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2232发布日期:2021-10-27 18:5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建筑物的减震减压不容乐观。所以在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房屋建筑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间隙,传统的抗震缝没有消耗能量,没有反馈力的结构,不能承受较长时间、高强度的震动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抗震缝没有消耗能量,没有反馈力的结构,不能承受较长时间、高强度的震动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解决传统的抗震缝没有消耗能量,没有反馈力的结构,不能承受较长时间、高强度的震动碰撞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安装在第一减震机构上。
8.优选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筒、两竖板,两竖板竖直安装,两竖板相向端上下均设置有挡板,两挡板与一竖板组成活动槽,两侧活动槽内均设置有梯形块,两梯形块顶端临近,梯形块顶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悬置端设置有第一弹簧,两第一弹簧之间设置有能量球壳,能量球壳球心设置有实心球,能量球壳与实心球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一套筒套设在两安装块上。
9.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两活动块、第三弹簧,两活动块安装在两第一减震机构之间,活动块与梯形块接触面设置有与梯形块斜面匹配的斜面,一活动块背离安装块一端设置有若干滑竿,滑竿上同轴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另一活动块连接,第三弹簧同轴套设在第二套筒、滑竿外,第三弹簧两端与活动块连接。
10.3.有益效果:
11.1.综上所述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缝隙中,该装置在受到两侧建筑物震动挤压时,两侧梯形块向内侧移动,斜面接触的活动块进行第一层减震抗压,将力传至第三弹簧,梯形块移动,使两侧安装块挤压第一弹簧,使能量球壳反复抖动,使其内实心球与第二弹簧活动,消耗来自两侧的能量,当两活动块受第三弹簧张力使,通过与梯形块接触的斜面,梯形块受向外侧的力,使其与来自两侧的挤压对抗抵消。
12.2.所述装置设置有消耗能量的能量球壳。
13.3.所述装置具有反馈力的作用,扩大装置作用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震机构结构切面图。
18.图中标号说明:
19.10、第一减震机构;110、梯形块;120、第一套筒;130、安装块;140、能量球壳;150、实心球;160、第二弹簧;170、第一弹簧;180、竖板;190、挡板;20、第二减震机构;210、活动块;220、第二套筒;230、第三弹簧;240、滑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1

4所示,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10、第二减震机构20,所述第二减震机构10安装在第一减震机构20上。
23.第一减震机构10包括第一套筒120、两竖板180,两竖板180竖直安装,两竖板180相向端上下均设置有挡板190,两挡板190与一竖板180组成活动槽,两侧活动槽内均设置有梯形块110,两梯形块110顶端临近,梯形块110顶端设置有安装块130,安装块130悬置端设置有第一弹簧170,两第一弹簧170之间设置有能量球壳140,能量球壳140球心设置有实心球150,能量球壳140与实心球150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160,第一套筒120套设在两安装块130上。
24.所述第二减震机构20包括两活动块210、第三弹簧230,两活动块210安装在两第一减震机构10之间,活动块210与梯形块110接触面设置有与梯形块110斜面匹配的斜面,一活动块210背离安装块130一端设置有若干滑竿240,滑竿240上同轴套设有第二套筒220,第二套筒与另一活动块210连接,第三弹簧230同轴套设在第二套筒220、滑竿240外,第三弹簧230两端与活动块210连接。
25.综上所述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缝隙中,该装置在受到两侧建筑物震动挤压时,两侧梯形块110向内侧移动,斜面接触的活动块210进行第一层减震抗压,将力传至第三弹簧230,梯形块110移动,使两侧安装块130挤压第一弹簧170,使能量球壳140反复抖动,使其内实心球150与第二弹簧160活动,消耗来自两侧的能量,当两活动块210受第三弹簧230张力使,通过与梯形块110接触的斜面,梯形块110受向外侧的力,使其与来自两侧的挤压对抗抵消。
26.所述装置设置有消耗能量的能量球壳140。
27.所述装置具有反馈力的作用,扩大装置作用力。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震机构(10)、第二减震机构(20),所述第二减震机构(20)安装在第一减震机构(10)上;第一减震机构(10)包括第一套筒(120)、两竖板(180),两竖板(180)竖直安装,两竖板(180)相向端上下均设置有挡板(190),两挡板(190)与一竖板(180)组成活动槽,两侧活动槽内均设置有梯形块(110),两梯形块(110)顶端临近,梯形块(110)顶端设置有安装块(130),安装块(130)悬置端设置有第一弹簧(170),两第一弹簧(170)之间设置有能量球壳(140),能量球壳(140)球心设置有实心球(150),能量球壳(140)与实心球(150)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160),第一套筒(120)套设在两安装块(130)上;所述第二减震机构(20)包括两活动块(210)、第三弹簧(230),两活动块(210)安装在两第一减震机构(10)之间,活动块(210)与梯形块(110)接触面设置有与梯形块(110)斜面匹配的斜面,一活动块(210)背离安装块(130)一端设置有若干滑竿(240),滑竿(240)上同轴套设有第二套筒(220),第二套筒与另一活动块(210)连接,第三弹簧(230)同轴套设在第二套筒(220)、滑竿(240)外,第三弹簧(230)两端与活动块(210)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一种房屋建筑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安装在第二减震机构上,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缝隙中,该装置在受到两侧建筑物震动挤压时,两侧梯形块向内侧移动,斜面接触的活动块进行第一层减震抗压,将力传至第三弹簧,梯形块移动,使两侧安装块挤压第一弹簧,使能量球壳反复抖动,使其内实心球与第二弹簧活动,消耗来自两侧的能量,当两活动块受第三弹簧张力使,通过与梯形块接触的斜面,梯形块受向外侧的力,使其与来自两侧的挤压对抗抵消。自两侧的挤压对抗抵消。自两侧的挤压对抗抵消。


技术研发人员:侯绪涛 李玉华 王金金 杨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侯绪涛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