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利用水蒸汽压力喷洒的沥青洒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水蒸汽压力来实现沥青自动喷洒的沥青洒布机。
现有的沥青洒布机,为了实现沥青的自动喷洒,均要采用某种方式的机械动力对热沥青施以一定的喷洒压力。提供喷洒动力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齿轮式沥青泵,从沥青罐中抽取热沥青并加压后通过喷咀喷洒;另一种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其导入密闭的沥青罐内,在热沥青的上部空间对沥青施以0.7MPa以下的压力(通常为0.2~0.4MPa),将热沥青从喷咀中压喷出来。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在沥青洒布机上设置专门的机械动力装置,从而使其结构复杂,难以小型化,且在工作时需要使用燃油以提供机械动力。这对于边远地区公路养护以及小型沥青施工维修所使用的沥青洒布机而言,显然是十分不便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带任何机械动力装置,而可以自动喷洒的沥青洒布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密闭的沥青罐内设置一水蒸汽发生器,由沥青洒布机的加热炉在对沥青进行保温和升温的同时,对水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进行加温,产生的饱和水蒸汽通过设置在水蒸汽发生器上方与密闭的沥青罐相通的钢管,进入沥青罐上方,对热沥青加压,热沥青即可在水蒸汽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喷洒了。由于水与沥青是同时加热的,它们的加热温度相同,通过水蒸汽的焓一熵图可知,在沥青的喷洒工作温度范围内(一般为120℃~140℃),所产生的饱和水蒸汽压力相应为0.2~0.38MPa(一般喷洒压力应在0.2MPa以上),这恰为沥青喷洒所需的压力,即使达到沥青的最高喷洒温度160℃时,此时,饱和水蒸汽的压力为0.64MPa,也低于安全压力0.7MPa(普通低压容器的压力上限),这样,只要保持沥青的加热温度在沥青的喷洒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获得足够且安全的喷洒压力,从而实现了沥青的顺利喷洒。
本实用新型只在沥青洒布机的密闭的沥青罐内设置了一个水蒸汽发生器,即实现了沥青的自动喷洒,从而省却了为提供喷洒压力所需的动力而设置的专门的机械设备,免除了为提供机械动力所需的燃油消耗,大大简化了沥青洒布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作业,尤其适用于小型道路的养护维修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沥青洒布机的结构剖面图。其中1-加热炉;2-密闭的沥青罐;3-加沥青口;4-密封盖;5-温度计;6-安全阀;7-钢管;8-水蒸汽发生器;9-排烟道;10-加水口;11-阀;12-压力计;13-出油阀;14-喷洒软管;15-喷咀;16-手推车;17-沥青;18-水。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结构及工作情况。
在密闭的沥青罐(2)的上方有一个带有密封盖(4)的加沥青口(3);在密闭的沥青罐(2)内有一个水蒸汽发生器(8),用钢管(7)将水蒸汽发生器(8)与密闭的沥青罐(2)相连通,钢管(7)从密闭的沥青罐(2)上方引入,是为了避免沥青溢入水蒸汽发生器(8)内以及避免水进入沥青内部可能造成的沥青翻腾(俗称溢锅);在水蒸汽发生器(8)的上部开有加水口(10),通过两个串联的阀(11)将水加入,两个阀之间的容积与密闭的沥青罐(2)总容积之比为11000,以使所加水量保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水蒸汽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均处于饱和状态,而不出现过热蒸汽,加水时,先打开上阀,让水充满量阀之间的中间容器,再关闭上阀,然后打开下阀,把定量的水加进水蒸汽发生器(8)内,这种双阀定量加水的设计即保证了定量加水,又可避免在加水时蒸汽的外喷;在密闭的沥青罐(2)上方还设有温度计(5)和压力计(12),以指示操作参数;密闭的沥青罐(2)上方的压力安全阀(6)的泄放压力调至0.7MPa;加热炉(1)在密闭的沥青罐(2)的下方,其排烟道(9)通穿水蒸汽发生器(8),以利用余热,该炉可以使用煤或其他燃料;整个沥青洒布机置于一部两轮手推车(16)上;喷洒软管(14)连接于出油阀(13),当需喷洒时,打开出油阀(13),沥青在饱和水蒸汽的压力下,通过出油阀(13)、喷洒软管(14)和喷咀(15)喷洒到路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由密闭的沥青罐、加热炉和在密闭的沥青罐上装设的温度计、压力计、压力安全阀以及联接于密闭的沥青罐下部的出油阀、喷洒软管、喷咀所组成的沥青洒布机。其特征在于在密闭的沥青罐内设有一个水蒸汽发生器,其上方有一钢管与密闭的沥青罐的上方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水蒸汽压力进行沥青的喷洒作业的沥青洒布机,可以在不带任何机械动力设备的条件下实现沥青的自动喷洒。它是在一个密闭的沥青罐内装有一个水蒸汽发生器,以同一个加热炉对密闭的沥青罐内的沥青和水同时进行加热至沥青的喷洒工作温度(约120~140℃),水蒸汽发生器内将产生相同温度的饱和水蒸汽,其压力为0.2~0.38MPa。热沥青即可在该水蒸汽压力下安全顺利地通过喷嘴均匀地喷洒到路面上。
文档编号E04D7/00GK2036979SQ88209448
公开日1989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13日
发明者陈启宗, 薛世贵 申请人:陈启宗, 薛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