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顶升装置,特别是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
目.0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施工一般高度均在30米以下,少数高度在30米以上的超高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施工多采用分段顶升法,一次性顶升的成功率不高。并且在顶升混凝土时,连接钢管柱和进料管之间的焊缝有时会被撕裂从而造成顶升失败。
[0003]此外,在钢管柱高度超过40米时,混凝土在顶升过程中由于压力很大造成整个顶升装置的振动,严重时会损坏管道间连接件,造成顶升失败,尤其是在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转变的弯道连接处,若采用高压胶管,其振动更大,更容易造成顶升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的一次顶升,并且能够对混凝土引起的顶升装置的振动进行缓冲吸振。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与泵车连接的泵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倾斜设置,所述泵管上设置有止流阀,所述泵管和进料管间通过高压胶管连接,所述进料管穿过焊接在钢管柱上的套管伸入至钢管柱内,套管与进料管间设有吸震层,套管外周焊有若干加强筋板;所述泵管的下面设有第一稳定支架,所述高压胶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稳定支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定支架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一支撑杆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承压底座构成,第一承压底座上还设置一层第一橡胶吸震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稳定支架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二支撑杆和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承压底座构成,其中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承压底座间通过铰链可活动连接,第二稳定支架上还设置有三角稳固支架。
[000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进料管与钢管柱间设置套管,而非直接焊接,且套管通过加强筋与钢管柱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进料管的损伤且直接避免了进料管与钢管间的连接损坏,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进料管与泵管间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能够对进入钢管柱的混凝土进行缓冲,且第一稳定支架和第二稳定支架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泵管及高压胶管的震动,从而避免了整个顶升装置各组成部位间连接处的损坏,提高了顶升装置的安全性及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稳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2]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与泵车连接的泵管I和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倾斜设置,所述泵管I上设置有止流阀3,所述泵管I和进料管2间通过高压胶管4连接,所述进料管2穿过焊接在钢管柱15上的套管5伸入至钢管柱15内,套管5与进料管2间设有吸震层,套管5外周焊有若干加强筋板6 ;所述泵管I的下面设有第一稳定支架7,所述高压胶管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稳定支架。
[0013]所述第一稳定支架7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一支撑杆12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2上端的第一承压底座13构成,第一承压底座13上还设置一层第一橡胶吸震层14。
[0014]所述第二稳定支架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二支撑杆8和固定在第二支撑杆8上端的第二承压底座构成9,其中第二支撑杆8和第二承压底座9间通过铰链10可活动连接,第二稳定支架上还设置有三角稳固支架11。
[0015]采用上述装置顶升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为:
[0016]I)打水,用水代替混凝土进行打压顶升,至水到柱顶溢出后,顶升打压结束,柱底部开小孔将水排净后再焊补上;
[0017]2)先顶升至少I立方米的水泥砂浆,再顶升混凝土,混凝土紧随在水泥砂浆的后面,水泥砂浆在前面开道,一次完成混凝土的顶升。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混凝土可做适当调整,以确保钢管柱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
[0018]打水和采用水泥砂浆在前面开道的作用都是为了润滑柱的内表面,较大程度地减小混凝土与柱的内表面的摩擦阻力。
[0019]顶升混凝土时,第一稳固支架和第二稳固支架的存在使得顶升装置的震动得以缓冲和吸收,保证了一次完成混凝土顶升的成功率。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与泵车连接的泵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倾斜设置,所述泵管上设置有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和进料管间通过高压胶管连接,所述进料管穿过焊接在钢管柱上的套管伸入至钢管柱内,套管与进料管间设有吸震层,套管外周焊有若干加强筋板;所述泵管的下面设有第一稳定支架,所述高压胶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稳定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支架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一支撑杆和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端的第一承压底座构成,第一承压底座上还设置一层第一橡胶吸震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定支架由可调节高度的第二支撑杆和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承压底座构成,其中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承压底座间通过铰链可活动连接,第二稳定支架上还设置有三角稳固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顶升装置,包括与泵车连接的泵管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倾斜设置,所述泵管上设置有止流阀,所述泵管和进料管间通过高压胶管连接,所述进料管穿过焊接在钢管柱上的套管伸入至钢管柱内,套管与进料管间设有吸震层,套管外周焊有若干加强筋板;所述泵管的下面设有第一稳定支架,所述高压胶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稳定支架。该装置能够实现超高变径钢管柱内混凝土的一次顶升,并且能够对混凝土引起的顶升装置的振动进行缓冲吸振。
【IPC分类】F16L3/02, E04G21/02, F16L3/015
【公开号】CN204703520
【申请号】CN201520412235
【发明人】王正勇, 涂善珍, 杨军, 马跃先, 王晨炜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