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241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混凝土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包括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长方形主体,所述的长方形主体内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距离所述的长方形主体表面最近的钢筋或钢筋网片与所述主体表面距离大于12mm,所述的长方形主体上表面依次设置保温层、防渗层,所述长方形主体前后或左右需要安装的表面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或凹槽,所述长方形主体的上表面预埋设置至少两个带有内螺纹且与外界连通的套筒。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在主体上设置钢筋作为加强件,强度明显提高,通过在表面设置防渗层,减少了后期施工渗漏风险,对于不适合工业化工作的情况,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混凝土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日趋迫切。传统建筑都是通过现场施工完成的,存在着因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风险,且存在着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针对不适合工业化作业、能提高施工效率,强度尚、具有防渗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预制混凝土板,其包括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长方形主体,所述的长方形主体内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距离所述的长方形主体表面最近的钢筋与所述主体表面距离大于12mm,所述的长方形主体上表面依次设置保温层、防渗层,所述长方形主体前后或左右需要安装的表面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或凹槽,所述长方形主体的上表面预埋设置至少两个带有内螺纹且与外界连通的套筒。
[0006]上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所述的钢筋采用直径10-12mm的螺纹钢筋。
[0007]上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所述的长方形主体内设置钢网状加强材料层。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在主体上设置钢筋作为加强件,强度明显提高,通过在表面设置防渗层,减少了后期施工渗漏风险,对于不适合工业化工作的情况,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
【发明内容】
作详细的解释。
[001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长方形主体I,所述的长方形主体I内设置直径10-12_的螺纹钢筋2,距离所述的长方形主体表面最近的钢筋2与所述主体表面距离大于12mm,所述的长方形主体I上表面依次设置保温层3、防渗层4,所述长方形主体I前后或左右需要安装的表面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5或凹槽6,所述长方形主体的上表面预埋设置至少两个带有内螺纹且与外界连通的套筒7。所述的长方形主体由粗、细骨料、强度等级为52.5Mpa的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剂搅拌混合制成。水泥优选由旋窑生产。外加剂为减水率大于30%的减水剂。矿物掺合剂包括硅灰和粉煤灰。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长方形主体内还可以设置钢网状加强材料层。
[0014]原材料的选择,检验控制要点
[0015]必须对本地区所能得到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它们除了要有比较好的性能指标夕卜,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在材料选择及管理方面要求比较严格。①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测定各种原材料和生产状态,特别是对原材料的进料、储存、计量应全方位监控;②必须对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除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没有太大的波动;③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水灰比,高坍落度,高扩展度,这就需要掺入高性能的外加剂,必须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其掺量,并严格计量控制。
[0016]1、低用水量和低水胶比
[0017]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的水胶比宜低于0.36,必须掺入高效减水剂,以保证拌和物在低用水量时的流动度。
[0018]2、水泥
[0019]选用低热、低碱和C3A含量少的强度等级为52.5MPa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优先选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旋窑生产的水泥质量稳定,强度波动小。由于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一般在450?600kg/m3,水化热高,因而需开发低水化热的水泥,即水泥中C2S比例增大些,而C3S及C3A量减少些。
[0020]3、外加剂
[0021 ] 选用质量符合《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GB 8076-2008)规定,且减水率达到27%以上的高效减水剂,针对工程要求及施工条件复合掺入增强保塑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可以保持90min坍落度基本上不损失。
[0022]强度等级超过C60的高强混凝土,水灰比已经很低且对强度非常敏感,混凝土流动性和坍落度主要依靠减水剂来调节,所以,高效减水剂的使用对配制高强混凝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23]高效减水剂的品种选择原则,除了考虑减水率大小外,尚要考虑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保水性和粘聚性的影响,更要考虑对强度、耐久性和收缩的影响。一般来讲,减水率应在30%以上,减水剂的掺量可根据减水率的要求,在允许掺量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但一般不宜因减水的需要而超量掺用。一般来说,掺量大时凝结时间相应增长,这样可避免形成冷缝,方便施工,但掺量过大时会降低早期强度。
[0024]4、矿物掺合料
[0025]硅灰、粉煤灰作为一种优质的活性掺和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中,粉煤灰应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的技术规程》(JGJ28—86)中规定的I级灰标准。
[0026]粉煤灰在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新拌混凝土阶段,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改善和易性,改变流变性质,提高可栗性等;②硬化中的混凝土阶段,调节硬化过程,降低水化热;③硬化后的混凝土阶段,提高后期强度,提高各项耐久性,如抗渗性、抗硫酸盐侵蚀性,抑制碱集料反应等。
[0027]5、骨料
[0028]骨料的性质与混凝土性质密切相关,骨料的强度、孔结构、颗粒形状和尺寸、骨料的弹性模量(宜高些)等都直接影响该混凝土的相关性质。高强混凝土破坏时的断裂面穿过粗骨料,不象普通强度混凝土那样沿着骨料界面分开。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上限随石料的强度成正比例提高。因此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对骨料的选择和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0029]I)细骨料。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6-3.2,含泥量氺2%。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0)的规定。
[0030]细骨料应选用洁净的、颗位接近圆形的天然中粗河砂,细度模数2.6?3.2为好;同时,砂的级配应当好,大于5 mm和小于0.31 mm的数量宜少,否则级配较差,使得成型的混凝土强度偏低。此外,天然砂较人工砂需水量小,对硬化后期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利。
[0031]2 )粗骨料。选用母材抗压强度比将要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氺5 %,含泥量氺0.5%,最大粒径氺20mm的连续级配。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
[0032]a、采用集料的母岩强度>2倍混凝土强度(如用玄武岩、辉绿岩作超高强混凝土集料);
[0033]b、颗粒大小宜选用小粒径骨料,粒度分布应尽可能达到密实填充,这是因为小粒径的粗骨料与水泥浆接触界面相对狭窄,过渡层更窄,其间不易形成大的缺陷。一般为10?20mm,且形状好、级配佳、吸水率低;
[0034]C、粗集料针片状不宜大于50%,含泥量不应大于0.5%;
[0035]d、粗集料常用压碎指标值来要求,不少专家建议细集料也应用类似于压碎指标的破碎度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压碎指标(或破碎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0036]6、坍落度
[0037]施工中充分考虑到高强混凝土坍落度易损失的特点,考虑气温、输送距离、输送高度、时间、骨料级配差异等综合因素,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保证现场浇注时坍落度控制在180?210mmo
[0038]7、混凝土配合比
[0039]I)高强混凝土正式生产时应进行试配,选定不同的配比和投料顺序,选择优选方案。2)试配必须严格模拟实际生产条件,在原材料有变动时应再次试配。
[0040]本实用新型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在主体上设置钢筋作为加强件,强度明显提高,通过在表面设置防渗层,减少了后期施工渗漏风险,对于不适合工业化工作的情况,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00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长方形主体,所述的长方形主体内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距离所述的长方形主体表面最近的钢筋或钢筋网片与所述主体表面距离大于12mm,所述的长方形主体上表面依次设置保温层和防渗层,所述长方形主体的前后或左右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台或凹槽,所述长方形主体的上表面预埋设置至少两个带有内螺纹且与外界连通的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采用直径ΙΟ-? 2mm 的螺纹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形主体内设置钢网状加强材料层。
【文档编号】E04C2/288GK205663099SQ201620556323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发明人】刘斌, 李刚, 李宁, 朱超
【申请人】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