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5007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包括结构梁与隔墙板。所述结构梁与隔墙板之间设置用于结构梁与隔墙板作相对移动的调整缝,结构梁与隔墙板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防止隔墙板或结构梁变形、开裂,极大的提升了建筑的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
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结构梁与隔墙板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结构梁与隔墙板构造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中最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结构梁和隔墙板,结构梁作为建筑物用于支撑楼板和隔墙板的主要横向构件,主要起到承重的作用。隔墙板位于结构梁与结构梁之间或结构梁与楼板之间,主要起到分隔、围护和部分承重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隔热、保温和降噪等功能。
[0003]由于隔墙板位于结构梁与结构梁之间或结构梁与楼板之间的,其与结构梁的连接构造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针对结构梁与隔墙板的连接,通常的做法是:1、将U型、L型钢板卡通过膨胀螺栓分别与结构梁和隔墙板直接固定。2、在隔墙板的两侧分别用L型连结件与结构梁固定后,在隔墙板外面再附加一层玻纤布条。但经实践检验,这两种做法均存在巨大的缺陷。由于装配结构中建筑物受到的结构应力大,如果直接通过U型、L型钢板卡使结构梁与隔墙板形成刚性连接,当结构梁和隔墙板应力时,容易导致隔墙板变形、开裂等情况发生,这就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0004]目前亟需一种既能保障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又能使应力得到充分释放的结构梁与隔墙板的装配结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结构强度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包括结构梁与隔墙板。所述结构梁与隔墙板之间设置用于结构梁与隔墙板作相对移动的调整缝,结构梁与隔墙板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
[0007]优选的,构成所述连接组件的各部件呈刚性,所述柔性连接由连接组件中的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构成。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中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的位置位于靠近结构梁的位置或者靠近隔墙板的位置,或者两处都有。
[0009]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与结构梁固接;所述主连接件上与隔墙板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内设置第二锚杆。所述第二锚杆一端与隔墙板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与结构梁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所述第一锚孔内同轴设置第一锚杆,所述第一锚杆一端与结构梁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内具有供主连接件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与隔墙板固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包括主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与结构梁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所述第一锚孔内同轴设置第一锚杆,所述第一锚杆一端与结构梁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内且具有供主连接件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与隔墙板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内设置第二锚杆。所述第二锚杆一端与隔墙板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内。
[0012]优选的,所述调整缝通过聚氨酯发泡剂填实。
[0013]优选的,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为腰形孔、大圆孔、大方孔中任意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呈L形,且L形的一端与结构梁连接,另一端与隔墙板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呈T形,且T形的头部与结构梁连接,脚部与隔墙板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呈U形,且U形的底部与结构梁连接,两端与隔墙板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主连接件呈H形,且H形位于上部的两悬伸端与结构梁连接,位于下部的两悬伸端与隔墙板连接。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有效释放应力,防止隔墙板或结构梁变形、开裂和破坏,极大的提升了建筑的结构强度。具体来说,由于结构梁挠度较大,隔墙板挠度较小,在应力变形时结构梁呈略微向下的弧形。此时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将结构梁和隔墙板刚性连接,则结构梁与隔墙板直接刚性挤压,造成隔墙板和结构梁变形、开裂和破坏。本实用新型由于隔墙板与结构梁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这样隔墙板与结构梁就可以通过相对移动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和缓冲;并通过板与板和板与结构梁之间的位移,释放应力,避免隔墙板或结构梁本身被破坏。而设置在隔墙板与结构梁之间的调整缝则为隔墙板与结构梁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在巨大的结构应力下结构梁和隔墙板变形、开裂的情况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
[0019]同时由于连接组件由多个部件构成,可以通过部件本身的选择和部件之间连接方式和位置的选择,更精准地适应可能存在的变形;避免单纯采用S形板钢或类似连接结构时,S形板钢刚度太大则缓冲移动的能力不足,刚度太小则对隔墙板本身固定不可靠的问题。确保释放应力的同时能对隔墙板前后、左右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提高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振动的能力,在竖向上通过位移也能缓冲竖直振动,所以总体抗震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1 ]图2为第一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4为第二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6为第三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7]图8为第一种优选的T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10为第一种优选的U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图10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31 ]图12为第一种优选的H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图12中所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33]图14为第四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为第五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为第六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为第七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8为第八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9为第九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0为第十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1为第十一种优选的L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2为第二种优选的T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3为第二种优选的U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4为第三种优选的U形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5为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结合图1-25所示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包括结构梁I与隔墙板2。所述隔墙板2可以预制为一体,当然也可以由多个砌块堆砌构成。所述结构梁I与隔墙板2之间设置用于结构梁I与隔墙板2作相对移动的调整缝3,所述调整缝3作为结构梁I和隔墙板2变形调整的空间。结构梁I与隔墙板2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所述的柔性连接也就是指在应力时,结构梁I与隔墙板2可以通过连接组件改变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进行变形调整。
[004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体来说,由于结构梁I挠度较大,隔墙板2挠度较小,在应力变形时结构梁I呈略微向下的弧形。此时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将结构梁I和隔墙板2刚性连接,则结构梁I与隔墙板2直接刚性挤压,造成隔墙板2和结构梁I变形或开裂。本实用新型由于隔墙板2与结构梁I之间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这样隔墙板2与结构梁I就可以通过相对移动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和缓冲,并通过板与板和板与结构梁I之间的位移,释放应力,避免隔墙板2或结构梁I本身被破坏。而设置在隔墙板2与结构梁I之间的调整缝3则为隔墙板2与结构梁I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在巨大的结构应力下结构梁I和隔墙板2变形、开裂和破坏的情况发生,消除了安全隐患,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同时由于连接组件由多个部件构成,可以通过部件本身的选择和部件之间连接方式和位置的选择,更精准地适应可能存在的变形;避免单纯采用S形板钢或类似连接结构时,S形板钢刚度太大则缓冲移动的能力不足,刚度太小则对隔墙板2本身固定不可靠的问题。确保释放应力的同时能对隔墙板2前后、左右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提高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振动的能力,在竖向上通过位移也能缓冲竖直振动,所以总体抗Mf生會K ?是1? ο
[0047]更好的是构成所述连接组件的各部件呈刚性,所述柔性连接由连接组件中的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构成。例如: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根套管和一根连接柱,套管固定在隔墙板2上,所述连接柱固定设置在结构梁I上,连接柱插入套管内且可沿套管作上下移动,这就好比在结构梁I和隔墙板2之间设置有沿竖向伸缩的活塞。也可以是如图25中所示的,连接组件包括两根连接条15,两根连接条15平行布置,一根与结构梁I固定,另一根与隔墙板2固定,两根连接条15中部均设置有腰形孔,腰形孔内穿设有连杆16,这样连接条15就可以相对移动。当然还可以将连杆16省略,而是采用连接条15相扣的形式,就好比构成锁链的两个圆环相扣合。这就是可沿竖向相对移动的位置位于结构梁和隔墙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0048]更好的做法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件4,可以在主连接件4上设置锚孔,结构梁I或隔墙板2内固定设置与锚孔相互配合的锚杆,锚孔的尺寸与锚杆的尺寸相当,从而从水平方向上实现扣死。锚杆的悬伸端伸入锚孔内,主连接件4可以沿着锚杆作竖向的移动,就好比一个圆环套设在一根杆上并可以沿着杆的长度方向作相对移动。也可以是在主连接件4上设置应力释放移动孔7,应力释放移动孔7通常是具有一定长度的腰形孔,当然也可以是大圆孔、大方孔等,或是起到同样作用的其他形状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在结构梁I或隔墙板2内固定设置与应力释放移动孔7相互配合的锚杆,锚杆的端部沿应力释放移动孔7运动,所述应力释放位移孔7的宽度尺寸最好与锚杆的尺寸相当,实现水平方向上的扣死。这就好比一个滑块在一条竖向设置的滑槽中作运动。
[0049]还可以是,所述连接组件中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的位置位于靠近结构梁I的位置或者靠近隔墙板2的位置,或者两处都有。例如按结构梁I和隔墙板2 二者与主连接件4相对移动的位置关系则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如图15-24中所示的主连接件4,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可相对移动,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固接。二、如图2-14中所示的主连接件4,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固接,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可相对移动。三、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和结构梁I连接处均可相对移动。也就是说主连接件4至少要与隔墙板2和结构梁I 二者之一可相对移动。换言之,也就是所述结构梁I和隔墙板2其中一个与主连接件4可相对移动,另一个与主连接件4固接;或所述结构梁I和隔墙板2与主连接件4均可相对移动。
[0050]所述的固接的方式也较多,例如直接将主连接件4预埋在隔墙板2或结构梁I内,在隔墙板2和结构梁I浇注成型后即实现固定。也可以是在隔墙板2或结构梁I内预埋金属件,然后将主连接件4和预埋的金属件焊接固定。当然也可以是采用起到同样效果的其他方式。为了提高便捷性和提高施工的速度,较好的做法是通过固定件将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或隔墙板2固定,例如:在主连接件4上设置锚孔,然后利用锚杆穿过锚孔将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或结构梁I固定。也就是利用锚杆直接将主连接件4锚固。或是利用膨胀螺栓将主连接件4固定住,当然还可以通过螺钉钉死等方式。
[0051]也就是说通过不同的固接方式和不同的构成可相对移动的结构相组合就可以实现多种隔墙板2和结构梁I柔性连接的方案,其中优选下述几种方案。为描述方便,将所有用于与结构梁I连接的锚孔和锚杆称为第一锚孔5和第一锚杆6。将所有用于与隔墙板2连接的锚孔和锚杆称为第二锚孔5和第二锚杆8。结合图3、5、7、9、11、13所示,可以是在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5,所述第一锚孔5内设置第一锚杆6,所述主连接件4通过第一锚杆6与结构梁I固接。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第二锚杆8—端与隔墙板2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并可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沿竖向作相对移动,也就是在进行变形调整时,是通过与隔墙板2固定的第二锚杆8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的。这种方案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固接,与隔墙板2可相对移动。
[0052]也可以是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5,所述第一锚孔5内同轴设置第一锚杆6,所述第一锚杆6—端与结构梁I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5内并具有供主连接件4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第二锚孔9,所述第二锚孔9内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主连接件4通过第二锚杆8与隔墙板2固接。也就是在进行变形调整时,是通过与结构梁I固定的第一锚杆5在第一锚孔6内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的。这种方案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可相对移动,与隔墙板2固接。
[0053]也可以是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5,所述第一锚孔5内同轴设置第一锚杆6,所述第一锚杆6—端与结构梁I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5内并具有供主连接件4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竖向的条状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第二锚杆8—端与隔墙板2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并可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沿竖向作相对移动。这种方案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可相对移动,与隔墙板2也可相对移动。
[0054]还可以是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设置第一锚杆6。所述第一锚杆6—端与结构梁I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并可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且沿竖向作相对移动。所述主连接件4上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另一个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该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也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第二锚杆8—端与隔墙板2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并沿竖向作相对移动。这种方案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可相对移动,与隔墙板2也可相对移动。
[0055]所述的主连接件4可以呈多种形状,例如:L形、T形、U形、H形等。当主连接件4呈L形时,L形的一边与结构梁I连接,另一边与隔墙板2连接。L形的主连接件4的布置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可以如图3所示的,主连接件4的一边与结构梁I底部连接,另一边伸入隔墙板2内预留的凹槽内或砌块之间的灰缝槽内与隔墙板2连接。也可以是L形的主连接件4的一边与结构梁I底部连接,另一边贴附在隔墙板2的板面上。如图4、6及18-21中所示,还可以将L形的主连接件4对称设置两个。当所述主连接件4呈T形时,结合图8和9所示的,T形的头部与结构梁I连接,脚部与隔墙板2连接,所述的头部也就是T形上方横向的部分,脚部也就是下方竖向的部分。当所述主连接件4呈U形时,结合图10和11所示的,U形的底部与结构梁I连接,两侧边与隔墙板2连接。当所述主连接件4呈H形时,结合12和13所示的,H形的位于上部的两悬伸端与结构梁I连接,位于下部的两悬伸端与隔墙板2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性能,所述主连接件4上的第一锚孔5、第一锚杆6、第二锚孔9、第二锚杆8分别两两构成一组。
[0056]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安装隔墙板2的基层面凿平。然后在基层面上弹出隔墙板2的边线和中心线等,并设置水平、垂直控制线。接着,在基层面上铺设10-25_厚的水泥砂浆或专用粘接胶并找平。接着,在水泥砂浆或专用粘接胶层上安装隔墙板2,并在隔墙板2与结构梁I之间预留调整缝,接着通过主连接件4将隔墙板2和结构梁I柔性连接。在连接完成后,所述调整缝最好是采用柔性嵌缝材料填实达到缓冲释放应力的作用。这样一来既保障了结构强度,又可以防止隔墙板2或结构梁I在温差、变形等情况下出现开裂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其性能。所述的柔性嵌缝材料众多,如:棉毡、泡沫石棉板和聚氨酯发泡剂等。其中聚氨酯发泡剂使用更为方便,填实效果更佳。
【主权项】
1.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包括结构梁(I)与隔墙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I)与隔墙板(2)之间设置用于结构梁(I)与隔墙板(2)作相对移动的调整缝(3),结构梁(I)与隔墙板(2)通过连接组件构成柔性连接;构成所述连接组件的各部件呈刚性,所述柔性连接由连接组件中的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中部件之间可沿竖向相对移动的位置位于靠近结构梁(I)的位置或者靠近隔墙板(2)的位置,或者两处都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件(4),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固接;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第二锚杆(8)—端与隔墙板(2)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件(4),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5),所述第一锚孔(5)内同轴设置第一锚杆(6),所述第一锚杆(6)—端与结构梁(I)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5)内,且具有供连接件(4)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主连接件(4),所述主连接件(4)与结构梁(I)连接处设置第一锚孔(5),所述第一销孔(5)内同轴设置第一销杆(6),所述第一销杆(6)—端与结构梁(I)固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锚孔(5)内且具有供连接件(4)沿竖向作相对移动的杆身长度;所述主连接件(4)与隔墙板(2)连接处设置竖向的应力释放移动孔(7),所述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设置第二锚杆(8);所述第二锚杆(8)—端与隔墙板(2)固接,另一端安装在应力释放移动孔(7)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缝(3)通过聚氨酯发泡剂填实。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4)呈L形,且L形的一端与结构梁(I)连接,另一端与隔墙板(2)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4)呈T形,且T形的头部与结构梁(I)连接,脚部与隔墙板(2)连接;或所述主连接件(4)呈U形,且U形的底部与结构梁(I)连接,两端与隔墙板(2)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墙板释放应力、抗震、防开裂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件(4)呈H形,且H形位于上部的两悬伸端与结构梁(I)连接,位于下部的两悬伸端与隔墙板(2)连接。
【文档编号】E04B2/82GK205688623SQ201620466332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0日 公开号201620466332.3, CN 201620466332, CN 205688623 U, CN 205688623U, CN-U-205688623, CN201620466332, CN201620466332.3, CN205688623 U, CN205688623U
【发明人】钟森煜
【申请人】重庆市臻成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