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10549637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墙板包括侧板设凹槽的模板一、二,模板一、二从预先就位的立柱钢筋A两侧靠拢对接,上述凹槽对接形成封闭孔A,从封闭孔A上端注入混凝土接合模板一、二、立柱钢筋A。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构成上述墙板的模板,以及采用上述模板及节点连接部构成的装配式建筑及该建筑的装配方法。本发明的墙板稳固性高,装配式建筑整体抗震性能高,装配方法节约建筑材料、施工简单、建造成本低、劳动效率高、建造速度快、减少施工垃圾。
【专利说明】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构成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的建筑领域正在经过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以实现建筑现代化的目标。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建筑构件产品在工厂内工业化生产、在建筑工地装配式施工来实现住宅产业化建设,并以此来代替传统的现场大量人工作业的方式。住宅产业化建设节约资源、节省人力、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真正实现了绿色建筑施工、实现了住宅产业化建设、满足了建筑业转型升级要求、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目标。住宅产业化建设中,装配式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形成的墙板相互之间的节点连接需要达到建筑结构设计及抗震设计的要求。
[0003]如图12所示,为目前行业内节点连接常见做法,墙板V、连接立柱21'内均设置有钢筋笼,在墙板V的转角处,构成墙板2'的构件与节点处的连接立柱21'直接对接,构件内的钢筋笼和连接立柱21'内的钢筋笼相互独立。此图仅以墙板V转角处为例进行说明,墙板2丨的“T”型交叉处、“十”字交叉处做法与此相同。该种连接方式虽简单易行,但由于构件和连接立柱21丨之间仅为接触连接,故而连接效果差,节点处稳固性较差,建筑物抗震性能弱,建筑质量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建筑材料、施工简便、稳固性高、抗震性能强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
[0005]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包括模板一、模板二,
[0006]所述模板一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0007]所述模板二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三,所述凹槽三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0008]所述模板一、模板二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地基上预设竖向布置的竖向钢筋、立柱钢筋A,先将所述模板一、模板二吊起并沿竖向钢筋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插入对应的通孔内,然后,当模板一、模板二对接时,立柱钢筋A已经就位,位于所述立柱钢筋A不同侧的所述模板一、模板二沿各自宽度W方向相向移动,最终使凹槽二和凹槽三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所述凹槽二和所述凹槽三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并形成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的封闭孔A;
[0009]当所述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的封闭孔A形成后,从所述封闭孔A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所述模板一、模板二、立柱钢筋A。
[0010]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还提供模板三,所述的模板三其中一个侧边上也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五,所述凹槽五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0011]所述模板二的另一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四,所述凹槽四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0012]所述模板三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地基上预设立柱钢筋B,先将所述模板二吊起并沿竖向钢筋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插入对应的通孔内,然后,当模板三、模板二对接时,立柱钢筋B已经就位,所述模板三沿自身宽度W方向向模板二移动,最终使凹槽四和凹槽五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所述凹槽四和所述凹槽五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并形成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的封闭孔B;
[0013]当所述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的封闭孔B形成后,从所述封闭孔B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所述模板三、模板二、立柱钢筋B。
[0014]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中所述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的高度H为2.5?
3.5m,宽度W为0.4?2m,所述凹槽二、凹槽三、凹槽四、凹槽五的深度d为0.1?0.2m,所述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的厚度D为0.15?0.2m,所述凹槽二、凹槽三、凹槽四、凹槽五槽口处宽度B为0.08?0.14m。
[0015]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若干块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对接排列形成墙板,所述墙板的转角处通过“L”型节点连接部连接、“T”型交叉处通过“T”型节点连接部连接、“十”字交叉处通过“十”字型节点连接部连接,所述“L”型节点连接部包括现浇在所述转角处且内设“L”型钢筋笼的“L”型立柱,所述“T”型节点连接部包括现浇在所述“T”型交叉处且内设“T”型钢筋笼的“T”型立柱,所述“十”字型节点连接部包括现浇在所述“十”字交叉处且内设“十”字型钢筋笼的“十”字型立柱,所述“L”型钢筋笼、“T”型钢筋笼、“十”字型钢筋笼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所述伸出端相邻的模板一或模板二或模板三内部。
[0016]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所述封闭孔A、封闭孔B内的立柱钢筋A、立柱钢筋B上还设有水平横向箍筋钢筋构成的钢筋笼A、钢筋笼B,所述通孔内均浇注有混凝土,所述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内沿各自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布置有若干根沿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各自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一端固设预埋件,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两两拼接时,通过连接件将带凹槽的两侧板对接在一起,所述“L”型钢筋笼、“T”型钢筋笼、“十”字型钢筋笼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模板上的凹槽内且与所述横向钢筋通过螺栓连接。
[00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在上述任一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中的模板。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任一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构成的装配化建筑,所述“L”型立柱、“T”型立柱、“十”字型立柱处均设置有模板及支撑体系,所述模板及支撑体系底端固定在地基上,所述模板通过穿墙螺栓与圆盘螺母与模板及支撑体系上的固定横梁安装固定,所述“L”型立柱、“T”型立柱、“十”字型立柱处还设置有与所述模板及支撑体系配合使用的定型内模板。
[0019]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还包括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L”形构件、窗洞口上部构件、窗洞口下部构件,所述“L”形构件上设有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孔,所述“L”形构件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侧板形成沿“L”形构件高度方向延伸的弧形凹槽,另一侧侧板下部封闭,上部形成“L”形豁口,所述“L”形构件靠近豁口的边缘处还开设有与孔平行的U形长孔,两块“L”形构件以U形长孔相对的方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为矩形且内部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伸出窗洞口上部构件外,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的两端分别置于两块所述“L”形构件的豁口上且所述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U形长孔内,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的高度与所述豁口的高度相同,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为上端封闭、下端开设有纵向通孔的矩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竖向钢筋向上伸入所述纵向通孔内,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布置在两块“L”形构件之间后其底部与地基固定。
[0020]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其中所述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外表面均同时预制有保温层,且所述模板一包括与所述侧板相邻的外墙板,以及与所述外墙板相对的内墙板,所述内墙板上预埋有电线盒,所述内墙板、外墙板中间位于通孔外的混凝土中预埋管路。
[0021]本发明的装配式墙板、该墙板所用的模板以及采用该墙板构成的建筑,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构成墙板的模板两两拼接时,立柱钢筋已经就位,两块模板从立柱钢筋的两侧相对靠拢,两块模板的侧板上的凹槽对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孔,将立柱钢筋包裹在封闭孔内,再在封闭孔内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立柱钢筋结构,达到增强模板连接处强度的目的,施工方便、稳固性高,大大提高了墙板的抗震强度。而且,相邻模板连接时,模板内横向钢筋上设置的预埋件,与连接件相配合,通过连接件将两块相邻模板上的预埋件连接在一起,实现模板之间的连接,该种连接方式施工方便、可靠、快捷。在墙板的转角处、“T”型交叉处、“十”字交叉处等三种节点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形成的立柱并在立柱内设置与上述节点形状匹配的钢筋笼,且相应节点处的钢筋笼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与该伸出端相邻的模板内,然后该伸出端又通过螺栓与模板内部的钢筋固定连接,这样,不但模板和立柱连接,而且模板内部的钢筋和立柱内部的钢筋笼也同时固定连接在一起,显然,这样的连接操作简便,增强了房屋节点处的稳固性,改善了房屋抗震性能,满足了抗震设计要求,提高了房屋建筑质量。
[00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A、根据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的规格尺寸进行地基的施工,并在地基上布置竖向钢筋;
[0024]B、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上对应的墙板的转角处布置“L”型钢筋笼,“T”型交叉处布置“T”型钢筋笼,“十”字交叉处布置“十”字型钢筋笼;
[0025]C、在“L”型钢筋笼、“T”型钢筋笼、“十”字型钢筋笼处设置支撑体系并增设定型外模板;
[0026]D、装配式安装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若干块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对接排列形成所述墙板,所述“L”型钢筋笼、“T”型钢筋笼、“十”字型钢筋笼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所述伸出端相邻的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内部;
[0027]E、用“L”形构件、窗洞口上部构件、窗洞口下部构件排列形成窗洞口:两块“L”形构件以U形长孔相对的方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布置在窗洞口上方且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的两端分别置于两块所述“L”形构件的豁口上,同时,所述钢筋网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U形长孔内,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布置在窗洞口下方且位于两块“L”形构件之间,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底部与地基固定;
[0028]F、将顶板覆盖在所述墙板上方形成屋顶,并在所述屋顶上布置线路、管路;
[0029]G、在所述屋顶的外围设置一圈定型模板后,为顶板、“L”型节点连接部、“T”型节点连接部、“十”字型节点连接部、通孔、封闭孔A、封闭孔B、凹槽、孔、U形长孔浇筑混凝土;
[0030]H、在所述墙板外立面上贴保温层;
[0031]1、刷涂料,完成施工。
[0032]由于装配房屋所有模板(即模板一、二、三)均为预制件,不需现场加工,因此,本方法大量采用机械吊装设备施工,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节约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不需现场加工模板,改善了劳动力作业环境,减少了施工垃圾,又大大缩短了建筑工期,房屋建造速度快也为建设业主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本方法的模板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统一加工、批量生产,建造成本低、模板产品质量好,提高了建筑质量。总之,采用本方法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符合国家实施住宅产业化,实现建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可实现建筑业创新发展、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装配化建筑及装配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的俯视剖视图;
[0035]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的主视剖视图;
[0036]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6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中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拼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0040]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41]图8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中窗洞口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0042]图9为图8的俯视图;
[0043]图10为图8的D-D剖面图;
[0044]图11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中“L”形构件的主视透视图;
[0045]图12为现有墙板节点连接部连接方式示意图;
[0046]图13为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7]图14为图7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8]图15为本发明的装配化建筑中模板一、模板二、模板三拼接过程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装配化建筑,包括地基1(也可以为下层墙体,本实施例仅以地基为例进行说明)以及由若干块钢筋混凝土预制圆孔板模板对接排列而成的墙板2。墙板2的转角处通过“L”型节点连接部21连接、“T”型交叉处通过“T”型节点连接部22连接、“十”字交叉处通过“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连接。如图3所示,“L”型节点连接部21包括现浇在转角处且内设“L”型钢筋笼212的“L”型立柱211。如图4所示,“T”型节点连接部22包括现浇在“T”型交叉处且内设“T”型钢筋笼222的“T”型立柱221。如图5所示,“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包括现浇在“十”字交叉处且内设“十”字型钢筋笼232的“十”字型立柱231。
[0050]如图6、图7、图14、图15所示,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结构、规格相同,此处统称为模板,以模板一 101为例,该模板的高度H为2.5?3.5m,宽度W为0.4?2m,模板一101上设有贯穿其高度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模板一 101的至少一个侧板(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开设有与通孔31平行的凹槽32,该凹槽32可以为一侧开口的半通孔,也可以为深槽,上述半通孔或深槽沿模板一 101高度方向的俯视图可以为半圆、半椭圆、半圆与长方形拼接在一起的形状或U形,当然,还可以根据施工需求设计为其他形状,只要其作用与本申请相同即可,此处不--列举。该凹槽32沿模板一 1I宽度W方向的深度d为0.1?0.2m,模板一 1I的厚度D为0.15?0.2m,凹槽32槽口处宽度B为0.08?0.14m。当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中相邻两块的侧板对接时,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上的两个凹槽对接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封闭孔A33。结合图1、图2所示,地基I上布置有竖向钢筋11,竖向钢筋11向上伸入上述通孔31、封闭孔A33、模板一 101另一侧板的凹槽一321、模板三103另一侧板上的凹槽六1032内。封闭孔A33内的竖向钢筋11上还布置有水平横向箍筋钢筋构成的钢筋笼302。通孔31、封闭孔A33、凹槽一 321、凹槽六1032内均浇注有混凝土。封闭孔A33内布置钢筋笼302并浇注混凝土可形成支撑柱,大大增强了墙体的支撑强度,有利于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内沿其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布置有若干根沿各模板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横向钢筋34,三块模板对接时,结合图13所示,模板二 1 2、模板三1 3的横向钢筋34的左右两端头沿模板的厚度方向设置预埋钢板300,预埋钢板300上设有螺栓孔或螺栓母,将螺栓301沿模板厚度方向的内、外表面分布的螺栓孔贯穿锚入封闭孔B331内后与竖向钢筋11、立柱钢筋B333垂直交叉。再如图3至图5所示,“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即水平横向箍筋)分别伸入与这些伸出端各自相邻的模板上的凹槽内,且与横向钢筋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见上述三块模板对接时的连接方法,此处不赘述,连接后,上述伸出端与伸入凹槽内的竖向钢筋11、立柱钢筋A111、立柱钢筋B333、钢筋笼A302、钢筋笼B303交叉连结。可见,上述三种节点处的钢筋笼与横向钢筋34的连接方式简单易行,为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51]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墙板2的上述3种节点连接部处的支撑性能,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L”型立柱211、“T”型立柱221、“十”字型立柱231处均设置有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底端固定在地基I上。各模板通过穿墙螺栓与圆盘螺母配合的方式与支撑体系上的固定横梁固定连接。该支撑体系与申请公布号为CN10419626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支撑体系结构用法完全相同,此处不赘述。
[0052]同样地,为了进一步保障节点处的稳定性,满足后续浇筑混凝土施工要求,“L”型立柱211、“T”型立柱221、“十”字型立柱231处还设置有与支撑体系配合使用的定型外模板。这样,支撑体系与定型外模板内外配合,在墙板2的内外两侧形成双向支撑,既挡住了混凝土,又有效地保证了节点处结构的稳定性。
[0053]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本发明的房屋,其窗洞口由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L”形构件4、窗洞口上部构件5、窗洞口下部构件6排列形成。“L”形构件4上设有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孔41,“L”形构件4沿其宽度方向的左侧侧板形成沿“L”形构件4高度方向延伸的弧形凹槽42,右侧侧板下部封闭,上部形成“L”形豁口 44 ο “L”形构件4靠近豁口 44的边缘处还开设有与孔41平行的U形长孔43。两块“L”形构件4以U形长孔43左、右相对的方式间隔布置,竖向钢筋向上11伸入孔41、U形长孔43内。窗洞口上部构件5为矩形且内部设置有钢筋网51,钢筋网51的左右两端沿其长度方向伸出窗洞口上部构件5外。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左右两端分别搭在两块“L”形构件4的豁口 44上,钢筋网51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入窗洞口左右两侧的U形长孔43内。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高度与豁口44的高度相同,保证了窗洞口上边缘处的平整性。窗洞口下部构件6也为矩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上端封闭,下端开设有沿构件6上下延伸的纵向通孔61,竖向钢筋向上11伸入纵向通孔61内。窗洞口下部构件6布置在两块“L”形构件4之间后其底部与地基I固定。上述窗洞口的施工简单快捷,劳动效率高,平整度高。
[0054]如图3、图7所示,以模板一101为例进行说明,各模板均包括与侧板相邻的外墙板35,以及与外墙板35相对的内墙板36,内墙板36上预埋有电线盒,内墙板36、外墙板35中间位于通孔31外的混凝土中预埋管路。根据建筑需求在模板中预埋电线盒、管路可为后续的室内装修施工提供进一步的便利,也有利于缩短工期。
[005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A、根据模板(即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的规格尺寸进行地基I的设计施工,并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I上布置竖向钢筋11,保证竖向钢筋11能顺利穿入后期布置的各预制板模板内;
[0057]B、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I上对应的墙板2的转角处布置“L”型钢筋笼212,“T”型交叉处布置“T”型钢筋笼222,“十”字交叉处布置“十”字型钢筋笼232;
[0058]C、在“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处设置支撑体系,必要时还可增设定型外模板,以配合后续混凝土浇筑并增强节点处的强度;
[0059]D、装配式安装模板,若干块模板对接排列形成墙板2,“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伸出端相邻的模板内部;
[0060]E、用“L”形构件4、窗洞口上部构件5、窗洞口下部构件6排列形成窗洞口:两块“L”形构件4以U形长孔43相对的方式平行间隔布置,窗洞口上部构件5布置在窗洞口上方且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两端分别置于两块“L”形构件4的豁口 44上,同时,钢筋网51的两端分别伸入U形长孔43内,窗洞口下部构件6布置在窗洞口下方且位于两块“L”形构件4之间,窗洞口下部构件6底部与地基I固定;
[0061]F、将顶板覆盖在墙板2上方形成屋顶,并在屋顶上布置线路、管路,该线路、管路具体布置方式参见常规技术手段;
[0062]G、在屋顶的外围设置一圈定型模板后,为顶板、“L”型节点连接部21、“T”型节点连接部22、“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通孔31、长孔33、凹槽32、孔41、U形长孔43浇筑混凝土,上述挡板不但可以挡住混凝土,还可以用于控制楼板的厚度;
[0063]H、在墙板2外立面上贴保温层;
[0064]1、刷涂料,完成施工。
[0065 ]如图1至图7,以及图13、图14、图15所示,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包括模板一 11、模板二 102,上述钢筋混凝土预制圆孔板模板包括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一 101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二 32,凹槽二 32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各截面相同;模板二 102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三1021,凹槽三1021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各截面相同;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地基I上预先设置竖向布置的竖向钢筋11、立柱钢筋Al 11,先将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吊起并沿竖向钢筋11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11插入对应的通孔31内,然后,当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对接时,立柱钢筋Al 11已经就位,此处就位指对接前已经在地基I上布置好该立柱钢筋Al 11,位于立柱钢筋Al 11左、右两侧的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沿各自宽度W方向相向移动,最终使凹槽二32和凹槽三1021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凹槽二 32和凹槽三1021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Al 11并形成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Al 11的封闭孔A33,竖向钢筋11自下而上插入对应的封闭孔A33内;当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Al 11的封闭孔A33形成后,从封闭孔A33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立柱钢筋Alll。模板三103其中一个侧边上也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五1031,凹槽五1031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各截面相同;模板二 102的另一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四1022,凹槽四1022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各截面相同;模板三103上也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地基I上预设立柱钢筋B333,先将模板二 102吊起并沿竖向钢筋11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11插入对应的通孔31内,然后,当模板三103、模板二 102对接时,立柱钢筋B333已经就位,此处的就位意思与上述立柱钢筋A111相同,模板三103沿自身宽度W方向向模板二 102移动靠拢,最终使凹槽四1022和凹槽五1031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凹槽四1022和凹槽五1031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B333并形成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B333的封闭孔B331,竖向钢筋11自下而上插入对应的封闭孔B331内;当包裹和环绕立柱钢筋B333的封闭孔B331形成后,从封闭孔B331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模板三103、模板二 102、立柱钢筋B333。
[0066]模板一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的高度H为2.5?3.5m,宽度W为0.4?2m,模板一
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凹槽二32、凹槽三1021、凹槽四1022、凹槽五1031的深度d为0.1?0.2m,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的厚度D为0.15?0.2m,凹槽二32、凹槽三1021、凹槽四1022、凹槽五1031槽口处宽度B为0.08?0.14m。
[0067]若干块模板一丨O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对接排列形成墙板2,墙板2的转角处通过“L”型节点连接部21连接、“T”型交叉处通过“T”型节点连接部22连接、“十”字交叉处通过“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连接,“L”型节点连接部21包括现浇在转角处且内设“L”型钢筋笼212的“L”型立柱211,“T”型节点连接部22包括现浇在“T”型交叉处且内设“T”型钢筋笼222的“T”型立柱221,“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包括现浇在“十”字交叉处且内设“十”字型钢筋笼232的“十”字型立柱231,“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伸出端相邻的模板一 101或模板二 102或模板三103内部。
[0068]地基I上布置有竖向钢筋11,竖向钢筋11向上伸入通孔31、封闭孔A33、封闭孔B331内,封闭孔A33、封闭孔B331内的立柱钢筋六111、立柱钢筋8333上还设有水平横向箍筋钢筋构成的钢筋笼A302、钢筋笼B303,通孔31内均浇注有混凝土,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内沿各自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布置有若干根沿模板一 10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各自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横向钢筋3 4,横向钢筋3 4—端固设预埋件,模板一 11、模板二
102、模板三103两两拼接时,通过连接件将带凹槽的两侧板对接在一起,“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模板上的凹槽内且与横向钢筋34通过螺栓301连接。
[0069]在本领域一般施工场合,即不需要在通孔中穿入钢筋的施工场合,本发明的模板可以在连接件安装到位后,水平或者垂直在作业面上移动形成对基础上已经形成的立柱钢筋的围绕(即封闭孔环绕的区域),其后自上而下浇注混泥土后,将形成立柱钢筋,并因为本发明所形成的封闭孔结构保证了最大密封接触面积从而严密封闭了两块模板形成的墙体,从而产生了本发明的模板安装方便、固接方便(包括防止墙体渗漏)的作用。即使在需要加固施工的场合,本发明的模板需要自上而下吊装到作业面上时(因为有须经过通孔穿入的钢筋),本发明的两模板沿模板高度纵向贯通的凹槽也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模板移动自由度而容易地移动到位并同时围绕立柱钢筋形成本发明的封闭孔结构,从而导致前述的各作用。
[0070]本发明的相邻两分体模板通过混凝土连成一体时也无需在两模板之间支设模板,可将混凝土直接浇注到封闭孔中,速度快、现场无污染。
[007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模板侧边上的凹槽是贯通和开口的,该贯通凹槽在凹槽开口处是连续贯通开口的,而不是间断开口的,当所述两块所述模板的带有凹槽的两侧边对接时,两凹槽对接形成一个贯通封闭孔。由于凹槽连续开口,本发明两块相邻板通过自上而下垂直移动直接对接构成一个封闭孔,在封闭孔形成前已经存在由下层建筑墙体中伸出的竖向钢筋存在,两块板对接形成封闭孔后,在封闭孔中浇筑混凝土后形成钢筋混凝土柱子。本发明相邻模板对接构成封闭孔,封闭孔中浇筑混凝土柱后,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模板形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达到相邻板之间连接和密封作用,不会发生漏水和渗水。
[0072]本发明的墙板、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7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房屋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符合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适用于高层住宅;
[0074]2、房屋装配中使用的各个预制模板均可通过成组立模机组机械化生产线进行工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0075]3、本发明的房屋全部采用现场装配式施工,施工工艺明确、施工操作简便、施工质量优良;
[0076]4、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房屋可规模化地应用于多高层建筑,还可通过测算精确控制建筑成本造价,使造价达到或接近传统现浇结构的建筑成本造价;
[0077]5、装配式房屋可显著节约模板、脚手架、水电等传统建筑行业必需的物质资源,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消耗,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078]6、采用预制模板现场装配施工,大大减少了现场加工模板产生的作业量,显著减少了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施工、加工垃圾,改善了施工环境,实现了绿色文明施工,符合环保节能要求;
[0079]7、通过立柱钢筋和混凝土形成的立柱成型快,强度高,立柱与墙板之间接合更加牢固并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整体的抗震性和耐久性。
[008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一(101)、模板二( 102), 所述模板一(101)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二(32),所述凹槽二(32)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所述模板二(102)的其中一个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三(1021),所述凹槽三(1021)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所述模板一(I OI )、模板二(I 02)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地基(I)上预设竖向布置的竖向钢筋(11)、立柱钢筋A(Ill),先将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102)吊起并沿竖向钢筋(11)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11)插入对应的通孔(31)内,然后,当模板一(101)、模板二(102)对接时,立柱钢筋A(Ill)已经就位,位于所述立柱钢筋A(Ill)不同侧的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 102)沿各自宽度W方向相向移动,最终使凹槽二 (32)和凹槽三(1021)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所述凹槽二 (32)和所述凹槽三(1021)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 111)并形成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 111)的封闭孔A( 33); 当所述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A(Ill)的封闭孔A(33)形成后,从所述封闭孔A(33)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 102)、立柱钢筋A( 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 提供模板三(103),所述的模板三(103)其中一个侧边上也开设有贯通的凹槽五(1031),所述凹槽五(1031)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所述模板二(102)的另一侧边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四(1022),所述凹槽四(1022)的各截面均为U型并且所述各截面相同; 所述模板三(103)上设有贯穿其高度H方向的若干个通孔(31),地基(I)上预设立柱钢筋B(333),先将所述模板二(102)吊起并沿竖向钢筋(11)自上而下移动,使每根竖向钢筋(11)插入对应的通孔(31)内,然后,当模板三(103)、模板二(102)对接时,立柱钢筋B(333)已经就位,所述模板三(103)沿自身宽度W方向向模板二(102)移动,最终使凹槽四(1022)和凹槽五(1031)相互靠拢并对接在一起,从而通过所述凹槽四(1022)和所述凹槽五(1031)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333)并形成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333)的封闭孔B(331); 当所述包裹和环绕所述立柱钢筋B(333)的封闭孔B(331)形成后,从所述封闭孔B(331)上端注入混凝土从而接合所述模板三(103)、模板二( 102)、立柱钢筋B(33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的高度H为2.5?3.5m,宽度W为0.4?2m,所述凹槽二(32)、凹槽三(1021)、凹槽四(1022)、凹槽五(1031)的深度d为0.1?0.2m,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的厚度D为0.15?0.2m,所述凹槽二(32)、凹槽三(1021)、凹槽四(1022)、凹槽五(1031)槽口处宽度B为0.08?0.14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若干块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对接排列形成墙板(2),所述墙板(2)的转角处通过“L”型节点连接部(21)连接、“T”型交叉处通过“T”型节点连接部(22)连接、“十”字交叉处通过“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连接,所述“L”型节点连接部(21)包括现浇在所述转角处且内设“L”型钢筋笼(212)的“L”型立柱(211),所述“T”型节点连接部(22)包括现浇在所述“T”型交叉处且内设“T”型钢筋笼(222)的“T”型立柱(221),所述“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包括现浇在所述“十”字交叉处且内设“十”字型钢筋笼(232)的“十”字型立柱(231),所述“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所述伸出端相邻的模板一(101)或模板二( 102)或模板三(103)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孔Α(33)、封闭孔Β(331)内的立柱钢筋4(111)、立柱钢筋以333)上还设有水平横向箍筋钢筋构成的钢筋笼Α(302)、钢筋笼Β(303),所述通孔(31)内均浇注有混凝土,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内沿各自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布置有若干根沿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各自宽度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横向钢筋(34),所述横向钢筋(34)—端固设预埋件,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两两拼接时,通过连接件将带凹槽的两侧板对接在一起,所述“L”型钢筋笼(212)、“Τ”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模板上的凹槽内且与所述横向钢筋(34)通过螺栓(301)连接。6.使用在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中的模板。7.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立柱(211)、“Τ”型立柱(221)、“十”字型立柱(231)处均设置有模板及支撑体系,所述模板及支撑体系底端固定在地基(I)上,所述模板)通过穿墙螺栓与圆盘螺母与模板及支撑体系上的固定横梁安装固定,所述“L”型立柱(211)、“Τ”型立柱(221)、“十”字型立柱(231)处还设置有与所述模板及支撑体系配合使用的定型内模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L”形构件(4)、窗洞口上部构件(5)、窗洞口下部构件(6),所述“L”形构件(4)上设有贯穿其高度方向的孔(41),所述“L”形构件(4)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侧板形成沿“L”形构件(4)高度方向延伸的弧形凹槽(42),另一侧侧板下部封闭,上部形成“L”形豁口(44),所述“L”形构件(4)靠近豁口(44)的边缘处还开设有与孔(41)平行的U形长孔(43),两块“L”形构件(4)以U形长孔(43)相对的方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5)为矩形且内部设置有钢筋网(51),所述钢筋网(51)的两端沿其长度方向伸出窗洞口上部构件(5)外,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两端分别置于两块所述“L”形构件(4)的豁口(44)上且所述钢筋网(51)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U形长孔(43)内,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高度与所述豁口(44)的高度相同,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6)为上端封闭、下端开设有纵向通孔(61)的矩形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竖向钢筋(11)向上伸入所述纵向通孔(61)内,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6)布置在两块“L”形构件(4)之间后其底部与地基(I)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外表面均同时预制有保温层,且所述模板一(101)包括与所述侧板相邻的外墙板(35),以及与所述外墙板(35)相对的内墙板(36),所述内墙板(36)上预埋有电线盒,所述内墙板(36)、外墙板(35)中间位于通孔(31)外的混凝土中预埋管路。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化建筑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的规格尺寸进行地基(I)的施工,并在地基(I)上布置竖向钢筋(11); B、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I)上对应的墙板(2)的转角处布置“L”型钢筋笼(212),“Τ”型交叉处布置“Τ”型钢筋笼(222),“十”字交叉处布置“十”字型钢筋笼(232); C、在“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处设置支撑体系并增设定型外模板; D、装配式安装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若干块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对接排列形成所述墙板(2),所述“L”型钢筋笼(212)、“T”型钢筋笼(222)、“十”字型钢筋笼(232)各自的伸出端分别伸入并固定在与各所述伸出端相邻的模板一(101)、模板二(102)、模板三(103)内部; E、用“L”形构件(4)、窗洞口上部构件(5)、窗洞口下部构件(6)排列形成窗洞口:两块“L”形构件(4)以U形长孔(43)相对的方式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5)布置在窗洞口上方且所述窗洞口上部构件(5)的两端分别置于两块所述“L”形构件(4)的豁口(44)上,同时,所述钢筋网(51)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U形长孔(43)内,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6)布置在窗洞口下方且位于两块“L”形构件(4)之间,所述窗洞口下部构件(6)底部与地基(I)固定; F、将顶板覆盖在所述墙板(2)上方形成屋顶,并在所述屋顶上布置线路、管路; G、在所述屋顶的外围设置一圈定型模板后,为顶板、“L”型节点连接部(21)、“T”型节点连接部(22)、“十”字型节点连接部(23)、通孔(31)、封闭孔A(33)、封闭孔B(331)、、凹槽、孔(41)、U形长孔(43)浇筑混凝土 ; H、在所述墙板(2)外立面上贴保温层; I、刷涂料,完成施工。
【文档编号】E04G11/08GK105908965SQ20161024877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张英保, 张裕照, 廖丽英
【申请人】北京珠穆朗玛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