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4085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帘,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
【背景技术】
[0002]在混凝土生产企业,混凝土搅拌楼是非常重要的设备,是混凝土上料、下料、计量、搅拌、出料的生产空间。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搅拌楼出料时,如果处在阳光照射下,就无法看清下料状态,造成下料时混凝土迸撒,浪费严重,同时还会污染罐车,据统计,某生产企业每天由此所造成的混凝土损失将近I立方米,按每立方米300元计算,每月损失近9000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使用的遮阳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安装拆卸容易,实用性强;解决了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因阳光直射无法看清下料状态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包括内夹板、外夹板、帘板和螺栓,所述内夹板和外夹板的长度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宽度相适应,内夹板和外夹板将帘板夹住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夹板顶部设有至少2个耳座,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帘板由多个同宽的橡胶板并排组成。
[0006]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5?10mm。
[0007]所述帘板由多个中间短、两侧长的橡胶板并排组成,形成折线弧形或η字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安装拆卸容易,实用性强;解决了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因阳光直射无法看清下料状态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帘板为折线弧形)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帘板为η字形)
[0012]图中:1.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2.外夹板3.帘板4.螺栓5.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4]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包括内夹板、外夹板2、帘板3和螺栓4,所述内夹板和外夹板2的长度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 I宽度相适应,内夹板和外夹板2将帘板3夹住后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内夹板顶部设有至少2个耳座5,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 I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帘板3由多个同宽的橡胶板并排组成。
[0015]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5?10mm。
[0016]所述帘板3由多个中间短、两侧长的橡胶板并排组成,形成折线弧形或η字形。
[0017]先按照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I的宽度制作内夹板和外夹板2,并沿长向钻孔用于安装螺栓4。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 I上方的钢结构横梁上焊接2个挂钩;内夹板对应挂钩位置焊接2个耳座5。同宽的橡胶板裁切成不同的长度,按照中间短两侧长的规律将橡胶板依次放置在内夹板上形成帘板3,放置好帘板3后,将外夹板2与内夹板对齐后通过螺栓4整体固定,遮阳帘即制作完成。使用时,将内夹板上的耳座5对应挂在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 I横梁的挂钩上即可,并可通过卡板或螺母固定。此遮阳帘根据需要随时可以取下,不会影响正常生产,使用十分方便。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夹板、外夹板、帘板和螺栓,所述内夹板和外夹板的长度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宽度相适应,内夹板和外夹板将帘板夹住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夹板顶部设有至少2个耳座,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帘板由多个同宽的橡胶板并排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5?10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帘板由多个中间短、两侧长的橡胶板并排组成,形成折线弧形或η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遮阳帘,包括内夹板、外夹板、帘板和螺栓,所述内夹板和外夹板的长度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宽度相适应,内夹板和外夹板将帘板夹住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夹板顶部设有至少2个耳座,与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帘板由多个同宽的橡胶板并排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安装拆卸容易,实用性强;解决了混凝土搅拌楼出料口因阳光直射无法看清下料状态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IPC分类】B28C7/16
【公开号】CN205326003
【申请号】CN201521054992
【发明人】周宏博, 谷晓峰, 冯永德
【申请人】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