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

文档序号:954248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当地震发生时,高位水塔、水箱随之摇摆,箱体内的水也会晃动起来。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其晃动滞后于箱体的摇摆,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位水塔、水箱重心的分布,减小了水体自重产生的附加弯矩。
[0003]传统的高位水塔、水箱设计时,不考虑水在改善地震中水塔重心分布这方面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解决了地震中如何通过改变水塔重心分布从而减轻震害的问题。
[0005]—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0006]1、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各两片,以十字相交的方式焊接到一起;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上部焊接顶部加劲板3,采用双侧角焊缝;
[0007]2、再与水塔箱体上的箱壁连接,构成“九宫格”样式。
[0008]3、地震发生时,采用本方法使装置同箱体构成“九宫格”样式后,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将截留一部分水,该部分水的重力附加偏心距将减小15 % -25 %,从而有效改善水塔的重心分布,减轻震害。
[0009]步骤1中横向阻水板1不间断,两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纵向阻水板2间断,两侧采用数控铣床切角并剖口,一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另一侧焊于横向阻水板1。
[0010]步骤1中顶部加劲板3的存在增强了阻水板相互连接之间的稳定性并减小了阻水板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
[0011]步骤3中横向阻水板1及纵向阻水板2的存在将使水在地震时移位的发生延迟,从而增强水在改善地震中水塔重心分布这方面的作用。具体情况可以参看附图3。
[00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将增强水在改善地震中水塔重心分布这方面的作用。
[0013]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其中,横向阻水板1、纵向阻水板2、顶部加劲板3。
[0014]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横向阻水板1、纵向阻水板2、顶部加劲板3,周圈网格线为水塔箱体。
[0015]图3为本发明避震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0018]1、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各两片,以十字相交的方式焊接到一起;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上部焊接顶部加劲板3,采用双侧角焊缝;
[0019]2、再与水塔箱体上的箱壁连接为一体,构成“九宫格”样式。
[0020]3、地震发生时,采用本方法使装置同箱体构成“九宫格”样式后,阻水板将截留一部分水,该部分水的重力附加偏心距将减小20%,从而有效改善水塔的重心分布,减轻震害。
[0021]横向阻水板1不间断,两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
[0022]纵向阻水板2间断,两侧采用数控铣床切角并剖口,一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另一侧焊于横向阻水板1。
[0023]横向阻水板1及纵向阻水板2的存在将使水在地震时移位的发生延迟,从而增强水在改善地震中水塔重心分布这方面的作用。具体情况可以参看附图3。
[0024]顶部加劲板3的存在增强了阻水板相互连接之间的稳定性并减小了阻水板在重力作用下的弯曲变形。
[0025]从图3可以看出,原本随箱体摇摆而流到B区域的水阻挡在A区域,这部分水的重力产生的附加弯矩随力臂的减小而明显减小。
【主权项】
1.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 1)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各两片,以十字相交的方式焊接到一起;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上部焊接顶部加劲板(3),采用双侧角焊缝; 2)再与水塔箱体上的箱壁连接为一体,构成“九宫格”样式; 3)地震发生时,横向阻水板(1)与纵向阻水板(2)截留一部分水,该部分水的重力附加偏心距将减小15% -25%,从而改善水塔的重心分布,减轻震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横向阻水板(1)不间断,两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纵向阻水板(2)间断,两侧采用数控铣床切角并剖口,一侧连接于水箱箱体内部,另一侧焊于横向阻水板(1)。
【专利摘要】一种减轻地震中水塔震害的方法,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横向阻水板与纵向阻水板各两片,以十字相交的方式焊接到一起;横向阻水板与纵向阻水板上部焊接顶部加劲板,采用双侧角焊缝;再与水塔箱体上的箱壁焊接为一体,构成“九宫格”样式;地震发生时,横向阻水板与纵向阻水板截留一部分水,该部分水的重力附加偏心距将减小15%-25%,从而改善水塔的重心分布,减轻震害。优点在于:该方法将增强水在改善地震中水塔重心分布这方面的作用。
【IPC分类】E04B1/98, E04H12/30
【公开号】CN105297935
【申请号】CN201510685368
【发明人】高占阳, 张渊, 李亦鸣, 王兆村
【申请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