350.8米,机库进深110米,下弦高度30米,总建筑面积70437平方米,可同时进行6架宽体飞机和4架窄体飞机。该机库主体结构包括大厅屋盖钢结构、支承立柱以及立柱之间支撑系统三大部分。除支承立柱外,全部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二力杆连接模式,建筑顶面使用彩钢瓦,机库全部自重分配于几根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柱之上。
[0007]传统的军用飞机机库,主要参照民用飞机机库的建筑结构。为节省成本,提高单体机库的飞机停放数量,通常采用集中停放模式。近年来,受中东战争的启示,出于战地安全考虑,军用飞机机库将采用无规分散式布局,逐步发展成“一机一库”的单体式建筑结构模式,针对敏感地区的空军基地所属机库,还需定期变换机库位置,迷惑敌方军事侦察。
[0008]无论是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目前,市场大规模应用的飞机机库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合钢结构建筑模式。据报道,近年来,美军为满足高性能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金属支杆配合高分子膜材蒙皮的可重复拆装的机库,并将其部署在美军太平洋地区某些空军基地。钢筋混凝土结合钢结构机库虽然技术成熟,稳定性强,可靠性高,但是制作成本高昂,建设周期长,且都是永久性建筑,不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更改机库的位置。而美军的金属支杆结合高分子膜材蒙皮机库虽然可在一定程度实现自由移动,但是该机库结构受力学原理限制,设计空间有限,且架设过程极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9]针对当前市场机库产品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该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以充气方式实现架设,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机库中间本体部分采用双层气承式膜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还可针对实际需要任意增减中间本体的数量。机库各个模块的端头连接处都设计有接口,可实现机库各个模块之间的无缝对接。本机库采用高气密性柔性膜材制造,即可满足民用飞机的需求,亦可作为军用飞机的停靠机库。
[00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本体、中门、端门和导流过渡连接片;所述的中间本体及中门采用双层气承式膜结构,所述的中间本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除分布于机库前后端头的两组端门外的中间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中间本体对接组装而成;所述的中门位于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间部位;所述的导流过渡连接片以维克罗粘扣和登山扣连接在中间本体与中间本体或中间本体与中门之间。
[0011]所述中间本体包括本体气囊,两套标准接口和接地保护与固定基座。
[0012]所述的两套标准接口分别分布于中间本体所属本体气囊的前后两端。
[0013]所述的导流过渡连接片与中间本体或中门连接后,不仅起到过渡连接作用,并且也起到对雨水的导流作用,使得机库在下雨天不会漏雨。
[0014]所述的中门采用两侧双开门设计,其组建结构与中间本体相似,其拱形弧长比中间本体稍短一些。所短之处即为中门。
[0015]所述的端门采用“眼睑”式开关模式实现机库端门的开启与闭合。
[0016]所述的端门包括遮盖篷布,端门支撑气囊,端门开启装置,分布于遮盖篷布上边沿的专用接口。
[0017]所述的端门支撑气囊由一根扁状拱形气囊及与之相通的四根柱形气囊构成。
[0018]所述的端门开启装置包含固定于端门遮盖篷布内表面的两排动滑轮和来回穿梭于滑轮之间的一根限位拉索,通过拉伸开启装置所属限位拉索可实现端门遮盖篷布的卷曲堆积,进而实现端门的开启。
[0019]所述的附属配件包含机库内部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发电系统和分布于气囊上的充气接口,泄压通道。
[0020]所述中间本体、中门、端门和导流过渡连接片的制作材料选自于PVC涂层膜材,TPU涂层膜材,EVA涂层膜材,PA涂层膜材,氯丁橡胶涂层膜材,丁苯橡胶涂层膜材,ETFE涂层膜材,PVDF涂层膜材,PTFE涂层膜材,PVF涂层膜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所述的机库制作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高周波熔接工艺和粘合剂粘结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2]所述的机库制造膜材之间的粘结用粘合剂选自于双组份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3]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当前市场钢筋混凝土结合钢结构机库存在的建造周期长,制作成本高昂,不可自由移动以及金属支杆结合膜材蒙皮结构机库存在的整体重量大,架设过程复杂,机动性差等问题,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而研制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技术方案科学合理,制造工艺简单可靠。
[002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采用高气密性增强膜材为机库主体结构制作材料,采用充气方式实现机库架设,中间本体采用双层气承式膜结构设计,整个机库完全不用刚性金属支杆,既可保证产品工作过程的稳定性,还可大幅度降低机库自重,简化操作流程。端门采用气囊式骨架配合遮盖篷布结构设计,以拉绳限位固定方式实现端门的“目艮睑”式开启与闭合,操作简单可靠。
[002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各个模块端头均设计有接口,连接简便可靠。一个及多个中间本体组成机库中间部分主体结构,可有效降低机库单体模块的重量。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采用充气方法实现架设,排气后机库各个模块可拆解分离,并分别卷曲打包,由此可大幅度提高了机库的机动性,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架设难度。本机库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为_30°C -70°C,可适应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环境,适用性较强。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技术指标先进,所涉及的制造膜材都是市场常规材料,廉价易得,经济性好,且加工工艺成熟,适宜在业内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间本体之间连接模式纵向截面示意图。
[0029]图3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门气囊正视方向示意图。
[0030]图4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间本体与端门连接模式纵向剖视图。
[0031]图5为导流过渡连接片正面示意图。
[0032]图6为导流过渡连接片负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非实质性改动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主体结构示意图,包含四组中间本体1、与中间本体结构相同,但弧长稍短的中门2、分布于机库两端的端门3以及四个起到连接过渡作用的导流过渡连接片4。其中5为端门通过端门遮盖篷布上边沿专用接口与中间本体所属标准接口相互连接的连接区域。
[0036]如图2为中间本体通过其所属端部标准接口实现相互连接后连接区域结构纵向截面示意图。6为中间本体端部标准接口表层遮盖气膜,该气膜通过高周波熔接工艺热合在中间本体I端部,7为热合区域。导流过渡连接片4通过登山扣8与维克罗粘扣9连接到中间本体I上,从而实现了中间本体的过渡连接。图中可以看出,导流过渡连接片与中间本体连接后,形成了凹形曲面,并且表层遮盖气膜通过维克罗粘扣连接到导流过渡连接片4上,遮盖了导流过渡连接片与中间本体处的缝隙,因此,当机库处在雨天时,雨水会顺着凹形曲面而流下,不会产生机库漏雨现象。由于中门与中间本体结构相同,因此中门与中间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中间本体与中间本体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0037]图3为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门气囊正视方向示意图。其中12为机库架设场地地表,10为中门气囊比中间本体气囊所差短区域。11为中门出入口处中门气囊2向中间缩进处理后的端部区域,此端头构成中门的门楣,左右两侧的两组中间本体I的端部作为门框,由此共同构成中门的出入空间。
[0038]如图4为机库端门与中间本体连接后纵向剖视图。其中端门支撑气囊由一根扁状拱形气囊13及与之相通的四根柱形气囊14构成。端门所属遮盖篷布15与中间本体I以维克罗粘扣9和登山扣8相连接,并且分布于中间本体I端部的标准接口表层遮盖气膜6以维克罗粘扣与端门所属遮盖篷布15的上半部分外表面的维克罗粘扣8相互连接,用于遮盖篷布15与中间本体I连接处的缝隙。16为端门上半部分开启装置所属动滑轮,17为端门上半部分开启装置所属限位拉索
[0039]图5为导流过渡连接片正面示意图。其中9为维克罗粘扣,8为登山扣。
[0040]图6为导流过渡连接片负面示意图。9为维克罗粘扣。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本体、中门、端门和导流过渡连接片;所述的中间本体及中门采用双层气承式膜结构,所述的中间本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除分布于机库前后端头的两组端门外的中间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结构完全相同的中间本体对接组装而成;所述的中门位于模块化充气式机库中间部位;所述的导流过渡连接片以维克罗粘扣和登山扣连接在中间本体与中间本体或中间本体与中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本体包括本体气囊,标准接口和接地保护与固定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门采用两侧双开门设计,其组建结构与中间本体相似,其拱形弧长比中间本体稍短一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门包括遮盖篷布,端门支撑气囊,端门开启装置,分布于遮盖篷布上边沿的专用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充气式机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门开启装置包含固定于端门遮盖篷布内表面的两排动滑轮和来回穿梭于滑轮之间的一根限位拉索,通过拉伸开启装置所属限位拉索可实现端门遮盖篷布的卷曲堆积,进而实现端门的开启。
【文档编号】E04H15/58GK204212506SQ20142043608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刘云鹏, 孔庆钢 申请人:北京元恒大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