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连接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441发布日期:2022-03-23 09:3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模具连接卡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连接卡扣。


背景技术:

2.模具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在混凝土施工中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具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具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3.目前,在用于连接模具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时,通常使用螺栓连接。但是,模具施工有着数量多、预制集中的特点,在进行大规模作业的时候,若大量使用螺栓连接,操作起来繁琐,并且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连接模具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时通常使用螺栓连接,在进行大规模作业的时候,存在操作起来繁琐,并且会消耗掉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具连接卡扣,安装过程简便,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模具连接卡扣,包括各自带有连接孔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还包括销轴和弹簧圈,所述销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销轴的小径段穿设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孔内,销轴的小径段端部穿出至第一模具外并连接有压杆,销轴的大径段抵靠在第一模具上;
7.所述弹簧圈活动连接于所述销轴上,销轴的小径段中部开设有用以将弹簧圈定位的一组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压杆一端通过转动杆销钉铰接在销轴端部,所述压杆上靠近铰接处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卡槽。
9.进一步地,一组所述凹槽包括沿销轴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上凹槽的顶部边缘和下凹槽的底部边缘均向外凸出。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具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同轴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模具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销轴依次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圈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
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销钉为穿设在销轴上的螺栓或转轴。
13.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为一体式结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替代了模具施工中螺栓的使用,其作用是连接模具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安装过程简便,只需要“一套一压”两步就可以完成安装,并且拆卸时同样操作简便,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组拼方便、拆装方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模具两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快速连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连接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连接卡扣的应用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连接卡扣的爆炸示意图,图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未示出。
20.附图中标号为:
21.1为第一模具,2为第二模具,3为销轴,4为弹簧圈,5为压杆, 6为转动杆销钉,7为上凹槽,8为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24.如图1~图3所示,模具连接卡扣,包括各自带有连接孔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还包括销轴3和弹簧圈4,所述销轴3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销轴3的小径段穿设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连接孔内,销轴3的小径段端部穿出至第一模具1外并连接有压杆5,销轴3的大径段抵靠在第一模具1上;
25.所述弹簧圈4活动连接于所述销轴3上,销轴3的小径段中部开设有用以将弹簧圈4定位的一组凹槽。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杆5一端通过转动杆销钉6铰接在销轴3端部,所述压杆5上靠近铰接处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卡槽。
27.本实施例中,一组所述凹槽包括沿销轴3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凹槽7和下凹槽8,所述上凹槽7的顶部边缘和下凹槽8的底部边缘均向外凸出,保证弹簧圈4卡在上凹槽7和下凹槽8中不会脱离。
28.具体地,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3同轴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模具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销轴3的小径段依次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
2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簧圈4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的任意一种。
3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杆销钉6为穿设在销轴3上的螺栓或转轴。
31.具体地,所述销轴3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为一体式结构。
32.工作原理:
33.初始状态下,请再次参阅图2,一方面,压杆5通过转动杆销钉6铰接在销轴3上,另一方面,弹簧圈4与销轴3处于分离状态,首先,手持销轴3依次穿过第二模具2和第一模具1,
直至销轴3的小径段从第一模具1上方穿出,接着将弹簧圈4下部套在销轴3上相应的下凹槽8中,然后转动压杆5,其上的卡槽配合弹簧圈4将其卡至上凹槽7中,从而利用弹簧圈4自身的弹性将模具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压紧,完成装配,拆除时,松开压杆5,将弹簧圈4取下后拔出销轴3,完成拆除。
34.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模具连接卡扣,包括各自带有连接孔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3)和弹簧圈(4),所述销轴(3)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销轴(3)的小径段穿设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的连接孔内,销轴(3)的小径段端部穿出至第一模具(1)外并连接有压杆(5),销轴(3)的大径段抵靠在第一模具(1)上;所述弹簧圈(4)活动连接于所述销轴(3)上,销轴(3)的小径段中部开设有用以将弹簧圈(4)定位的一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5)一端通过转动杆销钉(6)铰接在销轴(3)端部,所述压杆(5)上靠近铰接处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凹槽包括沿销轴(3)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凹槽(7)和下凹槽(8),所述上凹槽(7)的顶部边缘和下凹槽(8)的底部边缘均向外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3)同轴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模具(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销轴(3)依次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4)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销钉(6)为穿设在销轴(3)上的螺栓或转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3)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连接卡扣,包括各自带有连接孔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还包括销轴和弹簧圈,所述销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销轴的小径段穿设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连接孔内,销轴的小径段端部穿出至第一模具外并连接有压杆,销轴的大径段抵靠在第一模具上;所述弹簧圈活动连接于所述销轴上,销轴的小径段中部开设有用以将弹簧圈定位的一组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组拼方便、拆装方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模具两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快速连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价值。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昌 李青 贺岩 杨培杰 孟冉 拓宁博 尚二永 刁建忠 李正军 张海东 梁启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