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0378发布日期:2020-09-01 16:5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墙体往往会受雨水影响造成墙体损坏,影响工程质量,现有防水结构受风力影响较大,可能会被挂飞,且雨水打落在防水结构上产生较大噪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侧防护板,左侧防护板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装设有嵌入板,左侧防护板上端朝右焊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右端向下焊接有内折板,内折板横段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右侧挡板,右侧挡板向右下倾斜,且右侧挡板内侧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连接转动支点,所述弧形板由外侧弧形板、中间弧形夹板、底部弧形板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所述右侧挡板倾斜段由外侧倾斜板、中间倾斜夹板、底部倾斜板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板向内下凹进,便于将水聚集在中间,下方空气流速大,弧形板受到向下的浮力,保证不会挂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板中外侧弧形板与底部弧形板为金属材质,中间弧形夹板为海绵状吸音材质,降低雨水撞击在弧形板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侧挡板中,外侧倾斜板与底部倾斜板为金属材质,中间倾斜夹板为海绵状吸音材质,降低雨水撞击在右侧挡板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支点固定在墙体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述弧形板长度大于墙体长度,且弧形板两端分别设有槽口,将堆积在弧形板上的水从两端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内凹弧形结构,受风力影响较小,维持结构的稳定;

2、通过内夹海绵状吸引材质,降低雨水直接击落在金属上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正视图。

图3为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中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中右侧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嵌入板;3、左侧防护板;4、弧形板;5、内折板;6、右侧挡板;7、支撑杆;8、转动支点;401、外侧弧形板;402、中间弧形夹板;403、底部弧形板;601、外侧倾斜板;602、中间倾斜夹板;603、底部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侧防护板3,左侧防护板3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装设有嵌入板2,左侧防护板3上端朝右焊接有弧形板4,弧形板4右端向下焊接有内折板5,内折板5横段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右侧挡板6,右侧挡板6向右下倾斜,且右侧挡板6内侧固定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下端连接转动支点8,所述弧形板4由外侧弧形板401、中间弧形夹板402、底部弧形板403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所述右侧挡板6倾斜段由外侧倾斜板601、中间倾斜夹板602、底部倾斜板603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

当雨水落在弧形板4上迅速向凹处聚集,当雨水朝右倾斜落下,左侧防护板3可起到防雨效果,且雨水可沿嵌入板2边沿处留下,与墙体1保持足够距离,当雨水朝左倾斜落下,内折板5将雨水引至右侧挡板6,且连接处不会渗水,为保持结构稳定性,右侧挡板6底部设有支撑杆7。

弧形板4向内下凹进,弧形板4中外侧弧形板401与底部弧形板403为金属材质,中间弧形夹板402为海绵状吸音材质,右侧挡板6中,外侧倾斜板601与底部倾斜板603为金属材质,中间倾斜夹板602为海绵状吸音材质,转动支点8固定在墙体1右侧,弧形板4长度大于墙体1长度,且弧形板4两端分别设有槽口。

当有风时,弧形板4下方空气流速大,弧形板4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保证不会被刮飞,为防止雨水滴在金属挡板上产生噪音,弧形板4与右侧挡板6采用内夹海绵状吸音材质,起到降噪,顶部雨水从两端槽口及时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架设防水结构时,首先将左侧防护板3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1左侧,将嵌入板2通过卡接形式与左侧防护板3下端连接,在墙体1右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转动支点8,转动支点8活动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上端固定架设右侧档板6,右侧档板6上端水平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内折板5,将弧形板4两侧分别与左侧防护板3和内折板5焊接,弧形板4向下凹进,当雨水落在弧形板4上迅速向凹处聚集,并且从两端槽口流出,当雨水朝右倾斜落下,左侧防护板3可起到防雨效果,且雨水可沿嵌入板2边沿处留下,与墙体1保持足够距离,当雨水朝左倾斜落下,内折板5将雨水引至右侧挡板6,且连接处不会渗水,为保持结构稳定性,右侧挡板6底部设有支撑杆7,当有风时,弧形板4下方空气流速大,弧形板4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保证不会被刮飞,为防止雨水滴在金属挡板上产生噪音,弧形板4与右侧挡板6采用内夹海绵状吸音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侧防护板(3),左侧防护板(3)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装设有嵌入板(2),左侧防护板(3)上端朝右焊接有弧形板(4),弧形板(4)右端向下焊接有内折板(5),内折板(5)横段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右侧挡板(6),右侧挡板(6)向右下倾斜,且右侧挡板(6)内侧固定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下端连接转动支点(8),所述弧形板(4)由外侧弧形板(401)、中间弧形夹板(402)、底部弧形板(403)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所述右侧挡板(6)倾斜段由外侧倾斜板(601)、中间倾斜夹板(602)、底部倾斜板(603)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向内下凹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中外侧弧形板(401)与底部弧形板(403)为金属材质,中间弧形夹板(402)为海绵状吸音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挡板(6)中,外侧倾斜板(601)与底部倾斜板(603)为金属材质,中间倾斜夹板(602)为海绵状吸音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点(8)固定在墙体(1)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长度大于墙体(1)长度,且弧形板(4)两端分别设有槽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顶部的防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左侧防护板,左侧防护板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装设有嵌入板,左侧防护板上端朝右焊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右端向下焊接有内折板,内折板横段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右侧挡板,右侧挡板向右下倾斜,且右侧挡板内侧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连接转动支点,所述弧形板由外侧弧形板、中间弧形夹板、底部弧形板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所述右侧挡板倾斜段由外侧倾斜板、中间倾斜夹板、底部倾斜板从上至下依次贴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防止雨水进入墙体,且具有受风力影响因素小,降低雨水直接击落在金属产生噪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金凯;徐轶群;陶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凯;徐轶群;陶林伟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