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层联结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联结锁具。
目前传统的锁具在其壳体内的锁片或锁珠结构有差异,从而导致开启锁具的钥匙结构也有所不同,该结构的不同使得锁固效果也有所不同。传统的锁片式锁具结构,如果不将破坏开启因素列入说明,该锁片式锁具具有装配组合的简便、易达到制造精密,且不易受万能钥匙任意开启的功能。
但是传统的锁具是依具锁珠的结构特性,并区分为各式不同形态的锁具,每一种形态的锁具均具不同的特色,并且该独特性会在商品销售一段时间后被人学习与模仿,从而使得其锁固效能降低,易被开启。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联结锁具,包括有
一个锁壳,在该锁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容置前、后锁体的空间,该锁壳在其外端面的中央设有圆孔,该圆孔与锁体中的活动锁件形成一个环形钥匙槽;一个前锁体,安装在锁壳内腔中圆柱形空间的外侧;一个后锁体,安装在锁壳内腔中圆柱形空间的内侧,在其外端设置有与物体相连接的锁芯;一块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中央套接在前锁体内缘端的短柱面上,外缘设有开启槽及弧形槽,而被后锁体栓锁的锁栓的一端横置在该弧形槽的槽面上;一钥匙,由一筒形匙与平板匙组成,该平板匙贯穿在前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中,并到达后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中。
其中,所述前锁体为管状锁锁芯或类似的锁芯;所述后锁体为排片式锁芯或类似的锁芯。
另外,所述活动锁件可在其中心设有一供平板匙插入并贯穿至内缘后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该活动锁件也可在其后端的圆柱末端延伸有一短柱面,并在该短柱面上设有对称的切平面,其中短柱面与所述接板的中央槽套相结合。
另外,所述连接板在其外柱面上设置的弧形槽的深度等于锁栓突出锁栓槽的高度,该弧形槽的幅宽是根据锁体中多个锁片被开启时所需的最大位移距离来设置的。
另外,所述壳体可在中央柱面的底缘上设有对称的卡槽,该卡槽的宽度是根据前锁体为管状锁锁芯时设置的,该卡槽与前锁体的多个上锁珠的端部相卡制。
另外,所述钥匙包括有一筒形匙,在该筒形匙的中央设有一用于插接平板匙的插槽,在其侧缘设有一横向圆孔,在该圆孔内设有一能够将平板匙和圆筒匙固定连接的销件;同时,在筒形匙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匙槽,每一个匙槽设置的位置与管状锁的锁珠位置相对应;一平板匙,该平板匙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筒形匙中央的插槽中,在平板匙的外缘设有多个匙槽,每一个匙槽与排片式锁芯的每一片锁片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联结锁具是在同一个锁壳中央容室内安装有两组不同形态的锁体,并在该两组锁体之间通过一连接板连结,同时,开启该两组不同形态的锁体需使具有两组不同形态的钥匙才能同步带动内部的锁芯旋转。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联结锁具由于利用两种不同形态的锁体,使得整个锁具在必需使用两种形态的钥匙才能开启,并且不是一般人所能学习和模仿的,从而可以确保锁具的使用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联结锁具的立体图,该图示出了锁具与钥匙之间的关系;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联结锁具的立体分解图,该图示出了锁具中锁壳内部的组件与传动组件之间的关系;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联结锁具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联结锁具的侧视示意图,该图示出了卡槽与上锁珠之间的卡制关系;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层联结锁具的剖面图,该图示出了锁壳内的外缘锁具在插入钥匙开启时的状态;图6是图3中沿6-6线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5中沿7-7线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3中沿8-8线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5中沿9-9线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双层锁具在开启时圆弧槽与锁栓槽处于相对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如
图1至图4所示,为了配合锁具11的安装方式,锁具11的壳体12在其外圆柱面上设有外螺纹。该壳体12在其中央的一端设有开放的柱孔53,该柱孔53在其底缘中央设有贯穿的圆孔25和钥匙插入的导向槽;当锁体15安装于壳体12的上端圆柱孔53时,壳体12在其侧缘通过一短插销51贯穿入圆孔52中,与锁体15中用于固定锁件28的固定孔37相结合,从而将锁体15固定在壳体12内柱孔53的前端,此时,在壳体12端面的圆孔25与锁体15前端圆柱29之间形成一环形匙槽55,供筒形匙21的插入及开启。
锁具11的壳体12在柱孔53的底缘面上设有对称的卡槽26,该卡槽26是为了配合上锁体15为管状锁的锁芯时而设置的,当锁体15安装在壳体12的柱孔53内时,锁体15中的多个上锁珠38的端部发生位移并进行顶持,其中,锁体15利用下锁珠39在活动锁件27与固定锁件28间产生卡锁,同时,上锁珠38在活动锁件27与壳体12的柱孔53内端面卡槽26之间产生卡锁,加强锁具11的防暴功能。
安装在壳体12前端的锁体15是采用传统的管状锁锁芯,后端的锁体16是采用排片式锁芯或类似的锁芯,两锁体15、16排列在同一条中心线上,用于开启锁具的钥匙13需配合两锁体15、16的构造设置,于是在锁体15的活动锁件27中央设有一贯穿至另端的钥匙插孔33,该插孔33用于贯穿钥匙13的平板匙23。钥匙13为了能同时开启两锁体15、16,其由一筒形匙21和平板匙23组成,在筒形匙21的中央设有一平板匙23,该平板匙23的端部与筒形匙21的插槽(图中未示)插接结合,同时,在钥匙13的外缘设有一圆孔18,当平板匙23的一端插接于筒形匙21的中央插槽时,通过在圆孔18中插接销件19将平板匙23和筒形匙21插接结合成一体,从而将平板匙23与筒形匙21的中心固定在预设的中心线上。在筒形匙21的端部设有配合锁体15推移开启的匙槽22,并通过不同的多个匙槽22以及匙槽22的高度变化来变更锁体15的号码。插接于筒形匙21中央的平板匙23在其两侧设有对称的匙槽24,该匙槽24是配合锁体16中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的位置变化来设置的。当锁具11插入锁芯开启二锁体15、16时,钥匙13前端的平板匙23先贯穿锁体15中的钥匙插孔33并到达锁体16的钥匙插孔49中,使设于平板匙23中的每一个匙槽24与锁体16中的每一片锁片45相对,同时,设于筒形匙21端面的匙槽22与锁体15中的每一个上锁珠38相对,通过预设的匙槽22的高度推移上锁珠38向内位移,直到每一组上、下锁珠38、39的相邻接触面同时被推移并位于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的相邻旋转切面上。此时,钥匙13的筒形匙21即可带动活动锁件27的旋转;内缘的锁体16中每一片锁片45先由平板匙23的每一个匙槽24先行对号,在对号旋转之前,锁体15需先行被开启,才能进行旋转;在锁体16的每一片锁片45对号完成时,平板匙23带动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发生位移,并移至锁芯筒44槽沟46位置,即将锁栓47移出原来的卡制位置,从而钥匙13可带动锁芯50旋转。如果锁体16的每一片锁片45只要有其中一片无法完成对号,锁栓47就不会发生位移,并到达开启位置,从而锁芯50无法被开启旋转。
安装在壳体12柱孔53前端的锁体15是采用传统管状锁的锁芯,其包括有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及多个上、下锁珠38、39、弹簧40等组件,该锁体15在固定锁件28的中央设有圆柱孔35,该圆柱孔35套置于活动锁件27一端的圆柱31上,并且该圆柱31的端部贯穿至固定锁件28的外缘后保留有一短柱面58,在该短柱面58上设有对称的切平面32,该柱面58及切平面32用于套接连接板17,从而可以将锁体15和锁体16连结为一体。
在锁体15中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的相邻密合平面间设有连通的珠孔34、36,在珠孔34和36中依序设置有弹簧40、下锁珠39和上锁珠38。当锁体15处于锁固状态时,其借助于弹簧40的力量顶持下锁珠39和上锁珠38朝向外缘端面位移,并使多个上锁珠38的圆柱端的柱面同时导入到前端的卡槽26中,上锁珠38的另端容置于活动锁件27的上珠孔34中,下锁珠39则横阻于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间的旋转切面上。开启锁体15时,需借助于筒形匙21的前端并配合推移位移距离的匙槽22,将锁体15中多个上、下锁珠38、39间的接触相邻端面同时推移至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的旋转切面位置,筒形匙21才能旋转开启锁芯。
如图2、图3、图5、图8、图9所示,安装在壳体12柱孔53后端的锁体16是排片式锁芯或类似的锁芯,其包括有锁芯筒44、多个锁片45和锁栓47等组件。其中,锁芯筒44在其中央设有供多个锁片45容置的柱形槽,该锁芯筒44的在其筒体的中央设有一槽沟46,并在其另端设有锁芯50。安装在锁芯筒44柱形槽中的锁片45在其中央设有连通的钥匙插孔49,每一片锁片45的外缘各设有不同号数的圆弧槽48。当锁体16安装于壳体12外缘柱孔53上时,柱孔53在相对于锁芯筒44的筒体槽沟46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半圆形锁栓槽60,如图8和图9所示,该锁栓槽60是在组装锁体16时,使锁栓47的一部份导入于该锁栓槽60中,另一部份导入锁芯筒44的槽沟46中,使锁栓47卡制于壳体12和锁芯筒44之间,从而限制了锁芯筒44的开启,除了通过平板匙23插入到锁体16的钥匙插孔49中,并使平板匙23的每一个匙槽24均配合每一片锁片45中的号码设置,才能带动每一片锁片45旋转位移,及将锁片45侧缘的圆弧槽48同时位移至锁芯筒44的槽沟46内缘,给锁栓47增加一个位移的空间,再继续旋转平板匙23,锁栓47会随着增加的偏移空间而随着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位移至锁芯筒44的槽沟46内侧,并导入至锁芯筒44的槽沟46和多个锁片45呈同一直线的圆弧槽48中,从而平板匙23才能再转动整个锁体16及旋转锁芯50,完成开启动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具11,在其壳体12的中央柱孔53内同时安装二个不同形态的锁体15、16,而安装在壳体12柱孔53后端的锁体16需在锁体15的中央设有用于贯穿平板匙23并到达后端锁体16的通道,该通道为设在锁体15中活动锁件27中央的钥匙插孔33。
设在壳体12中央柱孔53内的两锁体15、16,为了能达到连接作用,即钥匙需同时开启两个不同形态的锁体15、16后才能带动锁芯50旋转,从而锁体15在其活动锁件27的内缘端的圆柱31上增设有一短柱面58,并在该短柱面58的两侧设有对称的切平面32,该切平面32恰好位于固定锁件28的外侧平面,用于与一设有套接槽43的连接板17相套置。连接板17的端面略高于与活动锁件27的短柱面58的高度或相平齐,将连接板17与锁体16组装时,套接槽43的外平面与锁体16中锁芯筒44的端面及内缘的锁片45相平贴,此时,锁体16的外端面会随着扣环57扣接于内柱孔53中的扣环槽内时,将锁体15、连接板17和锁体16紧密的卡扣在壳体12的内柱孔53中。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板17在其外环面上设有一与柱孔53相平贴的环面59,并在该环面59上设有凹入的开启槽41和弧形槽42,而壳体12的柱孔53与连接板17中开启槽41相对的位置处设有一锁栓槽60,该锁栓槽60用于容置锁栓47。设在连接板17中的弧形槽42的深度等于锁栓47突出锁栓槽60的高度,同时该弧形槽42的幅宽是根据锁体16中多个锁片45开启所需的最大位移距离来设置的。设在弧形槽42一侧的开启槽41的宽度是根据锁芯筒44中槽沟46的宽度来设置的,其深度是根据锁片45中圆弧槽48的深度来设置的,该开启槽41用于横向设置在锁体16与连接板17之间的锁栓47。当锁具11在未开启时,锁栓47容置在锁栓槽60、锁体16锁芯筒44的槽沟46、连接板17弧形槽42间的旋转切面上,以限制锁芯筒44旋转,从而无法带动锁芯50转动。
当开启锁具11中的两个锁体15、16用钥匙13开启时,钥匙13的筒形匙21通过匙槽22推压锁体15中的上锁珠38位移至活动锁件27、固定锁件28间的旋转切面上,如图5所示,此时,平板匙23上的匙槽24贯穿于锁体15中的钥匙插孔33并到达内层锁体16的钥匙插孔49。钥匙13首先旋转锁体15,使锁体15开启,此时,设在活动锁件27短柱面58上的连接板17也随着旋转,从而卡制于壳体12柱孔53锁栓槽60内的锁栓47不会阻挡连接板17的旋转,并与弧形槽42的槽面接触、位移,如图6所示;此时,设在锁体16锁芯筒44中的每一片锁片45分别与相对应的匙槽24旋转位移,将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同时旋转至锁芯筒44槽沟46的相对位置处,如
图10所示,为锁栓47提供一个脱离锁栓槽60的空间,继续旋转钥匙13,锁栓47会由锁芯筒44的槽沟46、壳体12的锁栓槽60空间位移至锁芯筒44的槽沟46、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空间,从而钥匙13即可带动锁体16中的锁芯50旋转。
连结在两锁体15、16之间的连接板17在钥匙13的平板匙23插入至每一片锁片45的钥匙插孔49中时,平板匙23的匙槽24会进行对号的位移,只要有一组号码错误,在平板匙23旋转至最后旋转点时,该错误锁片45的圆弧槽48不会旋转至锁芯筒44槽沟46的相对位置,使锁栓47仍保留在原有的位置,锁芯50不会被开启旋转。
当钥匙13的筒形匙21和平板匙23同时开启二锁体15、16时,其中筒形匙21先行旋转并带动活动锁件27末端的连接板17旋转,使锁体16的每一片锁片45进行对号,在锁体16中每一片锁片45的圆弧槽48旋转至锁芯筒44槽沟46的内侧相对位置时,沿着连接板17弧形槽42接触移动的锁栓47同时也位移至开启槽41的位置,而横置于锁体16锁芯筒44槽沟46与连接板17之间的锁栓47由锁栓槽60、锁芯筒44的槽沟46、连接板17的弧形槽42空间,增加了每一片锁片45圆弧槽48、连接板17开启槽41的空间,为锁栓47脱离卡制位置提供了所需空间,从而钥匙13得以继续进行开启、对号旋转,并进一步带动锁芯50转动,达到预期的开启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具通过在壳体12的柱孔53内安装两组不同形态的锁体15、16,并利用两锁体15、16的不同开启方式,以不同的筒形匙21、平板匙23同时插至到达预设的空间,分别进行开启对号及旋转,同时将二锁体15、16开启。
为了防止单独的板匙贯穿锁体15的钥匙插孔33后直接伸入至锁体16的钥匙插孔49中,并用强力旋转方式来开启锁具11的破坏式开启,在连结两锁体15、16之间的连接板17,配合锁栓47的长度的增长,同时容置空间(锁栓槽60)的增设,用单独板匙完成锁体16对号后,锁栓47仍会受到锁体15未开启的限制,由于连接板17的弧形槽42横阻锁栓47位移,使锁栓47仍卡制在壳体12与锁芯筒44间的旋转切面上,锁体16虽被开启,仍然无法带引锁栓47的旋转,锁芯筒44内缘端的锁芯50依然为锁固状态。
有时,设于壳体12前端的锁体15,会被刻意的进行暴力破坏,以破除连接板17的横阻障碍;因此,设在壳体12柱孔53的底缘面上的对称卡槽26使锁体15的每一颗上锁珠38除了接受筒形匙21匙槽22的推移开启外,在锁体15锁固时,每一颗上锁珠38都接受弹簧40的推力,推移至卡槽26的空间,锁体15的每一颗上锁珠38,在进行暴力破坏时,都先需进行上锁珠38的推移,否则,未被推移的上锁珠38横阻在活动锁件27与卡槽26之间,要将活动锁件27强破旋转破坏,确实有困难性,且又需具有贯穿锁体15钥匙插孔33的平板匙23至内部的锁体16,才能进行锁体16的破坏,是较为困难的事。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锁具由于两不同形态的锁体15、16,并在两锁体15、16之间通过连接板17连结,同时,在锁体15与壳体12之间增设有卡槽26,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双层联结锁具的安全性,使得在开启锁具11时,需配合钥匙13才能带动锁芯50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联结锁具与现有锁具相比具有显著的改良,并具有新型性和实用新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联结锁具,包括有一个锁壳,在该锁壳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容置前、后锁体的空间,该锁壳在其外端面的中央设有圆孔,该圆孔与锁体中的活动锁件形成一个环形钥匙槽;一个前锁体,安装在锁壳内腔中圆柱形空间的外侧;一个后锁体,安装在锁壳内腔中圆柱形空间的内侧,在其外端设置有与物体相连接的锁芯;一块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中央套接在前锁体内缘端的短柱面上,外缘设有开启槽及弧形槽,而被后锁体栓锁的锁栓的一端横置在该弧形槽的槽面上;一钥匙,由一筒形匙与平板匙组成,该平板匙贯穿在前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中,并到达后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体为管状锁锁芯或类似的锁芯。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锁体为排片式锁芯或类似的锁芯。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件在其中心设有一供平板匙插入并贯穿至内缘后锁体中央的钥匙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锁件在其后端的圆柱末端延伸有一短柱面,并在该短柱面上设有对称的切平面,其中短柱面与所述接板的中央槽套相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在其外柱面上设置的弧形槽的深度等于锁栓突出锁栓槽的高度,该弧形槽的幅宽是根据锁体中多个锁片被开启时所需的最大位移距离来设置的。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在其外柱面上设置的开启槽的宽度是与锁芯筒槽沟的宽度相同,其深度与锁片圆弧槽的深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其柱面上设有一用于安装锁栓的锁栓槽,该锁栓槽横跨于连接板的槽面空间,并且安装在该锁栓槽中的锁栓横置于所述连接板中的弧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中央柱面的底缘上设有对称的卡槽,该卡槽的宽度是根据前锁体为管状锁锁芯时设置的,该卡槽与前锁体的多个上锁珠的端部相卡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层联结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包括有一筒形匙,在该筒形匙的中央设有一用于插接平板匙的插槽,在其侧缘设有一横向圆孔,在该圆孔内设有一能够将平板匙和圆筒匙固定连接的销件;同时,在筒形匙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匙槽,每一个匙槽设置的位置与管状锁的锁珠位置相对应;一平板匙,该平板匙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筒形匙中央的插槽中,在平板匙的外缘设有多个匙槽,每一个匙槽与排片式锁芯的每一片锁片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联结锁具,该锁具由壳体、上锁体、下锁体、连接板和钥匙组成。其中,在壳体的容腔内分别设置有独立的上锁体和下锁体,在这两个锁体之间通过一块连接板进行连接,在壳体内部的上锁体中央设置有一个钥匙插孔,该钥匙插孔供平板状钥匙插伸到下锁体的钥匙插孔中,在平板状钥匙的末端另设有一个筒状钥匙,该筒状钥匙插伸到锁具前端的环形钥匙插槽中,在对钥匙进行推压的同时,将上、下锁体同时开启,同步带动两组锁具进行旋转。
文档编号E05B31/00GK2520368SQ02204358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0日
发明者洪淳逸 申请人:洪淳逸