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有时需要将管道伸出,这个时候就需要防止水分的侵蚀而去做一些防水措施和结构,来减少水源随着管道流向屋内。
现有的防水结构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防水结构多用于屋面管道,所以在密封问题上常常存在水源渗透的问题,使得水源沿着水管漏向底端屋内,同时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难以解决,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耽搁了工作的正常进展,带来了经济损失的问题,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不期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防水结构;
所述防水结构,主要包括:隔断板、底封部与连接封部;
所述隔断板设置在所述主管道表面,所述底封部设置在所述隔断板与主管道之间,所述连接封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端与所述隔断板上。
优选的,所述底封部,主要包括:对接板、环形槽、阻挡条、密封垫以及浇灌罩;
所述对接板设置在所述主管道表现,所述环形槽开在所述隔断板下表面,所述阻挡条设置在所述对接板表面且嵌装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隔断板与所述对接板之间,所述浇灌罩设置在所述主管道表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封部,主要包括:连接槽、对接管、外套管、连接板、螺纹槽、沉头孔、螺栓以及内隔板;
所述连接槽开在所述隔断板表面,所述对接管插装在所述主管道上端,所述外套管设置在所述对接管侧表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外套管下端面且嵌装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连接槽内底面,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连接板表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内隔板设置在所述隔断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主管道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侧表呈倾斜过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板均为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多层连接密封,明确埋入地底部分进行水泥浇灌,保证稳定的同时加强管道的硬度,避免出现积压破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的螺纹槽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主管道;2、隔断板;3、对接板;4、环形槽;5、阻挡条;6、密封垫;7、浇灌罩;8、连接槽;9、对接管;10、外套管;11、连接板;12、螺纹槽;13、沉头孔;14、螺栓;15、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2可知,本方案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设置有防水结构;
所述防水结构,主要包括:隔断板2、底封部与连接封部;
所述隔断板2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面,所述底封部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与主管道1之间,所述连接封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上端与所述隔断板2上;
所述底封部,主要包括:对接板3、环形槽4、阻挡条5、密封垫6以及浇灌罩7;
所述对接板3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现,所述环形槽4开在所述隔断板2下表面,所述阻挡条5设置在所述对接板3表面且嵌装在所述环形槽4内,所述密封垫6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与所述对接板3之间,所述浇灌罩7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面;
所述连接封部,主要包括:连接槽8、对接管9、外套管10、连接板11、螺纹槽12、沉头孔13、螺栓14以及内隔板15;
所述连接槽8开在所述隔断板2表面,所述对接管插装在所述主管道1上端,所述外套管10设置在所述对接管9侧表面,所述连接板11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0下端面且嵌装在所述连接槽8内,所述螺纹槽12开在所述连接槽8内底面,所述沉头孔13开在所述连接板11表面,所述螺栓14穿过所述沉头孔13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12内,所述内隔板15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外套管10与所述主管道1之间;
所述外套管10侧表呈倾斜过度,所述连接槽8与所述连接板11均为环形结构。
具体使用时:主管道1预装后,将水泥灌入浇灌罩7内,然后隔断板2套入到主管道1上进行密封连接,并使环形槽4套装在阻挡条5上,密封垫6用于加强密封,然后将对接管9与外套管10套装在对接管9上,连接板11进入到连接槽8内,并将螺栓14穿过沉头孔13旋拧进入到螺纹槽12内完成对接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上设置有防水结构;
所述防水结构,主要包括:隔断板(2)、底封部与连接封部;
所述隔断板(2)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面,所述底封部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与主管道(1)之间,所述连接封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上端与所述隔断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部,主要包括:对接板(3)、环形槽(4)、阻挡条(5)、密封垫(6)以及浇灌罩(7);
所述对接板(3)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现,所述环形槽(4)开在所述隔断板(2)下表面,所述阻挡条(5)设置在所述对接板(3)表面且嵌装在所述环形槽(4)内,所述密封垫(6)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与所述对接板(3)之间,所述浇灌罩(7)设置在所述主管道(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封部,主要包括:连接槽(8)、对接管(9)、外套管(10)、连接板(11)、螺纹槽(12)、沉头孔(13)、螺栓(14)以及内隔板(15);
所述连接槽(8)开在所述隔断板(2)表面,所述对接管(9)插装在所述主管道(1)上端,所述外套管(10)设置在所述对接管(9)侧表面,所述连接板(11)设置在所述外套管(10)下端面且嵌装在所述连接槽(8)内,所述螺纹槽(12)开在所述连接槽(8)内底面,所述沉头孔(13)开在所述连接板(11)表面,所述螺栓(14)穿过所述沉头孔(13)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12)内,所述内隔板(15)设置在所述隔断板(2)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外套管(10)与所述主管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0)侧表呈倾斜过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8)与所述连接板(11)均为环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