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体及采用该砖体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1288发布日期:2020-09-01 16:5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体及采用该砖体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砖体及采用该砖体的墙体。



背景技术:

我国高耗能建筑占比很大,使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直到2002年末,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已占社会总能耗的1/3,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说明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欧洲等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大量环保型节能材料、新能源技术已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也是中国建筑节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开发出节能环保效果更好的墙体,是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砖体及其墙体。采用该砖体堆叠成的墙体具备良好的保温性、卓越的气密性、持久的耐用性和防火防潮等特点,可大批量预制,且有较强的吸音降噪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砖体,包括砖坯,所述砖坯内设有若干条形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吸音材料,砖坯两侧的装配面一和装配面二上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匹配的凹面与凸面,装配面一上的凹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凸面匹配且数量一致,装配面一上的凸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凹面匹配且数量一致,如,所述装配面一上的凹面为三个、凸面为二个,所述装配面二上的凸面为三个、凹面为二个。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空腔为至少三个,每个条形空腔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子空腔。一个实施例是将每个条形空腔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子空腔,且相邻两个条形空腔的大小两个子空腔分别是大小、小大交错设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既方便加工,又能使得在与装配面平行方向上的保温吸音材料尽可能为均匀,保温、吸音效果均衡。

进一步的,所述砖坯尺寸为长300-350mm,宽300-350mm,高200-250mm。

砖坯尺寸优选为长320mm,宽320mm,高225mm。这样尺寸设计的砖体,体积约为普通砖块的15倍,兼顾了保温吸音效果的同时,装配上也非常方便、简单,大大节省了墙体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砖坯的非装配侧面上纵向设有若干凹型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墙体由前述任一种砖体堆叠而成,横向方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装配面之间的凹凸面匹配对接,纵向方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

进一步的,纵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为在下一层砖体上表面涂覆有粘合剂,上一层砖体的下表面错位叠加排列于下一层砖体的上表面上,且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两层砖体的非装配侧面的凹型槽一一对齐。这样层层叠加排列而形成墙体。

所述砖坯装配表面设置凹凸面,既方便加工,又便于安装砌墙,省时省力,定位效果好。而在非装配表面设有垂直于水平的若干细条状凹型槽,这些凹型槽结构不仅力学性能优异,增加了砌块体承重墙中垂直荷载引起的最大允许荷载,还可有效增加吸收噪音声波的墙面面积,同时,可使噪音声波入射进入凹型槽后,回转盘绕,从而较大地提高降噪效果。这种凹型槽结构相对比于普通的平面结构,具有更佳的吸音效果,检测可提高降噪10%~15%。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砖体砌成的墙体相比于现有隔音墙而言,隔音效果佳,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生产成本低、自重轻运输投入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具有三层楼建筑结构的墙体,如居民住宅、别墅、医院、学校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砌块砖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砖坯,2-条形空腔,21-子空腔一,22-子空腔二,3-保温吸音材料,4-装配面一,5-装配面二,6-凸面,7-凹面,8-非装配面,9-凹型槽,10-墙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墙的厚度为320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砖体,包括砖坯1,砖坯内设有五个条形空腔2,每个条形空腔又分隔大小不同的大子空腔一21和小子空腔二22,且相邻两个条形空腔的大小两个子空腔分别是大小、小大交错设置,即同一个方向上,五个条形空腔的两个子空腔分别是子空腔一21和子空腔二22、子空腔二22和子空腔一21、子空腔一21和子空腔二22……如此交错设置。

每个子空腔内都填充有保温吸音材料3。砖坯1两侧的装配面一4和装配面二5上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匹配的凹面7与凸面6,装配面一4上的凹面与装配面二5上的凸面匹配且数量一致,装配面一4上的凸面与装配面二5上的凹面匹配且数量一致,本实施例的装配面一4上的凹面为三个、凸面为二个,装配面二5上的凸面为三个、凹面为二个。

本实施例的砖坯尺寸为长320mm,宽320mm,高225mm,体积约为普通砖块的15倍。

为有更好的隔音效果,所述砖坯的非装配面8上纵向设有若干细条状凹型槽9。

安装时,横向方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装配面之间的凹凸面匹配对接,纵向方向上,上下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上一层砖体的下表面错位叠加排列于下一层砖体的上表面上,且上下两层砖体的非装配侧面的细条状凹型槽9一一对齐。这样层层叠加排列而形成墙体10。

上下两层砖体的粘接配合,是通过在下一层砖体上表面涂覆有粘合剂,上一层砖体的下表面再错位叠加排列于下一层砖体的上表面上。

另一种实施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砖坯非装配面8改为平面,即不设置纵向的条状凹型槽,制得墙体。

将两种墙体用于学校的内墙结构,都具有隔音效果,学校周边白天的噪音为60分贝左右,对学校的学习环境影响很大,在使用带凹型槽结构和平面结构的墙体后,据测试,噪音能降低15-30分贝左右,具有凹型槽结构的墙体要比平面结构的墙体能多降噪10分贝左右,在保温效果方面二者区别不是很大。

以上技术方案是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砖体,包括砖坯,其特征在于:砖坯内设有条形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吸音材料;砖坯两侧的装配面一和装配面二上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匹配的凹面与凸面,装配面一上的凹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凸面匹配且数量一致,装配面一上的凸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凹面匹配且数量一致;所述条形空腔为至少三个,每个条形空腔被分隔成至少两个子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面一上的凹面为三个、凸面为二个,所述装配面二上的凸面为三个、凹面为二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条形空腔被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子空腔,且相邻两个条形空腔的大小两个子空腔分别是大小、小大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坯尺寸为长300-350mm,宽300-350mm,高200-25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坯尺寸为长320mm,宽320mm,高225mm。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坯的非装配侧面上纵向设有若干凹型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坯的非装配侧面上纵向设有若干凹型槽。

8.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砖体堆叠而成,横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装配面之间的凹凸面匹配对接,纵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纵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为下一层砖体上表面涂覆有粘合剂,上一层砖体错位叠加排列于下一层砖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非装配侧面上间隔、均匀设有加强筋,上下两层砖体的非装配侧面的凹型槽一一对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砖体及采用该砖体的墙体。所述砖体包括砖坯,砖坯内设有条形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吸音材料,砖坯两侧的装配面一和装配面二上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匹配的凹面与凸面,装配面一上的凹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凸面匹配且数量一致,装配面一上的凸面与装配面二上的凹面匹配且数量一致。所述墙体由若干砖体堆叠而成,横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装配面之间的凹凸面匹配对接,纵向上每相邻两块砖体的端面粘接配合。本实用新型砖体做成的墙体,具有优良的保温性、卓越的气密性、持久的耐用性等特点,可大批量预制,且有较强的吸音降噪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光;吕洪杰;朱旭东;李治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华放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