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98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物,尤其属于混铁车内衬砌筑用的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砌筑混铁车内衬时用的支撑物,是采用木旋胎,即在砌筑好下半圆后,要砌筑上半圆内衬时,必须在搭设脚手架之后,在脚手架上放置事先制作好的木旋胎,砌筑人员再在旋胎上进行砌筑。其不足一是要用木材制作旋胎,不仅浪费木材等材料,而且由于使用不慎或使用时间较长、或受雨淋,则易损易腐,重复使用次数少;二是砌筑人员的工作姿态为不佳姿态,易劳累,由于在砌体与永久层之间留有20~40毫米的间隙需充填浇铸料,而间隙较小,不能保证其牢固密实,由此导致砌筑质量不能保证;三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需用工期长,一般需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筑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砌筑混铁车内衬劳动强度小、施工期短、不需木旋胎及脚手架、且能提高施工质量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在于由槽形支座、套筒、螺杆、通孔、旋转杆组成,以螺杆的通孔为中心两边对称套有套筒,该套筒的一端与槽形支座连接,为了使支架能伸缩,即方便于支架的支撑和拆卸,且能起到根据混铁车内径的大小调节其支架的长度,故将螺杆与套筒通过螺纹配合而达到。以通孔为中心,螺杆两边的螺纹为相互反方向。
根据混铁车内径形状要求,其支架的套筒与槽形支座的连接当用于中间的圆柱体部分时,则为固定连接,当用于锥体部分时,则采用柔性连接。旋转杆与通孔相配合,即当工作时,将旋转杆插入通孔内转动即可。
工作原理当混铁车内衬进行砌筑时,将螺杆的两端分别套上套筒,将旋转杆插入通孔内并顺时针转动,则套筒向两端张开,致使支架的槽形支座顶在砌体上,当将混铁车的内衬下半部分砌筑到超过下半部分后,则转动混铁车,使没有砌筑的部分被转动到下面或侧面,其位置能使得砌筑人员保持较好的工作姿势即可,直到砌筑完毕。砌筑结束后,将旋转杆逆时针旋转,这时,支架收拢进行拆卸。
在砌筑混铁车内衬或相关技术领域采用该支架,工作方便、施工期短,施工期比原来可缩短60%,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施工质量,且不用木制旋胎及搭设脚手架,降低了成本,是目前砌筑混铁车内衬或相近领域的理想工具。


如下图1为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筒与槽形支座采用球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架使用状态图一图5为支架使用状态图二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如下由槽形支座1、套筒2、螺杆3、通孔4、旋转杆5组成的混铁车2内衬砌筑用支架,在于以螺杆3上的通孔4为中心,两边对称套有套筒2,套筒2的内螺纹与所套螺杆3的杆端的螺纹相配合,以起固定作用,加强其支撑力,并用于调节支架的长度。用于砌筑混铁车中间圆柱体部分的支架,其套筒2的一端与槽形支座1为固定连接,即将两者焊接而成;当其支架用于支撑在混铁车两端的锥体部分时,其套筒2与槽形支座1为柔性连接,即套筒2与槽形支座1通过连接支座6采用万向球头连接,也可以将球头做成圆台式的或用销子进行连接,以使其支架能根据锥体部分的形状进行调节。旋转杆5在支架要进行支撑或拆卸时,将其插入通孔4内进行旋转即可。上述套筒2与螺杆3、旋转杆5与通孔4均可拆卸,在使用时进行装配即可。
工作原理混铁车内衬进行砌筑时,将螺杆的两端分别装上套筒2,径向置于混铁车内,每隔1~1.5米设置一根。将旋转杆5插入通孔4内进行顺时针旋转,支架向两端张开直至顶在砌体上,在下面的部分砌筑好后,转动混铁车的四分之一或余下的不到二分之一部分,使砌筑人员能保持较好工作姿态的位置即可,继续进行砌筑直至结束。砌筑完毕后,将旋转杆5逆时针转动,这时支架收拢,便可拆卸。
权利要求1.一种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槽形支座1、套筒2、螺杆3、通孔4及旋转杆5组成,以螺杆3上的通孔4为中心,两边套有套筒2,套筒2的一端连接在槽形支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以通孔4为中心,螺杆3的两边为相互反方向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混铁车中间圆柱体部分的支架,其套筒2与槽形支座1为固定连接,混铁车两端锥体部分的支架,其套筒2与槽形支座1之间通过连接支座6进行柔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套筒2与螺杆3配合处为空心并攻有内螺纹,其余部分为实心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套筒2与螺杆3所攻螺纹为相互配合的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混铁车内衬砌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槽形支座1、套筒2、螺杆3、通孔4及旋转杆5组成,以螺杆3上的通孔4为中心两边对称套有套筒2,该套筒的另一端连接在槽形支座1上。采用该支架砌筑混铁车内衬或相似技术领域,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工期可由原来的近一个月缩短到一个星期左右,比原来缩短近60%。由于不需要木旋胎及搭脚手架,且可长期重复使用,使成本又大为降低。
文档编号E04G17/06GK2326668SQ9724165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4日
发明者叶天长, 朱洪发, 黄汉民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