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8239发布日期:2022-09-17 02: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施工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2.高炉本体的结构大致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而形成;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份构成。由于上述结构体量大,导致高炉工程施工周期普遍较长,而其中,高炉本体的框架作为高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影响着整个高炉施工的工期,其结构复杂、构件数量多、拼装工作量大,高空作业多,因此当前对于高炉本体框架的装配过程存在着安全隐患大、质量难以把控、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装配式的、用于高炉本体框架装配作业的支撑框架。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包括底座、环形支撑架和转接座,底座和环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转接座而连接;所述底座包括水平基板和设置在水平基板底部的支脚;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和将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相连接的竖梁。
6.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底座的水平基板按纵向对称、横向对称的布局分隔为四块分体板,分体板之间通过连接片、铆钉而连接,在每一块分体板的底部设置支脚。
7.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环形支撑架的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分隔为弧形段并通过竖梁连接,在下部支撑环的弧形段上设置转接座。
8.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在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的内侧分别设置辅助支撑臂和辅助支撑板。
9.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构成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接片、铆钉而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装配式支撑框架,从上部、中部、底部对高炉本体的框架进行均布式支撑,从而方便了框架的装配;同时,本框架通过竖梁使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连接,从而使支撑环的结构得到加强。通过本装配式支撑框架,可以方便地从炉体外侧根据不同进度搭建作业平台,从而便于炉体框架的交叉作业,如此,提升了安全性的同时也加快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施例的底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施例的中层框架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施例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炉体;2、底部框架;3、中层框架;4、上层框架;21、安装板;22、支腿;23、底板;24、安装块;31、支撑板;32、延伸杆;33、贴合板;34、支撑杆;35、连接块;41、顶板;42、倾斜杆;43、弧形板;44、连接板;5、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高效安装的高炉本体框架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底部框架2,底部框架2的上方设置有中层框架3,中层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上层框架4,底部框架2包括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的内侧开设有与炉体1相适配的弧形槽,安装板21的内侧与炉体1的外侧壁相贴合,中层框架3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设置为弧形结构,支撑板31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杆32,延伸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板33,贴合板33与炉体1的外侧壁相贴合,支撑板31的下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4,支撑杆34的底端与安装板21的上表面相贴合,支撑杆34与安装板21配合,可以对支撑板31进行支撑,方便了支撑板31的安装,上层框架4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顶板41,顶板41设置为弧形结构,顶板41的下表面和支撑板31的上表面之间通过连接柱5固定连接,连接柱5的设置使得中层框架3和上层框架4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升;
18.具体的,顶板41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杆42,倾斜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3,弧形板43与炉体1的外侧壁顶端相贴合,弧形板43和倾斜杆42配合,使得上层框架4可以受到炉体1的支撑,顶板41的外侧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4,相邻两个顶板41之间通过连接板44固定连接,多个顶板41相互拼接组成上层框架4,支撑板31的外侧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5,相邻两个支撑板31之间通过连接块35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板31相互拼接组成中层框架3;
19.更为具体的,安装板2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2,支腿22设置为倾斜结构,支腿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23,底板23的设置方便了安装板21的放置,安装板21的外侧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4,相邻两个安装板21之间通过安装块24固定连接,四个安装板21拼接组成底部框架2。
20.本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四个安装板21分别移动至炉体1的外侧,调节安装板21的角度,使得安装板21的内侧与炉体1的外侧壁贴合,然后通过安装块24将相邻两个安装板21固定连接,将支撑板31放置在安装板21的上方,使得贴合板33与炉体1的外侧壁贴合,同时使得支撑杆34的底端与安装板21的上表面相贴合,依次将多个支撑板31环绕摆放在炉体1的外侧,然后通过连接块35将相邻两个支撑板31之间的位置固定,通过焊机将支撑杆34与安装板2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加固,将连接柱5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31的上表面,然后将顶板41放置在连接柱5的上方,使得弧形板43与炉体1的外侧壁贴合,依次将多个连接柱5和顶板41固定在炉体1的外侧,通过连接板44将相邻两个顶板41之间的位置固定,即可完成装置的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环形支撑架和转接座,底座和环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转接座而连接;所述底座包括水平基板和设置在水平基板底部的支脚;所述环形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和将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相连接的竖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其特征是:底座的水平基板按纵向对称、横向对称的布局分隔为四块分体板,分体板之间通过连接片、铆钉而连接,在每一块分体板的底部设置支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其特征是:环形支撑架的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分隔为弧形段并通过竖梁连接,在下部支撑环的弧形段上设置转接座。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其特征是:在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的内侧分别设置辅助支撑臂和辅助支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构成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的弧形段之间通过连接片、铆钉而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高炉本体安装的装配式支撑框架;包括底座、环形支撑架和转接座,底座和环形支撑架之间通过转接座而连接;底座包括水平基板和设置在水平基板底部的支脚;环形支撑架包括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和竖梁。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装配式支撑框架,从上部、中部、底部对高炉本体的框架进行均布式支撑,从而方便了框架的装配;同时,本框架通过竖梁使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连接,使支撑环的结构得到加强。通过本装配式支撑框架,可以方便地从炉体外侧根据不同进度搭建作业平台,从而便于炉体框架的交叉作业,如此,提升了安全性的同时也加快了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加快了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加快了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玮 卫海鹏 韦宁 王立哲 耿春华 刘慎喆 陈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4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