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9730发布日期:2020-04-24 22:2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建筑工地或室内装潢等登高作业的一种辅助工具,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功能比较单一,存在支撑失稳的问题。而且脚手架上踏板的高度多是不可调节的,工作人员只能在固定的高度进行作业,非常具有局限性。另外无法用于沙地、泥地等不平整地形的施工作业。在水工河道模型施工作业中,对一些高度较高地点的测点、放样、实验等工作,常常因为没有适合的辅助作业工具引起费时费力、不安全的问题。

申请号为cn201721458746.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低成本环保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体结构,旨在解决施工建筑过程中脚手架需要异形件多、组装繁琐、难度大的问题。包括分别在横纵方向上相拼装的若干拼装单元,拼装单元间设有单元间槽钢状过渡平台,拼装单元包括槽钢状的步道平台、在步道平台间搭接的单元内槽钢状的过渡平台和安装在步道平台两侧的立梁,步道平台和过渡平台包括水平步道平面和两侧起连接作用的竖直边缘面,在竖直边缘面上均布设有至少两排连接用通孔,立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形位相对应的一列连接孔,通孔与所述连接孔间经由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纵横拼接的结构,稳定性不好。另外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手动移动整个脚手架,只能用于水平地面上的施工作业,不适用于不平整地形的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可以用于在沙地、泥地等不平整地形的施工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对称设有主体杆,两侧的所述主体杆之间设有稳定撑杆,同一侧的所述主体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主体杆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备用主体杆的加层螺管,所述主体杆底端设有滑轮和螺钉装置。

所述工作台设有工作台支撑,所述工作台通过工作台卡扣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滑轮设有刹车片,所述螺钉装置内设有螺钉。

所述稳定撑杆倾斜设置,两根倾斜设置的所述稳定撑杆通过撑杆铆钉连接,所述稳定撑杆通过撑杆卡扣连接在支撑杆上。

所述工作台是由横梁、纵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网格状框架。所述备用主体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加层螺管;所述备用主体杆与所述加层螺管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杆为两端细中间粗结构,支撑杆两端插入主体杆预留的孔洞内并用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的主体杆和支撑杆通过螺母连接,解决了该装置不能拆卸和携带困难问题,并且支撑杆可以兼做台阶;

2、通过主体杆底座下方的滑轮,可以解决该装置在施工场地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3、通过主体杆下方的螺钉装置,可以解决在沙地、泥地等不平整地形施工作业时装置晃动引起的不安全的问题;

4、本装置放置在支撑杆上的工作台与该装置主体部分相分开,解决了装置的装卸步骤繁琐的问题;

5、通过该装置的稳定撑杆,可以连接两侧的主体杆,解决了该装置的不稳定问题,同时撑杆中心的铆钉固定,更好的保证了该装置的安全;

6、本装置的基础部分都可以装卸,且程序简便,解决了该装置在不同的使用地点搬运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杆的细部构造图;

图中:主体杆1,支撑杆2,加层螺管3,工作台支撑4,工作台5,工作台卡扣6,稳定撑杆7,固定螺母8,刹车片9,滑轮10,撑杆卡扣11,螺钉装置12,螺钉13,备用主体杆14,撑杆铆钉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包括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两侧对称设有主体杆1,两侧的所述主体杆1之间设有稳定撑杆7,同一侧的所述主体杆1之间设有支撑杆2,所述主体杆1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备用主体杆14的加层螺管3,所述主体杆1底端设有滑轮10和螺钉装置12。

所述工作台5设有工作台支撑4,所述工作台5通过工作台卡扣6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上。工作台卡扣6具有张力,可将工作台5从支撑杆2上拆卸。

所述滑轮10设有刹车片9,所述螺钉装置12内设有螺钉13。刹车片9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施工区域的移动和固定更加方便,增加了该装置的移动灵活性。使用该装置在泥地或沙地施工和作业时,插入土地或沙地的螺钉13能加强该装置在不同地形的适用能力。

所述稳定撑杆7倾斜设置,两根倾斜设置的所述稳定撑杆7通过撑杆铆钉15连接,所述稳定撑杆7通过撑杆卡扣11连接在支撑杆2上。

所述工作台5是由横梁、纵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由钢材制成、刚度大,保证了工作台的强度。

所述备用主体杆14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加层螺管3;所述备用主体杆14与所述加层螺管3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杆2为两端细中间粗结构,支撑杆2两端插入主体杆1预留的孔洞内并用螺母8固定。加强了该装置拆卸的简便性,提高了装配拆卸工作效率。

本装置的组装过程:将本装置的所有部件放置工作地点附近,把主体杆1横向放置,用支撑杆2穿过主体杆1预留的孔洞,将螺母固定在支撑杆2预留的孔洞,把螺母拧紧即可固定好支撑杆2和主体杆1。在两侧主体杆1和支撑杆2装配好后将其竖直放置,通过撑杆卡扣11把稳定撑杆7固定在支撑杆2上,安置完成稳定撑杆7后,将撑杆铆钉15固定在稳定撑杆7中心的预留孔中。将工作台卡扣6卡在支撑杆2上,该装置的基础整体安装完成。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当施工作业地点改变的时候,可利用主体杆1下方的滑轮10,将该装置移动到相应的施工地点,在移动到施工点后,可以用脚踩踏刹车片9,即可固定该装置的位置。当该装置的基础部分高度不够时,可以将备用主体杆14旋转拧入加层螺管3内,再固定好支撑杆2,将工作台5固定在备用主体杆14上方然后进行施工作业。当施工环境处于沙地、泥地等不平整的施工地形时,单靠固定好的滑轮10可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施工作业稳定条件,这时将螺钉13从螺钉装置12内伸出,用脚踩踏支撑杆2,可以使螺钉插入沙地或泥地等不平整地形,此时插入地面的螺钉13和固定好的滑轮10可以同时起提供稳定的作用,可以获得更好更稳定的施工作业条件。

在该施工地点的作业完成后,收缩螺钉13和松开刹车片9,移动该装置至下一个施工地点,在调好螺钉13和滑轮10后,可以继续新一轮的施工作业。当完成该施工区域的施工作业后,可以拆卸该装置或放置好该装置,以待下一次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两侧对称设有主体杆(1),两侧的所述主体杆(1)之间设有稳定撑杆(7),同一侧的所述主体杆(1)之间设有支撑杆(2),所述主体杆(1)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备用主体杆(14)的加层螺管(3),所述主体杆(1)底端设有滑轮(10)和螺钉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设有工作台支撑(4),所述工作台(5)通过工作台卡扣(6)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0)设有刹车片(9),所述螺钉装置(12)内设有螺钉(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撑杆(7)倾斜设置,两根倾斜设置的所述稳定撑杆(7)通过撑杆铆钉(15)连接,所述稳定撑杆(7)通过撑杆卡扣(11)连接在支撑杆(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是由横梁、纵梁相互焊接而成的网格状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主体杆(14)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加层螺管(3);所述备用主体杆(14)与所述加层螺管(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两端细中间粗结构,支撑杆(2)两端插入主体杆(1)预留的孔洞内并用螺母(8)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工河道模型高处作业的可移动升降脚手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对称设有主体杆,两侧的所述主体杆之间设有稳定撑杆,同一侧的所述主体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主体杆顶端设有用于连接备用主体杆的加层螺管,所述主体杆底端设有滑轮和螺钉装置。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沙地、泥地等不平整地形的施工作业,基础部分可以装卸,且程序简便,解决了在不同的使用地点搬运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民;许宏鋆;杨莹;张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