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1845发布日期:2022-09-02 22:4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采用外伸钢板的外加强环连接形式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在受力时,外伸钢板对钢管管壁存在垂直于管壁的拉力,影响了钢管内混凝土三向受压的约束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节点质量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
4.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层、外加强环、外伸钢板以及内置钢骨,所述钢管内浇筑填充有所述混凝土层,所述钢管外侧环绕有外加强环,所述外加强环的四侧均朝外延伸形成外伸钢板,所述钢管与混凝土梁连接区域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外加强环,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管内壁对应于混凝土梁的区域设有所述内置钢骨。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钢管内壁对应混凝土梁的区域设有内置钢骨,与用于代偿混凝土梁受力时对钢管管壁的拉力,以优化节点结构的受力形式,减少节点内薄弱点,提升节点质量,满足强节点的原则。
6.优选地,所述内置钢骨为十字钢板,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均固定于钢管内壁,且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与钢管外侧的混凝土梁对应。
7.优选地,所述十字钢板的上部与混凝土梁上部平齐,所述十字钢板的下部与混凝土梁下部平齐。
8.优选地,所述十字钢板焊接于钢管内壁。
9.优选地,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支撑于混凝土梁的上层钢筋下部,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支撑于混凝土梁的下层钢筋下部。
10.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层为自密实混凝土层。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申请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的组成更加简单,减少节点内薄弱点,其节点质量更加。
1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15.附图标记:1、钢管;2、混凝土层;3、外加强环;4、外伸钢板;5、内置钢骨;6、混凝土
梁。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17.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18.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包括钢管1、混凝土层2、外加强环3、外伸钢板4以及内置钢骨5,所述钢管1内浇筑填充有所述混凝土层2,所述钢管1外侧环绕有外加强环3,所述外加强环3内侧焊接于钢管1外侧,所述外加强环3的四侧均朝外延伸形成外伸钢板4,所述钢管1与混凝土梁6连接区域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外加强环3,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4用于与混凝土梁6内的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4用于与混凝土梁6内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管1内壁对应于混凝土梁6的区域设有所述内置钢骨5。
20.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钢管1内壁对应混凝土梁6的区域设有内置钢骨5,与用于代偿混凝土梁6受力时对钢管1管壁的拉力,以优化节点结构的受力形式,减少节点内薄弱点,提升节点质量,满足强节点的原则。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置钢骨5为十字钢板,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均固定于钢管1内壁,且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与钢管1外侧的混凝土梁6对应。
22.所述内置钢骨5采用十字钢板,其结构更加简单,以在优化节点结构受力形式的前提下,更易加工制作,且十字钢板固定于钢管1内也更简单。
23.优选地,所述十字钢板的上部与混凝土梁6上部平齐,所述十字钢板的下部与混凝土梁6下部平齐,以确保节点结构的质量。
24.进一步地,所述十字钢板焊接于钢管1内壁,以确保十字钢板与钢管1内壁的稳固性。
25.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4支撑于混凝土梁6的上层钢筋下部,且该上层钢筋与外伸钢板4焊接固定,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4支撑于混凝土梁6的下层钢筋下部,且该下层钢筋与外伸钢板4焊接固定,进而加强混凝土梁6连接在钢管1外侧的稳固性。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2为自密实混凝土层,进而自密实混凝土层能完全填充在钢管1内,获得很好的均质性。
27.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申请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的组成更加简单,减少节点内薄弱点,其节点质量更加。
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混凝土层、外加强环、外伸钢板以及内置钢骨,所述钢管内浇筑填充有所述混凝土层,所述钢管外侧环绕有外加强环,所述外加强环的四侧均朝外延伸形成外伸钢板,所述钢管与混凝土梁连接区域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外加强环,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管内壁对应于混凝土梁的区域设有所述内置钢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钢骨为十字钢板,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均固定于钢管内壁,且所述十字钢板的四边与钢管外侧的混凝土梁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钢板的上部与混凝土梁上部平齐,所述十字钢板的下部与混凝土梁下部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钢板焊接于钢管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支撑于混凝土梁的上层钢筋下部,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支撑于混凝土梁的下层钢筋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为自密实混凝土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层、外加强环、外伸钢板以及内置钢骨,钢管内浇筑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钢管外侧环绕有外加强环,所述外加强环的四侧均朝外延伸形成外伸钢板,所述钢管与混凝土梁连接区域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外加强环,位于相对上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位于相对下方的外伸钢板用于与混凝土梁内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所述钢管内壁对应于混凝土梁的区域设有所述内置钢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钢管内壁对应混凝土梁的区域设有内置钢骨,与用于代偿混凝土梁受力时对钢管管壁的拉力,以优化节点结构的受力形式,减少节点内薄弱点,提升节点质量,满足强节点的原则。满足强节点的原则。满足强节点的原则。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 赖嘉维 梁全雷 张龙 袁金康 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