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918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空气能够自动循环的隔离式防火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也迅速膨胀,为满足地少人多的发展趋势,只好把楼房盖的越来越高,高楼的出现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防火安全问题,现有技术的防火设备如消防车等对于高楼火灾已经显得无能为力,而高楼本身的疏散能力也常常不能满足火灾发生时短时间内疏散被困人员,还常常伴随踩踏事件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生火灾时能够隔离自救的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能够自动循环提供清洁空气、隔离火灾区,保障隔离人员的安全,其具体方案为:所述的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由隔离间、防火门、密封防火条、防火窗、进气口、隔离窗、进气管道、进气管道口、防雨罩、排气管道口、排气口、排气管道组成,其特征是隔离间层叠式设置,所述的隔离间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排气管道的上端排气管道口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所述排气管道口设置在最上层隔离间的顶板上侧,能够有效防止烟雾进入,保持排气畅通,所述进气管道的下端进气管道口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鼠蛇进入的防护网,所述进气管道口设置在最下层隔离间外部底板的上侧,能够保持空气有效进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进气管道上隔离间内底板的上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排气管道上隔离间内顶板的下侧,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设置为弹性密封的形式,关闭时在弹力作用下为密封状态,打开时稍用力按压即能够保持隔离间内的空气形成有效循环。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防火门设置在隔离间的侧壁下侧,防火门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防火门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所述防火门采用双层结构无机防火隔板,防火门的上部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窗,其特征在于防火窗设置在隔离间的侧壁上侧,防火窗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所述防火窗的隔离板设置为推拉式或折叠式,能够从室内将整个窗户完全密封,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所述隔离板的材质采用隔热阻燃板,所述隔离板上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可以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生火灾时,无法安全疏散的人员利用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能够隔离自救,设置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能够自动循环提供清洁空气,并隔离火灾区,保障隔离人员的安全,同时,救援人员在火灾现场外可以通过进气管道对被困人员进行主动输送新鲜空气。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0009]1.隔离间,2.防火门,3.密封防火条,4.防火窗,5.进气口,6.隔离窗,7.进气管道,8.进气管道口,9.防雨罩,10.排气管道口,11.排气口,12.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0011]实施例1:
[0012]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由隔离间1、防火门2、密封防火条3、防火窗4、进气口5、隔离窗6、进气管道7、进气管道口 8、防雨罩9、排气管道口 10、排气口 11、排气管道12组成,其特征是隔离间I层叠式设置,所述的隔离间I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排气管道12的上端排气管道口 10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9,所述排气管道口 10设置在最上层隔离间I的顶板上侧,能够有效防止烟雾进入,保持排气畅通,所述进气管道7的下端进气管道口 8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鼠蛇进入的防护网,所述进气管道口 8设置在最下层隔离间I外部底板的上侧,能够保持空气有效进入,所述进气口 5设置在进气管道7上隔离间I内底板的上侧,所述排气口 11设置在排气管道12上隔离间I内顶板的下侧,所述进气口 5和排气口 11均设置为弹性密封的形式,关闭时在弹力作用下为密封状态,打开时稍用力按压即能够保持隔离间I内的空气形成有效循环。
[0013]所述的进气管道7和排气管道12采用整体式设计,即进气管道7与排气管道12直接连通,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内,其材质采用钢管或铸铁管。
[0014]所述的防火门2,其特征在于防火门2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下侧,防火门2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3,防火门2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防火门2的上部设置观察窗,能够随时观察火灾情况,所述防火门2采用双层结构无机防火隔板,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窗4,其特征在于防火窗4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上侧,防火窗4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3,所述防火窗4的隔离板设置为推拉式或折叠式,能够从室内将整个窗户完全密封,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所述隔离板的材质采用隔热阻燃板,所述隔离板上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可以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16]实施例2:
[0017]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由隔离间1、防火门2、密封防火条3、防火窗4、进气口5、隔离窗6、进气管道7、进气管道口 8、防雨罩9、排气管道口 10、排气口 11、排气管道12组成,其特征是隔离间I层叠式设置,所述的隔离间I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排气管道12的上端排气管道口 10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9,所述排气管道口 10设置在最上层隔离间I的顶板上侧,能够有效防止烟雾进入,保持排气畅通,所述进气管道7的下端进气管道口 8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鼠蛇进入的防护网,所述进气管道口 8设置在最下层隔离间I外部底板的上侧,能够保持空气有效进入,所述进气口 5设置在进气管道7上隔离间I内底板的上侧,所述排气口 11设置在排气管道12上隔离间I内顶板的下侧所述进气口 5和排气口 11均设置为弹性密封的形式,关闭时在弹力作用下为密封状态,打开时稍用力按压即能够保持隔离间I内的空气形成有效循环。
[0018]所述的进气管道7和排气管道12采用分体式设计,进气管道7设置在隔离间I 一侧的侧壁内,排气管道12设置在隔离间I另一侧的侧壁内,进气管道7和排气管道12的材质采用钢管或铸铁管。
[0019]所述的防火门2,其特征在于防火门2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下侧,防火门2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3,防火门2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防火门2的上部设置观察窗,能够随时观察火灾情况,所述防火门2采用双层结构无机防火隔板,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窗4,其特征在于防火窗4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上侧,防火窗4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所述防火窗4的隔离板设置为推拉式或折叠式,能够从室内将整个窗户完全密封,关闭后能够有效防止烟火进入,所述隔离板的材质采用隔热阻燃板。
[0021]所述防火窗4的隔离板上设置有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能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和通风。
[0022]具体实施时,可将卫生间按本技术方案设计,并将卫生间内的各种管道设置为隔热阻燃材料,能够有效节约空间,充分利用。
【主权项】
1.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由隔离间(1)、防火门(2)、密封防火条(3)、防火窗(4)、进气口(5)、隔离窗(6)、进气管道(7)、进气管道口(8)、防雨罩(9)、排气管道口(10)、排气口(11)、排气管道(12)组成,其特征是隔离间(I)层叠式设置,所述的隔离间(I)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排气管道(12)的上端排气管道口(10)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9),所述排气管道口(10)设置在最上层隔离间(I)的顶板上侧,所述进气管道(7)的下端进气管道口(8)的内侧设置有防止鼠蛇进入的防护网,所述进气管道口(8)设置在最下层隔离间(I)外部底板的上侧,所述进气口(5)设置在进气管道(7)上隔离间(I)内底板的上侧,所述排气口( 11)设置在排气管道(12 )上隔离间(I)内顶板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门(2)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下侧,防火门(2)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3),防火门(2)的上部设置观察窗,所述防火门(2)采用双层结构无机防火隔板,所述观察窗采用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窗(4)设置在隔离间(I)的侧壁上侧,防火窗(4)的四周设置密封防火条(3),所述防火窗(4)上设置有从内部推拉开关的密封式观察通风窗,防火窗(4)的隔离板设置为推拉式或折叠式隔热阻燃板。
【专利摘要】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由隔离间、防火门、密封防火条、防火窗、进气口、隔离窗、进气管道、进气管道口、防雨罩、排气管道口、排气口、排气管道组成,其特征是隔离间层叠式设置,所述的隔离间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排气管道的上端排气管道口的上侧设置有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罩,所述排气管道口设置在最上层隔离间的顶板上侧,能够有效防止烟雾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生火灾时,无法安全疏散的人员利用自循环隔离式防火间能够隔离自救,设置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能够自动循环提供清洁空气,并隔离火灾区,保障隔离人员的安全,同时,救援人员在火灾现场外可以通过进气管道对被困人员进行主动输送新鲜空气。
【IPC分类】E04H9-14
【公开号】CN204357181
【申请号】CN201420781508
【发明人】陆全东
【申请人】陆全东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