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29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框架钢-混凝土组合梁。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中,框架钢-混凝土组合梁由于其结构特点,存在着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0003]在实际结构过程中,当钢梁端部存在约束且约束较强时(如框架柱、剪力墙等),钢梁端部存在负弯矩且该弯矩大于跨中弯矩;而由于组合结构的特性,对于钢梁端部而言,由于混凝土楼板处于截面受拉区,所以楼板开裂退出工作对截面承载力无贡献,钢梁端部负弯矩完全由钢梁承担;而对于钢梁中部而言,混凝土楼板处于截面受压区而承担了截面受压区全部或大部分的压力,所以其截面承载力就远大于钢梁端部承载力。也就是说,钢梁中部能形成组合截面,钢梁端部不能形成组合截面。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弯矩大的截面承载力小,弯矩小的截面承载力大。随着钢梁跨度增大,该矛盾更为突出,为了达到结构安全,设计常采用以下方法解决:
[0004]①按钢梁端部承载力取截面,这将大幅度提高用钢量。
[0005]②钢梁高度不变,按钢梁端及梁中弯矩分别配置上下冀缘,但此方法会使钢梁端部冀缘板比钢梁中部厚得多,这样会增加用钢量及制作难度。
[0006]③梁端及梁中采用不同高度,这样会降低建筑使用净高,影响美观,建筑专业难以接受。
[0007]同时,以上方法钢梁端部截面稳定性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0009]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的钢梁,和设在钢梁上翼缘上面的混凝土楼板;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接触的钢梁端部,设有开口或闭口的箱体,箱内灌浇混凝土 ;箱体另一侧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
[0010]所述箱体可以是在钢梁的端部,用隔板与钢梁的上翼缘、腹板、下翼缘和框架柱(或剪力墙)侧面隔成;也可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箱体,两侧分别与钢梁、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
[0011]为进一步提高钢梁端部的承载力,可以在钢梁端部上方的混凝土楼板中设置平行于钢梁方向的纵向受拉钢筋。
[001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提高了钢梁端部的承载力、刚度及整体稳定,可在构件生产厂家进行预装配,施工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梁高度,节省用钢量。具体是:
[0013]1、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在采用相同冀缘及梁高情况下,使钢梁端部及跨中截面承载力满足受力要求,从而克服常规设计组合梁存在的缺点,降低用钢量及提高建筑净空;
[0014]2、通过钢梁端部上方设置抗拉钢筋,增加钢梁端部受拉区抗拉能力,使钢梁上翼缘在保持厚度不变情况下,钢梁端部截面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降低整根梁用钢量;
[0015]3、钢梁端部为箱型及箱中浇灌混凝土,增强下梁端截面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17]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0019]附图标记:1一一上翼缘;2—一腹板;3—一下翼缘;4一一楼板;5—一框架柱;6--箱体内的混凝土 ;7--受拉钢筋;8--框架柱侧面;9--隔板。
[00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的钢梁,和设在钢梁上翼缘上面的混凝土楼板;在与框架柱接触的钢梁端部,设有闭口的箱型,箱内灌浇混凝土,所述箱型由上翼缘、腹板、下翼缘和框架柱侧面、隔板组成;在钢梁端部上方的混凝土楼板中设置平行于钢梁方向的纵向受拉钢筋。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的钢梁,和设在钢梁上翼缘上面的混凝土楼板;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接触的钢梁端部,设有开口或闭口的箱体,箱内灌浇混凝土;箱体另一侧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是在钢梁的端部,用隔板与钢梁的上翼缘、腹板、下翼缘和框架柱(或剪力墙)侧面隔成;或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箱体,两侧分别与钢梁、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在钢梁端部上方的混凝土楼板中设置平行于钢梁方向的纵向受拉钢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的钢梁,和设在钢梁上翼缘上面的混凝土楼板;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接触的钢梁端部,设有开口或闭口的箱体,箱内灌浇混凝土;箱体另一侧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提高了钢梁端部的承载力、刚度及整体稳定,可在构件生产厂家进行预装配,施工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梁高度,节省用钢量。
【IPC分类】E04B1-00, E04B1-38, E04B1-30
【公开号】CN204590234
【申请号】CN201520274647
【发明人】许耿群, 王湛, 陈红萍, 卢钊柳
【申请人】许耿群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