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电极垂直布置玻璃纤维代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5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对电极垂直布置玻璃纤维代铂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两对电极垂直布置玻璃纤维代铂炉,是对现有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的一项重要改革,属于玻璃纤维拉丝技术领域。
目前国外连续玻璃纤维的生产,如美国的欧文思·康宁公司,PPG公司,几乎绝大部份采用池
拉丝,而一些特殊用途的细纱则采用全铂坩埚拉丝,为我国所独创的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自70年代起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加热方式均采用一对电极,这样导致了在电力线的等位面上会产生温差,以及温差累积效应;仅仅依靠炉内热辐射和对流所产生的热均化作用,对小型代铂炉内的玻璃液作业流股的温度均匀性,尚能满足拉丝工艺最低限度的要求,但随着多排多孔拉丝漏板的应用,玻璃液流股流量显著增大,玻璃液来不及均化,因此一对电极所提供的温度场已不能适应拉丝工艺的要求;虽然以往在代铂炉的试验中,也曾经用过两对平行布置的电极,但试验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减小炉内的温差。再者,原有的代铂炉多为长方体形状,在其四角的玻璃液容易产生不流动的“死角”,也达不到玻璃液均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两对电极垂直布置的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其代铂炉为正多边形或圆形,以达到提高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中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满足大流量多排多孔漏板的拉丝工艺要求。
本代铂炉结构见附


图1、附图2。
①测液孔②加球孔③顶 盖④电极Ⅰ-Ⅰ′,Ⅱ-Ⅱ′⑤侧 墙⑥炉 底⑦流液槽测液孔①,加球孔②均在顶盖上面,测液孔①供测量液面高度之用,加球孔②与自动加球机相连接,供加入玻璃球之用,顶盖③和侧墙⑤均用白泡石砌筑,炉底⑥通常采用刚玉砖和白泡石砌筑。电极④的长度为a,宽度为b,厚度为δ,电极仰角α为80°左右,电极通常采用金属钼板制作,也可采用铂铑合金制作,两对电极Ⅰ-Ⅰ′,Ⅱ-Ⅱ′垂直布置,分别供电,在流液槽⑦的上方可以获得旋转的电力线,也可获得分时垂直的电力线,从而产生比一对电极更为均匀的温度场。通常两对电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即同一高度)垂直布置,亦可在不同高度上分层垂直交叉布置,(见附图3,附图4)以满足垂直深层熔化的工艺要求。本代铂炉为消除“死角”玻璃液,使玻璃液均化得更好,采用如下形状正方形(见附
图1、附图2)正八边形(见附图5、附图6);圆形(见附图7、附图8);如为正多边形代铂炉,则采用平板状电极;圆形代铂炉则采用圆弧板状电极。炉底部有液槽⑦,在其下方托有多排、多孔漏板,以供拉丝之用。
本代铂的优点是由于两对电极匀称布置在炉壁周围,比一对电极的代铂炉传热更为均匀,使得玻璃液均化得更好,成型区温度稳定,改善和提高了玻璃液质量,减少断头飞丝,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尤其适合无碱、中碱、多排、多孔的拉丝工艺,对高强纤维和高弹纤维代铂炉,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以正八边形代铂炉为例(见附图5、附图6)边长L=180mm,炉高H=330mm,两对钼板电极在同一水平面上垂直布置,分别供电,电极尺寸a×b=160×140mm,厚度δ=5mm,电极仰角α为80°,玻璃液深h=210mm,电极复盖层厚度h1=20mm,该代铂炉特别适合400孔以上的多排、多孔以及各种成份的玻璃纤维拉丝作业。
权利要求1.两对电极垂直布置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由测液孔、加球孔、顶盖、侧墙、电极、炉底及流液槽所组成,其特征在于A、两对电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即同一高度)垂直布置,B、两对电极分层垂直交叉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铂炉,其特征在于代铂炉的形状为如下所述中的一种A、正方形,B、正八边形,C、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代铂炉,其特征在于A、正多边形代铂炉采用平板状电极,B、圆形代铂炉采用圆弧板状电极。
专利摘要本代铂炉的特点是两对电极垂直布置,代铂炉结构形状为正多边形或圆形,以达到提高玻璃纤维拉丝代铂炉中玻璃液的温度均匀性,满足大流量、多排、多孔漏板的拉丝工艺要求。本代铂炉的优点是由于两对电极匀称分布在炉壁周围,因而比一对电极的代铂炉传热更为均匀,使得玻璃液均化得更好,成型区温度稳定,减少断头飞丝,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3B37/00GK2059438SQ89205299
公开日1990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1日
发明者吴金萱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